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557章 【地產商VS港府】
  經過近一個月的極其艱難的談判,GreatStgle公司和恆昌企業,雙方終於在6月15日達成協議:
  恆昌企業的顧問寶源投資,建議股東接受收購建議。

  GreatStgle公司財務顧問百富勤,宣稱已收到持有恆昌股權44.4%的股東(主要是董事及其家族)的接受承諾。

  兩日後,百富勤宣布已有52.24%的股東接受收購,已獲成功。

  這樁收購和林志超沒有太大的關系,他不過是‘搖旗呐喊’,更何況他還是以‘林志超基金會’名義進行投資;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他並不是為了利。

  反倒是鄭裕彤,和林志超打高爾夫球時,對這樁收購比較滿意;看樣子,打算做長期分紅的準備。

  恆昌企業被收購之後,榮智擔任了董事長,林志超介紹袁天凡擔任了總裁,鄭裕彤委派女婿杜輝楷擔任執行董事,其余股東則擔當董事。

  袁天凡也是林志超看重的人材,其早年還是梁博韜的上司(獲多利財務公司)。而林志超看重的人才,不一定非要給他打工,實際上很多都不是給他打工,比如杜輝廉、李業廣、梁博韜等人;但這些人相當於林志超的參謀和顧問,會給林志超及林志超家族提出建議,而林志超則回報他們,給予事業的照顧,比如幫助梁博韜和杜輝廉成立百富勤,又幫助百富勤收購廣生行,這裡面都有林志超的參股。

  時間匆匆,轉眼來到11月。

  長實集團。

  “爸,天水圍第一期項目銷售工作已經準備完畢,明天就可以正式發售!”林瑞寰來到林志超的辦公室,匯報道。

  這不算一件小事,因為天水圍第一期項目足足有1810個住宅單元,長實集團打算以1850港幣的價格進行一次性發售。

  這個價格,已經超過長實集團和華閏約定的價格1750元沒平方尺。也就是說,天水圍項目的75%利潤將歸長實集團,預期將是上百億港幣的利潤。

  哪怕是林志超賺過很多大錢,比如從RB大賺近兩百億美金,也對天水圍項目非常重視。

  林志超拿起手中的報紙,說道:“新任財政司麥高樂剛剛宣布,增加樓宇轉讓印花稅和限制內部認購比例,以殺樓市炒豐,平息民怨!”

  林瑞寰皺眉說道:“我也看了他的宣布,雖然我不想觸他的眉頭,但這次銷售的準備工作,我們可是準備了很久,耗費相當的財力精力,改期肯定會大受影響。”

  這倒是,為了銷售天水圍的房子,長實集團已經做了很多籌備工作;能不能一炮而紅,關系著整個天水圍項目的成功與否。

  1810個住宅單元,一定要造成巨大轟動效應——認購遠大於1810個住宅單元,這樣才能為天水圍項目後續銷售打好口碑。

  林志超思考一番後,也說道:“我們準備已久,並不是針對麥高樂,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坦坦蕩蕩的發售吧!”

  林瑞寰點點頭,說道:“好,今天晚上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

  目前,香港購房都是靠搶,地產商一般給大家發一份登記表格,然後進行銷售。如果登記的人太多,就需要抽簽來決定發放認購證。

  僅僅是這個認購證,就可以價值數萬港幣,甚至數十萬港幣,這就是當下地產的現狀。

  翌日。

  長實集團的幾大售樓處,早早的開始排起長龍,這些人都是來搶購天水圍第一期的。

  “怎麽這麽多人?”來排隊的市民都有些不敢相信,驚訝的說道。

  “聽說昨天晚上8點鍾,就有人來排隊,所以這才早上8點,人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不會吧,這麽誇張,不是有1810個住宅單元嘛!大家難道還怕搶不到?”

  “說是1810個住宅單元,內部消耗都不知道有多少幢樓呢!”

  “有道理!現在買房子啊,轉手一賣,就是十萬八萬的利潤,可比打工來錢快。”

  “何止十萬八萬,已經有人喊話,若是有人獲得天水圍的認購證,立即以12萬港幣購買。”

  “天啦,就一張表格值12萬港幣?”

  人群中亂哄哄的,基本都不是‘剛需’,大部分都是‘炒房’的人;甚至,還夾雜著不少社團的人。

  為此,長實集團已經安排了安保來維持秩序,並有JC前來支援。

  排著的長龍,很快吸引全港媒體的關注,接下來怕是一場‘腥風血雨’。

  之後。

  天水圍第一期銷售項目,在三天之內,吸引高達3萬人登記,相當於發售的1810個住宅單元的二十多倍。

  一時間,被媒體競相報道!

