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長孫!》第492章 一步登天
  第492章 一步登天

  狄玉森確實是有幾把刷子的,或許在當今這個世道,他並非第一破案高手,但至少也是排名前幾。

  關於破案各方面的學識極為嫻熟。

  原先他懷疑的是軍中將軍所為,但是在多番查探後發下,如若是暗中下手的軍方將領,絕對不可能一點蹤跡都沒有,遠程遙控更是不可能。

  殺害都指揮使,刺殺陛下這等大事,若說不親自坐場指揮,狄玉森是不相信的。

  而文官之中,有所嫌棄的其實很多,但最後他最為懷疑的對象,終究還是劉仁祥這個吏部主事。

  明明劉仁祥沒有什麽疑點可言,但狄玉森的直覺告訴他,劉仁祥就是幕後的黑手。

  當有了這個猜想之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尋找他的動機了。

  而其中最大的因素,便是劉仁祥的面相。

  他很健康,氣血紅潤。

  看上去問題不大,但這就是最不正常的地方。

  要知道在俸祿改製之前,大明官員的俸祿非常的緊缺,以至於吃肉對於大明,尤其是京師的官員來說都是難得一見的事情。

  是以在京師這邊可以看到許多大臣都是面有菜色,也算是生活艱苦了。

  反觀劉仁祥,不僅沒有菜色之香,反倒是身強體壯。

  以劉仁祥的說法來看,是因為家中無人,便就他一人連仆從也不需要,所以省下來的錢財,便就都吃進了自己的肚子裡。

  但是狄玉森打探到,在去年的時候,劉仁祥家中是有仆從的,且並不僅僅只有一個,有三個之多。

  不過後來據說是給辭退了。

  狄玉森不信,便特意去找了牙行的老人,詢問到仆從的地址,並且暗中進行一番調查。

  原本是想打探一些隱秘,但去信的地方說,這幾個仆從均是沒有回鄉,一直都在京師。

  這就有點奇怪了。

  仆從自然不可能無故的消失,狄玉森就此事再度拜訪劉仁祥。

  劉仁祥表現得很驚訝,自己給了遣散的錢財,怎的就沒回鄉呢。

  “沒曾想到那跟隨了我多年的老仆,竟是落了個下落不明。”

  “這件事決不能輕易姑息,還請狄縣丞一定要幫我給其討個公道啊!”

