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269章 【又菜又愛玩】
  第269章 【又菜又愛玩】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一年的春天。

  這天,林志超來到銅鑼灣的百德新街,只見這邊一幅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到處都是工地在施工。

  長江實業的‘百德新街’項目一共是九幢大廈組成,這些大廈有‘工’字型,有‘半工’字型,有三角形大廈,實際上是九個樓盤;其中七個商住樓大廈,都是20層的高度。

  在劍得佐治街(與百德新街)交叉的兩側,則是兩幢商業大廈,每一幢都高26層。這兩幢大廈雖然也有住宅部分,卻是高級公寓,並且不對外出售,將作為出租物業。

  兩幢26層高的商業大廈,用人行天橋進行連接,一邊是百貨大樓,一邊是購物中心,將成為六七十年代銅鑼灣最好的商業區域。

  “老板,海濱大廈可以籌備開售了,單價定在45元每平方尺沒有問題!”胡兆煦建議道。

  這個大廈去年九月份便已經施工,如今已經半年時間,確實可以銷售了。而海濱大廈是靠避風塘的瀕海商住大廈,單價45元每平方尺肯定能賣得出去。

  林志超講道:“可以籌備開售,每隔兩個月銷售一幢樓的速度,將這七幢樓的住宅部分全部售出。”

  他現在一點不急著將儲備地皮開發,打算捂地。

  目前長江實業的土地儲備是155萬平方尺(僅住宅或商住地皮),林志超打算在1960~1964年這五年時間裡,僅開發百德新街(22.5萬平方尺)、渡船街德福花園(20萬平方尺)、希雲街(15萬平方尺)這三幅地皮,總計能出手6500個住宅單元,平均每年銷售1300個左右,大概每年可以獲利4000~5000萬。

  之所以利潤高,是因為這些地皮都非常便宜,且又在市場行情好時銷售。

  這樣一番規劃下來,以目前的土地儲備,在1965年時,都還能剩下近100萬平方尺。

  當然,期間還會購置一些土地儲備。

  胡兆煦點點頭,隨後他指著百德新街的另外一側,說道:“老板,錦華置業在那邊購買了差不多十五萬平方尺的地皮,最近也在開發樓盤。”

  林志超看向百德新街的東邊,胡兆煦口中的‘錦華置業’就是張玉良家族的地產公司。沒想到,兩人再次在一起競爭。

  兩個樓盤僅隔一條‘百德新街’,地盤都是大型樓盤。

  張玉良的大哥張玉階在去年病死,算是遭到了報應;張玉良的二哥張玉麒在1952年就被海淹死,一樣是報應。

  而張玉良排名老四,還有一個三哥張玉麟。張玉麟不喜經商,熱衷於公職和慈善,所以張氏家族的產業盡數落在張玉良手中。

  “嗯,以後銷售不要示弱!”

  “這是自然,我們無論是地段,還是規劃,都遠勝於那個樓盤,豈會輸給錦華置業。”

  林志超點點頭,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倘若沒有林志超的出現,張玉良家族的資產可能是一億多了。

  畢竟當年張玉良家族在西藥走私中,獲利兩千萬總是又的,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張玉良家族在朝戰一一結束,就迅速投資地產,憑借那些地皮的升值,怕是在1955年時,身家已經突破5000萬以上。

  倘若林志超手中的盈置大廈地皮(昭隆街9號)、百德新街地皮,在張玉良家族手裡(前世就在),那張家的財富妥妥的1~2億港幣。

  前世在八十年代後期,張玉良家族遷資時,據說一口氣出售大量的物業,套現的金額近20億;還有在八十年代初,李家成炒兩幢大廈——聯邦和國際大廈,都是張玉良家族注入會德豐的資產,而那兩幢大廈,被李家成炒到23億多。

  當然,這一世的聯邦大廈(永安集團大廈),已經變成了林志超手裡的德輔道中71號,正在策劃興建一幢一流的甲級寫字樓。

  巡查地盤時,正好遇見陸孝佩。

  “老板”陸孝佩上前問候道。

  他並不奇怪林志超巡查工地,甚至很多時候都看見自家老板,帶著安全帽在工地穿梭,並問東問西。就連工地上的工人,都有不少和老板交談過。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怎麽樣,忙碌得過來嘛?”

