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62章 小說成真
  第62章 小說成真
  蘇澈親自干涉已一月有余,修行道法,算是勉強入門,雖不能飛天遁地,可使些小把戲還是沒問題的。

  那紙人不是什麽邪祟,只是單純的紙人,被蘇澈用法力催動,一下鑽進神婆的肚子裡,對身體並沒有大害,最多便是吃多了薑黃,導致上火、口臭。

  可這神婆顯然不會那麽認為,她沒什麽本事,無法看出這一點,還真以為邪祟進了肚子,焦慮之下,整天疑神疑鬼,憂心如焚,坐臥不安,久而久之,多半便會抑鬱而死。

  這卻是她咎由自取,蘇澈也不打算點明,這遲家人也害怕邪祟,不敢繼續留著神婆,反正邪祟已經進了她的肚子了,萬一再跑出來可就不好了,連推帶搡,連忙將這神婆“請”了出去。

  被送到門口,神婆失魂落魄的坐在了地上,驚疑不定的摸著自己的肚子。

  過了半晌,忽然肚子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嚇得神婆臉色煞白,快要哭出來了:“您不要在我肚子裡了,求求您了,快點出來吧,要我怎麽要都行,要我為奴我就為奴,要我為婢我就為婢,還請您大人大量,放過我一馬啊……”

  路過的行人見這神婆和自己肚子說話,一個個就像是看到了怪物一樣,紛紛繞著走開。

  而此刻,宅邸內。

  張伯祖快步來到患者身邊,蘇澈跟在身後。

  張伯祖先是觀其面色,又診了一會兒脈象,才站起身道:“藥不能停!”

  “張大夫……”宅邸的主人看著張伯祖,有些猶豫,又不知道說些什麽。

  “已好了一些,但還是需要慢慢調養才行,這是傷寒,根本不是那麽容易好的,你們就算請來再多的神漢巫婆也沒用。”張伯祖搖了搖頭說著。

  蘇澈在旁邊聽到“傷寒”二字,不由得蹙起眉頭。

  傷寒這病,在這個時代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包含的范圍很廣。

  從小裡說,感冒、流感、肺炎,等這些有咳嗽、發燒等症狀的“由外感寒邪引起”疾病都屬於傷寒。

  從大裡說,一切外感熱病均屬於傷寒,包括被稱作“瘟疫”的烈性病、傳染病。

  症狀除了上述那些外,還可以包括口渴、出汗等症狀,外在指標可以包括舌尖邊紅、脈浮數等。

  《黃帝內經-素問-熱論篇》中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張仲景之所以寫《傷寒雜病論》,很大程度便是親眼目睹了傷寒對他家族所造成的重創。

  《傷寒論·序》裡寫:“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人,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想到這一點,蘇澈若有所思。

  若他真能徹底消滅傷寒,多半便能得到英靈張仲景的認可了。

  這固然很難,可這似乎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有了方向和目標,無論再怎麽困難,接下來只需要努力,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前進。

  “走吧!”複診片刻,張伯祖帶著蘇澈離開了遲家。

  因為生氣,張伯祖並沒有收取這遲家人的診金,直接揮袖離開了。

  在回去的路上,張伯祖感歎:“世人多愚昧,信這些巫蠱之術,這群巫真是害人不淺。”

  蘇澈說:“他們是因為短時間內看不到療效,所以才會信這些,如果先治的差不多,再慢慢調養,他們或許就會轉變態度了。”

  張伯祖搖了搖頭:“哪有那麽容易,又不是小說話本裡的故事,一碗湯藥喝下去,便立刻好了七八成。”

