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長孫!》第469章 被不斷轉手的刺殺
  第469章 被不斷轉手的刺殺
  朱允熥和朱明月的小鬧劇,很快就傳到了朱元璋這裡。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正坐在秦淮河邊的小茶館上,聽著堂內說書先生說書。

  聽到消息後笑著對大孫說道:“看來允熥心地還算是比較純良的,就是沒怎麽見過世面。”

  “大概是在深宮裡待久了,一些人情世故,反而顯得不是那般的清楚。”

  朱英點頭道:“爺爺說的是,孫兒心中一直有想讓允熥,允炆,出來歷練一番的想法。”

  朱元璋微微頷首,道;“這件事,大孫為大兄,便就自己安排著來吧。”

  在對於自己的這些孫子方面,朱元璋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關注,包括是先前,也就是對於坐在旁邊的朱允炆,關注得比較多。

  在廢除相權之後,大權集於皇帝一人之身,每天處理的政務,已然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兒子們那邊已經很頭疼了,先前就沒幾個懂事聽話的,孫子們這邊,也就只能偶爾關注一下。

  這也是身為皇帝的無奈。

  在朱元璋的眼中,有道是長兄如父,大孫為諸孫之長,自然要承擔起教育弟弟們的責任。

  朱允炆此時,一直跟隨在皇爺爺還有大兄的身邊很是安靜。

  他也只是一個少年,對於京師的繁華,自然也會有所想法,但特殊的地位關系,讓他選擇並沒有獨自離開。

  一路走來,皇爺爺在跟大兄聊天之間,都是關於京師的一些安排,調動,諸多事宜的籌備。

  還有大兄近期的一些規矩的制定緣由。

  這讓一直聽著儒家學說長大的他,感覺是受益匪淺。

  本身的朱允炆,也是比較有聰明才智的,不說狀元之才,但考個進士及第,還是有這能力的。

  越是聽著大兄的講述,朱允炆就越發發現自己的不足,完全沒有什麽可比性,甚至一些關鍵的地方,還有模糊不懂。

  心中已然是決定在事後再找個機會,問一下大兄。

  概因看似一些京師的小事,實則朱允炆心中深知,皇爺爺和大兄之間聊的,全是關於治國之策。

  而一些話題,也讓現在的朱允炆,對大兄更為欽佩起來。

  倒不是說在知識的方面,可是大兄竟然敢‘頂撞’皇爺爺。

  這實在是在讓一旁聽著的朱允炆心驚膽戰,太佩服了。

  要知道大兄先前在路上的時候,就因為一些商貿上的事情,跟皇爺爺爭辯了起來。

  天啊,跟皇爺爺爭辯,這是朱允炆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印象中也只有自己的父王,曾經因為一些事情跟皇爺爺爭辯過,那可是被皇爺爺拿著凳子腿追著打。

  可是在大兄這邊,竟然還贏了。

  朱允炆的眼中,滿是光彩。

  少年人的崇拜,就是這麽的簡單,此刻的朱允炆都不知道,他自己快要成了大兄的小迷弟了。

  而便是在這個時候,關於朱元璋出宮的消息,已經通過那位張先生,傳到了倭國商人這邊。

  倭國商人,在京師的地位不高,雖說大明如今在跟倭國征戰,但也不是說針對所有的倭人。

  是以倭人的一些商貿行動雖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也並沒有完全的消失。

  因為長久以來的潛伏,許多倭人的後代,都已經取到了大明的戶籍,加上差不多的長相,熟練的地方話,也很少說有人可以認出來。

  此時,坊市附近的一處民宅之中。

  十多倭人聚首。

  他們其中大半的年輕人,可謂是從出生就在大明生活,對於所謂的祖籍倭國,更是從未去過。

  不過自小他們的父親就告訴他們倭人的身份。

  大部分連倭語都不甚熟練,除了知道自己是倭人外,其余的完全被大明的文化所同化。

  且在姓氏上,都是沿用的大明的姓氏,只有回歸倭國,才會說有倭人的名字。

  為首的叫孟義,其拿出一張紙條放在桌面,供眾人查看後說道;“有人給我們傳來消息,大明的皇帝帶著大明的長孫,還有其他的三個孫子,此刻正在京師內遊玩。”

