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官居一品》第1071章 名師高徒(上)
  第1071章 名師高徒(上)

  @@@@@@@@@@@@@@@@@@@@@@@@@@@@@@@@@@@
  隆慶二年三月十六日,送別徐階後的沈默,悄悄回到了北京城。

  在他離京的這三個多月裡,京城官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是內閣首輔、少傅、建極殿大學士徐階猝然致仕,原先的次輔、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李春芳遞補為新任首輔。排行第三的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沈默,自然進為內閣次輔。

  然後是六部九卿,左都禦史王廷相猝死,由原禮部尚書趙貞吉接任,至於趙貞吉空下的位子,召原禮部尚書、致仕在家的老臣高儀接任。刑部尚書黃光升致仕,位子由南京禮部尚書毛愷接任。

  之下還有禮部左侍郎殷士詹轉任右都禦史督漕運,其職務由吏部右侍郎張四維接任。張四維的職務,由文選司郎中陸光祖接任。大理寺卿楊豫樹,升為刑部左侍郎,其職位由原應天府尹孫丕揚接任。詹事府詹事諸大綬任禮部右侍郎……

  這令人眼花繚亂的官員大換班,才只是初步變動而已,還有更複雜、涉及范圍更廣的人事變遷,會在之後的日子裡慢慢發生。但已經可以從中,看出一些端倪來了:
  首先,從表面上看,這是胡宗憲案引起的衝擊,內閣首輔、兩名九卿大員落馬,算是為這起震驚中外的醜聞畫上了句號。但從本質看,這卻是山西幫和東南幫,針對以徐階為代表的保守勢力,發動的一次成功的搶班奪權。

  如果看透了本質,就能理解這一系列變動中的不可思議了:
  首先,最不可思議的,就是原次輔李春芳,竟然在蜚聲四起的情況下,登上了首相的寶座……這其實是當今朝中三大勢力,山西、東南,以及瘦死駱駝比馬大的徐黨,三派之間博弈的產物。對於這個執掌樞機、宰輔天下的位子,三黨都勢在必得、又都奈何不了其他兩家,只能將和三家關系都不錯,又沒什麽威脅的李春芳留下,使他成為三家的一個緩衝。

  其次,才剛回京的吏部右侍郎張四維,竟又升一級,成了禮部左侍郎,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晉黨為他下一步入閣在鋪路了……對於名聲和官聲都極佳的子維同學,入閣乃是遲早的事情,就看何時被提上日程了。

  還有,新任禮部、刑部二部堂的人選,不是人們之前熱議那幾位,而是賦閑在家的高儀和南京吏部尚書毛愷,這兩位在徐階跟前極不得寵的老臣。此番老二位能東山再起,跟其背景有極大關系……前者是浙江杭州人,後者是浙江江山人,與當今次輔大人同籍。

  當然,這次東南能一舉拿下兩尚書,也有些運氣成分……黃河春汛決堤,淹了黃河半個省,如果堤壩修不好,夏汛的情況將更嚴重,這時身為工部尚書的朱衡,再去任左都禦史,就有些臨陣脫逃的意思了。他已經離京去河南督戰了,出任總憲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然而都察院乃徐黨的喉舌骨乾,二百多名禦史大半出自徐階門下,絕對不能看護老巢的位子交給別人。所以趙貞吉隻好臨危受命,轉任左都禦史,空出了大宗伯之位……那這個位子,就該身為帝師的殷士瞻擔當了。然而殷士瞻賄賂太監、企圖入閣的傳聞方興未艾,老殷又是個要臉之人,堅決不接受皇帝的任命,而要求去接手誰都不願碰的漕務。

