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走進不科學》第81章 塵埃落定
  第81章 塵埃落定
  當潘院士從身上拿出兩份申請表的時候,徐雲和鄭祖二人便很快想通了前因後果:

  在今天的三方或者說四方會面之前,田良偉和潘院士便早已準備好了一切!
  第五代吡蟲啉的商業前景雖然非常迷人,但它說到底也只是一類生物農藥,遠遠不可能達到立普妥、布洛芬或者藍色小藥丸的地步。

  因此能讓鄭祖這種新創基金的秘書長親自出面,這已經是個相當高的規格了。

  八百萬現金流加上附加項,佔比43%。

  也就是說新創基金對於徐雲公司的估值,大約在一千八百萬上下。

  新創基金作為高校的科創基金,涉及到的環節具體界定起來其實是比較模糊的。

  不過一般不是VC就是天使,偶爾A輪少數B輪。

  徐雲眼下的情況可以算是天使和A輪之間,畢竟他手上還沒有商業化的成品出現。

  這種輪次估值兩千萬華夏幣,這是什麽概念呢?

  舉個栗子。

  某手在2012年天使輪融資不過三十萬美刀、13年A輪大約小幾百萬美刀,領投的是紅杉和晨興。

  而當初某手上市的峰值市值是多少呢?
  1.2萬億港元!(當然了,現在已經跌到了3000億)
  另外B站13年的融資也差不多,百萬美刀級。

  又比如和吡蟲啉有些相似的SpringWorks Therapeutics項目,也是搞生物醫藥的。

  其中有一款叫做nirogacestat的γ-分泌酶抑製劑,已在老鷹那邊獲得孤兒藥資格用於治療硬纖維瘤,A輪單項的估值也就60萬美刀罷了。

  所以新創給出的估值哪怕在A輪來說,也絕對不算低了。

  不過新創的重視歸重視,它所代表的利益方並非單純是科大學院,此事先前以及介紹過,不再贅述。

  同時考慮到徐雲若是單純的以技術入股,股份必然會有一個不符合他心意的上限,因此以科大常務副校長身份打聽到相關內情的潘院士,便與田良偉提前準備了這麽一個後手。

  你不是吃準了徐雲沒有現金流嗎?

  那麽他現在有了,你總不能再攔著他不讓投錢了吧?
  “潘院士啊潘院士”

  辦公室內,想通了前因後果的鄭祖沉默許久,最後歎道:
  “您對您的這位學生,可真是夠上心呐

  雙院50萬創業扶持,我記得咱們學校上一次有這種待遇的,還是數院的那位龐神吧?”

  潘院士很是霸氣的撩了撩前額有些稀疏的頭髮,他其實是個很愛洗頭的人,但不知道為啥頭髮老是和焗了油似的軟趴趴的:

  “同樣都是gpa4.3,小龐能簽下雙院扶持,小徐怎麽就不行了?

  鄭秘書長,你也應該清楚。

  這種數級的創業扶持,也不是我和田老說批就能批的,能被大家承認也是一種本事嘛。”

  一旁的田良偉聞言,很是配合的點了點頭。

  正如潘院士所說。

  個人拿出五十萬和學院批準五十萬,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他和田良偉都有著各自的產業,手上一些專利每年的授權費用也相當豐厚,想要各自拿出五十萬借給徐雲並不是什麽難事。

  但這樣一來,卻很可能給徐雲帶來一些不太必要的麻煩。

  有言語上的,也有政審上的。

  但學院扶持就不一樣了,這代表著徐雲是憑自身努力得到的學院資助。

  錢款來歷清清白白,不存在任何的貓膩,別人想陰謀論也陰不起來,頂多就是酸一句有個好老師罷了。

  隨後鄭祖抬頭看了眼在場幾人,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呂布戰三英的無力感:

  “既然如此,潘院士,田院士,徐博士,我們就具體談談股份分配的問題吧。”

  鄭祖話音剛落,便見潘院士二郎腿一翹:
  “鄭秘書長,物院這邊就一個要求,股份佔比和生科院要一致,此外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

  “.”

