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148章 【麻煩上門】
  第148章 【麻煩上門】

  林志超拿到匯豐銀行的貸款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去倫敦挑選船隻,而是先安排手下先去歐洲船務市場打聽消息和行情;與此同時,他也通知威利斯做一些準備。

  環球航運上次七艘船,實際只有五艘船是在威利斯手中購買的,就算如此,也是威利斯的超級客戶了。

  購船他已經輕車熟路,更何況已經有人脈關系,又有一批手下可用。當然,最終選擇權和決定權,都牢牢的把握在林志超手中。

  “咚咚”

  “進來”

  長江塑膠廠總經理陶德榮一臉喜色的走進來,迫不及待的匯報道:“老板,能生產膠樽的機器,我們已經試驗成功了。您要不要去參觀一下?”

  林志超露出一絲笑容,說道:“走,我們去瞧瞧。”

  在路上,陶德榮介紹道:“我們研製的機器成本只有二千港幣出頭一點,但生產出來的產品和美國一模一樣。僅憑這一點,我們就在同行中工藝優先了,相信一定可以帶來高額的利潤。”

  長江塑膠廠目前一年利潤在30~40萬港幣,這個利潤是向‘長江貿易’支出3港幣每磅塑膠原材料後的純利潤。

  實際上,長江貿易僅在炒塑膠原材料上,賺的就是百萬港幣以上。有時候,做實業確實沒有‘炒賣’賺錢!
  來到長江塑膠廠後,上百工人正在忙碌,由於長江塑膠廠的產品都是初級塑膠製品,實則利潤並不高。做實業,如果掌握先進工藝、先進技術,才是真是搶錢一樣。

  比如,你先研發出一款‘爆品’,可能投資10萬的工廠,一年就可以賺足20萬。但下一年,你可能5萬都賺不到,因為其它工廠學到技術,隨後蜂擁而至,立馬變得競爭激烈。

  來到工廠,技術員們正在圍著一台機器,見到林志超到來,立馬讓開一條通道。

  “老板”

  “嗯,情況怎麽樣?”

  聽到林志超的關切,一名參與研發的技術員,立馬拿出生產好的樣品,和一個參照品。

  “機器已經生產七八個小時了,目前一切運轉正常。這兩樣產品一個是美國生產的,一個是我們生產的,老板你看看怎麽樣?”

  林志超隨即比較起來!
  美國已經是第二代塑膠機器,而香港是清一色的第一代二手塑膠機器。

  就算如此,香港塑膠廠也發展迅速。

  機器方面,在美國禁運之前,香港本來就有很多美國塑膠機器的代理洋行;禁運後,這些機器本就在香港的倉庫裡,所以香港暫時不缺塑膠機器,缺的也是新型塑膠機器。

  原材料方面,各種渠道總歸可以獲得,只是價格較之前翻倍而已。

  香港的塑膠產業已經在夯實基礎,兩三年後的就會爆發,而塑膠花將是香港塑膠廠的頂峰。

  “兩個產品質量確實差不多,但我還是可以分辨出這一個是美國產品,這一個是我們的產品。不過,已經足夠了,開始賺錢吧!”林志超笑著比劃手中的膠瓶。

  眾人紛紛高興起來,得到老板的肯定,那就是穩妥了。

  陶德榮說道:“我打算再製作4台,大量生產這種膠瓶,迅速佔領市場。”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我覺得不錯,動作就是要迅速一點,若是有人學我們,恐怕也就是兩三個月的事情。”

