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308章 【再現銀行擠提】
  第308章 【再現銀行擠提】

  晚上,林志超及家人們在享受晚餐,除了大兒子林瑞寰在美國讀高三外,其余都聚集在一起。而且,不知不覺當中,兒女們已經都是半大的孩子,非常讓人欣慰不已。

  如果家族對林志超不重要,那他壓根不需要那麽努力;賺那麽多錢幹什麽,他早就夠花了。

  所以,每次看到這些孩子們,他都比較滿意和欣慰。大兒子林瑞寰16歲、二兒子林瑞江14歲、三兒子林瑞海13歲、四兒子林瑞楷和五兒子林瑞東11歲、大女兒林婉珠10歲、小女兒林慧珠8歲、六兒子林瑞誠和七兒子林瑞南7歲。

  席間,最讓人高興的事情還是今天林瑞寰從美國打回越洋電話,告知他已經收到哈佛的錄取通知書,成為第一批被哈佛錄取的高中生。

  許彩英高興的說道:“老大是真的爭氣,十六歲上哈佛大學,二十歲就能畢業於名校。再過幾年,都可以加入家族企業幫忙了。”

  她是真為姐姐感到高興,而且她對林瑞寰等大房子女,一向都視為親子女。

  林志超品著酒杯裡的羅曼尼康帝,不急不緩的搖搖頭,說道:“我倒是希望他能讀一個碩士回來,畢竟太小加入工作未必是好事。人應該趁著年少,多享受一下學生生活,多學一些校園知識,這對一生都非常重要的。”

  林瑞寰念的是工商管理專業,他一向是聽從林志超和唐彩芸的建議,做事沉穩、中規中矩。

  後世不是講——不怕富二代啃老,就怕富二代創業,這句話印證在林志超家族,也有一點點一樣;當然,林志超真正的意思是——他希望這些子女能輔佐他做事業,等他退休後,又延續著自己的投資方式和方向,繼續發展企業。

  求穩最重要!

  “老豆,你明年要把我發配到加拿大,我還得在那邊讀高中,是不是有些殘忍啦!”老二林瑞江突然抗議道。

  大人談話時,孩子們自動閉嘴或者小聲,這是林志超家族的規矩。正因為如此,這些孩子大概五六歲時,才準許上大人的餐桌獨立吃飯。若是期間表現不好,還有可能被退回去,待合格後再次回歸。

  但有個孩子比較獨特,那就是老二林瑞江,十二歲時還被退回過,直到弟弟妹妹都上桌了,才消停了一點。

  唐彩芸搶先講道:“你大哥13歲就去紐約讀書啦,你15歲難道就不能去讀書?”

  林瑞江說道:“不一樣的啦!老豆經常出差紐約,再加上大哥有寄宿家庭,溫哥華那邊都好陌生的!哪怕是讓我讀完中七,再去讀大學,我也沒有意見啊!”

  唐彩芸就要教訓他,林志超立馬一隻手搭在唐彩芸的手腕上,隨後笑著說道:“伱性格開朗,走到哪裡都吃得開。我確實很少去溫哥華,但不代表以後會少去,你先去替你老豆打個前站,說不定以後還能給我做旅遊向導。至於寄宿家庭這個事情,我會盡快替你辦好的,你就放心,不會讓你讀寄宿學校。”

  他在加拿大也是有朋友的,晚點詢問一下情況;就算沒有合適的寄宿家庭,那麽就購買物業,聘請傭人和管家,也是一樣的。

  寄宿家庭的好處就是,更容易的融於當地生活,畢竟有住在一起的朋友(寄宿主的子女);而且,寄宿主夫婦也會承擔起監護人的責任,讓孩子不容易走歧路。

  林瑞江一聽老豆的話,頓時喜笑顏開,說道:“老豆這樣想的話,那我肯定沒有異議了!你放心,我去那邊肯定不會丟你的臉,搞好學習!”

