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413章 【分家不分散】
  第413章 【分家不分散】

  深水灣79號別墅的草坪上,林氏家族成員正在家庭聚會,當然主要是在港的家庭成員;除此之外,奧黛麗赫本也正好來港向林志超索要公/糧。

  今年前四個月,林志超獲得兩個喜訊:

  第一個是他又當爸爸了,克裡斯蒂娜在元旦誕下一個兒子,當然這一個孩子完全是奧納西斯家族的成員,林志超也沒有想怎麽負責。若不是奧納西斯家族擁有七八億美金的財富,林志超可能也不會留下自己的種子。與此同時,奧納西斯的身體似乎有些好轉,但也有可能是回光返照。

  第二個是他當爺爺了,長子林瑞寰的妻子羅慧君,在今年2月誕下林氏家族長孫‘林宏謙’。

  “爸,宏謙醒了!”

  羅慧君抱著兒子,恭敬的遞給公公。

  從這個家族對長子的重視、包括每一房的長子都很重視的情況來看,這個長孫的意義,同樣很重大。作為林宏謙的母親,羅慧君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只有她嫁進這個家族後,她才會不由自主的產生這種感覺,不是林氏家族強加給她的,而是身處這個環境,就不由自主的有種‘一榮俱榮’的感覺。

  林志超笑著接過長孫,用眼神逗了幾下,林宏謙便神奇的笑了起來。

  “這孩子還真看得準人,知道我們家誰最該討好呢!”旁邊的許彩英,笑著說道。

  眾人紛紛笑了。

  隨後,爺爺奶奶們一人抱一下,過過癮,林宏謙再次回到羅慧君手裡。

  實際上,林志超和三個妻子圍坐在一起,哪裡像是當爺爺奶奶的人。在這一點上,羅慧君都忍不住在心裡好奇,為什麽公公和三個婆婆都非常顯年輕呢!
  公公還說得過去,男人年輕個十來歲,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而這三個婆婆都年輕十幾歲的樣子,就非常奇怪了。

  她私下問過老公,林瑞寰只是說道:“聽媽媽們講,和父親在一起總是很開心,可能這樣有助於健康年輕。”

  以前,她還覺得公公如此風流,是封建思想的原因。嫁進這個家庭後,她才認為公公和婆婆們完全是愛情,雖然這個愛情有些‘非世俗’,但確確實實存在。

  草坪上,林志超和三個妻子圍坐在一起,二代們坐在一起聊天,大家很享受這種家族團聚,每周都會聚一次,哪怕林志超沒有時間參與。

  奧黛麗·赫本講起大兒子林瑞東的情況:“瑞東對於椰菜娃娃的營銷策劃,我看了一下,真的是非常完美,當然這裡面有他老子的功勞.不管怎麽說,希望這次他能一舉獲得你這個老子的欣賞。”

  林瑞東從哈佛畢業之後,立馬會進行椰菜娃娃的推銷,他需要親自上陣——或在全美部分城市演講。而‘椰菜娃娃’本來就是一個‘推銷術’,全靠營銷來獲得成功,相信有林志超的一系列策劃——領養制度、出生證明、粉絲效應、饑餓營銷等後世的成功經驗,在這個時代取得成功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就看,林瑞東到底能做到有多好,他畢竟才21歲!
  林志超笑著說道:“他假如能將椰菜娃娃取得成功,便能順勢成為奧黛麗公司的董事,並且憑本事躋身西方上流社會。”

  椰菜娃娃若是大獲成功,奧黛麗公司收購這個品牌,至少也得花費5%左右的新股,順勢成為董事沒有問題。而林瑞東也是功成名就,再憑借奧黛麗赫本的兒子,為成為美國商界的大鱷打下基礎。

  他的兒子成名太早、成功太早,都不是問題!
  首先,一切的背後都是有‘大人’在策劃,兒子們只能算執行者。

  其次,林志超的兒女們,確實遺傳了高智商,且從小生長在經商家庭,耳目熏染之下,本領不同凡響。

  最後,其實他們都有經歷‘新手村’,只不過升級較快而已。

  5月初旬,香港熱鬧非凡,皆因重要人物訪港,並發表演講。

  “香港獨具其特殊環境及因素,經港人歷年奮鬥,乃發展為一座現代名城,其過程可謂舉世無雙。

  港人所遭遇之困難愈甚,則其鬥志益堅、百折不撓,力爭上遊於罕見之逆境之中,不苟安於圖存,尋且自力更生、銳意進取,其經濟日臻繁榮,民生日趨改善。

  香港之在今日得以蜚聲國際,馳譽世界者,其來有自。至於其生活則多采多姿、燦爛輝煌;其精神則蓬勃活躍、自強不息;其景色則山明水秀、風光綺麗、美譽天下。”

