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走進不科學》第9章 不算理想的開局(下)(嚶嚶嚶,求收
  第9章 不算理想的開局(下)(嚶嚶嚶,求收藏追讀推薦月票!)

  “自己做木頭餐盤?”

  小牛同學的這個要求在常人看來可能有些苛刻,但徐雲這次卻沒怎麽猶豫,爽利的應承了下來:
  “沒問題,交給我吧。”

  徐雲很清楚,自己動手做木頭餐盤,這是當前時代非常特殊也非常普遍的現象。

  1665年的英國還處於殖民擴展的第一階段,要直到1689後,國民經濟才會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攀升。

  因此在這個階段,大部分普通英國人還處於5個月洗一次的澡的貧瘠時期。

  要是持尖銳一點的態度,說上一句尤為蠻夷也並不為過。

  在這個時代,有錢人使的是用焊錫做的盤子,這種盤子看起來似乎挺高大上,但卻存在著一個致命缺陷:
  含酸量高的食物會使一些鉛滲透進食物,造成鉛中毒甚至死亡——由於吃番茄最容易發生這種事,因此在隨後的200多年中,番茄一直被認為有毒。

  而像牛頓——或者說艾薩克家族這種普通莊園主,大多數使用的餐具則是木製食盤,即把一塊木頭當中挖空成碗狀。

  這種食盤還經常用不新鮮的農家自製麵包製成:

  由於時間長了,麵包會變得特別硬,把中間掏空就可以用上許久。

  等到麵包碗實在沒法裝東西了,大家就會把它磨成粉去喂豬。

  沒有養豬的則會把廢棄麵包周期性的收集起來,等到合適的時候統一拿去賣掉,有些類似本土的廢紙回收。

  沒辦法。

  在這種生產力匱乏的年代,所謂的莊園主其實也就比普通人好上一點。

  這就像本土古代的地主,平日裡其實也要下地,吃的也不常見葷腥,很多時候甚至也不過清湯寡水。

  當然了。

  牛頓家的經濟水平其實沒低到那種程度,但此前提及過,家族資金主要都在他的母親漢娜手裡,牛頓本人到1669年之前都是個苦逼的窮光蛋。

  因此牛頓讓徐雲自己製作餐具的要求也確實談不上輕視或者虐待,因為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而就在徐雲心思泛動之際,小牛同學忽然想到了某個有關東方人的傳聞,便出聲問道:
  “對了,肥魚,你會做菜嗎?”

  “說了是飛雨算了,肥魚就肥魚吧。”

  徐雲微微歎了口氣,放棄了糾正牛頓發音的想法,同時點點頭:
  “當然會了。”

  徐雲的回答帶著強烈的自信,因為他的廚藝確實要比常人好上不少——尤其在對比對象是十七世紀的英國美食的時候。

  此前提過。

  徐雲上輩子曾經在三一學院做過一段交換生,因此對於大不列顛的‘美食’還是有過接觸的。

  至於觀感嘛.
  在21世紀,英國有個外號,叫做美食荒漠。

  但很多說英國菜難吃的人,其實並沒有吃過英國菜。

  這種做法明顯是不客觀的,想要評價一個國家的美食,應該親口去嘗一嘗才更具話語權。

  而一旦等你們親口品嘗了英國美食後便會發現
  英國菜是真tm難吃啊。

  實話實說。

  英國的炸魚薯條確實不錯,約克布丁也挺符合國人胃口,正經的英國式早餐也沒啥毛病,吃不慣頂多是口味問題,算不上黑暗料理。

  但除此以外的其他英國菜,那真的就是一言難盡了——仰望星空都是入門,地獄火系列才叫毀三觀。

  所以在英國待著的這兩年時間裡,徐雲愣是練就出了一手相當不錯的廚藝,還借此泡到了一位學妹——當然了,這有很大部分要歸功於B站的王剛老師和他的行星發動機灶台。

  總而言之。

  靠著上輩子的廚藝積累,徐雲終於說出了穿越至今最有底氣的一句話:

  “牛頓先生,不瞞您說,我的故鄉便是個以美食聞名的強大國度,我自小也學會了一手燒菜的本領。

  以不列顛為例,這地方靠海,而近海和沿海生物的烹製恰好都是我的拿手菜。

  比如燒龍蝦、燜海蟹、清蒸福建人等等”

  隨後他頓了頓,想到了自己的那個任務,便繼續用話術暗示道:
  “除了做菜以外,我在學術方面也有一些心得——我是萊頓高等學府自然科學學院的助教,在數學與物理方面都頗為精通,如果牛頓先生您有興趣”

  然而還沒等徐雲這番話說完,牛頓便眼皮一垂,打斷道:
  “謝謝,我明白了。

  這樣吧肥魚,明天我會給你準備一些食材,到時候看看你的手藝——我在劍橋大學裡看過一些古籍,聽說東方菜系與不列顛平日所見的截然不同,要是有機會我還是希望能品嘗一下的。

  另外就是莊園裡果樹的維護,每天最少要巡園兩次”

  牛頓話裡話外的重點都放在了徐雲的工作上,仿佛絲毫沒有聽到他後半句的介紹一般。

  徐雲一邊機械式的點著頭,一邊有些茫然的眨了眨眼:

  這劇本不對啊!

  按照正常情況,牛頓不應該在聽到自己的介紹後大吃一驚,用一種夾雜著意外、懷疑以及審視的目光打量著他,接著甩來一道卡頓許久的題目,待自己解開後欣喜若狂,大吼一聲吾道不孤然後拉著自己秉燭夜談,最後抵足而眠,等一覺醒來發現任務就此完成嗎?

  不過很快,徐雲便想通了內中緣由:

  原因無他,蓋因對方是牛頓!

  極度自傲、甚至連自己的導師都不屑一顧的牛頓!

  他肯定聽清了徐雲的後半句話,並且多半不會產生懷疑——但那又怎麽樣?
  劍橋大學裡牛頓同級甚至高級的學生多了去了,你看牛頓理過他們嗎?

  在牛頓看來。

  凡是自己解不開的問題,除了有數幾人外,其他人肯定也沒辦法——而那有數幾人或在英國皇家學會,或在柏林科學院,亦或是巴黎學術聯合會,總之不可能在他身邊,更不可能與他同齡!

  這就是極度自信產生的自負,但牛頓卻也配得上這種自負。

  牛頓在學術上對於他人的態度,就如同行走在路上的人不會去在意足下的螞蟻一般,用本土的話來說就是.
  夏蟲,不可以語冰。

  這就是牛頓,這才是牛頓。

  一個不能以常理視之、性格畸形不討喜、但卻光芒萬丈的天才!

  因此自然而然的,徐雲便被牛頓當成鮮為人給忽略掉了。

  另外事情到了這一步,徐雲也差不多有了大致的地位定性:
  介於客人與傭人之間的借宿客,對於小牛或者其他人不需要像仆役那樣恭敬行禮,但平裡日也多少得幫忙乾點活。

  如果小牛同學滿意的話,徐雲有可能還得兼職個廚子。

  至於學術方面的切入時機,目前恐怕還需要另行觀察。

  機會肯定是有,但變數也不小。

  總而言之。

  這算是個不太理想的開局,想要完成任務還是得費點腦子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