  當然,也有一個人特別的不高興,那便是新任財政司麥高樂。

  據傳媒報道:“麥高樂對此大表不滿,覺得林志超父子明知道他在當天宣讀打擊炒樓措施,卻偏偏不避風頭,並在同日晚上宣布推出大樓盤,和港府‘對著乾’。麥高樂決定使出更大的招數,隨後由銀行監理處致函香港各銀行,將新舊住宅樓宇按揭貸款,由原來的八九成,將至七成。”

  提高首付比例,是抑製炒風的一個‘厲害措施’,畢竟很多人都是靠1~2成的首付款進行炒房。銀行按揭比例,關系著買家和炒家的首期現金承擔,進而影響樓市的興衰,樓價下滑,地產商和代理商要雙雙栽進去。

  不少地產商本來還在看熱鬧,認為麥高樂會槍打出頭鳥,畢竟長實集團就是這個出頭鳥,而且還狠狠的‘戲耍’了麥高樂一次。

  沒成想,麥高樂根本不打出頭鳥,而是將所有地產商各打50大板,一竹竿打翻一船人。

  約一周後。

  林志超、林瑞寰父子在香格裡拉酒店設宴,宴請招待來訪的加拿大卑詩省總督林思齊,李兆基、鄭裕彤、郭炳湘、李家成、郭霍年、何鴻、羅嘉瑞等地產巨頭應邀出席。

  林思奇是嘉華銀行創始人之子,在1967年後依據加拿大,並在加拿大地產界取得驕人成績;由於他晚年專注慈善公益,所以在1988年獲得加拿大第一位華人省總督,也是第二位非白人省總督。

  林志超父子和林思奇有過密切的交往,溫哥華世博會舊址項目,當初因為遭到本地人的抵製,還是林思奇幫忙,最後又由加拿大各官員進行宣講,最終才能順利在1990年出售,是面向香港和溫哥華同時出售。

  席間,大家談笑風生。

  林思奇幽默的說道:“香港最近發生的事情,我也從媒體上看到了,大家既然在香港投資受阻,可以來加拿大投資嘛!加拿大比起美國、澳洲,對待移民方面是比較寬松和友好。”

  眾人紛紛點點頭,附和林思奇的話。

  這倒是事實,這裡的人都在加拿大有投資,何鴻甚至將二姨太都安置在溫哥華。

  林志超笑著說道:“加拿大投資當然是我們華商的首選,但一下湧入太多資金,那邊怕是又起波瀾了。我覺得這次港府針對我們地產商,借銀行之手卡我們的脖子,實際上不可怕!”

  李兆基馬上急切的說道:“林生說的是,我們各家也是有財務公司的,銀行不給八九成按揭,我們財務公司就給。看到時候,是銀行急,還是我們急!”

  他的業務比較單一,除了持股中華煤氣外,就是做發展地產商;李兆基的恆基地產,並沒有什麽收租物業,就是拚命的發展住宅。

  所以,他是比較急的人!
  而新鴻基這幾年,在新市鎮投資了不少收租物業——購物中心;鄭裕彤是主營收租物業,發展地產反倒是副業;李家成憑借會德豐集團,在收租物業裡佔有量也不錯.其余人不表!
  鄭裕彤開著玩笑道:“林生也是銀行的人呢!”
    氣氛一下緩和!
  大家都知道,如果說麥高樂要‘打虎’,那麽林志超一定是地產的‘帥虎’,首當其衝。

  而恆豐銀行,也不得不聽從銀監的指令,畢竟那是上司!

  林志超笑道:“我覺得兆基說得沒錯!”

  他不會發表自己的看法,畢竟地產又不是他主業。至於這次他作為召集人,是因為他在這個領域的地位。

  之後,大家似乎認同李兆基的觀點,便不再討論此時,而是陪林思奇聊著話。

  鄭裕彤說道:“見林生在加拿大投資石油產業,我和阿鴻也有這個想法!”

  何鴻家裡有的是加拿大國籍,所以不會受政策影響。

  林思奇頓時來了興趣,說道:“好啊,加拿大歡迎你們來投資。石油產業是加拿大產業的支柱產業,你們看林生,只是區區幾年時間,便將赫斯基資產擴大三倍呢,端的是讓人佩服。”

  何鴻也說道:“正是這個理,石油也低谷那麽多年了,我覺得抄底是時候,到時候還請林思奇總督多多幫襯!”

  林思奇笑著說道:“這是自然!”

