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114章 【都是命數】
  第114章 【都是命數】

  回到香港,已經是1950年1月初旬,林志超立馬召集環球航運的幾個管理層開會。

  “兩艘萬噸級別的自由輪,已經在駛向香港,預計1月底到港。所以,今天我們討論一下兩艘船的運營方案,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環球航運並不是新手,有運營‘萬和航運’的東方交易者好的經驗,再加上高層都是航運出身,所以大家紛紛建言。

  “目前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依舊是內地,可以開辟至內地的多條非固定航線,攬貨就走!”副總經理馮永發說道。

  這種業務確實不錯,目前許愛周的船隊就航行在內地沿海一帶。

  林志超不置與否,繼續聽大家的建言。

  業務經理高啟強也隨即說道:“兩艘萬噸級貨船,已經很難通過攬貨來運營,唯有開通固定航線。一條船可開辟至日本東京的固定航線,一條船可開辟至東南亞甚至更遠的歐洲航線缺點是賺的少,但對於我們航運公司的發展有一定的好處。”

  這個方案正是林志超所想的,至於高啟強口中的賺錢少,林志超壓根不擔心。到了下半年,遠東鬧船荒,運費很快就會翻倍。所以只需挨過半年時間,便是航運的春天。

  一旦運費翻倍,林志超便選擇和日本航運公司合作,進行長租;雖然只有短租的75%收益,但勝在方便貸款,和取得互信。

  “好,這兩條船就開辟固定路線,一條至日本東京、一條至歐洲途徑東南亞。我們立即展開業務布局,盡快船一到港,我們就正式營運。”

  固定航線的業務,很多都是和船務代理公司合作,環球航運也會在這些地方開設船務公司。

  “是,老板!”

  東方交易者號,是林志超練手的船隻;而兩艘萬噸自由輪,初期亦是林志超的試驗品。他就是停在港口,也不會憂心,因為他的目標就是下半年‘遠東鬧船荒’,屆時賺日本人的錢。

  至於環球航運帳上,還有近80萬美金,自然會在四五月份繼續購買船隻。

  林志超來到長江塑膠廠,此時這裡已經煥然一新,工人們正在技術員的帶領下,用美國淘汰下來的二手塑膠機制作各種塑膠產品,有生活用品(水桶、澆花散水器等),有塑膠玩具(卜卜槍、小黃鴨等)。

  整個長江塑膠廠一共投資35萬港幣,這還不算現成的工廠,所以就規模來看,已經是香港大型塑膠企業了。

  而目前,香港擁有30家塑膠廠,幾乎都是小規模工廠,工廠佔地面積不過千尺、工人數量不過寥寥十幾人的規模。

  至於香港塑膠產品的市場,則局限在香港、東南亞兩地,歐美市場不可能打開,質量都不及格。最簡單的一個就是設備,清一色美國淘汰下來的第一代塑膠機器。

  “老板,你回來了!”陶德榮高興的迎了上來。

  最近他是即興奮,又有些忐忑。畢竟他知道老板對產品質量要求較高,所以就算高薪聘請的技術員,他也不是很放心,所以一直盯在工廠裡。

  林志超點點頭,直接說道:“產品都生產出來了沒有?有沒有和其它工廠對比一下?”

  本來就是大型工廠,要是質量不達標,可就笑話了。

  陶德榮立馬邀請林志超前往產品展示區,隨後林志超便認真的查看起來。長江塑膠廠已經籌備快兩個月時間,目前還沒有將產品打入市場,就等林志超驗收了。

  “有對比嘛?”

  “有有.這些是一家叫做萬和塑膠廠的產品,這家塑膠廠是香港塑膠廠的元老,市場上也是非常強勁的塑膠廠。”

  林志超立即神情一動,馬上問道:“這家工廠的老板叫什麽?”

  陶德榮不疑有他,隨即說道:“老板叫做王東山,工廠差不多有近百人規模,不過這個王東山現在將萬和塑膠廠交給一個叫做‘李家成’的年輕人管理,整體業務發展很好,值得我們學習。”

  果然是他,看來是‘冤家路窄’啊!