  演講不提殖民港府的功勞,隻提香港人自身的努力,顯然是水平很高的。

  林志超帶著長子林瑞寰,來到香港萬國寶通(花旗)總部,受到了負責人理查·戴維斯迎接。

  “小林先生娶走我們萬國寶通的天之驕女,讓我們損失一位精英人才。當然了,我們很為同事羅慧君女士感到高興。”理查風趣的講道。

  林瑞寰不是很幽默,很是沉穩的說道:“感謝萬國寶通對我妻子的培養,她一直很感激貴行對她的幫助。”

  都是客套話!
  理查卻沒有華夏人的‘拐彎抹角’,很是高興的說道:“她是一位優秀的女性,哈佛高材生,這樣的人才也是我們需要的。當然,現在我們更祝福她找到幸福。”

  此時萬國寶通在香港的業務,並不算是非常龐大,主要是不能開設分行,只能在寫字樓辦公。

  而香港也還算不上金融城市,但BUFF已經疊滿,比如‘四會並立’、‘黃金自由出口’等,現在就差港府允許外國銀行來港開設分行了。預計將在兩三年後,將成為現實,屆時香港將走上‘金融大都市’的路子。

  聊了一陣客套話後,林志超道明來意:“理查總裁,我旗下的長實集團和環球集團,希望進軍曼哈頓的寫字樓業務,同時我希望和萬國寶通進行相關的合作!”

  作為世界船王,他當然也可以直接去美國花旗銀行尋求合作,不過他多年來和香港萬國寶通合作愉快,讓香港這邊代為聯絡,效果能更好。

  理查·戴維斯毫不猶豫的說道:“沒問題,我立即向總部投資銀行轉告林先生的想法!”

  花旗銀行太樂意這種業務了,畢竟既可以得到顧問費和傭金,又可以提供貸款業務。

  而目前美國的經濟,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陷入長期滯漲狀態,商業地產大跌;所以,在1975~1976年是最好抄底的機會。

  又聊了一陣後,林志超帶著兒子起身告辭。

  回去後,林志超將這個任務具體交給林瑞寰,他畢竟在美國做過兩年這方面的工作,對寫字樓方面也比較熟悉。

  “父親,長實集團這次是配角吧?”林瑞寰好奇的問道。

  畢竟,長實集團目前還是立足香港,再看父親的意思,似乎要在紐約商業地產有大動作。對於環球集團的財務情況,林瑞寰是不了解的,但大概也知道很有錢。

  林志超說道:“絕對的配角!假設投資10億港幣,長實集團最多兩三成,這次投資主要是讓環球集團的現金流不要閑置,做出的一個安排。論回報率,全球也就香港的回報率最高,所以長實集團最重要就是在香港站穩腳步,再考慮海外發展。”

  林瑞寰受教道:“好的,我明白父親的意思了。”

  林志超沒有讓老三林瑞海參加這次的行動,畢竟他也不是很熟悉地產業務,等將來再跟著自己收購九龍倉集團就行。

  二房這一脈,並不會‘分家’,都將進入環球集團工作,實際上也就林瑞海、林瑞誠兩兄弟。至於二房的女兒林婉珠,進入酒店、服裝行業即可。

  唯有大房三個兒子,各掌一個集團公司——長江實業、長江工業、傳媒集團;大房的女兒林慧珠,則加入酒店、服裝行業。
    分家,不代表著林氏家族就散了,相反大家會更少矛盾。二房不分家,但將來兩個兄弟也會一個負責非地產業務,一個負責地產項目。

  林志超約嶽父唐仲源來到陸羽茶室喝下午茶,並談事情。翁婿倆都是香港的頂級富豪,還有著共同事業——成衣、地產,可謂話題很多。

  唐仲源家族如今可謂風頭正盛,紡織成衣業務每年的利潤都能上億港幣(包括尼日利亞紡織業務),更何況還已經打入地產行業。

  東方地產每年的利潤也在2000萬港幣以上,擁有六十萬平方尺的商業大廈、工業大廈的收租面積,穩居前二十大地產公司,畢竟是1967年才進入地產行業,但是製造業中的絕對地產霸主。

  “志超,經營按揭業務似乎很有前景,我見不少地產公司都在做,也打算這樣搞,你覺得怎麽樣?”唐仲源很是謙虛的請教道。

  林志超笑著說道:“當然可以了,這叫地產公司的橫向發展,經營按揭、代理建材等,都屬於地產橫向發展,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而且,東方集團的現金流充足,現在銀行利息不高,完全可以成立財務公司,經營按揭業務。”

  唐仲源點點頭,說道:“嗯,受教了!”

  林志超笑道:“嶽父都70歲了,還在學習,讓人敬佩不已。”

  唐仲源說道:“就是90歲,我也要工作和學習才對,有些事情一旦停下來,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閑不住啊!”