  長江實業還外接工程的,業務做得很大,所以旗下員工是真忙。

  陸孝佩說道:“忙得過來!而人忙點好,這樣才有精神。”

  林志超‘哈哈’笑道:“你這個觀點和我不謀而合,我也是工作時的精神最好,休息在家反而不得勁。對了,大家夥合作的樓盤,你投了多少?”

  陸孝佩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10萬”

  實際上有些心虛,畢竟前段時間還想過辭職單乾的事情,不過他現在決定安穩的在保利建築再乾五年決定。

  第一,是報答老板的優厚待遇和信任;第二,自己的資金充裕一點,以後也無需擔驚受怕。

  林志超很為手下高興的說道:“不錯,兩年可以回籠25萬資金。最近胡經理又在尋找新地盤,大家再合夥,有錢大家一起搵。”

  眾人紛紛表示感激,陸孝佩更是佩服林志超這份氣魄。

  要知道,一個樓盤不是有錢就可以輕松完成,還需要資源等。長江置業免費給大家使用資源,且公司本來就不差錢,說白了就是直接在給大家發福利。

  麥當奴8號,張氏祖屋。

  早晨,張玉良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正在看報。

  報紙上的一則廣告,讓他很是不爽,只見一則售房廣告‘長江樓宇,遍布港九’大大的八個字,宛如金字招牌一樣。

  這是長江置業的招牌廣告,本來也‘問題’不大,但張玉良卻看見了一些事情涉及錦興置業;原來這則廣告是長江置業出售‘海濱’大廈,而且廣告語多有很強的攻勢。

  “長江置業在那邊有九幢樓,現在隻拿出一幢樓出售,豈不是很容易和我們的樓盤撞車。而且,兩個樓盤僅隔一條街,他們賣得好,我們就會受影響。”

  張玉良如是的想到!

  他對林志超一直有怨恨,當年林志超收拾他一頓,讓老大數落了他很久。

  好在去年老大病死,他這個老四才有機會上位,所以他抓緊時間搶班奪權。張玉良將所有家族成員,都安置在張錦記上班,錦興置業卻不容大家染指。

  “當年的謠言,一定和林志超脫不了關系,正是因為那些謠言,我們張家那幾年過得心驚膽戰,我也經常被大哥責罵。”

  想到這些,張玉良頓時覺得心裡窩火,林志超當年完全是軟刀子殺人,張氏家族都擔心港府真要‘禮送出境’張家,幾年都過得低調的很,生怕謠言成真。

  “林志超和李高福據說是親戚關系,而李高福當年也參與走私;再者,林志超平常和飛艇泰走得近。我何不‘禮尚往來’,讓林志超也嘗嘗謠言的滋味?”

  這個念頭一起,張玉良頓時心頭火熱,就好像多年受到的委屈,終於要大仇得報似的。

  “咯噠咯噠”

  正當張玉良‘異想天開’、‘十分得意’的時候,一陣高跟鞋的聲音響起。

  他抬起頭一看,是二嫂崔秀英,頓時怒聲說道:“二嫂,家裡要穿什麽高跟鞋,吵死了,你就不能上班的時候再穿,免得影響大家!”

  崔秀英本來很好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臉上紅潤起來,正想回嗆老四時,但又有些害怕。

  “知道了!”

  因為他深知,奶奶最痛張玉良(婆婆),所以張玉良有很大的少爺脾氣,只要有逆其意,張玉良便會扔電話,甚至將桌子上的物件全部摔到地下。所以,在家張玉良就是小霸王,誰都要遷就他。

  過了一會,郭庚走下來,隨口問道:“玉良,銅鑼灣那個樓盤怎麽樣?投資挺大的,能不能賺到大錢。”

  張氏家族從1953年初,便開始投資地產,在中環永吉街9~10號擁有物業,可建商業大廈,後一直從事地產發展。

  張玉良立馬苦笑道:“娘,地產不是那麽好做的,我去年才接手錦興置業,發現大哥有很多項目都不怎麽賺錢。”

  他的想法很簡單,現在家族的地產事業是他一個人說了算,賺不賺錢只有自己的知道;所以,就算很賺錢,他也不想告訴母親,以免被其他人惦記。

  郭庚只是在家禮佛,所以倒沒有懷疑,說道:“小賺也是賺,前幾年地產經歷危機,所以只要伱穩打穩扎,肯定不會錯的。對了,銅鑼灣那個樓盤是你一手弄的,能不能比你大哥的項目做得更好?”

