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527章 【大家要小心】
  第527章 【大家要小心】

  時間匆匆,轉眼五個月過去。

  1987年,9月。

  上午九點,林志超才姍姍來到長實集團的辦公室,隨後便坐在辦公室飲茶看報。他已經過上半退休的生活,七個兒子已經衝在第一線(擔任集團總裁)。

  在外人看來,林氏家族已經進入第二代掌權時代,而且第二代也是相當的優秀!

  “爸,長實集團旗下的工業樓宇,已經全部售罄,共計回籠15.3億港幣.整體價格非常不錯,以1984年計算起,工業樓宇這幾年漲幅在六七成左右,普遍達到600港幣每平方尺以上”林瑞寰來到辦公室,認真的匯報道。

  出售剩下的工業樓宇,是林志超的意思。因為林志超知道,‘八七股災’過後,香港的工業樓宇徹底沒有前景,工廠都朝著內地搬去。

  而實際上,在去年(1986)的香港工業樓宇,緊缺已經表面化,所以這兩年工業樓宇漲幅不錯。

  基於此。

  林志超安排長實集團將工業樓宇全部出售,包括原來青州英泥鶴園總廠的工業區,也打包出售給長江工業集團,作為‘美的科技園’存在。

  青州英泥鶴園總廠的60%佔地面積(13.5萬平方尺),修建的是一個現代化‘科技園’,剩下的面積則修建成住宅和商廈。

  林志超說道:“這樣一來,長實集團的現金流又非常充足了!”

  林瑞寰點點頭,說道:“是的,長實集團一直保持著充足的現金流,目前已經達到26億港幣的現金,負債為45億港幣。”

  目前的利率差不多是10~11厘,八七股災後,利率差不多降至8厘左右。

  長實集團足足五個大型商業項目在興建,這個債務、現金流,已經是相當的炸裂了!

  五個大型商業項目分別是:交易廣場第二期、長江廣場、長江集團中心、泰富廣場(美麗華酒店/購物中心舊址)、新加坡泰富廣場(大丸百貨舊址)。

  這五個項目的總建築費,大概就是90億港幣以上。

  投資如此大的商業項目群,長實集團也並沒有在發展地產(住宅)落後,依然是數一數二的發展商;更重要的是,長實集團還有實力在日本、英國開發大型商業項目。

  正因為如此,長實集團的市值已經是650億港幣,依舊雄踞香港市值第一。

  林志超說道:“今年繼續守住,明年再找機會突破!”

  林瑞寰回道:“嗯,明年交易廣場二期投入使用,下半年長江廣場也要開始招租,新加坡泰富廣場也將在明年底招租,這三個項目陸續投入使用後,我們的財政情況立即更多的充裕。”

  他比較沉穩,當然也是長實集團的規模足夠龐大,再激進很容易出事。

  所以在林瑞寰‘上台後’,並沒有做出‘出格’的投資或建議,就是安安穩穩的發展,做好長實集團現有的項目。父子兩人在最近半年多,也是要輪番去倫敦,視察金絲雀碼頭集團的進展。

  而林志超本人,更是直接參與了金絲雀碼頭的設計規劃,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聊了一陣後,林瑞寰離開董事長辦公室。他雖然‘掌權’,但依舊要向董事長匯報工作,既有他內心的想法,也有老爸不可能真丟下所有的事情,去享受生活。

  長久以來的依賴性,他反倒是‘害怕’父親撒手什麽都不管,畢竟父親的本領是他遠不及的。他覺得自己守城還行,但若是想父親那樣大手筆投資,他反而會非常的謹慎。

  除非,長實集團有100億的現金流,他會選擇拿出50億去投資穩定性可靠的產業。

  如果是金絲雀碼頭這個項目,他想都不會去想,直接否決掉。畢竟他才不願意,將70億美金(暫定)撒在英國政府會不會履行協議上(地鐵)。

  還有日本的地產開發,林瑞寰也覺得父親太過激進,哪怕現在是賭對了,他依舊不會覺得自己會這樣做。

  當然,林瑞寰也知道,父親這樣做,是因為父親有一個厲害的本領——金融投資。

  林瑞寰離開後。

  林志超也在思索著,他已經下令讓維港投資、家族辦公室減倉美股、英股、日股、港股,大概減倉25~35%,在45天的時間內(含節假日)。維港投資手中大概還有20億的恆生指數期指合約,也全部清倉。

  由於投資的規模龐大,所以減倉25~35%比較合理。

  坐在辦公室,他就能把錢賺!

