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長孫!》第229章 咱大孫,瘦了呀!
  第229章 咱大孫,瘦了呀!

  朱英回京後,自然是直奔皇宮而去。

  而在朱英離開後,藍玉等人再次聚首。

  “涼國公,你說殿下這是什麽意思,我怎麽有一種要針對大軍的感覺。”

  曹震直接開口說道,能在這裡的,都是幾個熟人,也沒太大的顧忌。

  藍玉還沒說話。

  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等人,也是紛紛點頭稱是。

  大家來的時候,都是興致衝衝的,但是現在,都感覺有些不舒服。

  畢竟長孫殿下的動作,是動了他們的蛋糕,不僅僅手下兄弟的財路要被斷了,在兵權上似乎也將會受到很多限制。

  這不是自家人的搞法呀。

  “涼國公,不是咱兄弟幾個說,這委實讓大夥心裡頭不爽快。咱們對長孫殿下,可都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的。”

  “不管是殿下想乾,哪怕是咱們也能跟上。”

  鶴壽侯張翼說道,雖然沒說出具體幹嘛,不過大家都是懂的。

  藍玉聽到這些話,面色一下子就陰沉了下來。

  環顧一圈後,沉聲說道:“爾等可是覺得,長孫殿下沒有你們,就成不了氣候。還是說要依仗你們,才能把控住兵權不成?”

  藍玉敏銳的意思到,自己的這幾個兄弟,在心態上出了問題。

  或許是因為長孫殿下的身份,尚且沒有被陛下公布,所以這些人還以為殿下是仰仗了他們。

  逼宮?

  其實曾經的藍玉也想過這事,但後來藍玉就清楚,完全沒有任何可能性。

  這一點,是他在罕東那邊統軍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

  太子殿下死訊傳來,他想試探一下,卻被很多將士所抵製。

  再加上朱英給他的名單,藍玉心裡頭就門清了。

  “不要妄自揣測殿下的意思,於情於理,殿下都不會視我們而不顧的。現在的情況,大家都很清楚。”

  “但是有一點我先將明白,殿下的智慧,是我們難以匹及的。有些事情,現在也可以跟你們說清楚。”

  “前段時間試行的以工代賑,攤丁入畝,包括軍政分離,這些其實都是殿下的主意,只是殿下的身份還沒公布開來。”

  “陛下對於殿下的厚望非常之高,對於軍隊,兵權這些的動作,怕不是針對我們,而是要對整個大明的軍隊進行改革。”

  藍玉的話,讓眾人一震。

  都是打了多年的仗,也經歷過陛下的諸多改革。

  每次改革,幾乎都相當於一次權力的更替,若是無腦撞上去,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麽死。

  大夥現在年紀都大了,平日也會讀幾本書。

  變革的事情,往往都是伴隨著流血產生。

  “這般看來,是我們誤會了殿下,殿下先提前跟我們說清楚,這是讓我們預先有個心裡準備。”

  “若是我沒猜錯的話,殿下怕是連陛下都還沒說,不然應當早有風聲傳來。”

  定遠侯王弼開口說道。

  曾經被成為雙刀王的王弼,現在已經是六十多的高齡,在很多方面,看事情多少有些智慧。

  藍玉點點頭,道:“定遠侯說的沒錯,你們這是才剛接觸殿下,不知殿下為人行事。”

  “殿下的情況,我也跟你們說過,別說在殿下這般年紀,便是我們處於殿下那等情況下,也不可能達到殿下這般成就。”

  眾人紛紛點頭,說起朱英在未入京的情況,大家唯有被震撼的份。

  “只是涼國公,你可是國舅爺,就沒點消息嘛,殿下這番讓兄弟們心裡都沒底呀。”

  曹震率先說道。

  這個事情,確實犯嘀咕得很。

  藍玉聽完,心中思索一番後,道:“卻還是真有些眉目。”

  “快說說!”

  眾人催促。

  藍玉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而後說道:“殿下的親衛營玄甲衛,大家都是知道的。”

  “真威風!”曹震讚歎道,滿臉的羨慕。

  他有幸見過一次,那整齊的軍容,千人如一的動作,森嚴的氣勢。

  誰見著都得被震懾一番。

  藍玉被曹震搶了花也沒意見,繼續補充說道:“你們可是知道,玄甲衛是多久一操練?”

  “不是一日一操,也不是兩日一操,而是一日三操!”