  蘇澈沉默不言。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眨眼便是兩年。

  前一刻張瑩還是十二歲的黃毛丫頭,後一秒便已經是初長成的少女了,一顰一笑間格外動人,她依舊和兩年前那樣,跟在蘇澈屁股後面,嚷嚷著要蘇澈繼續說那猴子的故事。

  這兩年以來,蘇澈跟在張伯祖的左右,成長非常快,不過是一年的時間,張伯祖就感歎,已經沒有多少東西可以教給蘇澈了。

  他差不多可以出山,成為一名合格的醫了——不過,醫生這個職業,一直以來都是年紀越大,越受人信任,蘇澈年紀輕輕,在旁人看來,毛還沒長齊呢,根本得不到信任,哪怕有再多的本事也使不出來。

  所以蘇澈一邊研究醫術,一邊開始嘗試寫書,寫的並非是《傷寒雜病論》,這書就算寫出來,也很難刊載流傳,更沒什麽人會看,在消滅傷寒上幫助並不算大。

  所以蘇澈轉變思路,寫一些通俗小說,送到邸報去,以連載的形式賺一些稿費出來。

  蘇澈目前雖然不缺生活的費用,可想做其他事情也很難,需要一筆啟動資金,平時又沒多少時間,礙於身份更沒辦法做什麽破格的事情,連燒玻璃都不好燒,燒了也不好賣,寫話本小說算是唯一的賺錢門路了。

  蘇澈寫的是猴子的故事,便是《西遊記》,這故事許多孩子都看上癮了,就連張瑩都很入迷,天天嚷嚷著要蘇澈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蘇澈的筆名是吳承恩,這筆名其實很耐人尋味,吳承恩又叫吾承恩,吾承的是什麽恩?自然是皇帝之恩。

  《西遊記》這書看似是神話故事,但實際上裡面的政治隱喻簡直不要太多,寫這書的人,多半是朝廷裡面一個久經官場的高官,將幾十年的官場鬥爭經驗,加上民間早已有的神話故事,糅合在一起,寫成了一本通俗易懂的神話故事。

  比如開頭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猴哥便給天庭諸部們背了一個大黑鍋,蟠桃園三千六百株桃樹,那麽多的桃兒還能被猴兒一人吃了?
  原著中記載。

  但見那:
  夭夭灼灼,顆顆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

  又寫:只見那猴王脫了冠著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卻跳下來,簪冠著服,喚眾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

  不過三兩日才偷一次桃,真能把桃全給吃光了?

  無非是火龍燒倉一般的把戲,若追查下去,那必然是各種天一般大的窟窿,根本填不滿的那種。

  然而猴哥也知道裡面厲害,一個人把這一口黑鍋完全給背了,絕不供出第二個人。

  所以到了後面,天上神仙誰不給猴哥一個面子?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解讀。

  還有另外一種解讀是玉帝的手段。

  無論哪種,《西遊記》裡面的政治隱喻簡直不要太多,都是可以進行各種深入研究的那種——這絕對不是過度解讀,能成為四大名著,根本不可能那般簡單。

  正是這種內涵,導致了這部《西遊記》可謂是老少皆宜,無論是身份高貴的士大夫,還是身份低賤的工匠商人,都非常喜歡看這猴子的西遊故事。

  只不過一年的時間,通過邸報的刊載,加上單獨印成冊發售,《西遊記》火遍了整個大漢,一時間,可謂人人皆知。

  每當邸報將《西遊記》最新一話發出,都是洛陽紙貴的時候。

  就連茶樓裡的說書先生,說的故事都從男女情愛,變成了猴子的故事,還給編了不少番外篇。

  蘇澈也憑借這一本《西遊記》大賺了好幾萬銀兩,多了不少活動經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因為他這隨手寫的書,導致了什麽樣的後果……

  徐州,東海郡,東灣鄉,一處海邊山峰,此山名為蒼梧山,亦稱青峰頂。

  海邊聳立一塊巨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

  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排布。

  巨石在這裡得日精月華,又得千萬黎民之願,久而久之,加速了變化。

  這一日,巨石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

  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落地便學爬學走,拜了四方。

  隨即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直接驚動了幽冥深處、七大仙山!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