  潘院士這番話說的輕巧,鄭祖的頭卻瞬間大了起來:

  “潘院士,您這要求未免也太弓”

  “這是我來之前物院領導們的一致意見,沈院長和歐陽院士也是這種態度。”

  鄭祖:“.”

  鮮為人知。

  科大是一家偏科相當嚴重的高校。

  比如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結果中,科大人文社科類的評分甚至只有C,但物理學卻和燕大一同並列為國內唯二的A+。

  另外這點也反應在校招廣告上:
  其他的浙大啊、人大啊、上交之類的校招廣告都是清純靚麗的學姐學妹,只有科大是雪地裡奔跑的兩隻狗
  目前科大物院光院士就有足足17人,正高級職稱200多人,其中又以潘院士提到的沈院長和歐陽院士為權威代表。

  因此驟然聽到這兩個名字,鄭祖頓時變得蔫了吧唧起來:

  “這這.哎,行吧,就按您的意見來吧。”

  俗話說得好,宜將剩勇追窮寇,見此情形,田良偉也連忙打蛇棍隨上:

  “另外就是小徐的股份了,鄭秘書長,小徐手上這一百萬的現金流入股,你覺得可以佔股多少?”

  眼見兩位院士大佬明顯在給徐雲撐腰,鄭祖也隻好收起了先前不切實際的想法,認真想了想,說道:
  “田院士,潘院士。

  基金方面對徐博士產品的估值是1800萬左右,100萬現金流摻進來,按照比例就是5.555%5.6%好了。

  算上之前的28%,理論上就是33.6%的佔比.”

  田良偉微微頷首,轉頭看向徐雲:

  “小徐,你的想法呢?”

  徐雲沉默了幾秒鍾,說道:
  “現金比例我沒意見,但技術入股的佔比我還是沒法接受,二者相加最少要40%。”

  “徐博士,這真沒辦法”

  面對徐雲的要求,鄭祖有些無奈的揉了揉太陽穴,隨後只見他警惕的朝周圍看了看,壓低聲音道:

  “事到如今,我也實話實說了吧。

  幾位應該知道,雖然我們基金的權限相對獨立,但終究還是要對科院負責的。

  不久前木家的那件事影響很大,所以現在我們搞起融投,也開始有一定限制了,所以真不是我卡著這幾個點不讓,而是現在的形式如此.”

  田良偉眨了眨眼:
  “哪個木家?”

  鄭祖一攤手,直截了當道:

  “還能哪個,搞電腦的那個木家唄。”

  田良偉臉露恍然,扭頭朝潘院士看去。

  只見潘院士文弦知意般的點點頭,說道:
  “鄭秘書長說的確有其事,小徐,鄭秘書長,既然如此,大家各退一步怎麽樣?
  我說個數字吧,小徐38%,AB股,員工期權再縮減一點,鄭秘書長應該就能交差了。”

  鄭祖抿著嘴,飛快的在心中盤算了起來。

  過了幾秒鍾,只見他長舒一口氣,說道:
  “沒問題,就按潘院士說的來吧。”

  38%,和徐雲所想的40%有一點差距,但已經比一開始的23%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了。

  徐雲不是一個沒有逼數的人,AB股權在手,公司的決策權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裡,這無疑已經是最好的一個結果:
  “我也沒問題,簽合同吧。”

  到了這一步,合作的問題算是塵埃落定了。鄭祖將情況回傳給了基金會,只要等基金會明面上的理事長通過,就可以正式簽署協議。

  在等待回執的同時,壓力驟減的鄭祖也不禁與幾人聊起了天:

  “對了,徐博士,你對公司的名字有什麽想法嗎?”

  徐雲點點頭:
  “確實有個想法.”

  “哦?叫什麽?”

  “一個螂滅,您覺得怎麽樣?”

  片刻之後,辦公室內響起了三道異口同聲的怒吼:

  “你tmd不怕被讀者打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