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有一個魔幻世界》第323章 剿滅水精靈【求訂閱】
  原本的四大奇地克制關系恰好是個閉鎖的循環。

  大致的克制關系如下:
  克制火元素需要有【水元素寶珠】。

  克制自然系元素又需要【火元素寶珠】。

  克制土系元素需要【自然系元素寶珠】。

  克制水元素需要【土系元素寶珠】。

  以此類推。

  外人想要介入,必須通過暴力手段,在不借助元素寶珠的情況下,取得某一種的對應素材,然後再逐級去攻克解決。

  換而言之,想要破解這四處元素奇地,最大的難度在於第一手打破循環。

  先打破循環再接入循環,就是攻略火、木、土、水這四處元素奇地最佳方案。

  陳軒的切入的第一個元素奇地是熔岩湖。

  那裡是【暴躁火元素】的地盤,而他那時候可並沒有【水元素寶珠】。

  破局的關鍵就在於陳軒隨身攜帶的液氮。

  以此作為突破口,陳軒完成了四大奇地的攻略。

  而它互補關系也很簡單明確。

  如今陳軒分別從四處奇地收集到了足夠的素材。

  往後再來采收的時候,只要按照特定的規律就能大大的降低風險。

  不過元素奇地總歸還是有危險的。

  而即便掌握了元素寶珠還有互補互克的規律。

  可除非陳軒親自出手,由其它人來處理這件事的話,總歸還是有風險的。

  而且這份風險無法降低到0。

  所以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略微思忖,他最後看了一眼銀湖,就帶隊離開了。

  為了從數萬水精靈裡收集【元素寶珠】和【水元素菁華】,他已經在這裡耽誤了三四個水鍾時。

  好在如今四個圓形標記點都已探索完畢。

  剩下的未探查標記點只剩下了那個神秘的六芒星區域。

  參照當前的區位,陳軒還得返程,朝著來時的方向開上一段路程。

  然後再拐向正確的道路。

  這會是一段相對漫長的路途。

  要知道他從迷霧峽谷的出口開到這裡合計也花了兩三個水鍾時。

  這波估摸著趕路都得開兩個水鍾時以上的車才能趕到最後一處地點。

  等到探索完那處六芒星的標記點後。

  整個迷霧山脈對於陳軒而言講沒有任何的秘密。

  而且直覺告訴他,那裡才是整個迷霧山脈的精華。

  目前為止,他在這次的探索之旅中已經有了足夠的收獲。

  這裡一共有八處標記點。

  其中三處星號標記點分別是【黯金礦】、【秘銀礦】和【山銅礦】。

  而四處圓圈標記點則是【熔岩湖】、【柳林】、【泥沼】、【銀湖】等四大元素奇地。

  上述的這七處標記點都讓陳軒有了不少的收獲。

  那麽最後這一處被【洞察】標注為【極度危險】的六芒星標記點就成為了陳軒期待的重中之重。

  當然,在這裡收獲和付出永遠都成正比。

  想要從中獲取好處,首先得破解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才行!