  他天資聰明,但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被外物干擾;喜歡交朋友,甚至有些喜歡出風頭;這些年來,他帶進荔枝園的同學和朋友,怕是沒有八百也有五百人次,一次性可能就帶著七八人,甚至十幾二十幾人。

  唐彩芸沒好氣的說道:“你還敢有異議呢!讀書而已,你以為去幹什麽!”

  林瑞江不再吭聲,他也就是稍微抗議一下而已,老豆和媽咪若是稍微獨裁一點,他都不敢較勁的。

  這時候,奧黛麗笑著說道:“洛杉磯非溫哥華很近的,只需要三個多小時,周末你有空來洛杉磯玩,或者我帶你兩個弟弟來看你。”

  林瑞江立馬恭敬的說道:“謝三媽!”

  他還是分得清人的,敢對二媽三媽不敬,老爸是要動真怒的。

  林志超很滿意家人的,真正做到了團結,只要有他在的一天這個家族就不會分崩離析;至於他將來不在了,他也操心不到,但多年的布局,這個家族還是會一直傳承下去的。

  “二哥,我明年也去倫敦讀高中!”林瑞海突然突襲道。

  言下之意,我比你小一歲,明年也讀高中(14歲)。

  林瑞江頓時不客氣的講道:“倫敦啦,那邊對香港人來說,很熟悉的啦,你擔心什麽!我是去溫哥華,那邊不知道怎麽樣呢!所以,你就知足吧!”

  眾人笑了起來,兩兄弟感情好才這樣打鬧!

  林志超將三個兒子派往三個地方讀書,可謂是有他的盤算。

  第一,林瑞江在溫哥華讀書,可能會拿籍,這樣有利於將來發展加拿大,甚至北美的事業;
  第二,後年香港不太平,有三個兒子在海外,也算是分散風險;所以,林志超才林瑞江、林如海去海外讀高中,便是這個道理。

  剩下的子女,年齡也太小了,最大才13歲,所以還是沒法出國讀書,最多暑假在海外度假兩個月時間。

  又過了兩周時間,已經是春節前的一周。香港已經沉浸在農歷新年的喜悅中,到處可見華夏年的節日氣氛。

  “老板,明德銀號在今天下午發生擠提!”胡兆煦來到林志超的辦公室,匯報了一個外面的情況。

  林志超猛然抬起頭,問道:“為什麽是下午開始的?”

  他只知道今年香港銀行會發生擠提事件,但並不知道具體情況。

  胡兆煦經常在外面跑,市場有什麽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耳目。

  他認真的說道:“在一月中旬,按照通常的市場對貨幣的季節性需求增加,銀行的銀根開始緊張。那個時候,市面已經流傳著關於明德銀號發生資金困難的謠言。上周六,明德發出的總值700萬港幣的美元支票遭到拒付,今天上午若乾較大客戶拿支票到中區明德銀號總行對象,該行沒有足夠現金支付。消息一經擴散,下午便有上千號人趕到明德銀號總行。”

  林志超放下事情,對這件事關心起來。不過他對華資銀行的信任,隻建立在東亞銀行、恆生銀行上,這是因為這兩家銀行最大。恆生銀行雖然發生擠提,但畢竟匯豐銀行會打救他。

  “香港地產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已經是下跌行情吧!”

  胡兆煦點點頭,說道:“沒錯!最近香港地產確實在下跌!”

  很細微的現象,相信一些地產商也能看出來,但他們不會放在心上,或者說箭在弦上了。

  林志超隨後感歎道:“這一次擠提,恐怕不再是一家倒霉了。這些年,香港各大華資銀行,死命的在地產上投錢,堆高香港地產,如今怕是多米骨效應,要死一片啊!”

  胡兆煦心一顫,聽老板的意思,這次事件比廖創興銀行擠提嚴重得多啊!
  “那地產也會大跌吧!”

  “反正不會漲!你想想看,這個明德銀號的錢,它去哪裡了?”

  胡兆煦想了一下,說道:“明德銀號是直接參與投資地產的,有不少在建的地產項目,怕是得有兩三千萬的投資吧!”