  劉仁祥當即便就選擇報官,也便是向狄玉森報官,請求去尋找跟隨自己多年的仆從,是死是活。

  可這年頭,消失大半年的人,若是路上遇到劫匪什麽的,再為正常不過了,根本沒有尋找的可能。

  當下只能口頭應下,卻也沒了再問的理由。

  狄玉森隨後便就尋到錦衣衛求助。

  錦衣衛對京師但凡有品級的官員,都有創立卷宗。

  而在卷宗之上,確實記載著劉仁祥遣散仆從的事情。

  共有一個管家兩個下人,都是外地的。

  上面連記載了每人給多少錢財都有數目,這等情況,當是做不得假。

  看似是線索斷了,實則有了更多的發現。

  因為仆從遣散的時間,正好是謠言案發的時候。

  那個時候,不僅是京師,所有官府的力量都在追擊晉商,但凡晉商見著就抓,死了大片。

  如果說誰最狠當今陛下還有太孫,或許晉商稱第一,沒人稱第二吧。

  這就產生了一個可能,劉仁祥是否和晉商有所勾結。

  在謠言案的那段時間裡,因為晉商的問題,所以錦衣衛對官員勳貴的監察力度較弱。

  除了一些重臣和勳貴外,其他的自然就沒那麽嚴格了,人手都會抽走了。

  狄玉森感覺,劉仁祥就是在這個時候跟晉商有了接觸,而看似消失被遣散的幾個仆從,實則是被劉仁祥滅了口。

  滅口自然不需要自己動手,以晉商的能力悄聲無息的讓幾個普通百姓消失,那真就輕而易舉了,事情過去了這麽久,便是查也沒得查。

  不過脈絡推導出來,自然尋找證據就變得容易很多了。

  既然是勾結晉商,那就查一下晉商的情況便明了。

  在京師的現在,外賣越發繁榮,許多大戶人家都有在酒樓定餐的習慣。

  而劉仁祥在無人做飯的情況下,自然是由酒樓送餐,可劉仁祥和別人不同,常人也就長期在一個酒樓訂餐,可劉仁祥同時向三個酒樓訂餐。

  每三天進行一個輪轉。

  在常人看來,便是劉仁祥喜歡三個酒樓不同的口味,然在狄玉森的眼中,這就有點欲蓋彌彰了。

  查了三家酒樓的底細,都跟晉商沒有任何的關聯,那問題就出在送餐小廝的上面了。

  一番暗中調查之後,醉仙居酒樓的送餐小廝便就入了狄玉森的眼。

  送外賣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很趕時間,畢竟飯菜涼了,就不好吃了,容易砸招牌。

  唯獨醉仙居的小廝,每次到他送的時候,都會特意繞開一段,走了另外一條巷子穿過。

  這個路線,明顯是不對的。

  有了懷疑之後,狄玉森直接聯系上錦衣衛的人,在其繞路即將抵達劉仁祥宅院的時候,便是把人給抓了起來。

  只是在錦衣衛表露出身份的時候,小廝根本不敢隱瞞,便也是全部都交代了出來。

  是有人讓他特意在送餐的時候,去到一個地方拿信封。

  信封放在一個小木筒子裡面,而小木筒子就藏在每次劉仁祥點餐的魚腹中。

  “你確定他會過來嗎。”

  朱英坐在窗邊,看著秦淮河的夜景,向對面的狄玉森問道。

  狄玉森半個屁股坐在邊上,恭敬的回道:“他肯定會過來的。”

  朱英點點頭。

  今日白間,他收到狄玉森的上奏,說是已經發現了關於謀害四名都指揮使,還有刺殺案幕後的真凶。

  並且供給了響應的證據以及一系列的推測,最後是設了個局,讓其鑽進來。

  而這人便就是吏部主事劉仁祥。

  說實話,對於劉仁祥這個人,朱英還真沒什麽印象,各部的主事太多了,雖說是每天上早朝吧,但很少會說有機會輪到他們站出來說話。

  可不要覺得能夠站在奉天殿,就有了天天跟皇帝交流的資格,往往像是一些品級低的官員,是極少有資格上奏的。

  尤其是在後排的,基本上每天的早朝,就屬於一個聽眾了。

  便就是開大會的時候,你給聽著,然後按照皇帝的意思去辦事,領會皇帝,還有自己上司的一些想法。
    一般能夠和皇帝經常交流的,往往是各個部門的大佬,普通官員除非是表現優異,否則基本上都是被動的接受提問。

  劉仁祥便就是這樣,且他為人低調,是以存在感很低。

  “沒想到啊,一個小小的吏部主事,竟然可以有這般大的能量,不僅暗中謀害四名都指揮使,還可行刺,真是膽大包天。”

  朱英多少有些感歎,在仔細看了狄玉森的證據之後,便就已經清楚事情的詳細了。

  只是真凶只是一名吏部主事,倒是頗為感覺讓人有些意外。

  “回稟殿下,這也是臣也沒有想到的事情。”狄玉森遲疑了一下,便開口回道。

  其實這句話朱英算是自言自語了,但作為臣子的狄玉森在太孫殿下開口後不回答,那可算是無禮了。

  朱英轉過頭來,看向狄玉森說道:“本宮知曉這件事必然會被你查個水落石出,如此之案情本宮原也以為頗為艱難,或是今年都不太可能了。”

  “沒想到伱還真是讓本宮有些意外,僅僅只是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真就把這等大案查了出來。”

  “目前不管是治安司還是錦衣衛,裡頭也有許多查案的高手,他們在暗中亦是在不斷的調查,可迄今為止沒有半分收獲。”

  “這劉仁祥極其狡猾,謹慎,自己從未出面,做事可謂是滴水不露,便是這般也沒能逃出你的追查。”

  “狄玉森,你很好,本宮沒有看錯你。”

  朱英確實是很滿意的。

  對於大明,尤其是現在的大明,說一句求賢若渴都感覺有些低了,在所有發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優秀人才。

