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官居一品》第685章 定江王
  第685章 定江王

  ~
  但出乎意料的是,沈默命人搬了把兩把椅子,請那年輕的婦人坐下,然後對上首的沈賀拱手道:“兒子不孝,父親大喜、弟弟降生竟都未曾回鄉致賀,實在愧疚無比,今日值此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孩兒鬥膽請父親過來與姨娘並坐,好讓孩兒補上這一禮……”

  沈賀一下有些不知所措道:“這這,用不著吧,心意到了就好……”那婦人也起身小聲道:“少爺莫折殺奴家。”

  沈默看一眼沈老爺和殷老爺,意思是,該你們倆上了。沈老爺便笑道:“兄弟,總是孩子一片孝心,你就受了吧。”殷老爺也笑道:“是啊,不然拙言心裡也是個遺憾,親家你就去坐下吧。”在兩位老人家的勸說下,沈賀才起身坐到那椅子上。

  沈默又請那婦人坐,婦人卻直推不敢,她總也是知道禮數的,若是今天受了沈默這一拜,明天就能被紹興人的吐沫星子淹死,恐怕娘家人都會說她不知天高地厚、腦子被漿糊住了的。

  所以任憑沈默如何勸說,她都是不肯坐的,最後還是沈賀圓場道:“拙言啊,既然……她不願坐,就不要勉強了。”說著對那婦人道:“你就站在我邊上吧。”婦人點點頭,不再做聲。

  沈默也不再強求,端端正正的跪在他們面前,恭恭敬敬的大禮參拜。

  看著一絲不苟行禮的兒子,沈賀的眼眶濕潤了,兒子對他的愛毋庸置疑,但一直以來犬父虎子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至少他本人,已經習慣了兒子的強勢支配;但在這個父為子綱的社會中,這樣的父子關系,無疑會給他帶來不小的壓力和困擾,但沈賀一想到兒子為自己、為這個家所做的一切,抗議的話就無法說出口;其實他也願意接受現狀,只是在某些時候、某些方面,總是會表現出一些反抗,仿佛便可證明他還是一家之主一般。

  對於老爹的這種心態,沈默其實早有了解,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是不以為然的,因為當時他覺著,這個家從當初寄人籬下,食不果腹,到後來迅速好轉,很快成為紹興城的大戶,全都是自己苦心謀劃、辛勤經營所得,而沈賀乾過什麽?能幹什麽?就連想要謀個升遷,還得靠自己請客送禮!

  所以沈默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從沒以這個時代的標準對待過父親,還以‘我是從後世來的,所以用後世的觀點處理父子關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借口來自我安慰。但隨著他年齡增長,心理成熟,尤其是自己也成為父親之後,才終於明白,對於任何一個男人、尤其是一個父親來說,需要的不止是錦衣玉食、寶馬輕裘,他更需要有權威,需要被尊重,需要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力量,否則再多的榮華富貴,也無法使其真正的快樂。

  正因為認清了這一點,沈默反省了自己與父親的相處之道,終於明白自己太過自私,總是想按照自己心中的‘慈父’形象,來改造自己的父親,卻從沒想過他的感受。沒有哪個男人喜歡被別人改造,父親之所以默默接受了他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愛他不願讓他傷心;同樣的,他也愛自己的父親,又怎能讓父親不快樂呢?
  所以沈默收起了對父親的要求,欣然接受了他騙自己、娶偏房,甚至為自己添了個小弟弟的事實……雖然這些仍然讓他很不舒服,但父親為他犧牲了那麽多,他這點不舒服,又算什麽呢?於是在了解了情況之後,他親自去把那娘倆接來,然後請了親朋好友見證,恭敬的補上了賀禮。

  他之所以如此鄭重,出於三方面考慮,一來,沈賀怕兒子的傳言,已經成為紹興城的笑談,借此可以告訴全紹興人,那不過是個笑話,沈賀娶媳婦,不用經過任何人的同意;同時也是為了自己……把父親逼得偷偷納妾,這在當時可是不孝的表現,一旦被人發現,拿來做文章,說不定就讓自己窩囊下課。既然心中有大抱負,就得注意這些小節,不能壞了大事。

  第三,是給父親新娶的女人順氣……老夫少妻本來就容易出問題,沈賀偷偷摸摸做賊似的舉動,定然讓那‘小媽’心裡不痛快,日後難免會和沈賀慪氣,所以沈默得把這件事擺平,讓那女人感到被尊重,心裡不鬧別扭,把父親伺候好。

  為了給父親加碼,他還對弟弟表現出了十分的喜愛,並對那姨娘許諾,將來自己會安排他去最好的書院,跟最好的老師讀書。誰知那姨娘小聲道:“您的學問就是天下最好的……”

  沈默痛快答應道:“成,等弟弟長大了,就讓他跟著我讀書。”

