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266章 【家族大團結】
  第266章 【家族大團結】

  林志超和黃昌宏、李保羅等高層,來到德輔道中。

  在建的德輔道77號‘環球大廈’,和剛剛拍下的德輔道中71號,其實是鄰居。畢竟一幢大廈的佔地面積,是要跨越幾個街牌號碼的。

  大家戴著安全帽,來到環球大廈的內部施工點,發現工人們正在安裝一根根鋼梁和鋼柱。香港的工地都很小,環球大廈本來就是臨街大廈,但施工的時候不能影響馬路,也不能影響人行道通行。所以就會在人行道上方搭建一個安全棚,保證行人的通行和安全。

  環球大廈的結構是鋼梁和鋼柱結構,而非傳統的混凝土結構,後世的匯豐銀行大廈,便是此類建築;同樣可以想象,後世的香港一定不缺乏模仿者。

  “今年夏天估計有台風!”林志超隨口說道。

  香港地處台風地帶,每隔幾年就會有大台風。

  李保羅說道:“老板請放心,這座大廈的結構是不懼台風的。至於以後安裝好玻璃幕牆,我相信也完全可以經受台風的考驗。速約200公裡的烈風,也未必能動它分毫!”

  他非常自豪,能參與如此多的大廈建築,可謂成就感十足!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這我就放心啦!這座大廈是香港第一個使用‘鋼梁和鋼結構’,一旦完成,必將成為後來者模仿的對象。而湛藍的玻璃幕牆,更會成為維多利亞港兩岸最靚的建築物。”

  在八十年代的交易大廈,未修建好之前,這幢大廈就是‘海景樓’,林志超非常期待坐在二十二層辦公室裡,透過落地玻璃幕牆,俯瞰維多利亞港和尖沙咀。

  李保羅說道:“確實是一等一的靚廈!也只有老板才肯花近雙倍的建築費,建造這樣一幢大廈,當然作為環球航運的總部,確實要這個投資。”

  建築天才一樣也會拍馬屁!

  環球大廈22層,建築面積22萬平方尺,建築費大概是1500萬港幣;而盈置大廈22層,建築面積是19萬多平方尺,建築費只是800多萬港幣。

  林志超笑著說道:“地皮費省出來的,不心痛!”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這幅地皮當年從何東手裡買下來,僅花400萬港幣;而如今旁邊的地皮差不多大小,卻花了1600萬港幣。

  省下的1200萬港幣,確實足足夠多余的建築費了。

  隨後,大家走向旁邊的德輔道中71號地盤。

  “這幢大廈我們求高,就建32層高度!”

  黃昌宏點點頭,說道:“嗯。如果建30層以上的高度,本來是兩面臨街,相當於又多出一面臨街,可方便行人通行。”

  高度上去了,自然就得瘦身,畢竟地積比在那裡;而瘦下來的地方,自然可以成為公共空間。

  大廈當然要講究四通發達,臨街越多,人流越大,人氣越旺。

  “爭取明年上半年,把設計圖紙搞定,下半年開始動工!”

  “好”

  差不多196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畢竟高度比目前香港最高樓高出了很多層。

  回去的途中,林志超心情比較高興,畢竟又增加一幢大廈作為底蘊。商業地產就好比一根定海神針,是林志超目前比較熱衷的資產。

  “對了黃經理,大家夥合作的那個樓盤,什麽時候出售?能賺多少錢?”林志超對同車的黃昌宏詢問道。

  在1958年時,正值地產低谷,林志超便組織公司的中高層,合作一個地產項目,算是大家的福利。

  這種收買人心的合作,和前世李兆基讓高層合夥也差不多,李兆基甚至還借錢給高層入股,因為他的高層年薪不高;林志超的高層們年薪較高,自然不需要林志超借給他們
  也和李家成在公司上市後,給高層低價購買公司股票的方式差不多,像是馬世民在九十年代一次‘花紅’,獲利就是幾千萬上億;這個錢李家成並不直接給,而是給低價購買股票的機會,比如目前股票是20,給馬世民15元購買的機會,而馬世民作為公司高層,對公司自然有信心,一年解凍期後漲到25元再出售,自然就大獲其利。