  但不管怎樣,陳軒的心中都是期待大於忐忑的。

  見山開山,遇水鋪橋。

  遇到問題那就是解決問題。

  他從來都沒有未戰先怯的毛病。

  懷著心中的期待和決心,陳軒駕駛著嘎斯半履帶式卡車踏上了前往最後一處標記點的路。

  ……

  就在陳軒這段時間忙著厲兵秣馬開荒兩界的時候。

  阿塔克斯巨城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著。

  城中此前封存的大量資源都被啟封。

  無數的秘密倉庫開啟。

  數以百萬計的人口被緊急征召參與到了建設巨城外圍防線的事業中。

  當地的冒險者協會、傭兵協會、魔法協會都受到臨時征召。

  無數的冒險者、傭兵和施法者在高額報酬的吸引下加入到阿塔克斯巨城的臨時擴編軍團中。

  此舉,使得巨城的兵力得到了極大的補充。

  外圍的戰堡也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

  納羅亞大陸原住民具有未雨綢繆的意識。

  在魔災尚未爆發的時候,往往會儲備大量的緊急資源。

  如今在動員令出現的情況下,這批資源很快就派上了用處。

  它們轉化為了一座座防禦戰堡和工事陣線。

  為阿塔克斯巨城在接下來的魔災中提供額外的籌碼。

  巨城的幾處城門往來的人極多。

  許多人壓根就沒有進行偽裝,只是穿著兜衣遮住了側臉,這種打扮在旅者中相當常見。

  而兜衣的實用性毋庸置疑。

  既能遮擋風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掩蓋面容。

  從外圍防線穿越重重關隘後,前方就可以肉眼看到阿塔克斯第一圈層外矗立著的高大城牆了。

  這是阿塔克斯巨城最強大的防線,也是直面巨城本身的第一道牆防線。

  馬格坦的城牆跟這些城樓比起來簡直是兒童過家家的玩具。

  阿塔克斯巨城第三圈層的城樓高達上百米,厚度普遍都有二三十米。

  城樓的寬度足夠四到五架馬車在上方並行。

  不僅如此,城樓內部還修建了休息室和儲藏室。

  這也是“城樓”這個名字的由來。

  既是樓也是牆!

  而且隨著視角逐漸接近阿塔克斯巨城。

  所有人都能看到城牆上有符文的光芒在律動閃爍。

  那是高階的防禦符文和防禦魔法陣。

  它們在戰鬥打響的時候,能為城樓和駐守在上方的守軍提供額外的防禦力。

  除此之外,城樓上還有不少射擊口,上面架設著魔導炮和符文巨弩。

  要知道這城樓可不會任由敵人攻擊,它是帶刺的龍龜,
  所有敢於發起衝擊的敵人都會受到反擊。

  當走近之後,這道高聳的城牆變得更加宏偉壯觀。

  尤其是延綿向其它方向的時候,更是有一種一眼都看不到的頭的感覺。

  說句實話,這才是正兒八經的領地該有城牆!
  假如陳軒親臨此地,他肯定會在心中做出這般感歎。

  對比這高達百米的巍峨城樓,他所見過的大部分防線都顯得微不足道。

  這個時候若是再把視線拉遠,就能清楚的看到以巨城為中心。

  許多條或大或小的道路向四面八方輻射而去。

  像極了車輪內的輻圈。

  有幾個主乾道路對應了城樓各個方向上的城門入口。

  那裡駐扎著更多的軍士,數量很多,而且搭配的也很完善。

  各類步兵、騎兵、弓弩射手、施法者可謂是應有盡有。

  此外還有不少四階、五階的偵測塔。

  這類偵測塔可以完全的窺破一定范圍內的潛行目標。
    只要潛行等級沒有超過偵測塔的等級就存在被窺破的可能性。

  如果這時候走進城門,穿越三十多米長的城樓通道,至此才算是正式踏入阿塔克斯巨城內。

  而城內的地面上的,所有主要道路都是鋪設了青石的硬路。

  這種石路不算平整但卻足夠結實,經得住每天密集的車駕碾壓。

  而這僅僅只是阿塔克斯最靠外的圈層罷了。

  越往城區中心前去,還會相繼穿過第二圈層、第一圈層,以及核心區!

  第三圈層的建築看起來倒是和邦城差不多。

  基本是二層到三層樓的石木混合建築,偶爾會有一座哨塔。

  除此之外,城內各處都有那種高度達到三四百米的極高石塔。

  放眼望去至少有數百座之多,它們像是一根根柱子,插在城市裡頭。

  不同的石塔之間,還有多條纜繩互相連接。

  每條纜繩上都有方盒子一樣的纜車在往來運轉。

  “好家夥,居然利用纜車構成了城市的公共交通體系!”