  “目前,便就在距離我們不到數百步的秦淮河邊。”

  “我已經派人去打探過了,信中所說為真,那些護衛雖然都是一身麻衣,但身態體型,無一不是武功高強之輩,只有錦衣衛才會有這麽多的高手。”

  “能夠指使錦衣衛隨從的,只有大明的皇帝了。從年歲上來看,也確實差不多。”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此刻我們的國家,正在遭受大明的征伐,九州島大半淪落到了大明的掌控。”

  “如果這個時候,大明的皇帝駕崩,絕對會讓在倭國的明軍,士氣低落。”

  聽著孟義的話,看完桌案上的紙條後,堂內卻是出奇的有些沉默。

  孟義見此,不由有些憤怒的說道;“難道你們在大明已經淪落到這般地步了嗎,要知道,你們是倭國的子孫,是倭人,而非明人。”

  “你們所用的錢財,地位,都是國內家族耗費大的力氣,給伱們送來的,都到了這個時候,你們還在猶豫什麽。”

  聽到這聲訓斥,不少人的臉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其實他們之前並非是這樣子的,主要是今年,京師的變化太快了,他們已經非常的享受如今的京師。

  原本的大明京師,雖然號稱是天下最為繁華之地,人數也是最多的大城,但是朱元璋的規矩嚴厲,加上各方面的限制,許多人尤其是對於商人來說,在京師的生活,可謂是不如意。

  地位底下,受人凌辱,還無處發泄。

  只能憋屈著過日子。

  但是今年開始,就完全不同了。

  在海禁解開前,關於關卡的設置,就變得容易了許多,大明各省的貨物,更是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被群英商會大量收購。

  價格給百姓的是低一點,但卻可以直接達到一個清庫存的效果。

  像是什麽各地的水果,那都是數千石直接拉走。

  水果是有季節性的商品,平時賣水果的商戶,還要承擔大量賣不出去的風險,核算下來,也沒多大的賺頭。

  這裡由群英商會統一收購,價格還算是公道,關鍵是全部都換成了錢財,不用承擔壞掉的風險,比往年可謂是多了上倍的價錢。

  而這些水果,以大明水利,迅速的送到京師,然後又是各種活動,比如什麽買一送一,買三送二,讓現在的京師百姓眼花繚亂的。

  瞬間就是大面積的傾銷。
    佔小便宜嘛,誰不喜歡呢。

  這樣的銷售方式,很快就被其他的商會學習采用。

  可不僅僅是在水果方面,其他方面也是盡皆如此。

  這也就導致如今的大明京師,享有不僅是大明各省的貨物,海禁解開後,國外的新奇貨物,也是大量的流入京師之中。

  加上關卡的減弱。

  娛樂行業也是迅速興起,什麽各地的戲班子,各個地區名氣菜肴,小吃,風靡而來。

  關鍵是大明人口多,賺取錢財也就變得更加容易了許多。

  加上對於京師的管理到位,現在的京師,是真正的文明繁華之都。

  這些倭人自從來到京師之後,就徹底的喜好上了這裡。

  都是讀書人嘛,他們也去過很多地方,但在京師的生活,太令人流連忘返了。

  想要的,想吃的,想看的,想玩的,應有盡有。

  加上倭國最近加大的對這些潛伏在大明倭人錢財的供應,他們的心志,早就已經不像是當初那般的堅定。

  花花世界,最是磨人。

  “孟兄說得簡單,可是要知道,保護在大明皇帝身邊那都是一等一的將士。”

  “無一不是明軍之中的高手,我們這邊,僅僅只有不到三十弓手,倘若一擊不成,打草驚蛇之下,大明皇帝必然震怒。”

  “若是順藤摸瓜,查出我等的身份,倭人在大明京師,將會受到更為嚴厲的打擊。”

  “即便是成了,殺了大明的皇帝,還有他的儲君,難道就不會征伐倭國了嗎,我想,可能會比之前更加的凶猛。”

  “新任的大明皇帝,絕對是要給其報仇的,那只會更加的瘋狂,甚至倭國都要徹底的覆滅。”