  而在這其中,反倒像是狄玉森這種人才最為難得。

  這可不是說讀書,學習就能會的,涉及到的影響很多,最為主要的是能夠秉持朝廷對外的公正性。

  這裡頭也不僅是經驗的問題,還需要極高的智商才行。

  讓違背大明律法之人接受製裁,維系律法的尊嚴,這跟朱英心中的依法治國是極為重要的關鍵。

  狄玉森聽到太孫殿下的誇讚,連忙從座位上起身站至一旁,深深的鞠躬作揖:“當不得太孫殿下如此誇讚。”

  朱英笑著擺擺手讓其說下:“不錯,倒是個謙虛的性子。”

  隨後問道;“你今年有多大了。”

  狄玉森連忙道:“臣今年三十有五了。”

  朱英點點頭,三十五歲是一個很好的年紀,在身體上處於巔峰,也有了相當的閱歷。

  尤其是像狄玉森這樣之前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對於很多事情的處理,不會輕易受到蒙騙,會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便是在這個時候,外頭突然響起一陣暴喝聲。

  朱英轉頭看去,正是劉仁祥按照約定前來,被錦衣衛抓了個正著。

  到此,事情也算是有了個結果。

  不過朱英倒沒有去看的心思,起身道;“行了,今日便就這般吧,此案到此也算是真正的有了個了結。”

  “玉森,明日早朝之後,到本宮坤寧宮來一趟。”

  狄玉森見太孫殿下起身,連忙跟著起身作揖,聽到這話之後,恭敬道:“謹遵太孫殿下令旨。”

  劉仁祥的事情,僅僅只是在當夜因為受不住審訊,便就已經全部的交代了出來。

  他是有著堅毅的性格,但在牢獄裡有些手段,可不是說意志力堅強就能扛過去的。

  那是肉體的極致折磨,在這方面,許多技藝更是有著傳承,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原本劉仁祥也以為自己絕對不會說,但僅僅只是一個時辰不到,便就是一心求死了。

  想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像是有些武俠小說裡,動輒咬舌自盡,好像很是簡單。

  其實要咬舌根本無法死去。

  舌頭是痛覺神經最為豐富的地方,即使有人真的有這個勇氣和意志,也不會當場死亡。

  反倒是在刑罰之中,有個名稱叫做拔舌。

  是用鉗子夾住柔軟的舌頭,而後用燒紅的烙鐵去燙舌頭。

  而錦衣衛在得到情報後,立即出動開始抓捕相關隱藏的晉商。

  深夜,完整的情報被送至乾清宮中,朱英這時也在等著情報的過來。

  看完情報的朱元璋冷哼一聲:“胡黨余孽死不足惜,晉商竟敢暗中禍亂朝綱。”

  “傳咱諭旨,但凡牽涉其中人員,一應誅殺九族,不可姑息。”

  看完情報的朱英也是輕輕搖頭,斬草除根是必然的,雖說有涉及到許多無辜人員,但在當今年代,只能是殺。

  朱元璋隨後對大孫道:“看來你選中的那個叫狄玉森,確實不錯,這等大案竟是被其一力破之,是個人才。”

  “往後大孫打算如何去安置他。”

  朱英回道:“詹士府如今無人領導,都快成清水衙門了,孫兒便想著把詹士府給發展起來。”

  “狄玉森如今立下大功,本身也是有著多年閱歷,年三十五正值巔峰,孫兒看來詹士一職極為適合。”

  詹士府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而朱英的意思,自然是讓其擔任三品詹士。

  朱元璋聞言微微頷首。

  正三品可謂是朝堂重臣了,這麽重要的職位讓一個年僅三十五歲的臣子擔任,可謂是破天荒的事情。

  不過朱元璋並沒有駁回朱英的意見。

  古有甘羅十二歲拜相,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朝廷所需。

  從目前這個案子來看,狄玉森也確實有這個才能。

  次日早朝之後,狄玉森便就早早的抵達了坤寧宮前。

  在司禮監秉筆太監郭忠的帶領下,來到了坤寧宮正殿。

  雖然朱英是太孫,大明儲君的位置,但對於官員其實上是沒有任命權的。

  而在取得老爺子同意後,吏部尚書詹徽早朝之後便快速通過流程,交達了任命文書。

  狄玉森接過文書,當下磕首以謝恩典。

  正三品啊,都不能說平步青雲了,當真是一步登天。

   種田文,在一個以巫為尊的原始世界百世輪回,壯大種族。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