  林志超自然不是吝嗇之人,他不能只是自己賺了錢,而不管得力乾將還拿微薄薪水,所以他一向很大方。

  人才就首先難覓,而忠心的人更是必不可缺;想讓別人忠心,只是畫大餅是遲早要消耗手下的信任,而是要實實在在給予好處。

  長江實業的管理層薪水都高於外面的置業公司,高層們的薪水更是遠超外面的地產精英,核心高層的年薪8萬,高層管理5~6萬,中層管理2~4萬,低層管理1~2萬,就是普通的職員,年薪都有6000以上。

  長江實業的中層管理,他們的薪水就是其它置業公司的核心高層水平;當然,也是長江實業規模龐大,所以才能養得起這160多人的規模。

  “聽胡經理講,最近就在籌備,預計年前出售,應該快給您請示了!畢竟這個樓盤的建築資金,還是借的公司錢,早點銷售早點回籠資金,老板對大家夥已經非常好了。”

  林志超點點頭,當初公司集資,一共籌集了120萬港幣,大大出乎林志超的意料;而一幅地皮僅180萬港幣,公司再投資60萬港幣,正好買下。

  但今年中已經進入開發階段,目前都已經修建了一半樓層了,是時候出售了,畢竟建築費還是由公司墊付的呢!
  “能賺多少?”

  “250~300萬,超過了100%的收益,大家都非常感謝老板您呢!”

  相當於180的資本額,增長至430~480萬港幣;每投資一塊錢,可以賺1.5元,回籠2.5元。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晚點征詢大家的意見,要不要再搞個樓盤?”

  回籠資金,再去拿一個地皮,雖然利潤率不會有那麽高,但絕對也非常豐厚。

  黃昌宏笑著說道:“大家怕是高興得很,老板又照顧我們!”

  林志超擺擺手,說道:“我能賺100萬,自然也希望你們賺10萬。這種合作方式可以作為我們公司的一個傳統,不過為了大家的利益穩定,只能一個樓盤銷售出去,再去搞下一個樓盤。”

  黃昌宏連忙點點頭,說道:“好的,大家都非常感激老板,畢竟我們的薪水也是高於外面的置業公司。”

  林志超沒有說什麽,接受了大家的忠心。

  實際上,作為大企業,如果薪水低於外面,那真是老板吝嗇沒話說了。

  前排的李保羅,也趁機說道:“老板對大家夥那麽好,大家夥都非常感激。”

  這可是個建築奇才,前世正兒八經的上市建築公司創始人,但最後因為挪用公款炒股,而鋃鐺入獄。

  包括陸孝佩也一樣,也是上市建築公司的創始人。

  林志超不知道的是,李保羅、陸孝佩會不會一直跟著他乾,或者說還有幾年準備辭職。但不管怎麽說,保利建築已經是人才濟濟,就算兩人離職,也不會影響太大。

  李保羅是核心高層,年薪八萬,又有樓盤合作,看目前這個樣子,大概率都不會考慮離職。

  陸孝佩晚上回到家裡,妻子埋怨道:“怎麽又加班那麽晚?”

  “你這話說的,建築行業不加班怎麽行,做工程就是要一絲不苟、精益求精。”陸孝佩不在意的說道。

  妻子不再埋怨,畢竟這已經很正常了,而是說道:“你去洗漱一下,我給你熱熱飯!”

  不一會,陸孝佩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他是長江實業所有住宅樓盤的項目負責人,同樣還是保利建築的副總經理,是李保羅的副手。

  百德新街的樓盤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陸孝佩幾乎都需要釘在這個項目上,還得監管其它小樓盤。

  而李保羅主要是負責保利建築全局,並負責所有的純商業項目的施工,職責更大。

  忙,是真的!
  妻子將孩子們喊到臥室去做作業,自己坐在陸孝佩身邊,說道:“你真打算為你老板,賣命一輩子啦?我記得你以前最大的夢想是,自己當建築公司的老板!”