  不僅如此,天空中的更高處,還有尺寸規格不一的飛艇。

  有些小型飛艇可以直接起落。

  至於大型的飛艇只能在專門的飛艇埠降落。

  各類魔能飛梭和載具也很常見。

  邦城跟真正的巨城比起來,就像是一座鄉村小鎮那樣不堪。

  這才是真正的異界大城市!
  附近有多座纜車塔。

  實際上這類纜車石塔的佔地極大,靠近後就能發現它們更像是一座摩天樓。

  裡面有魔能吊籃,整體結構類似電梯。

  想要乘坐纜車就必須先前往纜車塔。

  而後通過吊籃上到纜車平台,最後等候這前往指定方向的纜車到來。

  這些東西設計的載重都考慮到異族體重的情況。

  所有的吊籃和纜繩都經過了強化。

  有了這種交通工具,倒是能大大增加巨城內的通行效率。

  最重要的是方便管理。

  畢竟巨城中有許多地方都是不允許駕車或騎馬入內的。

  至於飛行就更不被允許了。

  除了信差、空騎斥候和那些擁有特權的家夥。

  阿塔克斯巨城常年禁空,任何外來的飛行目標進入,都有可能會被各種防禦塔和巨弩擊落。

  城內離地100~1200米的高度都屬於禁飛區。

  平時只能看到巨城特許的飛艇、魔能飛梭、龍鷹部隊和少數特殊空騎在遊蕩。

  其余在這個高度的任何非授權的飛行物和魔獸都被受到攻擊。

  甚至連那些接近城樓的鳥兒都會被射下來。

  巨城在內防的方面早就有了一套無比嚴謹的流程。

  這一套標準執行了千百個納羅亞年。。

  都說人老成精,一座城市要是夠老也是能成精的。

  阿塔克斯巨城對內基本沒有什麽問題。

  就算是有,在千百年的時間中,也已暴露了出來。

  可以說這座城市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許多問題早已得到了解決或優化。

  所以來到阿塔克斯巨城,大部分人都只能選擇乘坐纜車,或是乖乖步行。

  要麽就是在有限的路段上駕車前進。

  不過對於許多第一次來巨城的人們而言,乘坐纜車倒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坐在纜車中俯瞰城市,又是另一種風情。

  纜車按站點收費,一般兩座纜車塔之間的路程收費2~3克朗。

  這個價格不算便宜。

  因為從第三圈層進入城內後,想要抵達第二圈層需要在纜車塔換乘8次。

  多少有點兒藍星換乘公交的感覺。

  換而言之,想乘坐纜車前往第三圈層,最起碼也要花費二三十克朗。

  乘坐纜車的人形形色色都有,永遠都顯得忙碌和擁擠。

  但它們就像是血管構築起了巨城往來的新生態。

  如果沿著第三圈層向著中心進發,就可以看到第二圈層的高聳城樓了。

  位於幾百米高的纜車塔上,還能隱約見到第一圈層的牆沿。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圈層的那道城樓居然比第三圈層的城樓還有更加高大宏偉幾分。

  第三圈層的城樓高度的準確數據為125米~135米。

  不同城樓段的高度略有差別。

  有些高,有些更低。

  而第二圈層的城樓高度則達到了驚人165米~180米。

  平均厚度也從35米提升到了50米,當真是又高又厚!
  說起來這就是典型的內緊外松布局
  這種布局顯現出了城內階級的分化情況。

  普通人和貧民住在第三圈層,富商和小貴族住在第二圈層。

  大貴族則住在第一圈層。

  至於執政層肯定是住核心區了。

  說不定在第一圈層也有不少莊園。

  納羅亞大陸貴族那“樸實無華”的生活。

  人均都有著豪華的莊園。

  相比起佔地面積最大的第三圈層。

  第一圈層和第二圈層才像是城市真正的核心和繁榮的區域的所在。

  也是啊塔克斯巨城精華所在。

  第三圈層則更像是積年累月的人口增長和擴張之後所產生的結果。

  畢竟無盡大陸當今的這些人族王國,大部分巨城都有上千乃至數千個納羅亞年的古老歷史。

  在這樣的情況下,階級固化程度可想而知。

  而又因為魔災入侵的外因存在。

  無論是巨城還是邦城,都擁有著極大的防禦潛力。

  平均三道城牆防線起步,絕對是十分誇張的。

  在這方面,就連馬格坦這樣的邦城都不例外。

  第二圈層不僅城樓更高達堅固。

  就連守城的軍士看起來都要更為精銳。

  布置的魔法陣和符文不僅數量更多,等階也更高。

  還有各類罕見的守城器械。

  以此類推,阿塔克斯巨城第一圈層的城樓的防禦程度絕對更加恐怖。

  不過在魔災爆發的時候,防禦格局應該會有所調整。

  從內防變為外防幾乎是必然的。

  否則的話,如今的阿塔克斯巨城也不會積極的修建外圍戰堡和防線了。

  只有把防禦陣地擋在城外,還能盡可能的發揮守軍優勢。

  而此時,這座宏偉的巨城的市政廳中。

  一場會議正在緊急召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