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50章 【慈善真諦】
  第50章 【慈善真諦】

  1948年2月8日,星期日。

  今天是除夕前的一天,林志超帶著唐彩芸在中環逛街,後面還跟著兩個電燈泡——唐彩英、林馨兒。

  好在這兩個電燈泡比較懂事,幾乎不會打擾林志超和唐彩芸約會。

  此時香港的街上,哪怕是中環,依舊可以看見不少難民。而大家也習以為常,並不會進行驅趕。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此時的香港社會,小販可以隨意在街上售賣,商鋪的主人也不會惡意驅趕門口難民,整個香港比較包容。

  有錢人也並不會因為商店門口有難民,而望而止步,都是習以為常的走進采購。

  在皇后大道的自發市場,可謂人山人海,有賣魚乾的小姑娘,有賣報紙的阿婆(可能是女人,只是面相偏老),也有不少皇家海軍陸戰隊士兵進行采購,亦有背著槍巡邏的英軍士兵,市民都習以為常。

  就是一眼望去大多數都是窮人,都是為了生存的窮人。

  “那些難民好可憐!天氣這麽冷,他們晚上也只能睡在屋簷下。”唐彩芸善良心泛濫,對林志超說道。

  林志超笑了一下,說道:“無需擔心,他們能吃飽飯,又不需要擔心戰爭。困難是短暫的,很快先到香港的,就會住上木屋。”

  香港人口暴增,確實缺大量的房屋。

  灣仔一幢古老的3層木結構唐樓,就居住了90人之多,其中多名居民睡的是6層“碌架床”。這個都算是情況好的了,大批被迫遷的香港居民(房東加租趕人,好索取天價頂手費)、和新難民被迫在唐樓天台上、在大街旁、在城區周圍搭建起大量的棚屋、木屋,甚至“紙皮屋”,形成了許多人口密集的木屋區。

  這些木屋建造時一間緊接一間,從街頭搭建到街尾,形成蔚為奇觀的“天台木屋街”。由於搭建木屋在當時亦需要好幾十元購買木材及鐵皮,一些貧民索性到街頭收集紙皮盒,搭建“紙皮屋”。這些紙皮屋多用幾根條木做屋架,以“瀝青紙”蓋屋頂,四周釘上紙皮,形成木屋區的另一朵奇葩——紙皮屋。

  由於人員複雜和此時的歷史背景,這些木屋區、天台木屋區、紙皮屋往往成為惡勢力犯罪、藏汙納垢的地區,社會問題叢生。

  所以說,社會黑暗往往是在貧民區,上層人士眼不見心不煩。

  本來在這一時期,香港地產物業發展商都是小本經營,他們通常蓋建2幢至4幢屋出售,而行內則通稱這種方式為“炒四熱葷”。

  在這幫人中有不成文的規定,蓋建的屋子不能超過5層,否則便要港督會同行政局批準。

  而林志超提前開發出‘分層銷售’、‘分期銷售’,對住宅地產市場,起到了很大的貢獻;當然,並不是說一舉改變香港住房不足的局面,而是相對緩解了一些。

  畢竟,就算再過十年,估計香港擁有私房的比例,也不會超過35%。

  要想更多的人買得起房子,首先就必須香港的工業化,達到一定的繁榮程度,因而產生大量的購買力。否則,就算資本進入地產,房子不好賣也是白搭。

  唐彩芸建議道:“志超哥,我們要不要采購一些東西,去發給這些難民?”

  林志超馬上搖搖頭,說道:“不太安全!到時候東西發完了,有人沒有領到,反而平白得罪人。彩芸,不是我吝嗇那點錢,而是我覺得這不是個好主意。你要知道,我的工廠有100多號工人,我更願意將物資發給他們,惠及他們的家人。正好,下午長江實業要給工人發油米,我帶你一起去體驗一下。”

  唐彩芸一聽,絲毫沒有矯情,便開心的說道:“嗯呢,我覺得志超哥說得很有道理。你現在養活著那麽多工人,而這些工人背後又有很多家人,給他們發物資,真的比給街頭難民發東西,有意義多了。”

