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有一個魔幻世界》264.第260章 布局演變,動力裝甲【求訂閱】
  不同於消息靈通的阿塔克斯巨城。

  馬格坦周邊的其它邦城節點在那裡的魔災危機解除後就放松了警惕。

  而巨城雖然是它們的上級行政節點。

  但是巨城和下轄的邦城在大部分時候都處於互不干涉的狀態。

  當地的領主擁有很大的權限。

  前提是按時納稅。

  邦城對巨城有繳納稅款的義務,反之巨城對邦城也有保護的義務。

  在轄內邦城受到襲擊的時候,巨城必須要派出討伐軍。

  當然,能不能按時趕到就只有天知道了。

  就像馬格坦城遭遇魔災的時候。

  巨城需要先在市政廳召開會議,經過討論之後才決定是否派遣隊伍。

  再加上路程遙遠,這就導致了直到魔災結束以後,討伐軍還在慢吞吞的跋涉。

  但要是有那座邦城沒有按時足額的繳稅,不用兩個納羅亞日巨城的稅務官就會帶著清單親自上門。

  所以在平時的時候,大家基本上各玩各的,誰也不答理誰。

  巨城也不會主動的下達指令。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發展狀態的嚴重不均衡。

  這也是缺乏整體調控下的必然結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附近邦城對來自馬格坦的物資采購訂單來者不拒。

  而貝索斯男爵按照陳軒的吩咐,並不吝嗇采購資金。

  對於那些緊缺的資源,甚至願意溢價收購。

  對外的理由就是重建邦城,所以才會如此不惜代價的進行采購。

  大資金的讓入局,瞬間就引爆了周邊邦城的商貿熱情。

  數以千萬克朗的采購總量甚至在短時間就影響到了附近聚居點的物價。

  源源不斷的物資正通過城外的道路運往馬格坦城。

  多余的資源全都存放進了倉庫裡。

  除此之外,還溢價了十多件收購空間儲物首飾。

  而派往阿塔克斯巨城的隊伍仍在路途中,預計還得要七八個小時後才能抵達第一個傳送陣節點。

  此時的馬格坦城仿佛化身無底洞,瘋狂的利用資本去席卷周邊的資源。

  另外,城內還根據各種建設任務的不同發布了大量的委托。

  吸引了許多傭兵、冒險者前來。

  還有不少諸如鐵匠、煉金術師、建築師、魔紋師等技術人才。

  資本的力量是強大的。

  短時間內的豪橫撒幣能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陳軒對此深以為然。

  稍微的檢閱了一番馬格坦城的最新建設進度。

  他並沒有在這裡多逗留。

  相比之下,還是藍星的事情更要緊一些。

  回到城堡的臥室內,他再次發動了【跨界】回到了位於定嘉區的倉庫。

  象征性的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陳軒就昂首闊步的離開了倉庫。

  隨即開車前往張恆發來的一個地址。

  那裡是距離定嘉區不太遠的一家餐廳。

  人均四五百的檔次,其實對一頓便飯而言已經算很不錯了。

  宏宇重科那邊一共有兩個人來。

  一個是銷售部的專員,其實也就是業務員。

  另一個則是機械設計部中負責接洽業務的部門助理。

  後者會如實的記錄陳軒的設計要求,並提供不同的設計方案。

  前者將根據最終的設計方案,拿出一份合適的報價。

  這套流程早已完善,基本上兩天之內就能敲定最終的方案。

  而後進入到生產組裝的環節。

  十幾分鍾的車程稍縱即逝。

  陳軒把車停在餐廳對面的停車場。

  張恆早就在門口等待多時了。

  至於那兩位宏宇重科的人則還在路上。

  在對方到來之前,張恆可以和陳軒再通通氣。

  走進預訂的包廂內,二人分別入座。

  他親眼看到陳軒換了新車,心中更加堅信他確實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投資。

  “宏宇重科的人還在路上。”

  “應該再有一刻鍾就到。”

  “獵頭公司已經按照您的要求選出了合適的簡歷。”

  “因為要求比較低,所以對方收取的服務費並不高。”

  “您給我一個郵箱,今晚之前他們就會把那些簡歷資料發過去。”

