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走進不科學》第77章 危機與機會!
  第77章 危機與機會!
  “森下製藥?”

  辦公室內,聽到這個名字,田良偉很有默契的和徐雲對視了一眼。

  片刻之後。

  二人同時笑了起來,笑容飽含深意。

  森下製藥,一個意外卻又不意外的企業名字。

  這是一家來自霓虹的農業化工巨頭,創辦於1964年,目前市值一千三百多億華夏幣。

  第一代順利被研發成功,其中便有森下製藥的部分影子。

  甚至可以這樣說。

  森下製藥當初就是借著第一代吡蟲啉專利的壟斷性,才發展到了現今這般的體量。

  不過由於後續的煙鹼類殺蟲劑都只能算是常規迭代,因此森下製藥從11年左右開始,便逐漸失去了市場的壟斷權。

  毫無疑問。

  那個汪昭民的出現絕非偶然,他的身上必然背負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隨後田良偉不知想到了什麽,眼中冒出了些許怒火:

  “小徐啊,其實在聽到你匯報的時候,我心中就多多少少有些預感了——當然,這個預感不是指具體的企業,而是他們來自哪裡。

  畢竟這類事情他們的前科實在太多了,咱們吃過的虧也太多了。”

  徐雲聞言,亦是面色凝重的歎了口氣。

  商業間諜。

  這個職業不同於尋常的50W,它本身並不帶有太多的政治色彩,職責主要和金錢掛鉤。

  而霓虹企業搞這種小手段.早就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或者一年兩年的事兒了。

  比如八十年代的宣紙,這應該算是傳播度很廣的一件事了。

  那時候霓虹的代表團最先來到宣州涇縣,在小嶺造宣紙製作村潛伏過一段時間,差點把小嶺宣紙製造技術盜走。

  後來發現計劃失敗,他們又轉道浙省,以考察的名義參觀了宣紙製造過程。

  同時藉著負責人對外賓的友好態度,又是拍照又是攝像,甚至把絕密配方的鹼水濃度也給套走了。

  又比如更早一些的景泰藍技藝,被他們有意用領帶粘走了景泰藍釉料,回去後通過化驗取到了釉料的配方。

  類似的還有龍須草席、蠶藥等等。

  前科簡直多如牛毛。

  所以徐雲一直不理解:

  面對這樣的一個鄰居,敵視或許有些極端,但為什麽有些人連該有的警惕心都沒有呢?
  不過在憤怒過後,他的眼中也不由浮現了一絲感慨:
  “老師,雖然這種手段非常下作,但咱們鄰居的反應速度還是不得不服呐。

  你看看,從話題爆出到現在才多久,十個小時還不到吧?

  他們不但做出了反應,甚至連切入點都找好了。

  300塊錢買一丁點兒膠餌,要不是禮成意志堅定,說不定真就被他們給得手了。”

  聽完這番話,田良偉臉上的表情也是心有余悸:

  “這就是商場的爾虞我詐啊,不見刀光劍影,卻比流血的江湖要更加恐怖.咱們搞科研的,真未必玩得過人家。”

  先前提及過。

  五代三代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環化的一些衍生,屬於思路問題,技藝方面其實都是現有的水準。

  其他企業不是做不到,而是沒往這個方向去想。

  還是以簽到文為例:

  這類文其實非常好寫,關鍵在於誰第一個想到這種題材,就能第一個吃到它的紅利。

  好比有個老作者先想到了這個題材,聊天時不小心泄**去了,哪怕和他聊天的只是個200均訂的撲街,也能狠狠的吃上第一口肉。

  第五代吡蟲啉也是同理。

  只要有成品樣本,以那些大型藥企的能力,其實可以很輕松的逆推出整個過程。

  這也是徐雲為什麽要選擇注冊專利的原因——專利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用公開換取保護,告訴你這東西是怎麽合成的。

  但在專利有效期內你不能模仿分毫,否則我就能告的你傾家蕩產。

  第一代吡蟲啉就是這麽個情況——在初始的二十年裡,不知多少人只能看著那幾家專利擁有者吃的腦滿肥腸,胖成耳根。

  因此倘若第五代膠餌真的落入了森下製藥的手裡,那麽後果很可能不堪設想。

  想到這兒,田良偉也有些坐不住了:
  “小徐,你的專利申請書還有多久能寫好?”

  徐雲想了想,答道:

  “快了,三天不,我通宵加班的話,兩天內一定可以完成!”

  “那還來得及。”

  田良偉沉吟片刻,說道:

  “這樣,待會你先去聯系應物2班的同學,看看誰手上還有沒有剩余的膠餌,有的話趕緊收上來。

  還有小常同學不是說了嗎,那個汪昭民在他們班上還有幾個熟人,保不齊他這會兒就又在利誘呢。

  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我會和校內快遞點的負責人說一聲,要是有應物專業的同學寄件,一定要檢查一下快件詳情。

  最後就是你盡量抓緊時間,寫好專利申請和論文,咱們說不定有可能把危機轉換成機會!”

  徐雲原本正記著田良偉的安排呢,聞言頓時一愣:
  “機會?老師,您的意思是?”

  “森下製藥!”

  田良偉深吸了一口氣,解釋道:

  “我們可以把森下製藥的情況連同專利一起匯報上去,目前官方對於這方面還是非常重視的。

  咱們可以走科院的直屬通道,有外敵環伺,說不定可以特事特辦,把時間壓縮到最短!”

  眾所周知。

  本土從1994年1月1日開始便是PCT——也就是《專利合作條約》成員國之一,專利申請可以一表多國。

  如果你的商品想要出國銷售,那麽pct也是必須要走的一個環節。

  不過這個環節說是叫國際專利,本土其實也是可以進行加速的——沒辦法,誰讓咱們的體量大呢?

  比如2019年,本土在PCT框架下便提交了58990件專利申請,其中有相當部分走的便是快審渠道。

  加之生物農藥產品歷來是本土的薄弱環節之一,尤其是在國際上——生物農藥和傳統農藥其實是兩個概念,前者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相關科研能力的體現。

  目前國際生物農藥主要由巴斯夫、拜耳、先正達、科迪華幾大公司壟斷,一些時候政治意義反倒要更大一些。

  所以本土其實一直都在希望能夠培育出一個龍頭級的消殺企業,再不濟也要掌握一些前端的生物農藥專利。

  在這種背景環境下,科大又出了森下製藥這麽件事兒.
  用化學概念來形容的話,它無疑是一個催化劑。

  因此正如田良偉所言,這個險些鬧出大事故的風險,確實很有可能成為徐雲的一個機會。

  不過申請專利除了自我保護以外,更關鍵的是它代表著量產,也就是商用。

  而提及商用,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問題了
  只見田良偉思索了幾秒鍾,對徐雲問道:

  “小徐,你準備成立一家公司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