  話音剛落,頓時場內就想起一陣倒吸氣的聲音。

  “不可能吧,一日三操,那可不是把人往死裡練?”朱壽有些不信的說道。

  舳艫侯朱壽是橫海衛指揮,進都督僉事。

  並且監督漕運。

  這算是個肥差,所以家裡頭錢財算是不差。

  在練兵方面,朱壽本人還是很有心得,自認為不比別人差。
    然而一日三操練這等事情,他卻是連想都沒想過。

  “不僅如此,殿下還為玄甲衛找了不少老師,教授讀書認字,學習兵法。”

  藍玉再次丟出一個炸彈。

  眾人都被雷得外焦裡嫩。

  什麽時候大頭兵都能讀書認字了,殿下這是想要幹嘛。

  大家的眼神中,都是不可思議的神色。

  “若是全軍如此,這般花費,戶部扛不住吧。”

  沉默良久,朱壽不由說道。

  藍玉回道:“陛下對此事,極為支持,前段時間我聽說,有新的作物由長孫殿下送來。”

  “具體是何不得而知,但陛下非常高興。甚至說大明百姓將不會餓肚子了。”

  幾人相互對視一番。

  曹震道:“倘若真是如此,殿下如此行為,我等便能理解了。看這情況,殿下當是想取消屯田兵吧。”

  藍玉搖頭道:“應當不會,我大明屯田兵百萬之眾,斷然沒有取消的道理,不過想來會有更多的將士。”

  “將如同現在的玄甲衛一般,進行精銳的訓練。從此之後,軍民的區別會是極大。”

  說到這裡,藍玉突然想起之前兵部的一個提案,道:“半月前早朝的時候,兵部茹尚書提出,說是我大明捕快能力不足。”

  “想從軍隊中退役的老卒挑選,也算是給奮戰一生的老卒們一個活計。”

  除了藍玉外,大家上朝的次數不多,一般都在當地,也就是最近被陛下召回。

  聞言,一直沒有開口的東筦伯何榮問道:“那茹瑺能有如此好心?”

  何榮是個沉默的性子,之所以開口,還是因為跟茹瑺有過節。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之間,本來就矛盾重重。

  當然這也是朱元璋的製衡之道。

  在茹瑺還沒就任兵部尚書的時候,就因為某些事情,被茹瑺狠狠重罰過,所以一直不對付。

  “哪能是茹尚書的心思,自然是殿下或者是陛下的想法。茹瑺提出,只是借之於口罷了。”

  曹震直接說道。

  不過這麽一交流,眾人發現殿下對於將士們的歸宿,亦或是待遇方面,似乎都有要提升的想法。

  至於兵權,眾人心中雖有些貪戀,但如今陛下尚在,也沒人起得了這個心思。

  一道諭旨下來,任誰都得老老實實交出虎符。

  大明皇宮,華蓋殿中。

  “讓咱好好看看,出去這麽些時日,看上去似乎都瘦了好多,大孫,真是苦了你。”

  時隔一月,朱元璋看到朱英,眼神中滿是憐惜。

  自從見著大孫後,他還是第一次這麽久沒見到大孫。

  說實在的,自從朱英離開京師的那天起,或者說離開皇宮的那一刻。

  朱元璋的心中就後悔了。

  尤其還是瘟疫有關,腸子都快悔青了。

  哪怕朱英說得非常清楚,絕不會進入瘟疫地區,但朱元璋這心裡頭的擔憂,隨著一日日過去,只有漲的沒有降的。

  好幾次深夜,朱元璋難以入睡,走到書房裡,拿起筆墨。

  寫下諭旨就要召大孫回京。

  就現在,乾清宮的書房裡,還放著好幾道要召回朱英的諭旨。

  只是到最後關頭,朱元璋按捺住沒發。

  也到了一個極限,大孫若還不回來,也得發了。

  “孫兒讓爺爺擔憂了。”

  朱英本來是想直接匯報瘟疫地區的事情,但老爺子的話,讓他的心頭顫動。

  這是真真切切的關懷。

  人都是自私的,或許在朱元璋看來,瘟疫再怎麽厲害,都不是大孫的安危可以比擬的。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都這個點了,大孫餓了沒,咱馬上讓廚子們做點好吃的來。”

  “真瘦了,真瘦了呀!”

  朱元璋狠狠抓著朱英的手,沒有一點要放開的想法。

  他很怕這麽放開,下次就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牽到了。

  在大孫離開的這段時間裡。

  朝堂上已有二十多名大臣被相繼處死。

  整個朝堂,似乎一下又回到了黑暗中。

  本來已經被藏起來的遺書,官員含著淚,再次拿了出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