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官居一品》第173章 當朝首牧與西施舌
  第173章 當朝首牧與西施舌
  令守衛兵丁更加瞠目結舌的是,總督大人竟然親自出迎,親熱的攬著這位年青大人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拙言啊,你可讓老夫久等了。”

  別說那些看熱鬧的兵丁,就連沈默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弄得頗不自在,隻好擺出一臉受寵若驚,一躬到底道:“部堂大人要折殺下官了。”

  張經伸手將他托起,笑道:“拙言不必如此,你是聖上欽差,當為陛下保持尊嚴。”

  沈默隻好順從的起身,在張總督異乎尋常的熱情迎接下,跟著他到了前廳門口。

  離著廳門還有兩三丈的距離,緊閉著的中間四扇廳門便無聲的緩緩打開,一股帶著馨香的暖氣迎面撲來,讓沈默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

  張經笑道:“拙言請進。”

  “部堂先請。”沈默趕緊側身相讓道。

  “那就一起進。”張經大笑著,拉著沈默的胳膊,並肩進了大廳之中。

  只見這大廳極是軒敞,抬頭迎面先看到一個青底大匾,上書‘恪恭首牧’四個鎏金大字,後有一行小字:‘嘉靖三十三年九月,書賜東南總督張經’,又有‘萬聖帝君之寶’的印璽,竟然是嘉靖皇帝所書。

  匾額下是大紫檀雕螭案,地下是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中間是名貴的羊絨地毯。至於一應擺設,皆是貴重莫名,無需贅述。倒是屋內四角擺著的四個熏籠,讓沈默多看了兩眼……只見那三尺來高的青銅鏤空熏籠之中,無聲無息的燃燒著紅彤彤的炭火,既不冒煙,又沒有味,讓人隻感覺溫暖如春,渾沒有尋常炭爐那種嗆人的煙火氣息。

  ~~~~~~~~~~~~~~~~~~~~~~~~~~~~~~~~~~~~~~~~~~
  婀娜娉婷的侍女為二位大人上茶,便無聲無息的退下了。

  “明前龍井。”端起薄如蟬翼的茶盞,輕輕掀開杯蓋,貪婪的嗅一下幽香四溢的味道,張部堂呵呵笑道:“拙言請用,這可是本官的珍藏哦。”

  沈默依言端起茶盞,輕啜一口香茗,頷首讚道:“初品時鮮醇柔和,細細啜之,馥鬱若蘭,喝下一口,便已經滿口生津了。”便由衷讚道:“下官雖然酷愛茶道,卻也從未喝過如此珍品。”

  聽他的讚歎發自肺腑,張經竟如老頑童似的笑道:“這可不是一般的雨前,乃是獅峰最古老的幾棵茶樹上生的。就算老夫,也得可憐巴巴的向李天寵討要,才得了這麽幾兩,一般人來了我都不舍的拿出來。”

  “我的老大人,您這唱得到底是哪一出啊?”所謂‘禮賢下士,必有所求’,如果沈默再裝傻,那非得被張經當成傻子,於是他乾脆擱下茶盞,直截了當的問道:“這裡沒有別人,您就跟學生我直說吧,不然心裡七上八下的,再好的茶葉我也品不出味道來。”

  張經聞言面色一變,悶頭喝幾口茶,也擱下茶盞,再抬起頭來時,已經恢復了當朝首牧該有的氣度,他歎口氣道:“年輕就是好啊,初生牛犢不怕虎,銳利。”

  沈默恭聲道:“大人誤會了,學生不是有意冒犯,只是自覺才淺德薄,受不得您如此厚待。”

  張經緩緩搖頭,雙眼如錐子般緊緊盯著沈默,沉聲道:“你當得起……老夫的身家性命,我東南的抗倭大業,全在拙言你的一念之間了。”

  沈默錯愕,勉強笑道:“大人不是開玩笑吧?下官……”

  “老夫不是開玩笑。”張經攏一攏花白的胡須,輕聲道:“我拜托拙言一件事,請你務必答應。”

  沈默心說我也只有那份給皇帝的報告,能入了你張部堂的法眼吧,便不敢一口一下,只是起身拱手道:“請部堂明示。”

  張經見他沒有像想象的那般滿口答應,心中微微一沉,一咬牙,竟然也巍巍起身,筆直的腰杆微微彎下,也向沈默拱手道:“請拙言務必等老夫打完下一仗後,再向陛下呈送你的稟報。”

  沈默哪敢受他的禮,趕緊側身讓開,輕聲道:“最晚臘月二十四。”

  “還有不到二十天嗎?”張經喃喃道:“就不能再晚點嗎?”

  “聖旨限我年前稟報,也就是最晚臘月二十七送到。這個季節裡,八百裡加急要用四天,”沈默恭聲道:“也就是說最晚臘月二十四日一早,下官的稟報就必須發出了。”

  失望的神色一閃而過,張經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許久才微微頷首道:“二十四就二十四,總不能讓拙言太難做了不是?”

  ~~~~~~~~~~~~~~~~~~~~~~~~~~~~~~~~~~~~~~~~~~~
  待雙方重新落座,沈默便將他寫戚繼光抄的那封信,雙手奉給了張部堂道:“學生路過龍山衛時,戚元敬將軍正要上書部堂大人,下官便順道給他捎過來,敬呈部堂大人。”

  張經接過那書信,撕開封口,當著他的面讀一遍,玩味笑道:“想必這裡面也有拙言的心血吧?”