  林志超意外的看著唐彩芸,沒想到這個女人一點也不矯情。

  唐彩芸吐吐舌頭,可愛的說道:“志超哥,伱不會以為我很矯情吧?”她聰明的發覺,林志超的眼神傳遞的信息。

  事實上,她只是想和林志超做一些事情,而就算林志超沒有理由的拒絕,她也不會真的生氣。如今,她發現林志超對工人很好,就更明白‘慈善’真正的意義了。

  而林志超當然不是覺得慈善有多余的,而是他目前實力有限,只能先把自己的工人照顧好。若是以後有更大的實力,他自然也願意掏出更多的資金,更廣的做慈善。

  下午,林志超帶著唐彩芸來到長江實業的工廠。

  一眾工人見林志超領著個漂亮的女孩子來,紛紛喊道:“老板,林夫人”
    惹得唐彩芸既高興,又害羞,林志超也沒有糾正工人們,只是將唐彩芸介紹給幾位管理層,讓大家稱‘唐小姐’即可。

  “春節的生產安排得怎麽樣?大家有沒有意見?”林志超詢問道。

  王良馬上說道:“已經和大家講好了,大家都沒有意見,畢竟老板又是給大家發雙糧,又是給大家發年貨,大家也是知道工廠的生產任務重,表示服從安排。”

  除夕和春節這兩天,長江實業依舊不會停工,但一半工人會在除夕五點下班,而另外一半則在初一的五點下班。相當於,每個工人有一頓和家人晚餐的時間,而整個長江實業依舊是開工18小時(工人一般上14~16小時)。

  香港的工廠都這樣,工人幾乎都要上16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畢竟外面太多人沒有工作,很多工廠甚至隻給新手工人30港幣或25港幣的薪資(視文化程度和技能程度),這些老板算準這些工人初到香港,能找到一份領工資的工作,已經是很不容易,所以就會使勁的壓榨。

  長江實業還好,新手的工資也有40港幣每月,而且只要上手,幾乎都是60~100港幣,視工作熟練度情況而定。更不要說,今年年底,林志超給大家都發了雙糧,還發年貨。

  接下來,林志超為每位工人發了米油物資,勉勵大家再接再厲,在新的一年努力工作(讓老板早日住上豪宅,開上豪車)。

  一眾工人紛紛喜笑顏開,嘴裡連忙表示感謝。

  “老板,你真是好老板啊,香港的老板就你最好。”

  “老板給我們發了雙糧,又發米油,我都還沒有乾滿半年呢,老板好人啊!”

  “老板恭喜發財,祝你和夫人早生貴子!”

  工人們樸實的話語,很快充斥著長江實業的廠區,讓林志超比較感動。他心裡有個目標,那就是隻做高附加值的製造業,擺脫血汗工廠,旗下工人的福利要屬於整個製造業優等生。

  他的拉鏈產業,當然是附加值較高的產業,至少比香港的紡織、成衣的附加值高。

  結束頒發福利後,林志超交代管理層一番,便主動拉著唐彩芸的小手,準備回家。

  唐彩芸的內心狂跳,並沒有掙脫林志超的手。

  回到車裡,林志超笑著說道:“工人們的話,都是樸實的,你莫要覺得粗陋不堪呢!”

  想起早生貴子之類的話,唐彩芸頓時低著頭嬌聲說道:“志超哥!”語氣當中,撒嬌味十足。

  林志超還摸著別人的小手,愛不釋手,說道:“你想哪裡去了!”

  知道林志超是在打趣她,唐彩芸更加嬌羞了,並說道:“我才沒有亂想呢!是你在亂想!”

  林志超笑了起來,惹得唐彩芸粉拳伺候,兩人第一次如此親近。

  他即將滿20周歲,唐彩芸也已經滿19周歲,不過林志超倒還不想結婚太早,估計得明年(1949年)才會考慮。

  好在兩人的關系已經得到雙方父母的認可,算是板上釘釘,林志超就算佔點便宜也沒有什麽。

  主要還是林志超的事業很重要,再加上他現在新房都拿不出來,顯然是不行的。

  這個春節,林志超和唐彩芸兩人的家庭,一起吃了一頓飯,再次確定了林志超和唐彩芸的關系,隻待時機成熟,兩人就完婚。

  林志超也拜訪了兩位對他有提攜之恩的長輩——簡東浦和何東,兩人也是非常高興林志超上門拜訪,畢竟林志超的成就已經是不凡。提攜這樣的晚輩,就相當於給自己的後人一份善緣。

  之後,林志超迅速投入到工作當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