  陸孝佩一愣,瞬間想起以前自己的夢想,他在滬市便是建築老板和地產商,到了香港雖然到處流浪在各個工地,但一直都沒有放棄夢想。

  反倒是,最近五年時間,逐漸忘記了夢想,因為老板給得太高了。

  “我們有多少存款了?”

  “存款有10萬,而且你不是還投資了10萬去樓盤嘛?”

  陸孝佩點點頭,說道:“嗯,那個樓盤就要開盤了,同事告訴我差不多要賺150%左右,也就是我們可以拿回近25萬,當然得兩年時間全部拿回。”
    妻子眼前一亮,說道:“這麽賺錢?”

  陸孝佩說道:“之所以賺錢,是因為老板指點的時機好,那個時候是地皮最便宜的時候。換個人試試,上次有多少人虧得傾家蕩產。”

  妻子點點頭,上一波地產危機,她也是知道的。

  “你拿主意吧,怎麽樣我都支持你!”

  她既擔心去冒險,也希望自己的丈夫當老板,其實就是沒主見。

  陸孝佩點點頭,一邊吃飯一邊思考,良久才說道:“再乾五年再說,老板對我很好,我不能稍微有點錢就卸磨殺驢。不過當建築公司老板,是我的夢想,也不能放棄。更何況,保利建築有李保羅,他的本領不弱於我,公司也是人才濟濟,所以將來我離開也不會影響太大!”

  歷史上,陸孝佩再過一年,有十二萬儲蓄,並自己創業,承接小工程,材料靠賒。

  而如今,陸孝佩的資產已經二十萬,再加樓盤分紅十五萬,再加現在住的房子,足足比前世高出25萬以上的資產。

  當然林志超也不虧,陸孝佩的能力很好,可以兼任很多樓盤的項目總監理,是理所當然的該給高薪。

  作為老板,不能老抱著給手下一個高平台,就已經是仁至義盡,更應該給予別人能力相應的薪水。

  妻子點點頭,說道:“確實,保險一點的好!”

  陸孝佩再次平靜下來!
  如果不是妻子的提醒,他都要沉醉在此時的工作當中,每年可以領取五六萬的薪水,雖然監管的地盤很多,但保利建築也是人才濟濟,無需他事事都親力親為。

  忙,但是做得很舒服!
  與此同時,公司組織中高層合作開發樓盤,這個分紅相當於又領了一份薪水,還不用乾活。倘若他不是在滬市當過建築商和地產商,並偶爾想起自己是王室後裔,他也就給人打工一輩子了。

  時間匆匆,轉眼跨越至六十年代。

  1960年的元旦,發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奧黛麗赫本帶著兩個兒子,回到深水灣79號認親。

  事情發生都是一切順其自然,唐彩芸、許彩英早就知道隱隱約約知道,林志超在外還有一房,但她們故作不知,以免得罪林志超;同時,也將主動權交給林志超。

  但問題就是,在林馨兒和奧黛麗赫本見面之後,事情開始朝著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了。林馨兒不經意透露給吳文英,而吳文英自然不能忍受還有兩個孫子流落在外,便催促林志超讓奧黛麗赫本母子三人認祖歸宗。

  而奧黛麗赫本見過林馨兒之後,也感受到來自男人家族的親情,也有見面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林志超便做主,奧黛麗赫本母子三人來港會面,拜會列祖列宗,正式成為林氏家族的成員。

  畢竟兩個兒子,也需要加強對家族的歸屬感,不說和兄弟姐妹關系有多好,至少不能成為陌生人。

  好在,作為兩個女主人的唐彩芸、許彩英,都不是善妒的人;又或者說,這事發生在林志超身上,一切都不是事情。

  草地上,足足九個孩子在嬉戲,最小的孩子便是奧黛麗赫本誕下的林瑞南,才14個月大小,勉強在傭人的帶領下走路。

  另外一邊,林志超等人坐在戶外的椅子上,圍著的桌子上擺著酒水、點心,正在聊天。

  “他們似乎沒有隔閡,能玩在一起呢!哥哥們都好有愛心,早知道如此,應該多多交流!”奧黛麗赫本看著遠處,幾個大孩子帶著林瑞東,一點也不排擠,頓時很開心。

  林志超慚愧的說道:“在這方面上面,是我這個做父親的,做丈夫的,沒有考慮周到。”