  那姨娘登時十分歡喜,千恩萬謝,卻也知道人家為什麽這麽對自己,日後對沈賀自是小心侍奉,卻也算是知情知趣。當然這是後話……

  ~~~~~~~~~~~~~~~~~~~~~~~~~~~~~~~~~~~~~~~~~~~~~~
  當天下午,沈默便登上了西去的客船,與他同行的,還有滿臉沉思的沙勿略。兩天后,船入鄱陽湖,準備從湖上駛入長江,再往江北承天府趕去,在那裡與皇帝的隊伍匯合。

  鄱陽湖就是彭澤湖,此時已經成為大明第一大湖,碧波蕩漾,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渺無際涯,船行其上,有大海之遼闊,令人心曠神怡,而無大海之顛簸,令人輕松愜意,真讓旅途變成件愉快的事情,沈默也終於從離愁別緒中擺脫出來,命人請沙勿略上甲板,要與他一起飲酒賞景。

  沙勿略也是思考的腦仁生疼,也想換換腦子,於是欣然應允,兩人便坐在船上視野最佳處,就著三五個小涼菜,一斤半老黃酒,一面欣賞著如畫的美景,一面輕聲細語的說著話。

  “神父,我看你這幾天,一直眉頭緊蹙,似乎心事重重,”沈默輕聲道:“若是方便的話,不如說給我聽聽,也許我能幫你出出主意呢。”

  “方便,當然方便。”沙勿略點頭道:“原本就是想問問大人的,但這幾日見大人心情不太好,所以一直沒問。”

  “現在我心情好了,”沈默笑道:“你問吧。”

  “那好,我就說了,”沙勿略點點頭道:“我來東方世界二十年了,但遲遲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讓東方也如西方那般認同耶穌會,接受主的恩典,後來我認識到,只有讓大明這個東方世界的宗主先接受了天主教,那麽它的藩屬臨國才會接受。所以我想盡一切辦法來到了大明,有幸見到了大人,並在您的帶領下,去了您的故鄉,在那裡見到一位長者,他提醒我說,只有先讓士大夫階層認同我,讚揚我,我的傳教事業才能順利展開……”

  沈默點點頭道:“確實如此。”這番話就是他教沈老爺說的,當然不會反對了。

  “可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沙勿略聳聳鼻子道:“我想來想去,都不知該從哪裡下手……”說著兩手一攤道:“不瞞您說,我們的傳教工作,一般都是從修建兼具救濟與教育功能的慈濟會入手,吸引窮苦人為了得到救濟,而聽我們傳播主的福音,同時還可以為我們贏得良好的聲譽。”

  沈默默不作聲的聽著,心說這家夥還真實誠。

  “但貴國幾乎沒有乞丐,”沙勿略一臉無奈道:“老人、孤兒和殘疾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救濟,這是我們比不了的,所以這條道走不通。”

  沈默不禁老臉通紅,心說你那是沒去西南、西北、中原看看,估計直接就不鬱悶了。

  沙勿略不知道沈默的小心思,仍在那一臉苦惱道:“連慣用的方法都無效了,我真不知該如何去打動那些士大夫了。據我所知,在貴國,士大夫們畢生鑽研的,就是孔聖人的道德哲學,只有在這方面考試奪魁、取得功名,或者成為公認的大儒,才能得到我需要的……認同和尊敬。”說著無奈的歎息一聲道:“但我打聽過了,貴國不允許外國人參加科舉,而且我今年都四十歲了,也不可能比得過那些一生專修此道的大儒……”把心裡的鬱悶竹筒倒豆子似的說出來,沙勿略感覺心情好多了。

  但沈默卻笑著告訴他:“你錯了,其實大明的哲學相當的片面,且幾乎沒有自然科學,這些都是別人不及你的地方。”見沙勿略一臉迷茫,沈默微笑道:“還記得我跟你說過邏輯學的問題嗎?大明最缺乏的就是這個,因為缺乏邏輯規則的概念,所以在對待孔子的道德哲學時,毫不考慮各個分支相互的內在聯系,而隻以自己的需求為要,任意割裂聖人之言,才會得出一系列混亂的格言和推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人想要說明,人應該禮賢下士,向不如自己的人虛心求教,便會引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但當他想說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時,又可以用孔子的‘無友不如己者’豈不是自相矛盾?”說著喟歎一聲道:“正因為沒有邏輯學的支撐,聖人門徒才會一直在原地兜圈子,陷入詭辯與誤解不可自拔。”

  “您的意思是,讓我教授他們邏輯學?”沙勿略輕聲問道。

  “你說他們缺乏邏輯,他們還說你沒有學問呢,”沈默搖頭道:“這個先不著急,還是先讓他們對你服氣吧。”說著為沙勿略點明方向道:“大明在天文學、幾何學等近代科學方面,已經落後於西方了,而一件對我們雙方都很有利的事情是,大明的士大夫求知欲都很強,尤其是喜好新奇的東西,你看能不能以此為突破口,讓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然後把那些新科學講授給他們,等他們知道自己的無知時,自然會對你佩服的五體投地,到時候你傳教的時機成熟了,我大明的士大夫也因此開闊了眼界,這種雙贏的局面,是我們都願意看到的,對不對?”

  聽了沈默的話,沙勿略沉思良久,終是點頭道:“如果是這樣,那簡直太好了。”

  “那咱們為雙贏乾杯。”沈默舉杯道。

  “我敬大人!”沙勿略趕緊舉杯道。

