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256章 【關系網】
  第256章 【關系網】

  林志超沒有想到,胡孝清竟然拒絕了合作,雖然他是委婉的表示——擔心索尼找他的麻煩,不方便這個時候成立自己的收音機品牌,但林志超明白,胡孝清可能是擔心長江工業以後會吞並他的股份。

  “既然別人不合作,那我們自己弄吧!收音機、電風扇、台燈,先從低級電器做起,將來我們也要生產電視機這樣的大電器。”林志超對王良說道。

  前世,香港的電子產業可是在八十年代初,達到了上百億出口產值;香港電子產品出口不再僅限於收音機、電風扇、代工晶體管,還有彩色電視遊戲機、彩色電視機、電視零件和電腦零件出現大幅度增長。在當時,美國市場的電視機、收音機、唱機和電子表已基本飽和,而錄像機、大屏幕投影電視、高級唱機的需求量仍然很大。於是香港電子產業先後在大埔工業村引進美日技術和設備,興建了興華、愛卡、華科三家生產集成電路的工廠。

  到了1989年,香港電子生產廠達到2009家,出口值達到558.18億港元,佔香港工業產品出口產值的25%。也開始不滿足於簡單的收音機、錄音機、電子表、計算器等產品製造,瞄上了微型電腦、個人電腦、多層次線路板、電腦外圍設備、高級通訊器材、音響等產品。

  說香港不能發展電子產業,那完全是信口開河。前世巔峰時期的香港,GDP是內地的20%,主要靠的便是工業強大。

  香港工業最終走向毀滅,是因為房價、人工的上漲,產業遷往內地,以及沒有人去做‘產業升級’。

  想到這些,林志超決定振興香港的電子產業,最近幾年為幾所工業院校合並成‘香港理工學院’努力,再迅速升級為‘香港理工大學’,為人才打下基礎;時機成熟,再在新界設立‘高科技產業園’,為香港留下電子產業,並產業升級。

  王良點點頭,說道:“好的,我馬上籌備收音機組裝線,這個對我們不是困難的事情。”

  林志超說道:“嗯,先做簡單的產品,待積累經驗再多元化發展,最終又去挑戰更高難度的產品。電子產業,畢將是改變人類最大的產業之一,是可長期發展的產業。”

  王良說道:“好的”

  在他看來,老板做事非常有遠瞻性、規劃性,會直接告訴大家,什麽產業是短期發展,什麽產業是長期發展,這樣集團就會有一個共識。例如假發和塑膠花,老板就明確還有五六年的好時光;這樣一來,大家就可以及時調整、及時刹車,減少投資等。

  林志超最後說道:“就叫‘美的電器’吧!”

  他一向取名都是‘盜竊’別人的,省功夫,而且還經過市場檢驗的。

  王良眼前一亮,說道:“這個名字順口,而且非常富有意義,美的生活、美的體驗.”

  幾句馬屁拍上,當然這個名字確實不錯。

  又是一年的春天。

  德輔道中77號的‘環球大廈’正式動工,舉行了一個開工典禮。

  香港的大廈建造過程是和後世內地不一樣的,因為地方狹小,還要保證行人通過,所以只能采用竹製的腳手架系統。這些竹子就好像是掛在牆體上,緊緊的貼著,工人就必須在狹小的空間進行施工。

  環球大廈的施工更是非常講究,因為主體是英國特製的鋼結構、鋼梁,外牆是英國進口的玻璃幕牆,所以施工更是複雜一些。

  當然,再複雜的工程,都不是問題。

  保利建築本身就是C級建築牌照持有者,擁有建築精英和豐富的經驗;與此同時,‘環球大廈’還聘請了英國建築公司作為顧問,以保證這座‘創新’的大廈順利完工。

  由於材料都是從英國進口,所以是一邊施工,一邊從英國分批拉回材料;正好,環球航運購買的二手破船,發揮上作用。

  環球大廈的開工典禮,林志超沒有邀請那些地產、銀行屆的朋友,和‘保利大廈(畢打街)’一樣,隻邀請了少數幾位親朋。

  低調!

  這些商業大廈以後也不是上市資產,所以還是低調一點。

  雖然將來瞞不過媒體,但也不會那麽顯眼。

  前來參加開工典禮的山下達郎說道:“林先生,這樣一座大廈需要投資多少?”

  山下達郎是山口汽輪的社長,此次是受林志超邀請,來香港度假,並順帶參加這個開工典禮。兩人合作已經快十年時間,說山下達郎是林志超的‘貴客’是絕沒有問題的。

  所以每次邀請他來香港度假,林志超至少陪他一天——打高爾夫、吃飯,然後其它度假費用都是環球航運承擔。

  別說山下達郎是大客戶,就是有時候從日本前來香港租船的一般客戶,林志超也是盡可能抽時間陪喝一頓酒。

  做航運,比做地產的應酬多,當然人脈關系網也是龐大得多。

  林志超說道:“連地皮應該在500萬美金左右!”

  山下達郎‘哈哈’笑道:“很便宜的呢!你的一艘大油船,都不止這個價格了!”