  林志超點點頭,滿意的說道:“你有這個謙虛的態度,我就放心了!我們的工人質素沒話說,技術工都是挖來的乾將,機器也是全港較新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還是個新手,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

  陶德榮連忙附和,他現在是乾勁十足,第一是升職加薪,第二是壓力巨大。而且,長江實業有個獎勵制度,凡是在一年中表現好的優秀員工、優秀管理層,會進行年底評比,獲得者可以獲得‘三糧四糧’,類似獎金。

  接下來,林志超拿起小黃鴨時,立馬說道:“這個屬於抄襲吧?你們並沒有二次創作,或者自己開發設計出玩偶造型?”

  小黃鴨是美國人在1947年率先注冊的專利玩具,之後又有日本人注冊,再之後又有香港的林亮開發出不一樣的小黃鴨。

  而林志超手中的小黃鴨,正是林亮開發的小黃鴨,不過並沒有專利。

  “抄襲?二次創作?”陶德榮一時反應不過來。

  香港在這個時代,哪裡有什麽專利和版權的意識,本就是山寨工廠聚聚地。

  “我知道了,老板的意思是我們自己開發新造型玩偶,我有想過,但時間上來不及,只能先拿市場上的產品作為樣品,進行生產。後期,我們會進行創作自己的玩偶、玩具,請老板放心。”陶德榮連忙又補充道。

  林志超也沒有放在心上,不能一開始就要求過高,否則就是難為人。而且,一開始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活下去。

  “嗯。那就召集管理層,開個會,討論一下將產品推出市場的準備!”

  “好的!”

  不一會,幾個管理層紛紛來到一間小會議室。

  當林志超將產品的價格,普遍定在萬和塑膠廠更低的價格時,管理層們提出了異議。

  陶德榮說道:“老板,這樣我們幾乎沒有太多的利潤,而且是不是容易得罪同行?”

  銷售部經理李小彬說道:“老板放心,我們的銷售隊伍繼承了長江實業的業務能力,一定可以將產品順利打入市場。”

  長江實業的銷售隊伍,乃是林志超一手培養起來的,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個能打勝仗的隊伍。

  林志超隨即笑著說道:“我們是新入行的,自然要用猛料搶奪客戶,更何況價格只是稍微低一些,不算惡意殺價,我們還有利潤呢!至於得罪同行,我若是一般老板剛入行,自然不敢這樣做。”

  言下之意,他壓根沒有將那些小老板放在眼裡。

  商場如戰場,林志超的敵人對他,可比他今天歹毒多了,比如槍擊長江銀號的那件事。

  管理層們便不再言語,他們其實更擔憂塑膠廠的利潤問題。

  但林志超的想法是,先佔領市場,待下半年趁著原材料漲價,長江塑膠廠趁機漲價,自然就合情合理了。當然沒有下半年的進出口封鎖,他還真不會如此操作。

  這就是所謂的天時地利!

  接著,林志超又說道:“其次,我們采取寄售的模式,凡是進我們貨的商店、雜貨店、批發行。只要沒有出售掉的產品,我們都是原價回收。”

  此話一出,大家再次驚訝了!
  這個太牛了!
  合著風險全部是長江塑膠廠承擔了,批發商和商店沒有風險了。如此一來,他們自然會優先選擇長江塑膠廠。

  一眾管理層已經不想再勸了,老板打定主意要以搶佔市場為最重要目的,哪怕是虧本賺吆喝。

  林志超還有招沒有出呢!

  不過先留著,免得對手應接不暇。

  長江塑膠廠的銷售經理李小彬,來到九龍最大的商貨批發行——九龍太平洋商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前輩李家成正是憑借拿下九龍太平洋商行的訂單,才在萬和塑膠廠站穩腳步,獲得老板王東山的青睞有加。

  而這個九龍太平洋商行,原本一直是在歐美訂貨的,也是李家成改變了太平洋商行趙勝的‘媚外’思想;當然了,光靠推銷也不可能做到,而是香港的塑膠產品已經取得了和歐美差不多質量,這才讓別人答應從香港訂貨。

  “先生,伱是做什麽的?”