  他回香港,也是盯著卑詩省的總督,所以代表官方邀請香港商人投資加拿大,也是他的一個工作。

  林志超邀請的事情,第二天便在香港媒體上傳播開來。

  有媒體和市民認為,這是林志超等人的抗議和示威,如果逼人過甚,他們便將投資轉向加拿大、澳洲、美國、英國等國家。

  之後,記者們紛紛出擊,采訪香港的地產商。

  一向口訥的李兆基,甚至很少在公眾場合發聲的他,當著記者面,跳了出來。

  他率先表態:“會透過自己的財務公司,提供較高的按揭成數,防止樓市下跌!”

  其他地產商也紛紛表態,異口同聲,態度異常堅決,表示會通過財務公司提供較高的按揭成數。

  林志超最後也在長江集團中心的廣場下,接受了記者們的采訪。

  “我們當然希望和政府協調好關系,如果地產同仁都這樣做,長實集團也會跟大潮流。”

  他雖然是出頭鳥,但此時也給麥高樂一分薄面,不帶頭繼續鬧事。

  反正,有他的一群‘小弟’鬧。

  麥高樂等一批官員,對地產商“對台戲”異常惱火。第二天,麥高樂與匯豐銀行大班浦偉士、恆生銀行主席利國偉緊急磋商,由兩位金融寡頭出面還擊。

  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浦偉士措辭極為激烈,嚴厲警告地產商,如果一意孤行,日後其他發展計劃將得不到銀行的支持。

  華人銀行家利國偉口吻較為溫和,但綿裡藏針,他一方面指出地產商屬下財務公司(財務公司是有限存款放款的銀行機構)未必有足夠的資金;另一方面解釋政府的措施只是抑製炒風,並非打擊樓市。

  香港首席財主匯豐大班發了話,地產商馬上妥協,在第一時間召開記者招待會,聲明接受7成按揭規定,並無意與銀行對立。

  事實上,在事情發生到這個程度後,大家並不是真的妥協,而是戰術性的後退。

  大家只是明面上不和港府、銀行起事端,但實際上,大家會心照不宣去實行——旗下財務公司給予八九成按揭。

  屆時,最倒霉的是兩撥人:
  第一撥人——中小地產商。他們沒有實力提供八九成按揭,只能依靠銀行;而要想吸引炒家,你實力不足,誰會來買你的房子,所以要麽減價。

  第二撥人——中小銀行。蒲偉士、利國偉低谷了香港幾大地產商的實力,大家的資金非常充足;一旦大家的財務公司運轉起來,那麽勢必香港銀行的貸款減少,失去一個重要的盈利支柱;那麽中小銀行第一個倒戈,會悄悄的給予地產商更高的按揭。

  這還只是香港地產商的‘第一招’,實際上港府就已經接不住了!香港地產商有太多的招數,港府根本不是對手。

  過去有句流傳甚廣的話:“控制香港的是港府、匯豐、馬會、怡和。”

  從80年代後期起,有人這樣說:“控制香港的是港府、匯豐、馬會、地產商。”

  便是這個理!
  與此同時,港府也有自己的‘軟肋’:
  大家都明白,港府必定是患得患失,怎麽可能自掘墳墓?

  香港人多地少,港府奉行高地價政策,造成地價高企(居高)不下。長期以來,地產收入一直是政府財政收入的大頭。

  在地產收益上,港府與地產商同樣不厭其多。

  那麽,各界為何隻譴責地產商,而縱容政府呢?

  這是因為政府的財政收入,用於浩大的公費開支,英國政府未向香港抽繳財政收入,香港政府靠買地的收入維持其低稅制。政府也建公房,一類是學校之類的公益建築;另一類公建住宅樓宇非盈利售予或租予超低收入者。

  好人給港府做了,惡人讓地產商做。

  地產商高價買的地建的房,必定會嫁禍於用戶,用戶當然會群起而攻之。

  但打擊樓市炒風過嚴,必引發樓市下挫。樓市一淡,政府的地產收益必會銳減。

  不少地產商,指責政府囤積居奇,好賣高價,樓市高企(高價),首先是政府地價高企。打擊炒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增加土地供應量,適當調低地價,以量多保證政府收入。

  總之這場紛爭不算完!
  事後。

  林志超接受采訪時,認真說道:
  “言法管制固然起一定作用,但管制太多不利樓市的發展。”

  “香港若想擺脫地產經濟,就必須在科技、文化產業上發展,如今政府在這方面做的引導性,遠遠不夠。”

  他的言論再次引起香港的廣泛討論!

  科技和文化產業,不就是看長江工業集團、傳媒集團嘛!

  如今的港流文化,已經初露鋒芒:

  港流音樂,香港的兩個組合HOT、SES一出道便在香港大獲成功,並成功走出香港,在亞洲發展。

  港流劇集,《藍色生死戀》收視率創下比《包青天》更高。

  不僅僅是這些成功,而是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文化體系,很多人都在研究‘港流文化’。(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