  沈默在龍山衛住了半個月多,這是誰也瞞不過的,還不如大方的承認,便點頭害羞笑道:“學生向戚將軍求教來著,他覺著也不全是胡說,便將學生的一些看法加了進去。”

  張經呵呵笑道:“拙言啊,你還是太年輕了,被人家戚參戎當槍使了,以後可不要再乾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了。”

  沈默心裡跟明鏡似的……這封信由自己帶來,上面又有自己的主意,無疑便掛上了他沈巡察的面子,讓恰好有求於自己的張部堂難以開口拒絕,這恰恰是他主動給戚繼光送信的目地所在……管你是部堂還是大帥了,想讓我辦事,就得也給我辦事才行。

  但張經非但不會為這個生氣,反倒還會因此而放下心來……張部堂會覺著你沈拙言既然有求於我,自然會盡心盡力幫我辦事的。其實本質上與沈默收下戚繼光的金銀是一個道理。

  完成一筆不必言說的交易,張經果然放了心,卻也失去了談話的興致。耐著性子詢問幾句沈默一路上的見聞,終於等到管家進來,輕聲稟報道:“老爺,可以用膳了。”

  張總督便起身笑道:“走,拙言,陪老夫吃飯去。”

  ~~~~~~~~~~~~~~~~~~~~~~~~~~~~~~~~~~
  到了飯桌上,幾盅小酒下了肚,兩人之間的尷尬便消失不見,仿佛地位也不那麽懸殊了,感情上也親近了許多,可見吃吃喝喝確實是增進友誼的不二法寶。

  張部堂是福州人,府上的膳食自然以淡雅鮮嫩的閩菜為主,尤其是各種海鮮烹製的菜肴,佔了餐桌上的主導,所以一桌菜特別講究一個‘鮮’字,什麽菊花鱸魚、太極明蝦、白燒魚翅、淡糟香螺片、清蒸加力魚等等等,無一不體現這一點,與以‘霉’、‘醬’、‘醉’為鮮明特點的紹興菜,正好形成兩個極端。

  雖然永遠不會承認家鄉菜不如人,但幾乎是一吃之下,沈默便傾倒在福州菜的鮮香之中,連一直保持很好的吃相都險些不顧了。

  見他讚不絕口,張部堂頗為自豪,親自指點家鄉菜的各種吃法。當一盤雞湯汆海蚌端上來,張部堂便為他介紹道:“這是我們福州漳港所特產的一種海蚌,切成薄片,在沸水鍋煮至六成熟後,再用你們紹興酒做調料醃漬片刻。吃的時候淋以燒沸的雞湯,現淋現吃。”說著一臉陶醉的讚道:“你看雞湯清澈見底,蚌肉如水中芙蓉,看一看都是莫大的享受……吃起來更是極甘極鮮,余味悠長,就像品嘗美人香舌一般。”說著突然笑道:“這道菜你們紹興人是不吃的。”

  沈默奇怪道:“為何紹興人吃不得?”

  六十多歲的張總督促狹的笑笑道:“因為這種蚌內有一塊雪白透紅的小小嫩肉,常伸出殼外,恰如美人的香舌一般,所以有個雅名叫西施舌……看在老鄉的份上,拙言還是敬而遠之吧。”西施是紹興諸暨人,張經便拿沈默的籍貫開起了開玩笑。

  連徐渭都佔不了沈默的便宜,張部堂顯然是找錯了對手,只聽沈默先是一臉肅穆的朝那盤‘西施舌’拱了拱手,一本正經道:“西施姑娘,自從滅吳一戰後,人們就再也見不到您的身影,本以為您已經在浣紗溪邊長眠,誰知卻還在福建海底漂泊,千年過去了,您肯定十分想家了。”說著一臉悲憫道:“現在請進小生的五髒廟暫住,等過得幾日,在下便帶您回到故鄉。”

  張經笑得前仰後合,隻好請沈默獨自享用這一盤雞湯汆海蚌。

  沈默一邊享用這極脆極鮮的西施舌,一邊好奇問道:“古來的美女眾多,為什麽不叫昭君、貴妃、貂蟬,單單要說是我們西施的呢?”
——
  分割——
  以上3000字,下面插幾句。

  恩,有必要解釋幾句。前面數章的速度有寫快,並不是著急什麽的,主要是不想在鬱悶情節上停留太久,影響了大家的心情……但抗倭是第一卷的大背景,一切官場鬥爭和勾心鬥角,都要在這個背景下展開,如果我不寫那些,大家就會覺著接下來的政治鬥爭是誤國誤民,狗咬狗一嘴毛,沒一個好東西的,對很多人物的判斷也就失之臉譜化了。只有融合在這個大背景下,才能明白每個人的掙扎與抉擇,明白在這個年代裡,是沒有簡單的對與錯,好與壞的。

  所以不能不寫,也不能寫的太淡,便有了那幾萬字的鋪陳。

  下面劇情將一直凝聚在官場鬥爭之上,因為主角是文官,也不是領兵的料,而且本書的重點是官場,至於抗倭戰場,統統都會虛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