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核武大帝》第140章 送親議和
  第140章 送親議和
  乾武帝見眾人久久不語,臉色微沉,冷聲道:“如今情勢危急,諸位卿家可有良策?”

  大皇子李承業深知乾武帝性格剛毅,不會任由蠻族侵擾,便拱手大義凜然的說道:“父皇,區區蠻族膽敢侵擾我大乾,當不惜一切代價與之一戰,一次把他們打怕才能保我大乾安定!”

  話音剛落,急於表現的李繼當即站了出來,毫不留情的反駁道:“匹夫之見!打戰光靠一腔熱血是不行的,還需要大量糧草軍備,如今我大乾哪裡來的那麽多的銀子?”

  李承業怒斥道:“你這是亡國之論,難道我大乾就任由蠻族入侵而置之不理不成?糧草軍備不夠可以籌措,但三角洲丟了,那可就把軍心士氣都丟了,大乾沒有這樣的孬種!”

  李繼絲毫不退讓,反駁道:“簡直是異想天開,大皇兄倒是說說該如何籌措糧草軍備?增加稅負嗎?如今我大乾子民正在休養生息,現在這個時候能增加稅負嗎?”

  李承業大怒:“上次商州水患你還說要增加稅負的,怎麽現在又改了主意?”

  李繼嗤笑道:“我這叫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上次還不說不可增加稅負的嗎?怎麽如今又改了主意?”

  見兩人針鋒相對吵了起來,乾武帝臉色一沉,冷喝一聲道:“住嘴!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李承業和李繼相互不服氣的看了一眼,不再說話。

  乾武帝則看向戶部尚書陳定元:“陳愛卿,如今國庫可能支撐一場國戰?”

  陳定元滿臉苦澀的搖頭道:“陛下,前些日子因為福利彩票的銷售,國庫空虛之危得以緩解,至今已有白銀八萬兩,加上查抄京城賭坊得來的銀子和二皇子李守資產換來的銀子,總共也就八十萬兩出頭而已,看似不少,但一旦開戰,必然損耗嚴重,根本打不起一場國戰!
  如今夏糧收成大跌,秋稅至少要等一個月才能陸續開始征收,而南疆戰事迫在眉睫根本等不起!

  況且就算拖到那一日,秋稅都拿去打仗了,國家後面該怎麽辦?總不能增加稅負吧?”

  這一番說辭下來,乾武帝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心中暗自歎了口氣。

  他正是想到了這些,心中拿不定主意,這才在朝堂上拯救眾朝臣的意見。

  倘若國富民強,他何須如此憋屈束手束腳?

  按照他的性子,早就下令征調軍隊向蠻族撲殺過去了。

  一時間,整個宣政殿再次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皺著眉頭,想不出任何切實可行的辦法。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只不過很多人不願意當出頭鳥提出來罷了。

  倒是李繼,見眾人沉默不語,心中冷笑一聲,拱手道:“父皇,兒臣有一計,可退蠻族雄兵!”

  “哦?”乾武帝詫異道,“什麽辦法?”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繼。

  有的人已經猜測到了,有的人還是一臉茫然。

  李繼拱手正色道:“兒臣此計非常簡單,就是送親議和!”

  此言一出,乾武帝頓時臉色沉了下來。

  滿朝文武也都神色複雜,有無奈,有憤怒,甚至還有屈辱。

  對此,李繼似乎早有預料。

  他深吸一口氣,先是朝乾武帝拱了拱手,然後又朝滿朝文武拱了拱手,一副忍辱負重的神情,語調提高了許多,慷慨陳詞起來:“父皇!諸位大乾的棟梁!我知道這樣的做法很丟大乾的臉面,可我們有選擇嗎?”

  說到這裡,李繼環顧一圈眾人,自問自答道:“沒有!大乾現在的狀況根本打不起一場國戰,我們不能拿著整個大乾的國運去賭,送親議和是唯一的選擇!”

  說到這裡,李繼露出一副痛心的神色,看向乾武帝,語氣突然變得低沉起來。

  “父皇,不管送親議和送的是哪位公主,她們都是兒臣的血脈至親,兒臣也很心痛,可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了!還請父皇聖裁!”

  不得不說,李繼的演技還是非常好的,絕大部分人都被他說動了。

  就連乾武帝也在心中暗自點頭,不得不承認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當即,就有大臣表態。

  “陛下,六皇子殿下所言極是,送親議和不廢一兵一卒,可解蠻族之危!”

  “臣知道此舉有損我大乾威望,但形勢逼人也只能暫且忍耐,只能他日國力強盛了再報此仇!”

