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走進不科學》第124章 宋朝也要殺蟑螂喲
  第124章 宋朝也要殺蟑螂喲

  在21世紀。

  比起手搓發電機,電解這個概念的傳播度可能要更廣一點。

  尤其是電解飽和食鹽水,這是一個基礎到不能再基礎的化學實操反應。

  在電解實驗中,陰極會發生還原反應,此時它會得到電子。

  而陽極則會發生氧化反應,失去電子。

  同時在電解反應發生之後,一些活潑金屬的無氧酸鹽會在陰極處生成鹼。

  而不活潑金屬的含氧酸鹽,則會在陽極處生成酸。

  另外在電解反應發生之後,陰極還會產生固體及還原性氣體。

  至於陰極和陽極的選擇嘛.
  電解飽和食鹽水常見的操作是銅做陰極,碳棒做陽極。

  當然了。

  要是條件一般,其實兩根碳棒也沒啥影響。

  不過電解飽和食鹽水有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氯氣容易和氫氧化鈉反應。

  也就是2NaOH+Cl2=NaCl+NaClO+H2O。

  所以現代工業上一般會使用多孔滲透性的隔膜,將陽極室和陰極室分開,使得二者不會接觸。

  不過眼下的大宋顯然做不到這種技術,因此徐雲考慮的是
  鹽橋。

  院落內。

  準備好發電機材料後,徐雲轉過身,對老蘇問道:

  “老爺,不知從酸梅鋪那兒買來的白色晶塊在哪兒?”

  老蘇指了指左邊的一個包裹,答道:

  “那個包裹便是,小王,若非老夫判斷不錯,此物應是硝石?”

  徐雲走過去將包裹打開,仔細辨認的一番,肯定道:
  “不錯,確實是硝石。

  我聽那老漢說話帶著些河西口音,想必這些硝石便是河西運來的罷。”

  老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

  “原來如此,難怪元年回來和我說,那對夫婦一開始還以為他是同行派來的探子,甚至嚷嚷著要報官。

  後來他無奈亮出郡公府腰牌,又請來街上的衙役作證,對方才肯將晶塊賣些給他,價錢還不低呢。”

  徐雲很是滿意的顛了顛手中的硝石,說道:

  “如此質量的硝石,貴倒也正常,能省去不少事哩。”

  先前在見到酸梅鋪裡有冰鎮酸梅汁的時候,徐雲便想過了老漢製冰的兩種可能。

  一是冰窖。

  二就是硝石。

  其中冰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畢竟這個年代冰窖的製作成本不低,只有大家大院才會搞出冰窖儲存冰塊。

  因此徐雲雖然不敢肯定對方手中一定有硝石,但把握上差不多也有個七分左右。

  而有了硝石,就可以製備硝酸鉀了。

  生物沒掛科的同學應該都記得。

  硝酸鉀是一種常見的鹽橋。

  所謂鹽橋,指的是一種可以溝通兩個燒杯裡的電解質,使陰陽離子能自由從陰極移動到陽極。

  有了硝酸鉀鹽橋,它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電解食鹽水生成的氯氣和氫氧化鈉在電解池裡發生反應,從而促使氯氣的生產。

  至於硝酸鉀的製取也很簡單:
  先將硝石加水溶解,再除去泥沙。

  加熱蒸發濃縮,冷卻後就能得到KNO3晶體。

  硝酸鉀晶體擁有極強的溶解性,所以將這些晶體再溶於水,一種鹽橋就這樣製成了。

  諸多前序工作準備完畢後。

  徐雲將謝老都管準備好的精鹽投入水裡,用玻璃棒開始攪拌。

  很快。

  溶液開始變得有些渾濁起來。

  徐雲看向老蘇:

  “老爺,煩勞您把紗布拿來。”

  老蘇雖然不太明白對徐雲的操作意圖,但還是將一個鋪有紗布的漏鬥遞給了他。

  淅瀝瀝——

  徐雲將濁液倒下。

  隨著紗布的阻隔,有些難溶雜質被過濾了出來。

  接著他又將過濾後的溶液分成了兩大杯,暫且稱其為A杯和B杯吧。

  嗯。

  只是杯,沒有罩字。

  接著他先將A杯接到了電解設備上——電解設備和後世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設備相差不是很大,其中陽極有個導管,通向了另一個水容器。