  一台機器才2500元的成本(不包含注塑機),如此便宜,真是省得很。美國佬賣2萬港幣,可真是貪心不足啊。

  按照林志超的估計,香港和東南亞對這種膠瓶的需求是很旺盛的,但畢竟只是小產品,若是搞得好,一年增加五萬港幣的利潤,還是可以的,主要是考慮到競爭者的加入。

  林志超為什麽如此小事也來親自過問?
  第一,他工作效率高,可以多兼顧事業。

  第二,他要培養長江塑膠廠的管理層和技術人員,培養他們的上進心。

  第三,長江塑膠廠要分出一個長江玩具廠,所以更要隊伍精良,多給他們任務很有必要。

  “陶經理,接下來伱們要研發利用塑膠製作成‘軟膠洋娃娃’、‘硬膠洋娃娃’,水平至少和美國產品差不多。我不求批量生產,但我們必須掌握這種技術,時機成熟,我們再去歐美進口先進的塑膠機器,屆時便可以批量生產。”

  類似芭比娃娃的塑膠技術,已經成為現實,只是靈感還沒有到那一步;此時的洋娃娃,都是一些嬰兒小baby,頭髮是直接上在塑膠的顏料,並沒有假發、服裝的裝飾。

  “硬膠洋娃娃?老板,市場上的洋娃娃都是軟膠的,倘若是硬膠,應該是澆築不了成型,很有困難。”陶德榮立馬提出質疑。

  一些技術人員也紛紛點頭。

  其實,此時香港的塑膠玩具,除了卜卜槍以外,大多是一些鴨子、熊貓、羊等動物類。市場上的洋娃娃一般都是歐美產品,質地精良,本土塑膠廠一般很難達到那種工藝。

  但老板說得很清楚,可以先掌握技術,時機成熟購買機器,進行生產。

  林志超笑著說道:“倘若是硬膠,製作玩具,自然是利用零件拚接,我能給你們的提示,就這個了。”

  陶德榮眼前一亮,立馬明白的說道:“好的,我們明白了!”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慢慢來,我知道現在因為設備的原因,很多工藝我們達不到。所以才給你們長時間的研究、研發,即是在培養一支技術團隊,又是在為將來做打算。”

  陶德榮立馬認真的說道:“好的”

  創意是最值錢的,所以林志超留在最後。而在這之前,先把技術搞定,生產一些非創意產品。

  李家成如往常一樣,早中晚留在公司工作,上午和下午則推銷。

  其實,他覺得自己的塑膠產業也還算順利,畢竟投資五萬港幣,一年時間也賺了一萬六,這個回報率高達32%;而且,還是在諸多困難下完成的。

  如今,他信心十足,因為倘若他率先研發出能生產膠樽的機器,那麽長和塑膠的利潤起碼可以增加一倍。

  屆時,不僅可以還清債務,甚至還可以事業暫時穩定下來,或者說更上一層樓。

  來到一家雜貨商店,李家成裝作是顧客,打算先打探一下市場上的產品情況,然後再進行推銷。

  “咦”

  李家成有些大驚失色,因為他看到這家雜貨店已經有‘膠瓶’出售;暗道不好,莫非是有人從美國進口了機器,難道是走私的機器。

  不慌不慌,倘若如此,成本價高,自己還有勝算。

  此時長和塑膠廠對於這種機器已經有一些進展,根據初步推銷,機器成本僅美國的十分之一。這樣一來,倘若是美國生產的膠瓶,或者用美國機器生產的膠瓶,成本無疑高很多。

  “老板,你們這個膠瓶價格怎麽樣?”

  老板看了一眼李家成,馬上說道:“你是推銷員吧,難道你們也能生產這玩意?”

  常年在市場上混的人,一眼就看出李家成是推銷員,而非顧客。

  李家成見狀,並不意外,便遞上自己的名片。

  “我暫時還不能生產這樣的膠瓶,但如果你告訴我進口價,我相信一定會比他們做得更便宜,再來上門。”

  老板見狀,上下打量一下李家成,態度很誠懇,便隨即報出價格。
    他又補充說道:“那你可得搞快點,把這個成本價搞下來,別人長江塑膠廠已經大批量生產,市場上已經很多這樣的膠瓶出售了。”

  又是這個長江塑膠!