  半晌之後,有一人站出來,義正嚴詞的說道。

  這番話,很快就引起了其他人的讚同附和。

  多數人一致認為,刺殺大明皇帝,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

  其實大多數人心中害怕的是,當知道是倭人乾的,會被影響到在京師的生活。

  看著面前的討論聲,孟義有些頹廢的靠在座椅上。

  他感覺現在的倭人,已經變了,似乎不再是效忠天皇陛下了。

  可是他想了半天,卻想不出什麽反對的道理來。

  或許,當初家主的決定是錯誤的,就不應該送他們去學習大明的文化,到了現在,他們反倒是跟大明的文人一般,變得沒有了以前的忠心。

  想到沿海最近不斷送來的錢財,孟義感覺心裡有些憋屈。

  可單憑他一人之力,無法驅使足夠的力量,對大明的皇帝進行刺殺。

  為了避免被一鍋端,倭人暗中培養的武士,都是分布在各個頭領的下邊,之前有倭人被抓,也沒對他們有太大的影響。

  便是此時,有一人說道:“孟兄的心思,我們都是了解的,不過對方送來紙條,明顯是要借刀殺人。”

  “借我們的刀,去殺大明的皇帝,讓我們承擔所有的罪責。”

  “既然是如此,那為什麽我們不能借別人的刀去殺呢,也跟他們一樣。”

  孟義聽到這話,看向其中一人問道:“趙兄可是有什麽主意,可是在這大明,雖然許多人對於大明皇帝恨之入骨,但要他們去行刺,只怕沒幾個人有這樣的膽子。”

  “若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大明的皇帝馬上就要回宮了,下次出來,便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被稱呼為趙兄的倭人,笑著說道;“孟兄,還有在座的各位,可是知曉最近的都指揮使滅殺案。”

  “不瞞諸位,此事趙某本不想說,現在卻又不得不說,這案子,趙某麾下,也是有所參與的。”

  聽到這話,眾人頓時驚呼。

  孟兄更是直接挺直了身子,眼神緊緊的盯著,直呼其名道:“趙立山,這件事可開不得玩笑。”

  趙立山有些得意的說道:“自然不是開玩笑。”

  “對方的具體來歷,趙某也並不知曉,不過對方當時,便就是聯絡趙某去處理的事情。”

  “目前,趙某尚且可以聯系上他們。”

  “他們敢直接殺四名衛所都指揮使,想必對於大明皇帝,有著極其重大的仇恨,現在得到這個消息,肯定會出手的。”

  孟義沉聲道:“你確定。”

  趙立山搖頭道:“我不確定,但現在已經沒有了更好的辦法。”

  孟義點點頭:“那這件事,便就拜托趙兄了,事不宜遲,還請趙兄趕緊前去聯絡,我這就派人跟蹤,隨時關注其動向。”

  趙立山卻沒有立即起身,轉而說道:“如此大事,盡系於趙某一人之身,雖是職責所在,但麾下也需要養活很多弟兄。”

  “在最近的錢財分配上,還希望孟兄及諸位高抬貴手,多多讓與趙某一些。”

  趙立山也不含糊,相當於直接開始提條件了。

  聽到這話,孟義也乾脆說道:“此事若能成,我可做主,往後送來的錢財,趙兄除開賞賜之外,可得其余七成。”

  “我自當親自寫信稟告天皇陛下,保舉將軍之職,趙兄亦可隨時返回國內,不必再潛伏於大明京師。”

  趙立山聞言,卻是說道:“返回國內倒是沒有必要了,趙某在大明京師,也可以更好的為天皇陛下效忠。”

  “只要其他的承若到位即可。”

  孟義自然知道趙立山的心中打著什麽算盤,便就點頭答應。

  趙立山也不含糊,立即起身,開始去聯絡人去了。

  他說沒錯,關於殺害衛所都指揮使的事情,確實是有他的一份。

  這件事便也一直瞞著,即便是同為倭人也沒有說,現在倒是借刀殺人的好機會。

  半炷香後,趙立山便就來到了坊市的某個店鋪。

  這裡賓客滿座,極為熱鬧,但趙立山深知,這只是表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