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249章 【又一個賺錢項目】
  第249章 【又一個賺錢項目】

  林志超來到雪廠街十號的‘鱷魚恤大廈’,這幢大廈在五月份就已經封頂,如今已經是在裝修階段,將在1959年元旦開業。

  其實,這個效率已經是很低了!
  許愛周牽頭投資的皇后大道28號‘中建大廈’,是和‘鱷魚恤大廈’差不多開工的,如今已經進入裝修的尾聲,預計將來九月份開業。

  這是因為林志超對建築的要求很高,所以並不趕時間。

  “招商工作要抓緊了,地下室、一二層招商服裝店、金店、手表、玩具店等,三層則招商餐廳、咖啡、茶樓.餐廳要招募中高檔點,不能有太大的油煙、明火.”在現場,林志超講道。

  他的身邊跟著黃昌宏、胡兆煦等管理層,大家都認真的聽著。

  “老板,鱷魚恤、邦德玩具,都要入駐的吧?”黃昌宏立馬想到兩個品牌。

  “嗯,鱷魚恤要在這裡開設一家大店,就一層那間1300平方尺的店鋪吧!”林志超說道。

  鱷魚恤在香港已經成為知名品牌,逐漸成為中高階層的著裝選擇,目前年盈利穩定在百萬港幣,並且每年都會斥巨資在電視台、電台、巴士車上打廣告。

  邦德玩具,目前在香港有一家旗艦店,除了自有玩具產品外,還代理芭比娃娃,生意也非常的不錯。

  整個鱷魚恤購物中心就三十多個店鋪,招商不是困難的事情。

  黃昌宏又說道:“如果選擇金店的話,周大福是最好的選擇,晚點我去找鄭生談談!”

  周大福在鄭裕桐實行‘999黃金’後,便開始逐漸成為香港信譽最好、生意最好的金店之一。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不錯!像這種購物中心,一定要招進‘品牌’,真正的品牌是可以成就購物中心的。同樣,一開始購物中心為了拉攏知名品牌進駐,也是可以將租金打折的。只要將購物中心的人氣拉上來後,屆時便是出租方的話語權更大了。”

  黃昌宏現在是副總經理,分管的業務不再局限建築,而是整個地產領域。所以零售地產,也屬於地產業務。

  “嗯,受教了!”

  林志超畢竟多經歷過一世,論商業地產的水平,全球也找不出一人。

  他最近也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讓優衣庫引進國外知名的服裝品牌,在香港開設代理門店。這樣一來,慢慢的涉獵其它服裝領域。

  將‘鱷魚恤購物中心’的招商要求等,給手下講述一遍後,林志超才放心下來。

  其實如此小的購物中心,是屬於香港的專利,因為地盤狹小,而商業高度集中,後世很多大廈的底層都被充分利用起來,開設店鋪。

  甚至,還有十幾層高的購物中心,例如後世的時代廣場、THE ONE、皇室堡大廈等,都是十幾層高的購物中心。

  巡查完地盤,林志超回到長江實業的辦公室。

  “老板,德福花園的110戶全部交換完畢,代價為110個住宅單元和125萬港幣的現金!”胡兆煦抽空匯報道。

  林志超露出一絲笑容,隨後說道:“不錯,這個成本可以接受!”

  雖然說,目前四萬平方的地皮,也就三百多萬港幣。但房子畢竟在別人手裡,若是碰到‘打釘樓’的,一個單元都可能要你十萬以上。

  前世,香港還有‘釘王’,就是釘子戶之王,好像叫做‘陳桂洪’,曾在北角水星街以幾百萬元落釘,結果一鋪勁賺逾億港元,而對象便是李兆基的恆基地產。李兆基本來就喜歡收購舊樓,從不官地上拍地,所以是‘釘子戶’們最喜歡的地產商。

  香港的‘釘子戶’可都是職業化的,背後有銀行或者社團撐腰,和地產商鬥智鬥勇。有時候擔心被法院‘強製拆除’,他們還會購買多個單元,避免達到‘強製拆除線’。

  不過目前看來,打釘樓尚未覺醒,所以林志超以前是白擔心了。

  胡兆煦講道:“我們和他們置換的物業,都是比較好的地段和樓層,又有補貼現金,條件已經非常令大家滿意了!”

  林志超卻說道:“固然如此!別人也會算經濟帳,他們的地皮可以建高樓,真正讓大家願意的,恐怕也是現在地產萎靡,這樣他們就沒有想坐地起價。”

  “有道理!老板選了一個好時機!”