  林志超現在是將家族辦公室,委托給自己的七個兒子監督管理,他只是負責指揮投資方向;這樣一來,林志超相當於只要管維港投資的事宜。
    而維港投資,相當於林志超的‘私房錢’,所以參與其中,他也樂在其中。

  香港航空在香港正式上市,出售25%的公眾股份,集資15億港幣(估值60億)。當天香港一眾富豪紛紛前來參加酒會,現場熱鬧非凡。

  香港航空上市之後,還真成為了一家公眾上市公司,環球集團持股僅36%;其它股份都分部在匯豐、香港各大巨富、香港華信公司,以及25%的公眾股權。

  當然,林志超也不是看重這些,36%的股權也足以,他也不打算讓環球集團增持。上市集資的資金,主要是采購飛機,增加前往內地的航班。

  當然,香港航空實際上也不是很差錢,按理來說還有一種上市模式,那就是25%的股權是部分股東進行轉讓,不過這種模式林志超不是很喜歡。

  酒會現場。

  有一個記者招待區,大家都等著林志超前來回答問題。

  如今林氏家族進入第二代交班模式,林志超這個‘半退休’的掌門人,反而成為‘兒子們’的代言人。他在香港的子女,每一個都不喜歡和記者打交道,當然若是被記者逮住,這些子女也會很客氣或委婉,畢竟自家就是最大記者群體的老板,多多少少要注意一下別人辛苦工作。

  林志超爽快的來到記者區,準備回答幾個問題!
  “林生,香港航空為什麽會選擇上市,而且上市前的股東會變化很大?是你擔心玖柒後嘛?”

  第一個問題,就十分刁鑽。

  林志超說道:“香港航空本來就該是一家公眾上市公司,但在50年代至70年代這三十年的時間,若是上市的話,股民恐怕沒有耐心等它盈利。到了八十年代,世界航空業的利潤大漲,我認為可以選擇上市。實不相瞞大家,在八十年代以前,我都沒有從香港航空上拿回一分錢,要知道在五十年代,我可是花費了上千萬美金呢!換做是你們,有沒有這個耐心?”

  八十年代,香港航空每年給環球集團帶來大量的利潤,林志超是隻口不提。

  記者們紛紛笑了起來,這是林氏幽默,從不知道‘謙虛’,但不會讓人覺得是狂妄自大,因為這就是事實。

  如今的香港航空,不僅僅擁有航線業務,還代理其它航空公司的票務、香港最大的機餐食品供應者、參股空運站、包機業務、飛機貨運業務,重要的是,內地增加了好幾條航班。

  “林先生,香港航空選擇在這個時候上市的考量是什麽?”有記者不死心,繼續提問。

  很簡單,一向被林志超捂得嚴的香港航空,最近幾年股東變化大,又急著上市,讓很多人都認為——林志超也逃不過‘討好’內地,和內地博弈的情況。不這樣做,內地會不會給航線?

  林志超碰到急著死纏爛打,並不憤怒,他常和這些人打交道,豈有不知道他們的道理。

  這一次,他說道:“股市旺盛的時候上市,是很多企業家都會做的事情。最近一年恆生指數漲得很厲害,所以我覺得這個時候上市合情合理。”

  記者:“對於最近的股市,林先生有沒有給大家一點建議!”

  林志超:“我的建議是——大家要小心!”

  轟,現場一片嘩然。

  有記者連忙追問道:“林先生的意思是現在股市有風險?”

  林志超:“大家小心就對了!”

  隨後,林志超向大家告辭,朝著酒會走去。

  翌日,香港媒體炸開了鍋,紛紛用林志超的經典語錄作為新聞標題!

  “大家要小心!”

  媒體紛紛調油加醋,說談到股市如何看的時候,林志超強調‘大家要小心’!
  這樣一搞,效果是很轟動的,當天開盤恆生指數就大跌2.5%,跌掉92.5點。

  全天下跌3%,不過次日又開始上漲。

  所以林志超的聲音,也就管了一天時間,當然也有聰明的人,可能是聽進去了。

  但有個問題,如今才9月下旬,距離‘八七股災’還有近一個月。恐怕一些已經賣到股票的股民,最終又忍不住買進來。

  所以,實際上林志超壓根不認為——他個人的一句話,可以改變太大的股市,頂多改變幾個股民的命運。

  就好比當年‘七三股災’前,港府直接出動消防隊,殺進交易所一樣。瘋狂的股民,隻認為你是在擋他們的財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