  張玉良又使出苦肉計,說道:“娘,賺大錢就別指望了,我們地皮買得好貴,慢慢來吧,哪能一下子賺大錢。”

  郭庚不疑有他,說道:“你這樣做事,我就很放心了!好好做,你的本領不弱於你大哥,我相信你。”

  張玉良立馬變身孝子,扶著自己的娘,說道:“娘放心好了,我一定會秉承大哥的遺志,將家族事業做大。”

  “好好好”

  表演一番後,大家準備吃早餐。

  張家的早餐和他們家的財富非常不匹配,張玉良掌家後,一樣秉承節儉、勤力的性格。

  就在這時,高跟鞋的聲音‘咯噠咯噠’的響起,大家紛紛朝樓梯望去,是老三張玉麟的媳婦譚愛蓮。

  若是其她人敢這樣,比如二嫂崔秀英,張玉良已經罵人了,但三嫂譚愛蓮,他卻惹不起,因為譚愛蓮的娘家勢力很大。

  所以,譚愛蓮遲到、穿高跟鞋在家,張玉良都故作不知,悶頭吃飯。當然也不算是晚上,若是那樣的話,張玉良也會苦口婆心勸兩句。

  崔秀英癟癟嘴合著自己這個四弟也是欺軟怕硬。

  市面上突然出現關於林志超的謠言:

  ‘林志超曾扶持親戚李高福,向內地運輸貨物。’

  ‘林志超和飛艇泰、何顯等關系匪淺,是香港最大的xx幕後大佬。’

  ‘林志超已經被港英政府、美國領事館列為xxx,將被遣送出境。’

  ‘千萬不要買長江置業建的樓,林志超恐怕要帶錢跑路。’

  林志超坐在長江實業的辦公室,忍不住笑了起來。

  胡兆煦也笑著說道:“能散發這種謠言的人,腦子是被驢給踢了。以老板你和港英政府的關系,以及在海外和各國政府的關系,這些謠言根本站不住腳。”

  確實,倘若林志超有那些背景,僅一個香港航空就不可能被他收購。

  林志超說道:“謠言雖然不攻而破,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我想著應該是我的競爭對手,做出的無奈之舉。若是一周時間還在,我們就發一個通告。”
    胡兆煦點點頭,隨即又說道:“會不會是某個地產商?當年霍生也是如此,當然他那是不冤枉。”

  林志超也思考起來,說道:“會不會是張玉良那小子?”

  胡兆煦立馬說道:“還真有可能,因為最近兩家樓盤有競爭。”

  何止競爭,當年他也使出這一招,嚇得張氏家族雞犬不寧,親自上門給他道歉。張玉良如今新掌權,肯定是對林志超恨的。

  而散布謠言這種事情,壓根尋不到證據,所以張玉良完全有恃無恐。

  而林志超和李高福確實是親戚,但李高福並不親內,他和馮景禧、郭德勝等參與走私的人一樣,為了利益而已,壓根不發表任何政治看法,也不會去和那些人見面。

  至於和飛艇泰的關系,林志超和他確實是朋友,但這個完全不可能是根據。

  “我知道了!無妨,這個謠言漏洞太多了。不過既然我們懷疑是他,那就競爭吧,你盯著他們的樓盤,他們開盤,我們就提前兩天開盤,價格要比他們便宜。”

  胡兆煦知道老板怕是和張玉良家族還有一些矛盾,據說當年張玉良家族賣假藥賣到老板頭上了。

  “沒問題!”