  李家成的第一想法就是,他對長江塑業太有印象了。因為塑膠行業的人都知道,長江塑業不僅做塑膠產品,還做塑膠原料批發,因而在美國禁運前,擁有大量的塑膠原材料,這就導致他們的成本很低。重要的是,長江塑業的產品不僅質量好,批發價也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佔據市場很大的份額。

  與此同時,李家成覺得長江塑膠批發的膠瓶價格,比美國機器生產的便宜,但又比他定價稍高。

  “應該是美國進口的機器,這個長江塑膠廠比較喜歡物美價廉的路線。既然如此,一旦我生產出膠瓶,定個更低價格,一定可以大賺。”

  最後,李家成安慰自己起來。

  實則內心慌得一批,因為市場已經被別人佔了,這才是重點。

  回到工廠的李家成,立馬打起十二分精神,要求大家機器盡快研製成功,而他本人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

  西環碼頭海域,行駛在橫濱——香港固定路線的‘金星號’回港,準備從西環貨倉裝貨,然後在趕往橫濱。

  林志超得到消息後,乘坐小艇登上金星號貨輪,他雖然沒有跟船過,但旗下很多貨輪到港,他可能都會第一時間登陸上去,檢查貨輪的保養情況,和輪機工一起討論貨輪的設備情況,以及和海員們交談。

  雖然不是每一趟航班都是如此,但林志超只有有空,就會登上貨輪檢查工作,做一行就要精通一行,這是他目前的工作狀態。

  另外一邊。

  隨船會計賀文年則已經上岸去安排金星號停靠裝貨的時間,由於航運業旺盛,幾乎貨船到港都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才能停靠裝卸貨,即給你安排泊位。

  賀文年從港口方很順利的得到消息,明天上午十點停靠,等待的時間不算久,有的船等三四天時間都有可能。

  隨後,他便找到負責西環至柴灣碼頭卸貨的‘東福和’,要求安排人明天上午準備裝貨。

  本來這種事一向輕輕松松,東福和的西環負責人大飛,每次都是求之不得,好似財神來臨。

  但這一次,這個大飛居然趾高氣揚的要求加錢!
  賀文年一聽,馬上說道:“加錢?你有沒有搞錯,就現在這行情,還能加錢,香港幾十萬人沒有工作,你告訴我憑什麽加錢。”

  大飛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說道:“我不管,反正你們要裝貨,就得每噸加錢6豪。你們的金星號那麽賺,多給兄弟們的辛苦費,灑灑水啦!”

  賀文年怎麽可能答應,用老板的話來說,要節約每一分錢。這下碼頭工人又不是自己家的員工,更何況他懷疑是這個碼頭幫故意坐地起價。

  於是,賀文年說道:“你們不搬是吧?那好,以後你們東福和也不要做我們的業務了,我們請其他人搬運。”

  沒聽說一個小小的碼頭幫,敢為難環球航運,香港不知道又多少碼頭工人靠著環球航運吃飯,居然今天腦子吃錯藥,敢坐地起價。

  大飛能混成西環的負責人,自然也是能打能殺,本身長得就是一副凶相。他來到賀文年的面前,摘下賀文年的眼睛,‘啪’的摔在地下,囂張的說道:“你以為你是誰啊,敢威脅我。我看沒有我們東福和的點頭,誰敢替你們裝貨。告訴你們老板,錢以後得加,你們所有的船只要在我們的地盤上,都得加6豪每噸的搬運費,否則別想裝卸貨。”

  賀文年本是一名瘦弱文人,如今在一群社團地痞面前,有些弱上三分,只能撿起眼鏡,打算回去再想辦法。

  待賀文年離開後。

  “大佬,你這麽做得罪航運公司,別人可都是大老板,怕是加價不成,反而有麻煩。”一名叫做阿進的手下,勸道。

  大飛看看阿進,一巴掌打在阿進的後腦杓,說道:“M的,什麽時候輪到你來教訓我了!我就是要有麻煩,反正現在東福和變成人家的了,我們還得向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低頭哈腰,我做不到。他既然想做老大,就看看能不能處理這樣的麻煩!”