  ~~~~~~~~~~~~~~~~~~~~~~~~~~~~~~~~~~~~~~~~~
  達成共識後,沈默便與沙勿略商量具體的措施,諸如趕緊寫信給教廷,命他們多派飽學之士,攜帶西洋奇巧前來支援;自己為他取得在大明的長期居留權,並提供與士大夫接觸的便利條件等等。

  兩人興奮的說著話,忽然感覺船沒有那麽平穩了,沈默這才回過神來,看看天空萬裡無雲,不像是起風了,便問道:“怎麽回事兒?”

  三尺趕緊下去詢問,過了好一會兒,才回話道:“船頭說,是到了湖北部,這裡湖面變窄,水流變急,因為不穩了。”沈默點點頭道:“知道了……”卻見三尺仍然站在那兒,表情遲疑,仿佛還有話要說。

  “有話快說……”沈默看他一眼道,若不是當著外國友人的面,下半句也少不了。

  “唉……”三尺小聲道:“是這麽個事兒,船頭說,大人得準備準備,待會兒到了都昌縣老爺廟,得祭定江王了。”

  “什麽定江王?”沈默皺眉問道,他雖然從不說,但心裡是很抵觸那些怪力亂神的。

  “這個……那個……”三尺吭哧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一拍大腿道:“我費這勁幹啥,讓船頭自己來說不就成了。”

  “那就去。”沈默白他一眼道。

  不一會兒,三尺領了個老實巴交的漢子上來,他不是沈默的人,而是進入鄱陽湖前,擔心湖大迷路,在鄱陽縣雇的向導,姓韓,行老六,一見到沈默就趕緊恭敬行禮,口稱公子。

  沈默和顏悅色的問他道:“老韓,你說要祭奠定江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兒?能不能跟我說說。”

  “公子爺有所不知,在這彭澤湖北區,有一形似三角,長五十裡的水域,是定江王的道場。”韓老六一臉嚴肅的向北方磕個頭,這才小聲道:“相傳元朝末年,我太祖皇帝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決一死戰,上千艘戰船攪成一團,王找不著帥,帥找不著將,結果太祖皇帝的旗艦,被陳友諒手下的第一猛將張定邊追殺,一直追到那片水域,眼見就要被追上了,結果那張定邊的戰艦突然就翻了;逃過一劫的太祖爺定睛一看,原來是隻巨大的大頭黿,危難時刻救了他。後來太祖爺重新殺回戰場,我吳軍士氣大振,後來終於打敗了陳友諒。後來太祖爺當上皇帝後,為了感謝救他一命的大頭黿,便在那段水域邊的沙洲建起一座‘老爺廟’,並封其為定江王。”說到這,韓老六的表情變得可怖起來,道:“從那以後,過往的船隻行道老爺廟,都要殺一隻雞,用雞血祭祀定江王;要是不宰殺公雞或不燒香拜佛者,將遭到船沒人亡之災……”

  響晴白日的,沈默讓這韓老六說得一陣寒毛直豎,乾笑道:“這是傳說還是?”

  “當然是真的了。”韓老六著急道:“我們湖上討生活的都知道,但每年都有些過路的外鄉船,不信這個邪,全都在那裡被定江王拉到湖底下,再也回不來了。”

  沈默聞言看看三尺,又看看沙勿略,但這倆家夥都假裝木頭,不發表任何意見,他隻好乾笑幾聲道:“既然有這個風俗,那我們也祭一下吧,不就是隻公雞嗎?就算是感謝定江王救了太祖爺吧。”

  見他被說通了,韓老六就趕緊去準備,過了一炷香的時間,請沈默上前甲板,沈默笑道:“你祭一下就成了,我就不用去了吧。”

  “要去的,非得船上最尊貴的人主祭才行。”韓老六堅持道。

  “那好吧。”在這些事情上,沈默就是那麽從善如流。

  一行人下到甲板上,果然桌台、香燭、幌子、點心都已備齊,當然還有一隻被困成粽子的大公雞。

  那韓老六對著北面嘀嘀咕咕,表情極為虔誠,然後請沈默給定江王燒紙,他自己則殺了雞,將雞血倒在一個碗裡,奉給沈默道:“公子,您把這個撒到湖裡,咱們就平安無事了。”

  沈默依言而行,將一碗雞血灑到湖裡,把碗遞還給韓老六,故作輕松道:“咱們可以過去了吧?”

  韓老六看看天色,搖頭道:“還不行,這段湖面逢醜、卯、巳、未、酉、亥時是安全的,現在是午時,進去就完蛋。”

  他話音未落,便見一艘快船從邊上掠過,往那段韓老六口中的‘定江王道場’衝去,然後又有五艘快船,緊跟著也進了那段水域。
——
  分割——
  過完節了,繼續更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