  其實,也使出了一些其它手段,比如很早就撤掉物業管理公司,這讓德福花園亂成一團;與此同時,一些唐樓被征收後,立馬就被長江置業拆除,搞得一塌糊塗。

  這樣一來,德福花園淪落成‘垃圾場’,那些本來還猶豫的業主,再也不想忍受,就同意了。當然,長江置業也算厚道,置換的‘拎包入住’物業,還發現金8000~12000。

  有的得到了1.2萬補貼,再貼一半的錢,差不多又可以購買一套住宅了。
    待胡兆煦離開後,林志超陷入思考。

  明年開始,長江實業又得策劃‘發展地產項目’了。

  比較大型的項目有:

  港島銅鑼灣的百德新街(22.5萬平方尺)的商住項目,這個項目預計可以修建近2000個住宅單元,還有大量的商業樓面;
  九龍油麻地的渡船街地塊(20.6萬平方尺)的新‘德福花園’,這個項目預計可以修建3000個住宅單元(地積比較大)
  港島銅鑼灣的希雲街地塊(15.5萬平方尺)的商住項目,這個項目預計可以修建1500個住宅左右。

  這是比較大的三個項目,而且也是必須在1959~1964年這段時間開發。

  目前,長江置業的儲備地皮是130.8萬平方尺,除掉三個大項目,依舊還有六七十萬平方尺的面積。當然,地皮會一直在1959~1962年購買的。

  醉酒灣,中天拆船廠。

  岸邊有一排鐵皮房,那是工人們休息的地方,也是執勤的地方。

  鐵皮房前面是一些拆卸下來的鋼鐵,被分隔成約50~80公分的方塊形狀。由於商船、軍艦的所用鋼鐵都是比較好的,所以這些拆卸下來的鋼鐵非常值錢,可以直接賣給日本,亦可以賣給香港的鋼鐵廠。

  林志超站在岸邊,身邊是鄧忠發等管理層,在陪同他考察。

  他看著灘塗上一艘萬噸貨船,講道:“衝攤拆船,是成本最低的拆船方式,但也是最容易汙染環境的拆船方式。”

  似是有感而發,但卻沒有反對的意思!
  所謂衝攤拆船,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即在大潮時,將貨船開足馬力,或用航拖輪牽引,以最大的速度向岸邊的淺灘去衝去,然後進行作業。由於貨船已經擱淺,人工便可以直接進行拆解,無需借助多少機械。

  這種方式有兩種壞處:
  第一,汙染較嚴重,但在這個時代是普遍的做法。後世由香港制定的《香港公約》(也是世界第一個由華夏制定的公約),在2009年發布後,明確禁止‘衝灘拆船’,當然孟加拉國和印度這兩個拆船大國,並沒有完全遵守,這裡面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很難實行。

  第二,對工人比較危險。由於全靠人工進行拆解,危險性自然是非常大的。

  當然這種拆船壞處那麽多,好處只有一個,那就是‘成本低’。

  所以林志超也不可能去修建硬化的拆船廠。若真是那樣,不被人笑成傻瓜才怪。

  鄧忠發迎合林志超的觀點,說道:“全世界都差不多是這種拆船方法,對於汙染問題,我們只能盡可能做得好一些。”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香港人連飯都吃不飽,難道還要考慮那麽多嘛!我只是隨便的有感而發。這個產業很大,你不信走著瞧,不出三年時間,香港肯定有一兩百家拆船廠。”

  鄧忠發等人一愣,隨即認為老板是因為假發、塑膠花產業,因而判斷香港拆船廠。

  隨後,林志超沒有糾結這個問題,畢竟此時說這些還尚早,香港人不會那麽快注意到中天拆船廠;就算注意到了,也不知道船是哪裡購買的。

  總之,等大家反應過來時,中天拆船廠也是財大氣粗了,可以大量購買待拆解的船隻。

  “那麽管理層不要給我打馬虎,總結經驗、管理完善.哪怕是再低級的產業,優秀的管理制度,都能在同行中出類拔萃。你們管理得好,英美連航母都送給來給我們拆解。”

  鄧忠發等人受到敲打,連忙認真的保證。

  隨後,林志超又仔細考察了一番,和大家聊細節、聊改進,總之在他專業極強的本領下,手下們都有些壓力。

  中天拆船廠若是開足馬力,未來三年時間,賺的利潤輕輕松松上千萬港幣,也算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重要的是,將廢鋼交給‘中天鋼鐵廠’,鍛造成建築用的鋼筋,鋼筋又優先供應給長江置業,又賺了不少利潤。

  而這種生意如此的賺,最大的原因是——先人一步,以及資金實力;而林志超壓根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難得來看幾眼,或者把高層叫到辦公室詢問。

  目前一艘舊船的利潤非常大,環球航運在亞丁港口購買一艘萬噸貨輪(待報廢)的價格是7萬美金(大概價格),在購買之後,可以安排運輸一趟貨物至香港,然後就是根據情況是繼續使用,還是馬上拆解。如果拆解一艘萬噸貨輪,大概有3000噸左右的鋼鐵,這其中的利潤非常高。

  總之,林志超是按照兩個系統來負責這件事,由環球航運的團隊進行購買船隻,並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拆解;如果需要馬上拆解,就以8%的盈利出售給中天拆船廠。

  如果撿到可以用的船,立即可以賺好多倍的利潤,那真是發財到家了。為了經營這些破船,林志超還特意注冊了一家航運公司,免得丟環球航運的面子。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