  大飛的話,立馬引起其他手下的附和。

  “就是,毛都還沒有長齊呢,居然就要做我們碼頭幫的大佬,憑什麽!”

  “憑他有個做總華探長的叔叔唄,自己P本事沒有。”

  原來,東福和的大佬本來是叫一個‘肥豬佬’坐鎮,在劉福當了總華探長後,憑借同為東莞的出身,所以得到了劉福的照顧。不過這個‘肥豬佬’人不行,原本社團手底下經營的就是賭檔、青樓、大煙館等違法生意,“肥佬豬”還不知足,仗著劉福的威懾力與其他社團爭搶地盤,擾得天怒人怨,劉福只能將其暫時關押起來,任命新人上位。

  而劉福的侄子大駒雖然出身富貴家庭,但從小就喜歡社團的打打殺殺,還拜過致公堂堂主;正好,劉福便安排大駒來當這個東福和坐館。

  大駒雖然能短時間坐穩位置,但依舊有‘肥豬佬’的親信不服氣,這個大飛便是其中的一員。大飛這次坐地起價,實則是給大駒惹點麻煩。

  當然,以大飛的智商,恐怕也只能想到這種辦法了。

  林志超正準備下船回家,便看見管理層杜明、隨船會計賀文年聯袂來到他身邊。

  杜明說道:“老板,有件事情向你匯報。”

  林志超將兩人的模樣,便說道:“嗯,講!”

  杜明示意賀文年講,隨後賀文年便講起在碼頭幫的遭遇。

  聽完後,林志超淡然的說道:“只有我們的船漲價,還是所有的人船漲價?”

  杜明立即說道:“我去調查了一下,發現只有我們的船漲價。”

  林志超倒是好奇起來,說道:“這沒有道理,我們是大船,怎麽可能先漲價?”

  貨物越多,自然越便宜,豈能率先漲價。更何況,香港碼頭工人憑什麽漲價,現在最不缺的就是苦力。

  杜明解釋道:“我又去找人打聽,發現可能是碼頭幫內部的問題所以,我懷疑碼頭幫這個西環負責人大飛,有意鬧事,不服新坐館”

  林志超冷哼一聲,隨後說道:“我不管碼頭幫、狗頭幫,既然這事他們威脅我們,那就不能簡單的算了。”

  杜明說道:“要不我們明天讓警察維護秩序,然後請其他工人裝貨?”

  林志超說道:“治標不治本,有什麽用!這樣吧,我來處理。”

  沒想到,還能遇到這種新奇的事情,什麽劉福、大駒、碼頭幫紛紛跳出來。

  林志超並不打算去找碼頭幫新坐館大駒,因為掉價!

  也不會去找信任總華探長劉福,因為也掉價!

  既然屬於劉福管理不嚴,那麽就應該讓劉福這個胖子來替他裝貨,這才是將功補過。

  要想讓劉福來裝貨,自然得找他的上家,劉福的上家應該有兩個,一個是JC系統的警司、總警司什麽的,這些人林志超也認識一些,但林志超也不想真成了假洋鬼子;另外一個上家,自然是東莞商會了。

  東莞商會目前是香港上層力量最足的商會,因為背後又個周氏家族,周峻年是立法局的首席華人議員,其弟周錫年亦是立法局議員,有望接班其堂哥的首席位置。

  周家算得上三輩深受英廷信任,所以一直屬於‘高等華人’。

  當然了,林志超還不想去找周氏家族,他打算約東莞商會會長方叔泉談談。方叔泉是協成行的創始人,是香港最大的桂皮貿易商,將華夏的桂皮貿易至美國,旗下還有多個行業。

  找方叔泉談談,看看能不能讓劉福來替他裝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