  此時那頭驢驢已經先為發條蓄滿了力,徐雲一啟動開關,轉子便迅速開始旋轉了起來。

  他這次準備的溶液體積大概有一升,根據能斯特方程,可以計算出成功電解的電壓理論值是13V。

  因此他設計的發電機有效匝數是17匝。

  當然了。

  徐雲預設的轉子槽數為2,轉速一分鍾300圈,計算出來的準確值是15.7,照理來說應該是16圈。

  不過考慮到古代銅線和傳導效果,他還是選擇多繞了一匝,保險一點嘛。

  畢竟電解的電壓不超過30伏基本上沒啥事。

  一切準備完畢後,A杯開始了電解。

  雖然此時的溶液中依舊還有不少的雜質,比如氯化鎂硫酸鈉之類的存在,溶液看似不太純。

  但徐雲的這次操作主要在於氣體的收集,溶液中氯化鈉佔了大頭,因此壓根不會受到其他陽離子的影響。

  這裡順帶一提。

  這個概念看上去好像很好懂,但具體卻涉及到了超電勢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

  就像中學裡大家都知道的一個知識:
  電解稀硫酸就相當於電解水。

  但在專業或者說大學領域,這個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在高中范疇,水中的氫氧根放電順序排在含氧酸根的前面,所以含氧酸根放不了電。

  但實際上因為超電勢的存在,期間會有一個生成H2S2O8的副反應發生,超過了標準電極電勢2.01V,形成了超電勢情況。

  因此電解稀硫酸其實和電解水還是不太一樣的。

  實現再回歸原處。

  隨著電能的傳入,A杯中的氯化鈉很快發生了電解。

  陰極生成氫氣。

  陽極生成氯氣。

  這些生成的氣體逸出,被玻璃導管收集到了一個放置於暗處、看不見光的容器裡。

  氯氣在下,氫氣在上。

  點燃燃燒,瓶口有白霧生成。(不建議大家去試哈,容易爆炸)
  這些白霧又被玻璃管引到了另一個裝有水的容器裡,與水相溶。

  這樣一來。

  一份較高濃度的鹽酸就製備完成了。

  看到這兒可能有些同學會問:

  不對啊,氯氣直接溶水裡不就能得到鹽酸了嗎,為啥要這麽麻煩呢?
  原因很簡單:
  電解反應生成的氯氣溶於水也可以得到鹽酸,但這種反應生成的其實是氯水混合溶液。

  其中除了鹽酸外,其中還有Cl2、H2O、HClO、H+、ClO-、Cl-、OH-等諸多離子。

  不但反應可逆,同時鹽酸的濃度也很低。

  效果上要比徐雲製備出的鹽酸效果差很多很多。

  當然了。

  再次提醒,不要輕易用氯氣和氫氣去反應,否則很容易產生爆炸。

  視線再回歸原處。

  操作完畢後,徐雲將鹽酸分裝好。

  看了眼身邊的老蘇,並沒急著下一步動作,而是對老蘇問道:

  “老爺,可否找人抓幾隻曱甴過來?”

  “曱甴?你要那玩意兒幹嘛?”

  “小人自有用處。”

  老蘇今天見識了不少徐雲的怪操作,見說倒也不再追問,看了眼身邊的謝老都管,吩咐道:
  “元年,你速速找人去抓些曱甴過來。”

  謝老都管點點頭,轉身去安排起了人手。

  很早以前提及過。

  蟑螂這東西在地球上出現了數億年,歷史比恐龍還悠久,甚至可以說是地球上存在最久的生物之一。

  加上宋朝的衛生水平要比後世低許多,此時又是夏天,蟑螂自然也是隨處可見。

  因此沒過多少時間,謝老都管便拿著個玻璃瓶走了回來:

  “老爺,王哥兒,曱甴抓到了。”