  他這一舉動,是很成功的危機公關,立刻再無人非議於他,皇帝也在其再三懇請下,勉強答應下來。

  讓來讓去,這個位子落在了已經在家賦閑好幾年的高儀身上……

  ~~~~~~~~~~~~~~~~~~~~~~~~~~~~~~~~~~~~~
  除了官場的大震動之外,最近還有一樁奪人眼球的事情,那就是隆慶新朝的首次掄才大典——戊辰科科舉的舉行。

  上月中,便已經舉行了會試,兩位大主考,乃是武英殿大學士李春芳和東閣大學士張居正。這個任命一公布,也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論,但有山西幫鼎力支持,東南也沒有異議,那些心中不爽的清流之士,又能如何呢?
  不管朝中如何雲詭波譎,隆慶朝的第一次春闈,還是得意順利進行,來自全國的一千六百名舉人,經過三天三夜磨成鬼的筆試,又在忐忑不安中等候半個月,已經於月初看到了禮部張貼的皇榜,及第之人自然欣喜若狂,落第的舉子則大都如喪考妣,有的直接打點行裝,回家繼續用功,有的則寄情秦樓楚館,借那些善解人意的紅顏知己,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不過他們幹什麽已經不重要,因為人們的注意力,已經全部集中到即將舉行的殿試上來。

  群眾從不關心失敗者的命運,這便是現實的無情。

  沈默回到家裡時,正是殿試的前兩天,當天他和家裡人一起享一番天倫之樂,聊解沒有陪她們過年的歉疚之心。

  阿蠻早就在年前到了府上,自然受到了若菡和柔娘的熱烈歡迎,對於這個她們當年就無比喜愛的小女孩,兩個女人對其關懷照料無微不至,完全把她當成了自家的長女。而阿蠻的到來,也使沈家略顯沉悶的後宅,再次煥發了生機,每日裡歡聲笑語不斷。倒讓以為她們會‘望穿秋水’的沈閣老,小小失望了一下。

  不過當他看到,梳著靚麗的茴香髻、穿著嫩黃短衣、白綾細腰襦裙,做漢家女兒打扮的阿蠻時,不由一陣錯愕。

  見他神態反常,若菡對柔娘笑道:“果然,鮮花般的女孩兒,就是比咱們人老珠黃的奪眼球。”

  柔娘掩嘴偷笑,阿蠻羞得滿臉通紅。沈默苦笑道:“就是沒見過小阿蠻穿漢裝,所以一時沒認出來。”

  “那,到底是漢裝好看呢,還是原來的裝束好看?”若菡調笑道。

  “都好看,都好看,關鍵是人好看。”沈默打個哈哈道。

  晚上睡覺時,若菡又提起阿蠻道:“一轉眼,當年的小丫頭,都變成大姑娘了。”

  “嗯。”沈默含糊道:“是啊,阿吉都成小夥子了。”

  對於這個回答,若菡十分滿意,手上又加了幾分誠意,舒服的沈默快要睡著了。

  冷不丁,若菡又道:“我看著,她對你有些意思呢。”

  “誰?”沈默的背明顯一緊,坐起身來道。

  “她唄。”若菡笑眯眯的望著他道:“十六七的大姑娘,該找婆家了。”說著臉湊到沈默眼前,吐氣如蘭道:“肥水不流外人田,老爺就把她收了吧。”

  “……”沈默的手搭在她腰上,眯著眼道:“真不像四個孩子的媽……”

  “我跟你說正事兒呢。都是當宰相的人了,怎麽還這麽沒正型?”

  “那你像個當娘的嗎?”沈默嘿嘿笑道。

  “……”若菡一時氣結,然後夫妻倆笑作一團。

  笑完了,若菡正色道:“說正經的,方才跟你提的阿蠻的事,你要好生考慮考慮,我真覺著,把她留下,咱們一起快樂的過日子,也挺好的。”

  “這事兒就此打住,”見她再次提起,沈默也隻好正色道:“雖然她現在如花似玉、窈窕可人,但在我心裡的阿蠻,永遠是當年那個奶聲奶氣、拖著鼻涕的小阿蠻,也許有人有特殊愛好,但我沒有!”

  “那你幹嘛那麽看她?”若菡見他不是作偽,便耍賴道:“能不讓人往壞處想嗎?”

  “我是覺著,”沈默無奈道:“她還是穿原來的服裝更好看……漢家女人的衣服太拘束,把她的靈魂都困住了。”

  若菡聽得兩眼發直道:“你怎說話老氣橫秋的呢?”

  “我呀,因為我確實老了啊。”沈默閉上眼,歎息一聲道:“江湖歲月催人老,所以你也得叫叔叔。”

  前半段讓若菡心疼不已,後半段卻差點沒背過氣去,夫妻倆便又笑鬧起來。待又戰了一場,若菡又想起件事道:“你沒看著柔娘有些不對勁?”

  “沒,我眼裡只有你。”沈閣老太會說話了。

  “死樣,白瞎了人家一片癡心。”若菡雖然高興,嘴上卻道:“我知道她是為了什麽。”

  “什麽?”

  “又一批平反名單出來了。”若菡輕聲道:“還是沒有曾大帥的名字,現在先帝時獲罪的大臣,還沒平反的已經不多了。”

  “嗯。”沈默面色鄭重起來道:“快了。”

  “快了是什麽意思?”若菡雖然從來不問政事,但這次得破例了。

  “徐閣老在面聖請辭時,向皇帝提出了三個要求,其一就是,希望能給他的恩師夏言平反。”談到政事,沈默那難得的溫柔蕩然無存,緩緩道:“現在之所以還沒有下文,是因為此事關系甚大,要等我回來再議。”說著淡淡道:“如果夏言平反,那曾大帥自然順理成章。”

  “那太好了,”若菡由衷為柔娘高興道:“她終於可以一解多年夙願了。”

  沈默卻無聲歎息,頗感頭痛,只是沒讓若菡看到。

  ~~~~~~~~~~~~~~~~~~~~~~~~~~~~~~
  第二天早晨,又與三個小兒女親一陣,到了辰時中,沈默便往前院走去。

  到了前書房,卻不見二位先生的蹤影,警衛告訴他,府上來了許多客人,二位先生在前面招待呢。

  “怎麽不通報?”沈默微微皺眉道。

  “句章先生說,您昨兒才回來,旅途勞頓,就不打擾您了,”警衛道:“隻說您什麽時候起來,什麽時候到前面去就成。”

  看來既不是什麽重要人物,也不是什麽生人,沈默點點頭,心裡有了數,便往前面走去。

  還沒到大廳,就聽到裡面笑聲不斷,一轉過屏風,好家夥,這一屋子人啊,開大會呢。

  外間裡那些人,雖然在談天說地,但許多人都留了幾分注意在屏風,一見他的身影出現,便叫道:“師相來了……”於是廳裡幾十號人,紛紛起身向他施禮,一齊道:“學生拜見師相!”

  沈默一陣惡寒,竟也有這樣叫自己的了。
——
  分割——
  關鍵時刻遇到瓶頸,我急的嘴上都起泡了。一刻都不敢停歇,好容易理清了思路,

  今晚就是豁上不睡,也要再寫出一章。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