  張恆迅速向他匯報著最新的緊張。

  喝了一口茶水,陳軒點了點頭,隨即拿起手機專注的盯著屏幕。

  看他沒有什麽談興,張恆很識趣的選擇了結束話題。

  實際上當前陳軒的心思還真沒有放在這些事情上。

  他正在查閱楊任勇給他的留言。

  關於工程機械訂購的事情,他已經有了眉目。

  找到了浙省內的新聯重工的總經銷。

  表示出了采購的意向,並且訂購了5輛重型叉車、一輛15噸的移動吊車、兩輛50型的柴油鏟車。

  這些都是工廠中能用得上的工程機械。

  部分原材料的輸送與轉運都需要用到鏟車。

  而叉車和吊車更是常見。

  這這個小訂單只是個楔子罷了。

  真正的重頭戲來自境外。

  在確認供貨渠道正常,工程機械的載具質量過半以後。

  這兩天就會有蘇拉培的手下,利用此前就在內比都注冊好的殼公司進行下單。

  走航運物流的話,差不多半個月就能抵達仰光港。

  當然,各種出口手續還得花費好幾天時間。

  至於匯款倒是簡單,只要手續合規,資金正常流入不受影響。

  而境外本身對於資金的監管並不像夏國那麽嚴格。

  更不用說那些民地武基本都有國外大行的資金帳戶。

  走帳走款要比身處國內的陳軒更加容易。

  他打算一次性采購百余輛重型工程機械,采購金額恐怕會達到數千萬夏國幣。

  除了廠家之外,就只有省級的總經銷才能滿足這麽大手筆的供貨。

  考慮資質審核等等流程,陳軒還是決定不從廠家訂購,而是選擇了直接從經銷商手裡訂購。

  至於經銷商怎麽跟廠家折騰,那就是不需要陳軒操心了。

  這種賺錢的事情,會有大把的人願意去操心。

  看完楊任勇的回復,陳軒在心中思忖了一會兒,而後又給予了他新的指示。

  金磚套現讓他的手中擁有了千多萬的現金。

  不過這種操作短期內不宜做第二次。

  即便是黑市的中介,同一個客戶多次套現黃金也會引起懷疑。

  畢竟國內的路子遠遠比不上那些國際中間商。

  對於縱橫國際的那些大中間商而言,別說是黃金了。

  就算是原油和天然氣他們都敢插上一手。

  陳軒手頭上還有大量的黃金。
    要是收服或消滅了吳勒帕應該還能得到更多。

  對方可是個不折不扣的黃金控。

  到時候這些黃金就需要通過國際中間商來套現了。

  錢江自行車廠目前暫時恢復了正軌。

  正在按照陳軒的需求,對部分產出的自行車進行封存。

  等待後續按照正常訂單的流程運往藍納商貿有限公司的庫房。

  這也是倒騰計劃的重要一環。

  先把自行車給帶過去,後續納羅亞那邊要怎麽魔改都行。

  像是詹森·鐵爐設計的馱負款自行車就很有創意。

  經過了符文強化之後的自行車可以超額運載一到兩噸的貨物。

  魔改後的性能指標遠超藍星的普通款自行車。

  這大概就是兩界技術結合的成果體現。

  先出貨,後轉運,就是目前錢江自行車的主要生產安排。

  除去陳軒預留的訂單外,正常的經營也在繼續。

  有了資金維持,工廠才有余力在維持生產和出貨的同時陸續向各省市的經銷商討要賒欠出去的貨款。

  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這段時間裡,工廠的活動資金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略有增加。

  所以此前陳軒給楊任勇的那筆錢確實形成了正面循環。

  楊任勇這條渠道還有很大的利用空間。

  比如對工廠進行擴建,朝著新能源載具的方向前進。

  逐漸取得相關的資質並積累對應的技術經驗。

  往後可以根據納羅亞方面的需求,布設新的生產線。

  甚至可以將其改造為納羅亞那邊的代工點。

  用黯金、秘銀、山銅、黑鐵作為原材料,熔煉鍛造為半成品。

  再批量運回馬格坦城的工坊,絕對能夠大幅度的提高生產效率。

  只是具體的方案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最好能在兩界的相關負責人當面進行交流。

  故而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有安其拉作為馬格坦城第一位語言導師。

  想要在後續培養出第二位、第三位,乃至更多翻譯都不會有太多的阻礙。

  施法者強大的學習能力和精神力使得他們成為了翻譯官的最佳人選。

  說到翻譯問題,他又想到了之前訂購的語言教材。

  打開網購APP看了看訂單,發現那些教材已經被送到了驛站。

  他準備今晚通宵達旦的把教材給編譯起來。

  正在他自顧自的考慮問題時,坐在身旁的張恆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接通之後說了幾句,他就直接起身說道。