  實際上,一開始他心裡都不太信任外國人,能不能被自己征服;所以不想太早的介入這些事情,如今也不算遲。

  最大的孩子林瑞寰,今年也才11歲不到(差半年),完全可以培養起兄弟感情。關鍵是,林志超在家庭的地位,決定著有些事情會朝著他預想的方向發展。

  聽到林志超的檢討,三女都立馬安撫,動作出奇的一致。

  這一幕,林馨兒目瞪口呆,哥哥也太厲害了吧!

  雖然香港允許‘一夫多妻’,但不代表哪些娶進門的姨太太們,不鬧得天翻地覆,至少住在一起就得有矛盾和勾心鬥角。

  唐彩芸接著說道:“現在也來得及,以後大家定期在這裡聚一聚,如果我們去了美國,也可以在那邊聚一聚。”

  奧黛麗赫本馬上說道:“好呀!我們在洛杉磯有一幢好大的別墅,歡迎你們來度假!”

  接下來三個女人一台戲,大家聊穿著、珠寶,聊愛好,很快有說有笑。

  林志超見狀,便去孩子們那一堆,互動起來。

  元旦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林志超來到長江工業園。

  至於奧黛麗赫本,自然有唐彩芸、許彩英招待,大家約好逛香港的。

  男人,還得打拚事業。

  鱷魚恤、旅行者行李箱、公仔面,都已經脫離長江工業集團,並搬到觀塘的工廠生產,寫字樓則在鱷魚恤大廈。

  此時的長江工業集團的業務有:拉鏈、玩具、冶煉、塑膠花、假發、拆船.以及新增的‘美的電器’。

  拉鏈、玩具,是核心產業,鋼鐵、美的電器是前景產業,塑膠花、假發、拆船是臨時產業。

  根據這種分類,林志超可以更好的管理企業。

  林志超來到一間生產車間裡,裡面的工人正在組裝‘美的收音機’。

  “老板,王副總經理。”美的電器的總經理徐紹安,來到兩人的身邊問候道。

  林志超點點頭,隨即參觀起來,與其說是生產收音機,還不如說是組裝‘袖珍型原子粒收音機’。

  這種‘袖珍型原子粒收音機’的結構不難,最重要的兩個零件是日本產的晶體管,其余配件都是香港生產的。大小和巴掌差不多,有一根繩帶,非常方便攜帶。

  繩帶方便攜帶,也會成為丟失的關鍵,很容易被人從窗戶外挑走。

  而此時的收音機可不便宜,索尼牌子的收音機在美國和日本的出售價是38美金,也就是二百多港幣。

  “訂單如何?”

  徐紹安立即說道:“依托長江工業集團的海外銷售網絡,這個月訂單有望突破3000台。”

  一台美的牌的收音機,出廠價是22美金,美的電器獲利4美金,也就是22港幣。

  這樣算下來,一年利潤都不到100萬。

  但是,這才剛剛起步而已,兩年後,香港一年可以出口美國100萬台一年,對日本的收音機產業形成巨大的壓力;也促使日本政府決定禁止出售晶體管給香港,畢竟這是動搖日本電子電器的根本。

  但香港對於這種低級工業,太好尋找替代的對象了,畢竟英國、美國也能產;而且,有美國工廠在香港開晶體管工廠,不僅僅能供香港使用,還能用於出口。這樣一來,成本還比日本便宜些。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收音機繼續拓展市場,另外一個電風扇也得開始了!”

  徐紹安原來是就是長江工業集團的管理層,如今組織兩個加工廠,自然不是問題。

  “好的!”

  收音機和電風扇,都是賺點組裝費。先這樣,待積累足夠的經驗後,再繼續考慮下一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