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走進不科學》第31章 無窮量級的萌芽(上)
  第31章 無窮量級的萌芽(上)
  由於歐洲宗教改革的原因,新教和天主教在很早之前便產生了對立。

  新教不同於天主教,作為如今在英國的核心教派,新教對於各個階層的包容性極高——這事兒可以理解成開業大酬賓,所以福利相當優惠。

  不過從歷史角度上來說,新教廢除了天主教的贖罪券,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因此受相對開明的思想引導,亞爾林並沒有太過深究徐雲是否是教徒、是否受過洗之類的深層問題,很快便將威廉一行人放了進去。

  聖提多迪亞教堂內部的空間很大,上下兩層大約可以容納八百到一千人落座加站立,最前方是個講道的高台和唱詩班站立的位置。

  進入教堂後,威廉一家人找到了左邊一側相對中部的一處位置,作為這次禮拜的座位。

  接著經過一番調試,最終定下了七人入座、利拉尼坐在威廉夫人腿上的排座方式。

  接著過了大概半小時,一支唱詩班走上了最前方的講台,教會內所有人同時起立,唱起了讚美詩。

  由於徐雲對於讚美詩的認知僅限於那首和《愛我中華》節奏極其相似的《哈利路亞》,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他只能根個木頭人似的哼哼唧唧,頗有些濫竽充數的樣子。

  讚美詩唱完後,先前見過的亞爾林牧師便走上了主講台。

  一番簡單的禱告完畢,接著開始了正式講道。

  亞爾林今天講的是馬太福音書,其中正好有段話徐雲還挺熟悉的: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麽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麽換生命呢?”

  徐雲不是一位教徒,但這句話卻莫名的令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有些感觸,不知不覺就記了下來。

  有些算是類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這類的名言警句吧,哪怕不是教內人士也都多少聽過幾次。

  整個講道過程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徐雲半出神半認真的聽完了全過程,後半段基本上都是在觀察教堂內的其他人。

  待講道完畢,亞爾林有些費力的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說道:

  “Hallelujah!

  各位神的子民,求我主祝福你們每個人的家庭,願你們的腳鍾變為佳美,願有一日我們同得榮耀!

  下面有請大家起立,恭領聖餐!”

  聽聞此言,在場眾人頓時齊齊站起了身。

  又過了片刻。

  莊嚴沉重的鋼琴聲響起,唱詩班也繼續唱起了詩歌。

  亞爾林牧師親自端著一個小盤子,身後跟著三四個人,從最前排開始向後走來。

  徐雲一行人的位置在諸多座位的正中間,因此沒過多久,亞爾林便來到了他們面前。

  聖餐的規則其實很簡單:
  亞爾林手上的盤子裡放著一個木製的小碟,上面放著一塊指甲蓋大小的麻餅,邊上則是一個酒壺,每個人可以用自帶的杯子裝盛一點酒水。

  按照要求,每個人只要把麻餅和酒水喝下去就行了。

  這個環節早在徐雲來的路上便聽小牛介紹過,因此輪到他時他並沒有太過抗拒,大方的拿起麻餅和酒水吞進了腹中。

  畢竟這不是啥入教儀式,只是一類感恩性質的教會禮節,平時的徐雲肯定不會主動去碰,但真要是到了這種關頭他也不會太過抗拒。

  一般情況下,聖餐的酒水大多數時候都是葡萄酒,預示著聖子的血。

  不過由於當前貨運航行被隔斷的原因,格蘭瑟姆的葡萄酒存余已然不多,因此亞爾林這次采用了新釀的蘋果酒來代替前者。

  蘋果酒的顏色其實要比葡萄酒更像是‘血’,但新鮮蘋果酒的口感卻遠遠比不上葡萄酒——尤其是用的還是布拉姆利這種果酸極多的蘋果。

  因此剛一入口,徐雲的味蕾便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酸意。

  不過隨著酒水入腹,徐雲拿著木製酒杯的手忽然僵住了,腦海中劃過一道閃電:
  他想到用什麽東西來賺第一筆錢了!
  對,就是它!
  在聖餐環節結束後,威廉一行人仔細收拾好包裹(主要是聖書和葉包),接著便離開了教堂。

  與來時不同,徐雲等人回去的這一路上沒有任何意外發生,也就與幾位同行的村民搭了幾句話。

  就這樣走走歇歇三個多小時,八人終於回到了伍爾索普小村。

  隨後小牛、徐雲兩位年輕男性與威廉一家在村子路口處告別,各自返回了家中。

  剛一回園林房,小牛便掏出了胡克留給他的那張紙,說道:
  “肥魚,你先別說話,聽聽我的解決思路。”

  徐雲欣然同意,畢竟以小牛的心氣來說,徐雲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人’,解題思路一定要通過自身解決才行:

  “您說吧,牛頓先生。”

  在胡克離開的時候,他便看過了胡克的問題,用文字描述其實很簡單:
  假設你有一個彈珠,讓它在一個不規則的坑裡面滾來滾去,你知道這個坑的它的深度與橫坐標之間的關系V(r),那麽求這個函數的性質,也就是未發生形變的連續介質佔據的空間計算問題。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小牛飛快的在紙上畫了一個示意圖,說道:
  “如果框定在笛卡爾坐標系內,假設彈珠是一個質點,相互作用只有近距離的x。

  那麽施加在介質內部每一小塊上的力的分量,都可以視作施加在這塊介質表面,那麽就應該有力密度的某個量對應表面的某個量。”

  徐雲繼續點頭,小牛口中的‘某個量’,其實就是體積分和表積分。

  能從積分入手,說明小牛此時的微積分框架已經離搭建完畢不太遠了,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那麽我們假定£X是小面元的位移,根據卡爾達諾在1545年發布的《大數》中提到的一個平行四邊形乘積性質,應該可以推導出ζF,然後再利用量的對稱性進一步進行計算.”

  說道這兒,小牛忽然停了下來,不再說話。

  很明顯。

  他的思路到此截止了。

  注:
  好吧我是起名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