  林志超回應道:“確實如此,不過我投資喜歡分散投資,所以在地產上也有一定的資本。”

  山下達郎這時候說道:“林先生做生意非常精明,肯定是不會錯的。”然後順勢話鋒一轉:“正因為林先生太精明,那一年我們簽下了三年的高價合約呢!”

  林志超認真的說道:“事情只是湊巧而已,畢竟當時簽長約很正常,山下社長就不要介懷了。畢竟,這些年,我們的船隊都是非常優秀的完成了任務,你也不止一次誇獎。”

  其實,日本的三家大型航運公司,幾乎都是租賃的二手船,所以價格也就是‘二手船一年不到回本’的標準;比起新船來,他們已經少出不少資金了。

  就算按照‘單程短租’模式,大概也是差不多的價格。

  談不上吃虧,畢竟這事是不可預測,實際上山下達郎也不是真的介意那個,但肯定有其它目的。

  果不其然,山下達郎說道:“好吧!不提那個,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如何發展。但今年下半年,那些貨船都要紛紛到期,林先生打算如何合作?”

  說完,認真的看著林志超,潛意識不言而喻。

  林志超果斷的說道:“三年續租,租金按時下短租的七折。山下社長也知道,今年航運行情注定好不了,我們主要就是求業務照顧,價格什麽的,都好說!”

  山下達郎頓時高興的說道:“林先生爽快人!”

  在他看來,那些貨船雖然是二手船,但環球航運管理得好,關鍵是非常便宜。

  三月下旬,林志超來到美國,參加了一場航運峰會。

  在宴會上,埃克森石油的牛登來到林志超面前,說道:“林先生,你們那艘十萬噸油船,我們決定租下了,價格你可得照顧點!”

  林志超笑著說道:“沒問題,晚點我們詳談!”

  雙方合作算是非常愉快,牛登也是個非常爽快的美國人,不僅租賃環球航運的船隻,還替環球航運介紹生意。因為在牛登看來,環球航運的船隻價格有優勢,管理和海員的質素都非常好。
    反正和美國人做生意,第一次是最困難的,如果你不能取得他的信任,那麽不會有第二次;但是如果你能取得美國人的信任,那麽好處就太多了,能把人砸暈。

  牛登又問道:“你們賺那麽多錢,還有沒有造船計劃?”

  林志超當年押中‘八艘大油輪’的事情,在業界還是被廣泛傳播,也為林志超帶來了巨大影響力。

  “有,今年我們打算在日本打造八艘10萬噸的油船,到時候下水,埃克森石油公司如果需要,我們可以簽約三年的長約。”

  牛登頓時更加熱情起來,如果林志超是那種‘滿足現狀’的船東,他可能會印象很差;但如今林志超敢在航運低谷時造船,說明他非常具備眼光。

  而且看這個樣子,牛登知道,林志超很快就會超越奧納西斯的船隊。畢竟一次性打造八艘十萬噸級別的油船,這份實力已經是‘世界船王’級別的了。

  “沒問題,你們隨時可以來談合作!”

  正當兩人聊天時,一位美國人來到兩人身邊,並對林志超說道:“林先生,一起聊聊?”

  林志超隨即笑著說道:“當然,麥克萊恩先生!”

  來人正是‘集裝箱之父’、‘海陸聯運’的創始人馬爾科姆·麥克萊恩,兩人自然是有過交集;當年林志超在1954年便發表了《論集裝箱海運的未來》,而馬爾科姆·麥克萊恩在1956年則真正實踐來論證。

  不過因為林志超是香港人,且只是‘紙上談兵’,所以並沒有引起重視。

  馬爾科姆·麥克萊恩端著紅酒杯,示意一下後,說道:“林先生,你依舊看好集裝箱海運嘛?”

  林志超用紅酒杯回應,並說道:“當然,集裝箱將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它的優點是運費成本低,貨物保護完整,海陸一體運輸方便。我知道,海陸聯運因為紐約碼頭工會很強、反彈很大,再加上集裝箱航運剛萌芽還在摸索階段,所以貴公司並沒有賺到錢。是嗎?”

  紐約碼頭工會,自然要為碼頭工人考慮,而集裝箱運輸就是減少了裝卸貨人力成本,不鬧騰才怪。

  馬爾科姆·麥克萊恩頓時感覺找到了知音,越聊越起勁,他說道:“那林先生覺得,該怎麽才能將集裝箱運輸發展起來?”

  林志超思考了一下,說道:“美國各港口之間的集裝箱運輸,會惹惱工會。但如果通過海外的集裝箱運輸,讓世界航運都看到其優點,那麽來自碼頭工人的阻力,將不再是海陸聯運一家承受。亦或者,如果國家層面需求集裝箱的運力,那麽一切也不再又阻力。當然,這些都是要等待機會的,馬爾科姆·麥克萊恩先生如果有經濟困難,我不介意投資海陸聯運。”

  趁機入股也不錯!
  馬爾科姆·麥克萊恩說道:“海陸聯運的財務倒還沒有困難,只是集裝箱航運很難賺到什麽錢!林先生在香港做航運,那邊是否有機會?”