  林志超點點頭,香港富豪退休都晚,老一輩富豪的魄力更大。當然,應該是時代成就了大家,這是最好賺錢的時代。

  與此同時,兩人談及愉景灣項目,一致的意見是,待地產明確回暖後,再開始投資資金去做基建。這個項目已經拿下兩年來,一致是在規劃和策劃當中。

  “明年,地產應該差不多要回暖,應該可以考慮投入基建。”林志超篤定的說道。

  雖然1976年~1977年也都可以被列入抄底,但實際上從今年底(1975年),香港地產應該就算回歸正常,明年該上漲了。

  “屆時,將項目抵押給匯豐銀行,能解決部分基建費用。”唐仲源也知道,得充分利用銀行,這個項目才能不影響集團公司的運轉。

  “沒問題的,我們再注入少部分資金。假設明年搞基礎建設,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我們先銷售第一期項目,定位度假別墅。”

  每一期項目的定位,尤為重要。

  第一期項目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銷售,當時正是地產高峰,炒風炙熱;在這種情況下,度假型別墅尤為好銷售。

  加入第二期項目碰到‘談判危機’,那麽只能延後至1985年,定位必須是剛需住宅,這樣有利於銷售。

  兩人聊著愉景灣的事情,唐仲源有種明顯的亢奮精神在,按照大家規劃好的,愉景灣將打造成一個兩三萬人低密度社區。如此大的社區,再加上旅遊區,將來這邊五星級酒店、購物中心、高爾夫球場、遊艇碼頭等商業地產。

  也就是說,唐仲源家族僅憑這個項目,就可以長期收租大量的財富。

  此時唐仲源家族,就好比前世的林百欣(成衣)、査濟民(非洲紡織、愉景灣)、陳廷驊家族(地產)的一個組合。

  妥妥的富豪家族。

  此時的新鴻基地產年盈利也才七千多萬港幣,而東方集團的盈利差不多也有七千多萬港幣;更何況,唐仲源在非洲的紡織成衣業務,並沒有上市。

  “林生,唐生”

  正當兩人聊天的時候,陸羽茶室的老板馬超萬、李熾南,來到兩人的身邊打招呼。

  林志超立即笑道:“馬老板、李老板,這個月你們可是非常很出彩呢,連女王都拒之門外。”

  兩位陸羽茶室的老板,都已經七十多歲,平常都很少出來待客,陸羽茶室已經進入第二代交班階段了。

  馬超萬笑著說道:“林生你取笑了!我們陸羽茶室能有今天,憑的是像林生這樣的老主顧照料,所以別說女王來了,就是美國總統來了,也不能讓老主顧沒位置不是!”

  陸羽茶室為什麽深受香港富豪們喜歡,就和老板們會做人做事有關,其次才是美食和故事。

  林志超點點頭,他也就是開個玩笑,並不覺得陸羽茶室做錯了。

  接著,馬超萬講道:“林生,唐生,我們倆來招呼,是想告訴你們,明年怕是我們得換地方了!”

  林志超驚訝的說道:“為什麽?”

  馬超萬講道:“這家房東打算重建,不願意再租給我們了,所以我們只能另尋他處!”

  林志超點點頭!

  正當兩位老板提出告辭時,林志超叫住他們:“馬老板、林老板,你們這個經營法,陸羽茶室再有名氣和老顧客,怕是將來都敵不過房租上漲的速度,你們賺的錢,怕是最後給房東賺去了。”

  中環的寫字樓,現在已經是5~6港幣每平方尺,而旺鋪怕是得100港幣每平方尺每月;而再過五年時間,要漲三倍以上,中環寫字樓租金是21港幣每平方尺每月。

  所以,林志超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出於一個快三十年的老主顧給予的忠告。

  馬超萬和李熾南見林志超好像是在指點兩人,哪怕兩人年齡大一輩,也立即謙虛的請教起來。

  “林先生的意思是?”

  林志超思考一番後,說道:“最好是尋找一幢大廈,買下半數權益,再將大廈更名為陸羽大廈。這樣一來,租金再漲,陸羽茶室也不會有影響,可專心做好茶餐廳業務。”

  馬超萬和李熾南頓時焉了!
  “林生說笑了,一幢大廈的半數權益,我們這些股東就是拿出多年積蓄,也不足夠。當然,林先生給予的方法,簡直是非常好,只是我們實力不濟。”

  林志超說道:“和你們交往的大富豪那麽多,那天我邀請大家,一起替你們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合組一個公司,湊錢買下就是啦,當然前提是有合適的大廈被你們看中,而且業主有意放售。是吧?”

  馬超萬、李熾南大喜,連忙表示感激。

  “林生和唐生今天這頓茶,我請!”

  “哈哈,那我今天就真免單啦!”

  馬超萬、李熾南拱拱手,表示對林志超的尊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