  林志超說道:“這就對了!這種小銀行的存款,也就一千多萬港幣,資產可能也就兩千萬港幣。他現在拿不出錢兌換支票,就只能被港府接管,因為他的地產項目也賣不出去了,甚至還沒有資金繼續開工。而且資產值因為地產大跌,還會貶值,最終可能就是股東元氣大傷,身家至少減少七成,銀號也會被港府注銷。種種連鎖反應,地產豈能想1961年廖創興擠提事件時,那樣堅挺呢!”

  本質上講,明德銀號是資產為正數的;但是,旗下的樓盤需要資金動工,也暫時賣不出去,最終只能通過港府墊資,先完成地產項目,再銷售出去後,和明德銀號的老板結算。

  但可以想象,今年的房價要砍半左右,港府為了盡快拿回墊資,才不會管價格多便宜,賣了了事。

  所以,最終下來,怕是給明德銀號老板所剩無幾。

  “有道理!關鍵是現在地產還是供需失衡,再加上銀行多米骨效應,怕是這次又危險了!”胡兆煦不由得佩服老板的高瞻遠矚,喜歡用數據和行情來分析將來的風險。
    林志超說道:“沒辦法!我們也得損失不菲了,畢竟租金也會下跌!”

  實際上,林志超有在去年和商業地產部開會,租期能簽約長的,盡量簽約長可以不惜折扣。當然,也不能強求客戶簽長約。

  但這樣定了調子後,不少客戶都選擇了三年長約,因為在他們看來,能便宜一點為什麽不呢?而且,萬一租金還要漲呢?畢竟,這幾年租金一直漲。

  最後,林志超叮囑胡兆煦說道:“多關注市場向我匯報!”

  “好的!”

  待胡兆煦離開後,林志超坐在位置上思考著。

  待到1970年,長江實業系也該資產重組,將上市資產歸納至‘長江實業集團(即長江實業更名後)’,將非上市資產歸納至‘時代置業(長江置業更名後)’。

  翌日,明德銀號總行門前擠滿提款的人群。

  中午12時,香港政府銀行監理專員宣布根據銀行業條例第13條,接管明德銀號。

  明德銀號擠提風潮掀起了 1965年銀行危機的第一波。

  不過春節臨近,很多銀行恐怕也不會多想。

  認為和當年廖創興銀行一樣,反正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殊不知,春節過後,一場長達近一年的銀行擠提風暴,將會襲來,將華資銀行掀得人仰馬翻。與此同時,地產業暴跌,全港也有好幾百家企業被法院宣判破產。

  林志超雖然知道這些事情,但卻不會去幹涉,畢竟這對於他也是有利的事情。

  地產不跌,他如何抄底?

  更何況,這些華資銀行絕對是活該,把儲戶的錢當做是自己的錢,最後倒霉的都是儲戶!香港人為什麽信任匯豐、渣打銀行,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是英資,而是別人有實力,有信譽,遵循銀行規章制度。

  當然,和他有交情的也就恆生銀行,但恆生銀行體量實在太大,估計存款有七八億港幣;去年便已經超過東亞銀行,成為香港第一華資銀行。不過恆生銀號也足足放貸出去70%左右,地產貸款的比例相當的高。

  而一旦發生擠提,恆生銀行估計至少需要4億額外的港幣才應付得過來!
  林志超當然不會那麽傻,拿出4億港幣救恆生銀行,豈不是他全部暴露了實力。以後,英資都該防備他了。

  更何況,林志超就算借錢給他們,恆生銀行也是元氣大傷,不可能有前世的發展前景;相比而言,賣身給匯豐銀行,恆生銀行才有發展前景,創始人其實也不吃虧。

  林志超將5000萬港幣存在恆生銀行,正好是二月份到期,到時候不去提取就是了!若是何善衡、何添來借錢,額度也只能3000萬港幣,比較符合林志超的身家,也算是大家朋友一場。

  大年二十八,星期六,宜搬新房。

  這天,深水灣80號正式啟用,這套佔地2萬平方尺的別墅經過五年時間的修建,終於裝修完成;所以挑了一個好日子,就算正式搬新房。

  當然,許彩英還是決定平常在深水灣79號別墅居住,深水灣80號只是作為一個偶爾居住的地方。

  畢竟,唐彩芸和許彩英姐妹感情那麽好,自然舍不得分開。

  搬新房這天,林志超隻邀請了嶽父一家,舉行了簡單的儀式,算是比較低調。

  “姐夫不愧是做地產的,這設計的別墅一個比一個漂亮!”唐顯千帶著妻子,向林志超拍馬屁道。

  林志超笑著說道:“我就畫一個草圖,哪裡有時間真正設計,反倒是你二姐,一直有參與這幢別墅的設計工作。所以,你誇錯了人!”