  待胡兆煦離開後,林志超露出一絲冷笑,沒想到這個張玉良如此不識好歹。他也是聽說這個人很兩面性,一邊是低調,一邊是狠厲。

  之所以說是低調,是因為張玉良很少出現在媒體中,前世僅在大丸百貨成立10周年酒會出現過;
  說他狠厲,是因為八十年代和他二嫂爭家產、打官司,鬧得滿城風雲;首先是為了讓他二嫂遷出麥當奴祖宅,斷水斷電斷話,不準任何人進,隻準出;其次,和他二嫂打官司時,將全城十家知名律師行的大狀師,全部聘請,以此讓其二嫂無計可施,若不是其二嫂的女婿是羅文錦家族的(律師世家),怕是崔秀英連個好律師都請不到;最後,獲勝官司後,張玉良請那些大狀師在自己的遊艇享樂,而崔秀英還得支付800萬的訴訟費。要知道,崔秀英及其子女被趕出張氏,獲得的資金也不過幾百萬,連訴訟費都支付不起,還是其女婿為她支付的。

  如此性格迥異的兩面人,林志超倒是來了興趣,收拾他的興趣。

  三天后,柏立基港督來到長江工業園考察,林志超陪同其考察,並認真做介紹。與此同時,還跟著報社的人。

  這是林志超主動向柏立基發起邀請的,理由是長江工業集團代表著香港的工業,而香港工業已經成為香港經濟最重要的一個產業。

  香港工廠由1950年的1500家,如今增加到6000家;工人由8萬人,增加至25萬人。(均指注冊統計數字)

  外貿總額突破百億港幣,創下戰後最高紀錄。本地生產總值68億港幣,人均生產產值2260港幣。

  在這種喜人的發展情況下,林志超邀請柏立基前來考察,並順便為新的工業大廈剪彩,可就順理其章。當然,這裡面林志超的面子也是有的。

  在生產‘芭比娃娃’的車間裡,柏立基高興的說道:“很難想象,在歐美流行的芭比娃娃,全部產自這裡!”

  說實話,這已經是讓人費解了!
  畢竟奧黛麗玩具一個美國企業,為什麽將所有訂單都交給香港,而不會日本呢?

  實際上,不為人知的在隱藏處。

  林志超笑著說道:“我們香港的塑膠娃娃技術,不輸給日本。而且,當初奧黛麗玩具公司發明芭比娃娃形象時,我們工廠已經擁有多項‘軟硬膠娃娃’專利技術,比如這個關節的技術,是我們的專利。”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家工廠的技術那麽牛!

  接著,考察了拉鏈工廠。

  林志超介紹道:“YR拉鏈是世界最暢銷的品牌之一,每年生產5000公裡的拉鏈,再過三四年時間,我們的總生產長度,就可以繞地球一圈。”

  大家驚呼起來,這個很了不得。

  柏立基拿著拉鏈嘗試拉合,並問道:“這個拉鏈的技術很高嘛?全港只有你們一家生產拉鏈的吧!”

  壟斷呢!
  林志超笑著說道:“我們擁有近百位研發人員,並在德國、香港建立了研發院.這個行業的門檻不算高,也算非常高。拉鏈的質量非常重要,只有經過市場檢驗的品牌,才會獲得客戶信任;其次,價格必須做到物美價廉,大型工廠更有優勢。”

  柏立基很快明白了,有技術含量,但價格又便宜的東西,一定是最難的產業。

  當天,考察讓媒體都非常驚歎,長江工業集團的規模和研發團隊,是最令人驚訝的。

  第二天。

  柏立基一行考場長江工業集團,林志超陪同的新聞,就在報紙上刊登出來。

  事實上,這就是林志超的一個策劃,他不想將命運交給時間,便主動出擊。雖然關於他的謠言,大概率是很快熄滅,也發展不起來,但未知的東西,誰願意去面對呢!
  所以,林志超就邀請港府高層考察自己的工廠,那麽一切謠言就會破滅。

  畢竟如果林志超真是那種人,柏立基是不會給面子的。

  辦公室裡,林志超思考著事情。

  謠言已經很快煙消雲散,甚至市面出現很多駁斥這種消息的聲音,理由簡直就是太多。所以這個謠言,並沒有什麽威力,長江實業的‘海濱大廈’兩天售罄,成為一時的新聞。

  雖然事情過去了,但張玉良的伎倆已經被林志超識穿,以林志超在香港地位,自然是要收拾張家。

  張家不僅有個張玉良,還有一個張玉麟。

  張玉麟雖然不是做生意的料,但確實張家的公關,其在東華三院任職總理,今年說不定還會擔任主席,還在五邑商會擔任要職,怕是以後也會擔任會長。

  當然了,林志超是不懼怕五邑商會的,就是潮汕商會在他面前也不夠看的。

  但是,林志超不可能出動所有關系,去動一個小小的張家,更不可能去下黑手。畢竟,事情不到那個程度。

  更何況在商言商,手段要高明,而不是學莽夫。

  崔秀英下班回到家,立馬找上老太太郭庚。

  “娘,有件事告訴你!”