  剛到九龍太平洋商行的樓下,便被一個保安叫住,因為推銷的人很多,所以這個保安是專門攔截推銷員的。

  李小彬做過銷售,自然明白該如何過這一關,便說道:“我是來找趙老板訂貨的,這裡是九龍太平洋商行吧?”

  敢來這裡推銷,他已經做過不少功課,否則也不用自己親自來。

  保安一見李小彬的著裝和自信氣質,倒也就相信了,若是做銷售的,他幾乎一眼可以看得出來。

  “是,是,在三樓!”
    “謝謝”

  接下來,李小彬又經歷了第二關,太平洋商行的前台小姐。

  “小姐你好,我和趙老板有約,要談生意的!”為了見到趙勝,李小彬只能一路‘謊言’,畢竟要是實誠,他連面都見不到。

  所以,死馬當活馬醫,作為嘗試。

  作為長江塑膠廠的銷售團隊,其實老板和副總經理沒有太大的壓力給他們,不過大家覺得,質量和市場優質的差不多,價格還便宜一些,沒有道理不拿下一些訂單。

  “你貴姓?”

  “我姓李”

  “好的,請跟我來!”

  再次通過一關,李小彬如願以償被前台小姐帶到趙勝的辦公室。

  此時的趙勝,正在打電話,繁忙得很,見前台小姐帶個人進來,也沒有第一時間掛電話。這讓前台小姐頓時糾結,莫非自己帶進來的是銷售?
  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兩年前被帶進來的,已經成為了公司的合作夥伴。

  李小彬很有耐心的等著!他的推銷經歷雖然只有兩年,但卻是老板林志超親自培養的,學到了很多。

  不一會,趙勝一掛完電話,前台小姐連忙說道:“老板,這位先生說和你有約,我就帶他進來了!”

  不待趙勝問罪,李小彬馬上說道:“很抱歉,趙老板!我是長江實業旗下的營銷經理李小彬,我知道你很忙,才想辦法見一見你!”

  趙勝正準備如果李小彬是銷售,他便準備趕客,因為他討厭推銷員一直喋喋不休的樣子,大概是因為,他就是這樣的工作狀態,因為他也是批發行。

  不過當聽到‘長江實業’四個字時,趙勝收回口中的話,因為他聽說過這家公司,更幻想過成為他們的代理商,聽說很賺錢啊。

  “李經理,請坐!”趙勝主動起來。

  這一幕,讓前台小姐有些摸不著頭腦,同樣是銷售,這位怎麽有如此待遇,莫非是因為掛了個經理。

  不一會,當李小彬說起正事時,趙勝又感到失望,原來不是推銷拉鏈啊!
  李小彬察言觀色,知道趙勝是看在‘長江實業’四個字上,如今聽到不是拉鏈的事情,自然有些失望。於是,他決定抓住機會。

  “趙老板,我們的產品質量優異,價格卻可以給你們便宜。不僅如此,我們可以采取賣不完全部原價退貨的方針合作,你不用擔心貨物堆積。”

  聽到這些,趙勝再次有聽下去的欲望,先是問道:“你們長江實業做拉鏈做的那麽好,怎麽還看得上塑膠這個產業?”

  李小彬隨即說道:“說來也是機緣!由於我們將產能分散一部分去星島生產,所以原本的工人多了出來,管理層本想辭退一百人,結果老板不同意。後來,老板就覺得開塑膠工廠,也不為賺多少錢,就是不想讓工人生活難過。”

  一時間,趙勝立馬欽佩起來,說道:“你們老板值得學習!”

  隨即,他看起樣品來,由於擔心被人認為是銷售,李小彬只是帶了簡單的一些塑膠製品。

  所以,在趙勝看產品的時候,李小彬隨後說道:“趙老板,我們可以給你帶更多的產品來!”

  趙勝看了一會後,說道:“產品確實有用心在做,你們雖然是新手,質量卻不差。不過,我們訂貨一直是在萬和塑膠訂購,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貿然取消恐怕不太好呀!”

