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541章 【團結一心】
  第541章 【團結一心】

  ‘長實集團斥資80.2億港幣,拿下長江工業的將軍澳鋼鐵廠舊址。’

  “新鴻基聯合黃廷芳家族、信和地產、菱電公司,以35.2億港幣投得灣仔7.78萬平方尺地王,單價超過1987年中區消防局舊址,達4.52萬港幣每平方尺。”

  “九龍倉集團斥資3.01億新幣(16.5億港幣),投得新加坡烏節路一幅商業地塊”

  在1989年1月,香港地產商業延續1988年的熱鬧場景,數筆大型交易達成。而在去年,香港全年上億的物業交易,足足達到了百多起,整體升水4成。

  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商人對新的一年經濟形勢,當然是非常樂觀,投資熱情高漲。

  和記大廈。

  會議室裡,馬世民匯報道:“本月初旬,和記黃埔正式收購英國Quadran集團的流動電話業務,正式踏入海外電訊的第一步,後續我們會繼續收購當地的傳呼企業澳洲方面,我們已經和昆士蘭ellpage、南澳州Answerpa達成協定,收購這兩家傳呼企業,並繼續尋找收購目標”

  能源、電訊,都不是短時間能看到回報的,但林志超依舊堅持投資,這是長遠利益考慮。

  林志超說道:“電訊行業更新換代快,投資又巨大,故此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去年和記黃埔的利潤也突破30億港幣,和母公司長實集團一點也不差。當然,長實集團經常性出現‘非經常性盈利’,這個才是深受股民歡迎的原因。日本地產套現,實際上也是歸類‘非經常性盈利’。

  馬世民點點頭,說道:“能源、電訊,都是長期性的投資,這一點大家都明白。零售業方面,目前屈臣氏門店為260家,海外152家;百佳超市175間,超過惠康的125家,包含海外16家;萬寧藥房56間.我們已經擁有441家零售門店.”

  這還不算港燈旗下的豐澤電器。

  實際上,林志超家族是香港零售產業的絕對霸主,市民每一天都不可能離開林氏家族企業。

  從他們早上起床開始,有20%多的可能性是從長實地產開發的住宅醒來;他們購買的報紙,有30%多的幾率購買的《東方日報》;他們吃的早餐,可能來自7~11便利店、百佳超市;他們上班的交通工具,可能天星小輪、香港電車,就算是開車,也得向林氏修建的紅磡隧道交費;他們上班,有很大的可能是在長實集團修建的寫字樓裡辦公;午餐可能吃的大家樂快餐、麵包新語;晚上用的電有一半可能性是港燈
  聽完工作匯報後,林志超對一名洋人管理說道:“Johnson,屈臣氏要參考英國Boots(博姿),在化妝品領域擁有更大的潛力,更好的產品,所以,我希望你能組建一個大型的研發中心一個月後,我要見到詳細的方案。”

  屈臣氏本來就是化妝品領域的佼佼者,但林志超覺得還不夠,畢竟‘港流文化’一旦流行起來,屈臣氏的化妝品勢必要風靡亞洲,甚至去整個世界發展。

  喬森說道:“林爵士,這個研發中心的規模,具體有什麽標準?”

  他實際想說,香港市場太小,投資太大有無必要的事情。

  不過,攝於林志超的權威性,他們也是委婉的提醒。

  林志超見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便說道:“香港的化妝品產業前景,和我旗下傳媒集團的發展有些關系。這家集團正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推廣‘港流文化’,比如衛星電視即將誕生,讓更多海外的人了解到香港娛樂文化.香港的電影明星在亞洲擁有很大的影響力,香港有東方好萊塢的美譽與此同時,來港旅遊的人數去年已經突破1500萬人口,是我們本地人口的近三倍.總之,屈臣氏的發展潛力,不低於英國BOOTS,甚至,我們以後考慮收購BOOTS所以這個研發中心,要盡可能的投入資金,我會參與這方面工作的。”

  會議室的高層,紛紛驚訝起來,隨後表情淪為認可。

  試問,一個敢投資70億美金在倫敦修建‘新金融城’的大亨,這樣有魄力的老板,以後未必沒有機會去收購BOOTS。

  BOOTS和屈臣氏都是屬於百年企業,屈臣氏還比博姿早幾十年的歷史呢!

