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話事人》第437章 我想去遼東
   第437章 我想去遼東

  分遣內廷官巡邊這事,影響力比林修撰預料的要大。

  又次日,林修撰感覺已經上了三天班,加上報到日就是四天,也算是個翰林院老人了。

  所以下午練完戚繼光親傳的槍法,就早退回了家。

  然後林修撰就看到,寧遠伯遼東鎮總兵官李成梁的世子李如松正坐在自家前堂,喝著茶等自己。

  見了面後,李都督二話不說,直接打開手邊的木箱。

  只見箱子裡面白花花,除了銀子,還是銀子!全都是五十兩一個的銀錠!

  然後李如松又道:“我聽說了,翰林院舉薦了你參與巡閱九邊,對吧?”

  見多識廣的林修撰都驚了,他倒不是沒見過錢,還不至於為這點錢所震驚,就是詫異李家竟然這麽懂事嗎?

  自己巡閱遼東鎮的想法,目前也只是個想法而已,李家就主動上門賄賂了?
  感覺自己僭越了,這應該是張居正和申時行享受過的首輔待遇.
  “你的所有欠債一筆勾銷,再奉上這些銀兩!”李都督的另一個身份還是債主,“只要你去巡閱宣府鎮!”

  是我耳朵失靈了,還是李都督你口誤了?遼東鎮和宣府鎮是兩個方向啊。

  “說實話,我還是想去遼東。”林泰來說。

  在如今文貴武賤的背景下,總兵官往往要屈居於巡撫之下,不可能平起平坐。

  林修撰:“???”

  然後李如松和宣府巡撫許守謙產生了矛盾,在閱兵的時候,李如松硬要許守謙平起平坐。

  原來在前年,也就是林泰來還在江南老家睦鄰行善、潛心向學的時候,李如松短暫的出任了宣府鎮總兵官。

  林修撰還是莫名其妙的,“我去宣府幹什麽?”

  “幫我報復宣府巡撫許守謙!”李如松咬牙切齒的說。

  宣府距離京師太近,縱容此人在宣府胡作非為,對京師後患無窮!”

  後來事情鬧到朝廷,李如松雖然是萬歷皇帝的愛將,被攻訐之下,也不得不免去了宣府鎮總兵官職務。

  所以許守謙當然不願意與李如松同坐,這事當場就鬧大了,在場憤怒的文官和李如松差點互相揮拳打起來,但是都被左右攔住了。

  林修撰差點就說出一句友盡絕交的話——李都督你說這些之前,不先找個鏡子,照照你爹?

  李如松勸道:“對你來說,去哪裡巡閱不都一樣嗎?而且宣府距離還近,面積也小,來回輕松不累!”

  得知了前因後果,林泰來很鄙視的說:“差點打起來?你們都這麽弱?
  若是我在場,就絕對不會有差點兩個字!也絕不允許企圖揮拳的對手還能站在我面前!”

  這是重點嗎?林狀元你的關注點是不是有點偏頗了?

  李如松強調說:“我沒說錯,我個人拜托你去宣府鎮。”

  李如松又極力勸道:“我可以非常明確的說,許守謙此人卑鄙,貪財受賄,敗壞邊事!

  至今李如松還在耿耿於懷,對宣府巡撫許守謙仍然懷恨於心。

  林泰來歎口氣,宣府雖然很好很好,但他還是想去遼東。

  畢竟遼東挨著“朝覲鮮矣之國”,還有剛開始發家的伱大清太祖。

  李如松:“.”

  “實話說了吧,我想去遼東看看,在建州那裡畫個圈。”林泰來說。

  李如松沒法,隻得亮出了最後的底牌:“許守謙和吏部的趙南星是同鄉。”

  林修撰:“!”

  李如松繼續說:“按照官場升遷規則,宣府巡撫下一步就可以當兵部侍郎,許守謙以後做尚書也不是沒可能!”

  “你早說啊!那我再考慮考慮。”林泰來答道。

  李如松說:“如果你真想去遼東看看,隨時歡迎你去!不差這一次機會!”

  送走了李如松,忽然又見王司徒打發了人過來傳話,說是長子王象乾抵京,所以今晚設下家宴,請林泰來過去一起聚聚。

  其實在老王家這兩代進士裡,歷史上功名成就最高的人就是王象乾,一直到崇禎初年還活著,八十幾歲高齡還當著了會兒薊遼總督兵部尚書。

  王象乾的身體就是這麽好,從現在起,還能繼續為大明工作四十年,值得培養使用。

  不過王象乾近幾年一直在外地做官,林泰來到了京師也見不到人,現在總算是能碰上了。

  來到王家,在仆役引領下,林姑爺直入後堂,就看到已經有三人在堂上敘話了。

  除了王司徒和資深禦史王象蒙,另有一個從未見過的中年人,肯定就是王司徒的長子王象幹了。

  再細看,這王象乾臉型清瘦,就是慈眉善目的,似乎不像是歷史上的邊鎮大帥氣質。

  林泰來站在門口,笑眯眯的看著王象乾,等著對方上前來見禮。

  王象乾無奈的苦笑,只能起身行禮道:“見過姑父。”
    自己在象字輩排行第二,四十五歲的人了,差五年就是半百,卻得喊一個二十二歲的陌生人為長輩,真是沒地說理。

  林泰來一本正經的虛扶道:“賢侄免禮!自家人不須客氣!”