  林志超搖搖頭,說道:“這裡面牽涉的利益很大,我雖然看好集裝箱貨櫃碼頭,但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擾,港府很難同意給我一個發展的機會。”

  他說的是實話,如果林志超向港府提出發展貨櫃碼頭,勢必會受到來自怡和、太古的壓力,因為他們是傳統碼頭最大的獲利者。再加上,世界貨櫃運輸前景不明,港府也不會同意的。

  也就是說,除非集裝箱發展已經明朗,港府才會考慮的;在這之前,是不會為了林志超大開綠燈的。

  馬爾科姆·麥克萊恩說道:“那有些可惜了,香港是亞洲航業的中轉站,若是能有一個集裝箱貨櫃碼頭,勢必能一舉將這個模式在世界風行。”

  林志超說道:“相比香港,歐洲更比較能接受,荷蘭的荷蘭鹿特丹,是最合適的機會,麥克萊恩先生可以嘗試一下。集裝箱運輸可以縮短美國至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屆時可能有很好的廣告效果。”

  麥克萊恩立馬說道:“確實,感謝林先生的這個建議!”

  其實,對於貨櫃碼頭,林志超並不打算強求,提前去和怡和、太古火拚。反正在將來,他一定是香港最大貨櫃碼頭權益擁有者,因為九龍倉、和記黃埔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所以,沒有必要太早的表現出——咄咄逼人,那樣反而會引起英國人的警覺。

  老祖宗的話是沒有錯才——高築牆、多積糧,緩稱王。

  有了這次交際後,林志超和麥克萊恩倒是成為了朋友,兩人打算明天私人會宴。

  結束紐約之行後,林志超回到洛杉磯。

  他現在每次到了紐約,都有不少朋友邀約,總算是搭建起一個海外人際關系網來。這些人際關系網,都是來自航運事業,否則別人真不會在意你一個香港地產商和工業家。

  奧黛麗玩具公司,林志超和奧黛麗赫本坐在董事長辦公室聊天。

  奧黛麗赫本是董事長兼創始人,自然享有單獨的辦公室,相反裡奇團隊終究是打工的,豈敢不尊重這個老板;更何況,現在提起芭比娃娃,也會將奧黛麗赫本稱之為‘芭比之母’。

  “親愛的,去年我們投資的股票已經上漲了40%,真是太瘋狂了!包括在英國投資的股票,我們在股市的資本已經達到九百萬美金。”奧黛麗赫本眨巴著大眼睛,興奮的說道。

  去年美國股票上漲確實猛,從三月份開始升浪,道瓊斯指數一年上升了30%多,這是林志超都沒有想到的。

  林志超說道:“還算不錯!去年不是分紅了200多萬美金嘛,晚點你繼續股買IBM股票,再追加投資可口可樂。”

  他雖然不懂這個時代的美國股票,但好歹也有經驗,根據他的分析:
  首先,六十年代美國經濟發展迅速,預計在在1967年‘蘇伊士危機後’才會發生改變;
  其次,六十年代美國的半導體、航空股票是熱門,特別是IBM這個股票一定表現不錯;
  最後,林志超認為,1962年之前要清空股票,因為這一年發生了古巴導彈危機,全年都不會有增長。

  基於這些原因,林志超就算不懂這個年代的美股,也是立於不敗之地。

  奧黛麗赫本對於賺錢,也逐漸提起了很大的興趣,說道:“要全部投進去?”

  全年,奧黛麗玩具公司的利潤創下新高,達到近500萬美金,所以拿出300萬美金進行分紅,奧黛麗赫本得到了自己和林志超的那一份,總計270萬美金,其余10%分給了管理層。

  就連員工,也拿到了豐厚的年終獎。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如果你不要花那筆錢,可以考慮投資進去,讓錢生錢。如果需要花錢,可以和我講,我再給你一筆!”

  奧黛麗赫本隨即搖頭說道:“我才不要你錢了,我手裡還有幾十萬美金,足夠開支了。而且,股票隨時可以出售一些,我怎麽也不會缺錢花。”

  自從林志超讓她從‘砂糖期貨’中大賺一筆後,奧黛麗赫本對林志超的金融本領,更是深信不疑。所以對於股票投資,一向也比較熱衷。

  “記得我的話,不要嘗試自己去炒股!我雖然也在指點你炒股,但其實不是真的在炒股,而是分析經濟、企業的成長前景,而進行的一種長期投資,和炒股關系不大。”

  奧黛麗赫本笑著說道:“你不說,我也不會去自己炒股!你知道我的,不想花太多精力在賺錢上,我更喜歡陪孩子們。”說完,露出母性的光輝。

  林志超很滿意這女人的作風,其實,歐美女人在這個時代也不開放,大概是在六七十年代,歐美女性才爆發出XJ放的G命。

  相反,不管是奧黛麗赫本也好,還是上次有過一面之緣的夢露也好,別人都是非常忠於婚姻的,不可能在婚內出軌。夢露也是喜歡孩子的,不過流產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