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走進不科學》第105章 任務目標:搞事搞事!
  第105章 任務目標:搞事搞事!
  水井邊。

  就在徐雲得知蘇頌名諱的一瞬間,他的面前便悄然出現了一道光幕。

  一道他有些熟悉的光幕:
  【隨機任務:搞事搞事!】

  【任務難度:★★☆☆☆-★★★★☆】

  【任務要求:在蘇頌死前完成他的心願】

  【任務時限:一年半】

  【任務獎勵:視評分而定】

  【未完成任務處罰:現實所有男性好感度+8,運氣-5】

  【補充說明:此世界為平行世界,後面的話爺忘了,略略略ε(*ω)_/:☆】

  徐雲:“.”

  怎麽說呢。

  這玩意兒就是有些不對勁,是吧?

  隨後他深吸一口氣,將心思收回了現實。

  實話實說。

  一開始在確定了目前大概率是宋朝的時候,徐雲腦海中冒出的、最可能是自己人物目標的人有兩個:

  沈括,或者楊輝。

  考慮到之前小牛那事兒的關聯,其中後者的概率還要更大一些。

  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遇到的人居然會是蘇頌!

  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上,天文、物理、數學、化學、生物、文學等諸多行業中,都曾湧現出過無數隸屬於該領域的頂尖天才。

  比如物理有小牛、麥克斯韋。

  數學有高斯、柯西。

  文學有伏爾泰、蘭陵笑笑生等等。

  但縱觀整部文明史。

  若是要說每個領域中都達到所處時代極巔的、被世人公認的全能天才,古今中外有且只有兩人:

  達芬奇,以及
  蘇頌。

  蘇頌是北宋年間生人,他的領域涵蓋了政治、天文學、機械工程、科學、醫藥學、外交、文學,做過宰相,創造7項世界第一。

  當年BXC還沒成為陰間電視台的時候,曾經做過一部東方的記錄片。

  紀錄片將蘇頌稱之為“十一世紀全球最頂尖科學家”,甚至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

  “與其說蘇頌是東方的達芬奇,不如說達芬奇是西方的蘇頌。”

  拋開BCX後來的陰間操作,光說早先紀錄片這塊,它妥妥的是全球第一權威的廣播電台,還是沒有並列的那種。

  這也是為啥後來他們整出柱洲那些事後,咱們必須立刻辟謠的原因——它的影響范圍太廣了,權威的導致很多人毫不猶豫的就會相信它的說法。

  這樣一家媒體如此誇讚蘇頌,其含金量自不必說。

  奈何由於各種原因,老蘇在歷史上的名氣一直處於一個很詭異的狀態:
  知道他的人無論古今中外,近乎將其奉若神明。

  比如老鷹TOP30的高校有21所專門為他成立過課題組,加州理工學院為其開設的世界史課程甚至達到了17節,比小牛和愛因斯坦加起來都多兩節。

  但不知道的人對他則是一臉懵逼,表示這位是誰啊?
  蘇軾的親戚嗎?

  知與不知之間,隔著一層近乎難以跨越的壁壘。

  想到這兒。

  徐雲不由抬起頭,望向了天空。

  作為一位科研人,他尊敬人類歷史上每一位的先行者,無論古今中外。

  但作為一位華夏人,徐雲對於本土的先賢,有著一股更深切的親近感。

  十二章紋,遙祭四望,這是一種跨越時光的傳承,是潛藏於炎黃子孫血脈中的共鳴。

  又例如身上的這件青衣,徐雲不覺任何不適,看上去要比小牛的胡斯褲順眼的多。

  “這就是民族的認同感吧。”

  隨後徐雲將視線收回現實,一邊協助小三兒拉水桶,一邊思索起了接下來自己該怎麽走。

  按照小三兒的說法。

  今年皇帝舉行了大赦,那麽時間線無疑是公元1100年。

  同時這裡是汴京,也就是如今的中州身浚儀市,根據溫度判斷,目前大概是在夏天。

  老蘇去世的時間是1101年6月份,距現在差不多還有一年,這和任務時間似乎有些衝突
  隨後徐雲忽然想到了什麽,一邊提桶一邊對小三兒問道:
  “三哥兒,問你個事兒,咱們老爺今年高壽?”

  小三兒協助他拎起一桶水,又歇了幾口氣,答道:

  “去年就八十了,當時宮裡還派人給老爺送了一份壽禮,聽說裡頭還有一些西洋貨哩!”

  “八十啊?”

  徐雲故作驚訝的張了張嘴:
  “可我看老爺昨天的模樣,身子骨怎好似六十那般清健?”

  小三兒朝他看了一眼,一副你大驚小怪的表情:

  “那可不,咱們老爺的身子骨好著呢,每天都愛上街溜達,還能扛著鋤頭在後院地裡種點菜蔬哩!”

  徐雲聞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一般來說。

  像老蘇這種高位的老人,縱使年邁生機衰退,往往也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才會徹底撐不住。

  以老蘇目前的身體狀況,理論上不太可能在一年中就自然生機衰亡。

  除非
  在這一年之中,老蘇出了什麽意外,比如
  摔倒!
  贍養過老人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年紀越大的老人,往往就越不經摔。

  幾個月前精神奕奕、摔一兩跤後就臥病不起、最後撒手故去的例子,哪怕在21世紀都多如牛毛。

  根據老蘇之前的體貌以及小三兒的描述。

  徐雲不說這老爺子能活到九十歲吧,起碼再苟個三年四年多半是沒什麽問題的。

  這樣也能解釋任務所給的時限問題。

  其實在後世,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老蘇的死亡有些過早。

  因為根據《東都事略》記載,元符三年——也就是現在的公元1100年,老蘇還能從蘇省的京口往來汴京數次。

  飲酒、舞劍、探尋故舊,年末還吃了一大鍋狗肉呢。

  所以‘摔跤說’在本土還是比較有市場的一種說法,準確的文字記載肯定找不到,但邏輯上會相對比較合理。

  如果事實真是如徐雲猜測的那樣,那麽想要盡量避免意外的發生,倒也不算是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不過比起預防摔跤,眼下他有兩個問題需要首先解決:
  首先便是該如何在老蘇面前說上話——或者直白點說,怎麽能展現出自己的價值?
  雖然目前老蘇對於自己的安置方案還不錯,但這顯然不是一種平等的重視,更多的是一種不知從何而生的憐憫。

  當初小牛那會兒自己尚可用色散現象勾起興趣,再用泰勒展開促生化簡,從而正式在小牛面前立起了人設。

  但這次他在老蘇身上可沒那麽好的機會了——目前老蘇可謂是人生功德圓滿,該做大事兒都已經做完了,壓根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

  理論上來說,徐雲能整活的也就一個墓碑和追思會的設計方案罷了。

  因此從哪個角度切入,從而成功展現出自己的價值,這點必須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至於第二件事嘛,則是要以完成第一件為前提,也就是
  說服老蘇不要返回京口,留在汴京。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