  都落座後,林泰來問道:“賢侄進京要選官麽,若需姑父幫忙,盡管說話!”

  王司徒笑著插話道:“他官職已經任命了,但仍然可能需要你協助。

  這次官職對他而言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怎麽小心都不為過。”

  長輩之間對話,小輩就不說話了。

  林泰來便又對王司徒問:“願聞其詳,需要我出什麽力?”

  王司徒介紹說:“子廓這次被任命為山西右參政分守口北道。”

  子廓就是王象乾的字,如果是不熟悉明代官製的,聽到他這個官職只會一頭霧水。

  其實這個官職和山西沒有一文錢的關系,只是借了個山西的名字。

  在大明這叫借職,類似的還有遼東官員借用山東名字,南直隸官員借用浙江名字。

  而口北道其實就是宣府,分守口北道右參政,意思就是負責宣府地區民政事務的從三品道台。

  道台駐地就在宣府鎮城,和宣府巡撫、宣府鎮總兵、萬全都司都指揮使、監軍太監在一個城裡。

  林泰來若有所思的說:“所以賢侄要去宣府上任了麽?”

  熟悉官場規則的立刻就明白,王象乾將來的路線規劃了。

  王象乾當年在兵部乾過主事、員外郎、郎中,然後才外放升遷,正經的兵部出身官員。

  將來個人發展肯定是往兵部靠,在資歷上更為順遂。

  從三品右參政分守口北道,再往上一步就是宣府巡撫,宣府巡撫再往上就是宣大總督。

  而如今在大明官場,坐堂管部兵部尚書一般都是由宣大、薊遼總督回朝擔任。

  當到宣大總督就可以考慮升為坐堂管部兵部尚書了,就算是宣府巡撫也可以升任兵部侍郎。

  王象乾個人發展的規劃大概就是以上這樣子,只要聽到分守口北道,就能推斷出來。

  所以說當前這一步很關鍵,是邁向督撫封疆層次的最後一步。如果這一步走不好,就沒有後面了。

  王司徒微微皺著眉頭說:“如今宣府那邊的情況比較複雜,水不深但卻有點渾。

  在宣府鎮城裡,巡撫和副總兵走得近。而總兵又和駐守陽和的宣大總督關系近。”

  林泰來很懂的說:“沒錯,更別說宣府還有巡按、萬全都司、戶部行司、刑部行司等等。”

  反正朝廷在宣府的機構設置,那真的是疊床架屋,非常有大明特色。

  宣府城可能是整個大明裡,除了都城之外,衙門和官員最為錯綜複雜的一座城。

  遼東還知道都司、總兵不同城,巡撫巡按各管遼河一邊,而宣府卻都一股腦的都扎堆在宣府鎮城裡,一打起來就像是一鍋粥。

  王司徒歎口氣,請求說:“如果有可能的話,你巡閱邊鎮時,可否考慮選擇同去宣府?

  畢竟你是奉旨巡邊,正經的欽差大臣,可以護送子廓前往宣府,幫他在宣府安安穩穩的立住腳。”

  林修撰無語,自己的最新應許之地明明是大安東地區,怎麽都請求自己去宣府?

  想了想後,林修撰反問道:“你確定讓我護送子廓去宣府,就能安穩?”

  王司徒聽不明白:“跟著你怎麽就不安穩了?那幫邊臣誰還敢不賣巡邊欽差的面子?”

  林泰來如實答道:“寧遠伯世子想拜托我,弄一下宣府巡撫。”

  王司徒:“.”

  蛋疼了,這可就蛋疼了!你林泰來行事為什麽總是這麽花裡胡哨的!
  如果王象乾跟著林泰來去宣府,豈不就成了同夥?

  一個右參政初來乍到的剛上任就想弄巡撫,怎麽可能安穩得了?

  如果弄不成,林泰來大不了跑回京城往翰林院一躲,外邊巡撫奈何不了他。

  可是王象乾這個駐地就在宣府的右參政,又能往哪跑?

  林泰來開誠布公的說:“情況就是這麽情況,你再考慮考慮?”

  王司徒猶豫了一會兒說:“要不然,你先去宣府火並。而子廓先請假在家,等後面看情況再去上任?”

  這也不失為一種穩妥的做法,萬一林修撰在宣府搞砸了,沒到任的王象乾還有機會換地方。

  林泰來答話說:“那我再考慮一下,要不要去宣府。其實按照我本意,是想去遼東鎮。”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