  李小彬想了想,說道:“如果是因為趙老板重感情的原因,我輸得無話可說。但如果在商言商的話,我希望趙老板好好的考慮一下我們,畢竟價格我們做到了低廉,品質做到了物美,實不相瞞,我們利潤很低。”

  趙勝頓時心裡想到,什麽感情啊,我做生意當然是為了賺錢。他的產品遠銷東南亞,在香港本地市場也很大,所以量大自然要考慮成本。

  “這樣,你再帶樣品過來,我需要嚴格把關質量問題!”

  “好的,謝謝趙老板給機會!”

  李小彬知道,這單生意成了,長江塑膠廠雖然是初開,但卻挖了不少技術工指導;再加上工人素質高,所以產品質量還是有保障的。

  塑膠廠不存在高技術含量、科技含量,全港足足30家塑膠廠,便是最好的證明。只要你想保證質量,便可以達到。

  趕工的產品,一定是次品,前世李家成就上過當。

  而長江塑膠廠一開始便是上百工人生產,所以就不存在趕工的事情。更何況,工人的質素也是關鍵。

  這天,林志超和李兆基約在皇后大道的蓮香樓小聚。

  蓮香樓起源於羊城,在二十年代被香港商人請到香港開設分店,一開始和羊城一樣,隻做晚宴;不過今年開始,蓮香樓白天做茶市,晚上做宴會。

  兩人坐下後,李兆基說道:“本月六日,自倫敦政府承認,內地九日複電,願意合作。這之後,這些茶樓便是人滿為患,都是來港發展各界人士,交頭接耳,談時論政。”

  林志超品嘗著小點心,笑著說道:“兆基兄想必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兩人的雇傭關系已經結束,倒是有始有終,和平分手,但情義依舊在。

  李兆基隨即說道:“我哪有林生目標明確,現在黃金下跌來,不再有機會,所以我經常來這些地方打探消息,尋一個機會。對了林生,那個潘耀星的銀號給做倒閉了,據說虧了很多,有人上門要債!”

  林志超一愣,說道:“不會吧,再怎麽虧,能將本錢全部虧完?”

  李兆基笑著說道:“炒黃金虧得傾家蕩產的人,最近可不少。自去年年底,黃金猛跌至400港幣每兩,一下子接近腰斬。這個潘耀星想必也是心有不甘,卷入炒黃金風當中,才遭此厄難。”

  這就不怪了!

  林志超也關注過一段時間,自他將員工盡數撤回、招牌撤下後,潘耀星的門市生意便一落千丈;沒想到他不甘心,居然冒險去炒黃金填窟窿,這些好了,搞不好傾家蕩產了。

  “時也命也!做人如果不貪心,錢財就不可能丟失。”

  林志超感歎道。

  他收拾人只會收拾一次,又不會趕盡殺絕,畢竟他最多是用合法的商業手段來陰人。違法的事情,他怕沾惹後,收不了手。

  李兆基點點頭,這位前老板做事很有度,在商言商。

  接著,林志超問李兆基:“還沒有想好下一步做什麽?”

  李兆基搖搖頭,說道:“倒是不急,可以慢慢的考察和思考!”

  這時候,林志超說道:“最近幾年,香港產品的外銷會激增,將從過去的轉口港,變成貿易和製造中心。如果你還想做一番事業,不妨從這上面想想。”

  李兆基眼前一亮,他對林志超的眼光自然深有體會,所以他仔細的分析其中的信息。

  “謝林生指點!”

  “哈哈,謝什麽,你也幫了我不少忙。更何況,坐在這裡,不都是聊這些嘛!”

  說白了,他也是鼓勵李兆基早點加入和內地的貿易中,以及進入五金製造行業。至於李兆基具體的何時行動,就不得而知了。

  比如李兆基有心勸自己父親來港,沒成想還是沒有成功,所以都是命數。

  不管怎麽說,李兆基還是對林志超非常尊敬和感激,兩人也聊得很開心。

  唯一讓林志超思考的一個問題:這一世李兆基還會加入新鴻基嘛?

  畢竟李兆基如果這幾年再多賺一點,幾乎都有實力單獨成為地產商了。但一切都很難說,畢竟他沒有一個現金奶牛,像前世的李家成有塑膠花、鄭裕桐有周大福。

  像是改變了李兆基的命運,又像是沒有改變,好像一切都是命數。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