  郭庚一板一眼的說道:“什麽事情!”

  這是一個封建家族,老太太在家有至上的全力,硬把幾兄弟及其家室,捆綁在這座五層樓的祖屋裡;表面上是團結,實際老太太一死,便四分五裂。

  崔秀英說道:“今天有人給我講一件事,我也不知道真假,那就是老四在散播林志超的謠言,又在惹別人。”

  老太太頓時一凶,說道:“你有什麽證據?”

  老四就是心頭寶,她懷疑兒媳婦背後告刁狀。

  崔秀英頓時一縮,害怕的說道:“我哪裡有證據!是有人找到我說的這個事情,並警告我們要好自為之。”

  老太太頓時皺眉起來,繼續問詳細情況,最終他不得不信,可能真是老四在闖禍。

  到了晚上,郭庚聯合三兒子張玉麟、長孫張守義,開始逼問張玉良。

  “老四,你最近有沒有去惹林志超?”張玉麟作為代表,凝重的問道。

  林志超是誰,那是香港的華人商業領袖,不管是在港英政府,還是在商界、民間,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和聲譽。自己這個弟弟,就因為當年吃過虧,一直記著。

  張玉良馬上不爽的說道:“三哥,你亂說什麽呢!”

  他現在是掌權人,自然不想示弱。

  張玉麟馬上說道:“你是不是造別人的謠,被別人抓住了把柄!最近市場上出現林志超的謠言,是不是你做的,關鍵是一點也不高明,這個謠言根本沒有威力,反而得罪了大佬。”

  張玉良打死也不會承認,立馬向母親說道:“娘,這種事我打死也做不出,我又不傻,林志超是港府的紅人,深得港督信任,我怎麽去造這種謠言。”

  一番表演下,郭庚居然相信小兒子來。

  “玉麟,是不是有人嫁禍給我們?”

  張玉麟也皺眉起來,他也覺得老四不會那麽傻。

  隨後,大家又問起崔秀英來。

  這讓張玉良心中惱火,他懷疑是二嫂故意潑髒水給他,甚至有人警告她都是假的,是二嫂得知市場的謠言,然後‘嫁禍’給自己。

  “死娘們,以後給你顏色看看!”張玉良內心深處發出一個聲音。

  最終,郭庚搖擺起來,咬咬牙說道:“老四,我們張氏講究齊心協力,你的兩位哥哥雖然不幸去了,但現在你們也都成長起來,理應團結一致,哪管他洪水滔天只要我們內部團結,再也不會出現前幾年的事情了。林志超雖然強勢,但我們也無需怕他。”

  張玉良連忙點點頭,說道:“娘說的是!”

  接下來郭庚的話,讓張玉良大驚。

  “所以老四,這個地產事業,你要和你三哥和侄子多商量商量,我讓他們也進公司幫你,有什麽事情,你們三人商量著來。你還是主事人,但多和大家商量。”

  分權!

  三哥張玉麟本來就不喜經商,更願意做家族的公關,商會、東華三院等,都是他的戰場。

  大侄子張守義一直只是其它事業的負責人,並沒有介入地產。

  “好,我聽娘的話!”

  張玉良不敢和老娘對著乾,否則反而不利。

  就這樣,張玉良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然,林志超的報復還沒有來呢!

  若是逮到機會,他肯定是要收拾張玉良的。

  張玉麟也說道:“既然事情不是你做的,我們假裝不知道就行,畢竟若上門,反而坐實。林志超是太平紳士、司令勳章獲得者,是女王親自授銜的人,再過幾年怕是要稱呼他一句‘林爵士’.這樣的背景,根本不是我們惹得起的。”

  張玉良一愣,他這個時候也害怕起來,原來林志超已經那麽厲害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