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150章 【鬥志昂揚】
  第150章 【鬥志昂揚】

  8月31日,星期五。

  林志超上午來到環球航運,坐在他的寬敞辦公室,心情顯得不錯。

  他八月中旬去了倫敦,一共采購了八艘二手船:
  其中,四艘貨船的載重量只有7500噸(總噸位3萬噸),價格在55~60萬美金一艘;
  其中,四艘貨船的載重量在10000~12000噸(總噸位4.6萬噸),價格在65~75萬美金。

  八艘貨船的總價是520萬美金(總噸位7.6萬噸),船齡都在15~25年區間。

  這一次,林志超采取的是一次性付清,沒有分期貸款;匯豐銀行貸款300萬美金,再加上公司帳上的流動資金支出其中220萬美金。

  與此同時,本周林志超又去了日本,談成了六艘船的長租意向:
  其中四艘萬噸貨輪,全部租給了日本輪船公司,租期為五年時間,每年租金為350萬美金;
  其中兩艘7500噸貨輪,租給了山口汽輪,租期也是五年時間,每年租金125萬美金。

  租金都非常的NICE!行情依舊非常好!

  理論上講,這六條船只需12~15個月回本。

  若不是林志超提出來簽約五年,按照客戶的想法租約三年話,穩穩當當12個月回本。

  至於簽約五年,客戶也並沒有意見,由於日本經濟以看得見的速度發展,兩家客戶都十分自信,對未來日本航運形勢預估很高。

  再加上,眼下日本航運依舊缺船,遠東也缺船,所以大家就理所當然的達到互相滿意的合同。

  還剩下兩艘7500噸的貨輪,則開辟亞洲至歐洲的航線。

  林志超在辦公室裡,計算起財務問題:

  本來是九月份的租金一收,前面的債務清空(理論上),環球航運擁有12.6萬噸的載重量(12艘船)。

  如今又購船花費520萬美金,相當於都是債務(換算一下)。而從10月份開始,環球航運每月可以盈利100~110萬美金。這樣一來,明年二月份便可還清所有債務,環球航運則擁有20.2萬噸的載重量,足足20條船。

  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數據上,實際上債務是不會提前償還的。而且明年(1952年)很關鍵,行情依舊還在,是擴張的最好時機。

  “咚咚”

  “進來”

  總經理助理陳田安走了進來,對林志超說道:“老板,會議時間到了!”

  林志超點點頭,隨後起身,朝著會議室走去。

  環球航運已經現代公司化,各部門、各分部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管理機構,近七百名的海員也是足夠的龐大。

  若是被媒體了解到環球航運的實力,怕是不亞於丟下一顆深水炸彈,驚呆香港所有人。

  當然,林志超可不想出那種名氣,還是稍微低調一些的好。在外人看來,環球航運也就是七八艘萬噸貨輪,已經是實力的象征,這就已經足夠了。

  到達會議室後,十幾位核心高層紛紛面含興奮之色,看向林志超。環球航運發展如此迅速,他們都異常佩服林志超的魄力和頭腦。

  香港的船東沒有一個想到去日本尋求長租,建立一個信任的關系,他們幾乎都是在香港守株待兔,等待客戶來港租賃。就算當日本客戶來到香港,這些船東也只會選擇單程短租,或者半年一年,已經算得上最長期了。他們只看上了短期的收益高,卻沒有頭腦去想著獲得銀行的信任。

  所以,林志超就是利用時代的遠光,去降維打擊競爭對手。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林志超投資航運時,資金也是足足900多萬港幣,相當的了不起。起點的基數高,也造成發展特別迅速。

  而且還有一些列機遇,比如便宜買到自由輪、勝利輪等,比如目前尚未發生輪船大事故等。

  總之,成功是各方面因素累計起來的。

  “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了,這次公司一共買了八艘貨輪,公司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林志超剛說完,大家已經忍不住鼓掌激勵,感受讓人興奮的一刻。

  隨後,他接著說道“公司規模越大,我們的責任越大。行船是一個危險的事情,我們的任務就是降低風險”

  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林志超依舊時時刻刻強調。有時候事故一出,損失是各方面的,租客甚至不會支付那一段時間的租金,並且給予一定的印象差分。

  當然,倘若是輪船的事故,一般乘坐飛機再乘坐小艇趕往維修,在3~5天修好,都不會影響任務。目前這種事故,環球航運也沒有遇到,但一旦真遇上了,林志超勢必要親自趕赴目的地,參與搶修。

  環球航運現在是取得客戶的信任期,最好不要有事故。

  叮囑完一遍後,林志超發現大家都在記錄,心中暗暗點頭,態度極其重要。

  接下來,林志超問道:“八艘船的高級職員,是否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林志超有個特點,那就是很重視輪機工,即海上輪機的管理,主要是船舶平常的維護和檢修。擁有一支優秀的輪機工隊伍,將會避免很多麻煩,甚至可以減少在港口待的時間。

  為了拉攏這樣的人才,林志超化身雙面人,在江浙滬籍輪機工面前,稱自己是海派女婿,大家都是老鄉;在粵省輪機工面前,更是同鄉稱呼。以至於,船上的人都說老板是同鄉。

  副總經理馮永發說道:“沒問題!大家本來就是從事的這一行,又經過我們六個月的實踐系統化學習。”