  “送親議和,自古就有先例,只能委屈陛下的公主了!”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時間,朝堂之上盡是附和之聲。

  大皇子李承業,在聽完李繼的話以後,在腦海中把目前所有待婚未嫁的公主過了一遍後,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他保持了沉默,沒有做任何表態。

  乾武面無表情,心中卻無比糾結,難以決斷,還有深深的無力,憤怒和一絲屈辱。

  從情感方面來說,他乾武帝何曾受過這等窩囊氣?
  以他的脾氣,以他當年征戰天下的一貫強勢作風,最想的還是舉全國之力,把蠻族打得不敢抬頭。

  可當年是打天下,打得是前朝的天下,打爛了也無所謂,大不了重建就是,誰都怪不到他的頭上。

  但現在是坐天下,就不能用打天下那一套,打爛的天下都是自己的,出了問題天下黎民百姓也都會怪到他的頭上。

  從理智來說,送親議和是他目前的唯一選擇,哪怕心裡有多不甘,多屈辱,多憤怒!
  這就是古人說的,打天下易,坐天下難。

  片刻後,乾武帝心中暗自歎了口氣,最終還是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斷。

  “朕以為六皇子李繼所言在理,諸位以為朕哪位公主適合?”

  見乾武帝有了決斷,李繼便眼眉低垂不再多言,心中冷笑陣陣,豎起耳朵聽朝臣商議人選。

  “老臣以為十公主溫良淑德,堪擔此大任!”

  “非也!微臣以為不妥,十公主年近二十,恐難討蠻王歡心,當另擇其他公主!”

  “十六公主年輕貌美,是個合適的人選。”

  “伱開什麽玩笑?十六公主才十三歲,要是送去和親,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誰行?”

  ……

  眾臣爭論一陣後,李繼突然拱手說道:“父皇,十三公主李明珠年方十八,生的貌美如花,琴棋書畫更是無不精通,當是和親的不二人選。”

  此言一出,整個宣政殿突然安靜了下來。

  之前不是沒有人想到李明珠,而是因為如今李長風聖寵正濃,群臣害怕乾武帝愛屋及烏不敢提罷了。

  如今被李繼提了出來,頓時沒有人再提其他公主。

  意思很明顯,就是覺得李明珠是最合適的人選。

  一方面是李明珠確實生的貌美如花,琴棋書畫無不精通,年齡也剛剛好。

  另一方面則是李明珠跟李長風一樣,身上有前朝血脈,沒有其他公主高貴,在他們看來就算送去和親也沒有什麽。

  乾武帝豈能不明白群臣的心思,一時間也難以有些決斷,便看向了大皇子李承業。

  “承業,你以為讓明珠和親如何?”

  李承業知道蠻王是個跟乾武帝歲數差不多的糟老頭子,李明珠肯定不會願意,李長風知道了也斷然不會同意,誰在這個時候同意此事就等於是在得罪李長風。

  雖然此事在他看來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他之前為了拉攏李長風已經拿出了五萬兩白銀,如果現在表示同意,豈不是前功盡棄?

  李承業做出一副痛心的模樣,搖頭道:“父皇,都是兒臣的妹妹,無論哪一個去和親兒臣都於心不忍,兒臣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啊!”

  聽聞此言,李繼冷冷一笑。

  他豈能看不出李承業是在拉攏李長風?

  不過他並不在乎。

  在他看來,以李長風做事不計後果容易衝動的性子,知道此事後必然會和乾武帝發生矛盾,大概率會失去寵信。

  等到了那個時候,他便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可以把新仇舊恨放一起清算報仇。

  至於李承業,以後慢慢收拾便是。

  見李承業沒有給一個明確的答覆,乾武帝又看向一直沒有表態的馮去疾。

  “馮愛卿,不知你有何高見?”

  馮去疾不緩不急的說道:“陛下,諸位皇子和大臣的憂國憂民之心可昭日月,老臣聽之也頗為感慨,送親議和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把現場朝臣的意見肯定過一番後,馮去疾又話鋒一轉道:“不過是否真的要送親議和,以老臣之建還是召集軍中將領一起再商議一番才是,畢竟蠻族是否會同意和親誰都說不好,須早做準備。”

  此言一出,李繼不由得暗罵了一句老狐狸。

  馮去疾先是肯定送親議和,而後又提出與軍中將領商議給了軍中將領面子,還給了乾武帝一個緩衝的時間。

  不愧是能身居丞相之位無人撼動的存在,其手段真是老辣至極。

  不過,李繼並不在乎。

  在他看來,就算是把軍中將領叫來一起商議,也改變不了這個結果。

  因為李明珠不管從哪方面來講,無疑都是最合適的人選,乾武帝沒有其他任何選擇。

  一切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馮去疾的話,算是給了乾武帝一個台階下,當即點頭道:“馮愛卿所言極是,此事明日再議。”

  說完心情煩躁的乾武帝也不想再議其他事項,直接宣布退朝,離開了宣政殿。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