  屈臣氏也有很多研發人員,畢竟很多自有產品。

  但這一次,林志超是定位‘化妝品巨頭’去發展的,憑借‘港流文化’影響,只要有足夠的優秀產品,完全可以實現的。

  喬森隨即說道:“我明白了!”

  屈臣氏現在一年的營業額高達70億港幣,是妥妥的大型零售集團,所以其總裁悄聲也位列和記黃埔高層之列。

  林志超滿意的點點頭,等這個大型研發中心走上正軌,林志超就拿出一塊產品‘氣墊粉底’一舉在全球化妝品領域打下知名度。

  以後,再讓‘港流明星’代言,妥妥的加成。

  “和寶潔在內地的合作情況如何?”林志超又問喬森。

  “已經在羊城和當地企業成立一家合資企業,進展比較順利”喬森耐心的匯報道。

  去年,寶潔想進入華夏,看中林志超在內地的政商界關系網,便來尋求合作。

  林志超當然欣然答應,畢竟這可是個前景的產業,而且寶潔的品牌太多了,進入內地簡直就是手握神器。於是乎,和記黃埔和寶潔在華夏內地成立‘合資企業’——寶潔-和記,和記黃埔持股32%。

  聽完匯報,林志超說道:“零售產業在內地的發展,我也會親自參與,不過你們要將當地的法律法規、條件等多調研清楚。”

  “OK”

  林志超還是有些忙,比如內地的達官貴人,幾乎要看他的面子,才會給予他旗下企業照顧;正因為如此,林志超去內地的次數多了起來。

  當然,九十年代開始,內地確實將是林志超投資的一個重點。

  最後,林志超說道:“和記在日本投資的地產,要在今年出售完畢,日本的地產泡沫太大了。”

  馬世民認真的說道:“好預期,這裡將回籠16億美金左右,和記黃埔的現金流一下非常充足起來!”

  和前世不同的是,赫斯基是由和記黃埔認購43%股權,而前世是聯合港燈認購的;屈臣氏也提前幾年開始在東南亞、日本、台島、韓國進行發展。

  但與此同時,和記黃埔也比前世經營情況、非經常性盈利,都是多得多。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和記黃埔的資金投資渠道,目前跟不上賺錢的速度。

  林志超笑道:“手中有錢,我們選擇投資項目就可以遊刃有余!”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

  雖然和記黃埔目前投資海外的情況,算是‘不佳’,只有日本表現良好,但說白了是老板擅長的地產行業。

  但大家對海外投資的熱情,依舊不消退。畢竟困在香港,是不可能成為世界性大企業的。

  1月底,港府趁著‘灣仔地王’競投的高潮,透露出將在5月份對中環花園道‘地王’進行招標,7月份揭曉。

  消息傳出,立即引來關注。

  這幅地皮面積達到9.2萬平方尺,已經是香港中環最後一塊貴重地皮(大家是這樣認為的,後續應該還有機鐵站上蓋)。
    港府首席地政監督史格偉,在媒體上宣傳——這幅地皮的價值在50億港幣左右。

  隨後有分析專家,更是預測這幅地皮的價值將達到60億港幣,將刷新當年交易廣場創造的記錄。

  長實集團。

  林志超坐在辦公室裡,看著媒體上的報道紛紛。

  他突然覺得,長實集團也需要這幅地皮,如果投標下來,建成一座‘恆豐銀行廣場(兩座大廈)’,無疑對恆豐銀行有助於提升影響力。

  讓長實集團、恆豐銀行進行合作投資,五五分成模式,是最好的。因為銀行一般不直接參與物業管理,長實集團有著天然的優勢。

  至於傳媒上的‘專家’說是要50億港幣以上,簡直就是個笑話。

  很快,香港地產、股市將迎來一場暴跌(30%左右),移民潮更加洶湧。

  所以這幅地皮,林志超覺得30億港幣就能穩中標!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看五月六月的市場情況,但林志超覺得,這幅地皮應該跑不了。

  “爸,7-11便利店母公司‘美國南方公司’在1987年多元化失敗,此時正瀕臨破產危機,我想看看能不能將收購!”林瑞寰走進來,匯報道。

  林志超思考一下後,說道:“聯合日清公司去考察下,不要傷了和氣。”

  林瑞寰馬上明白,說道:“嗯,我會安排好的。而且只是先關注,畢竟就算等他們申請破產時介入,可能更加佔據主導地位。”

  日本的7-11便利店經營權,是在日清公司手裡,而林志超家族持有日清50%股權(不參與經營);但林志超和安藤百福的友誼,一直是非常不錯的。

  基於此,林志超不想因為這種事,而傷害兩家感情,畢竟‘和氣才能生存’。7-11便利店最適合的地方,是日本、內地這兩個大市場。至於其它國家,基本上是以和本地公司合作的方式進入。

  隨後,林志超說道:“花園道地王,我打算以長實、恆豐銀行的名義,進行投標!”