  徐雲接過玻璃瓶一看,頓時也樂了。

  好家夥。

  又是美洲大蠊,老龍套了。

  此時這幾隻美洲大蠊正在瓶子裡張牙舞爪,顯然老蘇家的夥食不錯。

  隨後徐雲將玻璃瓶放平,示意老蘇讓開點身位。

  打開瓶口,拿起鹽酸朝裡頭潑去。

  正常來說,鹽酸對生物的腐蝕效果很強,但想要殺死生物卻很困難。

  不過蟑螂卻很特殊:

  這玩意兒的外表有一種名叫tiec蛋白存在,鹽酸對於這種蛋白的腐蝕破壞性在所有酸中排名第一,領先第二一大截的那種。

  因此鹽酸其實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蟑螂消殺物。

  啪啦——

  隨著鹽酸的潑灑。

  蟑螂們先是一整慌亂,四處在瓶子裡爬動了起來。

  但很快,它們的體表便被鹽酸腐蝕出了破口。

  短短幾分鍾不到,這幾頭倒霉蛋便最後.
  氣絕身亡。

  滿門忠烈美洲蠊.JPG。

  見此情形。

  老蘇驟然瞳孔一縮,駭然道:
  “這這怎麽可能?食鹽中竟然有毒?”

  徐雲見狀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老蘇的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或者直白點說,這其實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在微觀認知幾近為零的古代,沒有什麽比從每天都要吃的精鹽裡分離出‘劇毒’物質更有衝擊力的了。

  等接下來他所作的事情完成,老蘇必然會向他詢問一些問題。

  並且不出意外的話,百分百會涉及到微觀領域。

  有了這麽個眼前發生的例子做證據,有些話說起來顯然更容易令人信服。

  接著徐雲再將製取的鹽酸收容,拿起了另一件讓老徐準備的東西:
  毒重石。

  毒重石是一種含鋇礦石,在後世的工業上經常被用作酸解毒重石礦製取氯化鋇。

  只見徐雲將被研磨成粉的毒重石洗淨,拿起一把小杓子,將它們投入了鹽酸溶液中。

  半個時辰後。

  一瓶混合溶液製備成功。

  徐雲又開始往其中加入氫氧化鈉——這是先前電解的產物之一,其中雖然有其他陽離子,但它們本身就是目標產物,所以壓根不會影響反應過程。

  想要讓每個環節絲絲相扣,這確實費了徐雲不少的心力。

  眾所周知。

  在毒重石溶液中,Fe3+完全沉澱時的pH為3.2,Mg2+完全沉澱時的pH為11.1,Ca2+完全沉澱時的pH為13.9。(論文參考10.16283/j.cnki.hgkwyjg.1996.06.014)

  因此徐雲壓根不需要去在意PH值的實時數據,只要觀察反應過程的沉澱變化就完事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

  經過滴加氫氧化鈉以及過濾後。

  一瓶標準的氯化鋇溶液製成。

  到了這一步,剩下的就很簡單了,也就是
  初中概念的粗鹽提純。

  首先加入過量BaCl2,去除硫酸根離子。

  反應式為BaCl2+Na2SO4=BaSO4↓+2NaCl。

  接著加入過量NaOH去除鎂離子:
  MgCl2+2NaOH=Mg(OH)2↓+2NaCl
  第三步加入蘇打,也就是碳酸鈉。

  這玩意兒在玻璃製作行業裡隨處可見,目的是去除鈣離子及BaCl2中的鋇離子。

  最後向加入HCl,除去過量NaOH,Na2CO3——這個過程有條件的可以用PH試紙觀察鹽酸的量,沒條件的就甭管多少量可勁兒倒,多了直接蒸發就行。

  接著又過了一個時辰。

  一大簇析出的氯化鈉晶體出爐。

  徐雲稱好劑量,將它們溶進水裡。

  就這樣。

  一杯標準濃度的生理鹽水,正式在公元1100年降臨了。

  而另一邊。

  看著悶頭鼓搗大蒜注射劑配置的徐雲,老蘇終於有些忍不住了:

  “小王,為何鹽水經過這般處理,竟然能生成如此劇毒之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