  六個月的實踐學習,才是關鍵,從四月份開始,這些就在接受培訓,水平肯定長進不少。

  隨後,林志超聽取了各部門的工作匯報,有討論到很多細節,為這次增加八艘船準備得萬無一失,才放下心來。

  翌日,是九月伊始。
    林志超來到長江工業,一片空地上舉辦了一個小型動工儀式,正式動工一幢五層工業大廈。

  這幢工業大廈是香港最高的工業大廈,香港不是不能修建五層工業廠房,而是大多數工廠主覺得成本過高,也沒有必要。

  只要不超過五層,都不需要太過複雜的審批。

  開工典禮結束後,林志超對長江實業的工程部經理黃昌宏說道:“質量很重要,不用趕工期。”

  目前來說,長江工業的工廠面積還是充足的,有13萬多平方尺。

  黃昌宏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一定保持質量。”

  林志超又問道:“這個項目一共有多少工人施工?”

  黃昌宏說道:“五十多個工人。現在香港置業陷入停滯階段,很多建築工人都沒有活計,五十多個工人全是熟練工,也是以前的判頭。”

  林志超歎了一口氣,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房價都跌到25港幣左右,蓋又只能蓋五層,大家誰願意去冒險。不過我們長江實業要趁著這幾年時間,多多學習和韜光養晦,機會總是會來的。”

  黃昌宏點點頭,他相信老板肯定會大步開發地產的,因為老板手上還有一幅二十多萬平方尺的土地。與此同時,老板不僅資助員工出國留學,也鼓勵大家平常多學習,等待公司大步發展。

  實際上,長江實業一直在堅持開發,只不過是在‘炒四熱葷’而已,一年大概也修建十幢唐樓的樣子。全部是將一些很爛的舊房子,進行重新修建,有少量的利潤就放出去。

  聊了幾句,林志超便離開工地,朝著長江工業辦公室走去。

  整個荃灣用工人數最多的,並不是長江工業,而是東方紡織,也就是林志超嶽父的工廠;由於紡織和成衣是用工大戶,唐仲源手底下足足養著近800多人的規模。

  當然,長江工業若是加上星島分廠,人數便超過了八百,達到了近千人規模。

  “老板,生產膠瓶的廠家增加了一家,叫長和塑膠廠,他們價格還比我們賣得便宜。不過質量嘛,稍微差一點。”上午,陶德榮來到林志超的辦公室匯報道。

  林志超一愣,這個李家成居然也注意到這種商機,不虧是前世的潮汕大佬。

  同時,林志超也比較高興,因為他現在也具備了一個成功大佬的基因,不再是全靠穿越者記憶。

  很簡單的一個證明,看美國的《時代塑膠》雜志肯定不止林志超和李家成兩人,但兩人卻可以排除萬難,去自主研製機器。而其他人則認為,目前美國是不會出口機器給香港的,而且這台機器也有點貴,所以乾脆就放棄。

  “既然有競爭對手,我們自然要采取低價策略,批量生產,薄利多銷的策略。我們工廠大,總不至於怕輸給蝦兵蟹將吧!”

  一點點削弱李家成的力量,這是林志超心中的策略。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長江塑膠廠一定要先引進塑膠花,這樣一來,李家成的長河塑膠最多也就是其它山寨工廠的一員。

  那麽李家成將來做地產的實力就大大減弱,畢竟前世塑膠花為李家成帶來了數千萬港幣的利潤。

  林志超和李家成並沒有仇,他本人也不會一棍子打死,只是單純的商業競爭,削弱對手。換做是誰,他都是這種做法,比如包船王、董浩雲等船王。

  陶德榮點點頭,說道:“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本來是個獨門生意,可以大賺特賺,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人來分一杯羹。”

  林志超擺擺手,說道:“塑膠廠不考慮大賺,我需要你們穩定發展,保證質量、積累客戶就可以了。穩定發展,不見得就比突飛猛進差。”

  “受教了!”

  長和塑膠廠,李家成興奮的回到工廠,又簽下不少訂單。由於他的膠瓶賣得便宜,所以很多商店、雜貨店大舉采購,短時間讓他賺了近千元。

  這時候,另外一名從事銷售的職員從外面回來,看到李家成,急忙迎上去。

  “老板,長江塑膠廠的塑膠瓶突然大跳水,降價30%多。”

  李家成一驚,他這才一周多的銷售時間,別人就迅速做出針對性措施。

  “這個價格!”李家成嘴裡嘀咕道。

  隨後,他臉上有些苦澀,這個價格他也有得賺,但已經不是暴利。

  “跟吧,而且我們盡量避免大批發商和大商店,專攻小雜貨店和小商店,避開他們的市場。”

  “好的。”

  李家成明白,別人這一次是故意降價的,當然他生產出來後,也給了一個比長江塑膠廠低的價格。因為他覺得,長江塑膠廠是以為是獨家生產,故高價銷售。既然他可以生產了,當然不能一樣的價格。

  待銷售離開後,李家成有些人心惶惶的坐在位置上,他的創業整體來說,其實是順利的。

  第一年就有得賺,第二年也能更進一步。

  但是,他覺得也經歷了一些事情,原材料上漲、大型工廠的壟斷地位等。

  “沒關系!塑膠產業前景遠大,總有一次,我會抓住一個最大的機遇,從塑膠產業脫穎而出。”

  最後,李家成重燃鬥志。

  “這一次膠瓶,也算是一個進步,並不算毫無收獲。”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