  林瑞寰說道:“爸準備另選恆豐以後總部大廈?”

  中環消防局舊址,在1987年被八達通金融集團以8.8億港幣拿下,面積僅2.27萬平方尺;這裡修建了一幢一流的甲級寫字樓,將在1990年投入使用。

  林志超笑道:“正好哪裡還沒有命名,如果花園道中標,我們就建‘恆豐銀行中心’,消防局舊址那幢大廈,就叫恆信大廈吧!”

  林瑞寰點點頭,說道:“好,晚點我做做恆豐銀行中心的功課,一定打造成和匯豐大廈、中銀大廈媲美的建築體。”

  林志超點點頭,他最近也有新的想法,那就是為了恆豐銀行的發展,將來也是可以考慮將商業銀行部分,進行上市,提高影響力。當然,前提是將投資銀行業務,進行分拆。

  他比較希望的是,以後收購一家老牌投資銀行,作為林氏家族的投資銀行,將恆豐銀行的投資業務與之合並。

  所謂投資銀行,除了擁有各種金融產品的直接投資渠道外,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多少的資金。

  比如後世的洛希爾家族銀行,實際上就是一家投資銀行,並不是商業銀行,管理者1000億美金的資產。

  春節來臨。

  這個春節,三房所有成員都回到香港,和大家一起過春節。

  雖然深水灣79號已經有些陳舊,但作為‘龍興之地’,家族成員自然都匯聚在這裡。當然,三房都有自己的花園式別墅,住的方面也非常方便。

  一個八十一歲的老娘、三個妻子、七個兒子、七個兒媳、二十二個孫輩,瞬間將深水灣79號熱鬧不已。

  其中鄺美雲雖然沒有嫁給林瑞誠,但因為有林志超和唐彩英撐腰,現在也帶著三個兒子加入林氏族譜。

  而鄺美雲有感於林志超和唐彩英的‘恩情’,也是決定終身不嫁,撫養三個兒子長大成人。實際上,是林志超和唐彩英的‘道德綁架’,讓鄺美雲以‘不嫁’的方式,成為林瑞誠的‘妻子’。

  林瑞誠可以在外面浪,但必須照顧好鄺美雲母子四人,這是林志超和唐彩英的命令。畢竟現在鄺美雲都認同這種模式,他還有什麽資格選擇的。

  林氏家族所有成員在除夕這一天,都聚在深水灣79號,所以外面的保鏢是一層又一層。

  “大家來拍照!”林志超將家族成員,喊到草坪上,準備拍攝今年的全家福。

  很快,大家紛紛喜笑顏開的來到草坪。

  孩子們要麽在前排坐著、蹲著,要麽被父母抱著;中間是八十一歲的吳文英,林志超和唐彩芸坐在她的兩邊,外側則是唐彩英和奧黛麗赫本;在她們兩邊,還站著大孩子。

  後面的七對夫婦,抱著孩子站在後面。

  跟著林志超學習過攝影的管家,激動的喊道:“少爺小姐們,請笑一笑.好.”

  一旁的傭人也是十分激動,能服務這樣的大家族,簡直就是攀上人生巔峰。

  事實就是這樣,能在林氏家族服務五年以上的人,絕對是香港的有房一族。林志超本人對於這下身邊的人,一直是會親自照顧她們的生活,感覺就像是互相的照顧。

  “OK”

  人多就是熱鬧,重要的是林氏家族團結性,絕對也是洛克菲勒家族都比不上的。林志超影響著妻子、兒子;妻子影響著兒子、兒媳;兒子影響著自己的妻子、孩子;兒媳又影響著孩子。

  通過這種層層傳遞的思想,第三代成年以後,相信依舊保持著絕對和睦。

  第四代、第五代,逐漸形成一種‘傳統’、‘信仰’。

  洛克菲勒家族的70個成年男性,可以有68個能團結一心,去對付大通銀行,就是一個很好的巔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