  “陳總,宏宇重科的人已經到了。”

  “哦!”

  陳軒點了點頭,順勢把手機塞進兜裡,跟隨著張恆一起走出了包廂。

  穿過餐廳的大堂,他們看到了剛下出租車的二人。

  這兩個人都穿著便服。

  其中一位夾著公文包和文件袋,另一位則戴著研究背著電腦包。

  “這位是宏宇重科銷售部的張友盼專員。”

  “他旁邊的這位是機械設計部的李建平,李工。”

  “兩位,這就是陳軒陳總。”

  “藍納商貿有限公司的老板。”

  張恆充當起了中間人,互相為他們介紹道。

  雙方簡單的握手寒暄之後,就走進了包廂裡。

  張恆識趣的以催促上菜的名義離開了包廂。

  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不會這麽早開飯。

  這也是他們十點半鍾就來的原因。

  對於銷售部的業務員和設計部的聯絡員而言。

  這種非公務性質的就餐算是隱性福利。

  怎麽樣也比吃公司食堂好,而且還照樣有餐補。

  宏宇重科畢竟是國企下轄的公司,該有的福利那是一樣也不少。

  接下來的二十分鍾,陳軒可以和他們初步談一談。

  就算涉及到某些商業機密,比如報價和設計要求之類的事情也可以直言不諱。

  圓桌上擺放了茶水和瓜子點子。

  雙方都是老油條了。

  看到張恆離開,選擇了乾脆利落的直奔主題。

  張專員先打開了公文包,取出了好幾本圖冊,簡單了介紹一下宏宇重科的生產與設計實力。

  與此同時,被稱為李工眼鏡男也脫下了電腦背包。

  取出了一台厚重的三防筆記本。

  雙方的會談正式開始。

  “不知道陳總打算設計什麽東西?”

  “是機械品類,還是冶金品類,亦或是某種金屬鑄件?”

  張專員在簡單的介紹完公司之後就合上了圖冊,主動開口詢問道。

  只見陳軒低頭思忖了片刻,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後才抬起頭說道。

  “動力裝甲。”

  “知道輻射和戰錘40K系列遊戲裡的那些單兵裝甲嗎?”

  “阿斯塔克修士和T系列動力裝甲。”

  陳軒先用遊戲概念作為引申,以便於讓他們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同時為展開接下來的話題進行鋪墊。

  聽完他的描述。

  張友盼和李建平不約而同的對視了一眼。

  旋即用詫異的眼神看向了他。

  輻射和戰錘都是著名的ip,先不說其系列豐富的遊戲。

  宏大而有趣的世界觀,使得這兩個ip變得家喻戶曉。

  至少在年輕人當中是這樣的。

  完全沒聽說過的不能說沒有,只能說不多。

  張、李二人自然也不例外。

  他們的年紀都不大,三十出頭正是經歷過夏國互聯網和電腦普及的年代。

  也曾經是遊戲的主力軍。

  不過,正是因為了解。

  所以當他們聽到這個要求的時候感到十分詫異。

  “以宏宇…不…就算以當今世界的頂級技術也很難做出遊戲裡的動力甲。”

  “其中技術難度最高的是動力源。”

  “輻射中的動力甲采用核融合核心驅動,在故事的設定中,那是一種核電池。”

  “而阿斯塔克修士更是通過基因異化的改造搭配上神經鏈接的動力裝甲,技術上更是難以實現。”

  沉默了片刻,李建平扶了扶眼鏡,用理工男特有的嚴謹,認真的解釋道。

  陳軒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茶水,而後才慢條斯理的說出了一句有些欠揍的回答。

  “我當然明白。”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