  許彩英饒有興趣的看著弟弟,一副你今天不圓回來,弟妹在面前,也少不了吃苦頭。

  唐顯千連忙說道:“姐夫設計的外觀漂亮,二姐參與設計的內部也非常有品位,你們夫婦配合,天衣無縫,才有這麽漂亮的別墅。”

  “算你反應快!”許彩英滿意的說道。

  “哈哈”眾人笑了起來。

  唐顯千苦著臉說道:“二姐,我現在也是做爸爸的人了,你能不能以後給我些面子!”

  許彩英性格開朗,立馬對弟妹說道:“阿嵐,你覺得呢?”

  唐顯千的妻子秦嵐立即說道:“二姐,他再做爸爸,那也是你親弟弟,我當然不會有意見咯!”

  眾人再次笑起來!
  秦嵐是個聰明人,在這2個聯營家族,連自己的公公都對自己的姐夫‘唯命是從’,她又豈會不討好兩個姐姐的。

  眾人談笑一番後,林志超邀請嶽父和兩個妻弟坐在一起,談談事情。

  他是唐仲源的事業顧問,大家聊的事情也非常多,感情也非常的好。

  “嶽父,老弟,尼日利亞那邊的事業怎麽樣?”

  唐仲源看了一眼大兒子,意思是你來向你姐夫匯報。

  唐顯千今年已經快三十歲了,已經有個兒子,妻子秦嵐又懷上了。在事業上,唐顯千一直協助唐炳源打理紡織業,而唐氏紡織已經在尼日利亞、星島、馬來西亞、香港等地方發展起來。其中尼日利亞和香港無疑是重點發展地方。

  “姐夫,那邊的紡織業發展非常順利,自1963年10月尼日利亞成立聯邦國家後,對外資的需求非常強烈,我們趁機在那邊擴大投資近一倍.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九家紡織廠、兩家染廠、一家成衣廠。最近我們又在投資一家大型工廠,佔地76畝,紡織機兩千多台,預計招募員工6000名,日產印染布600萬碼。”

  唐顯千越說越興奮,畢竟尼日利亞真是個福地。

  林志超卻很冷靜,問道:“投資金額大不大呢?”

  唐顯千回道:“都是前期在尼日利亞賺到,我們並沒有拿回來,打算繼續投資。實際上,由於我們去尼日利亞很早投資(1959年),所以現在佔據著非常強大的優勢。去年尼日利亞來香港招商,査濟民家族也很感興趣,結果聽聞我們已經做得那麽大,只能羨慕不已。”

  尼日利亞是英聯邦成員在英聯邦地區招商再正常不過。而且尼日利亞在經濟學家的建議下,是‘進口替代工業化’,對外國產品收重稅或者禁止外國產品,但鼓勵外國人來尼日利亞開設工廠,不僅能夠免去高額的關稅,還可以享受各種政策優惠和補貼。

  “嗯,現在你們兩兄弟一個幫嶽父打理紡織,一個幫嶽父打理成衣,倒是很好的左膀右臂。兄弟間以後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發展公司。”林志超欣慰的說道。

  這個口吻,差不多是以長輩的口吻了,當然也可以說是一個商界前輩的口味。

  “是,姐夫!”兩兄弟齊聲說道。態度非常好,也許比他們老子的話都管用。

  人都是崇拜強者的,他們的姐夫便是強者。

  幾個男人聊著事業,非常的投機,林志超雖然不做紡織,但一向喜歡學習,所以也了解一下這個行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