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長孫!》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
  李成桂投降了。

  當他得到倭國被滅的消息後,哪怕歧城島就在自己的面前。

  “沒用了,都降了吧。”

  今年的李成桂,已經有六十六歲,原本精神抖擻的他,在得到消息的那一瞬間,就好像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

  在他的計劃裡,就算是倭國失敗,他也可以乘船去到南洋逃難。

  可是太快了,快到他都沒有辦法接受這個消息。

  在他看來,足利義滿的失敗,頂多只是九州島再度落入大明手裡,而不是連他自己都被活捉。

  倭國所有的兵力,幾乎大半都折損在了九州島上,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倭國就這麽突然之間,並入到了大明的疆域裡。

  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最主要的是,這樣一來,他根本沒有辦法逃離,大明水師完全可以抽出手來,直接將海域全部封鎖。

  況且到了這個年紀,他還有什麽好逃的。

  “父王,我們還有機會,我們還能去到海上,那麽大的海面,大明的水師不可能全部抓到我們的。”

  “我們有人,有錢,有船,可以去到南洋,如果在南洋待不下去,還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

  “終歸是會有一條活路的。”

  “父王,不可自棄啊。”

  要說最不甘心的,其實還是李成桂的次子,李芳果。

  他好不容易把兄長給熬死了,眼看著父親稱高麗王,自己能夠繼承王位,現在突然就變成了這樣。

  他不想死,還想好好的活著。

  父王已經六十六歲了,可他才四十二歲,他還能活很久。

  “果兒,沒用了。”

  李成桂走到一處大石頭上,輕輕的靠了上去。

  發白的頭髮,渾濁的眼眸,猶如遲暮的老人。

  “就算你想走,可是真的能走嗎,你看看那些遠處的大臣們,或許你應該去聽聽他們在說什麽。”

  “他們正在商量著,怎麽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怎麽才能把我們獻給明軍。”

  “你也可以去士兵那裡聽一聽,聽聽他們在商量什麽,他們在商量著,怎麽跟明軍投降,才能得到活命的機會,或許還能立一些功勞什麽的。”

  “如果倭國沒有敗得這麽徹底,如果倭國還能堅持一段時間,我們還有機會。”

  “但是現在,大勢已去,民心盡失,沒有人願意跟著你去過逃亡的日子。”

  李成桂一邊說著,一邊看著遠方的海面上。

  浪濤不斷的拍打在海岸上,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不,父王,我不信。”

  李芳果瘋了一樣,跑到遠方到處去質問他人。

  李成桂只是靜靜的看著,沒多久,就看到自己的兒子被人打倒在地。

  但是遠方的人群並沒有過來。

  因為在李成桂的身邊,還站著禁衛軍大統領王虎。

  “王虎啊,連累你了,原本想給你榮華富貴,沒想到最後卻成了這幅樣子。”

  “待會等明軍過來,你就拿我的腦袋去換取一些功勞吧,至少能保全你的家人。”

  “這也許是我最後能給你的。”

  “當年你的救命之恩,我一直記在心裡,可惜不能再好好的感謝你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成桂看著這個時候還堅守在自己身邊的王虎,輕輕的說道。

  王虎的目光有些複雜。

  遲疑了片刻後,開口道:“其實大王不應該感謝我,當年我是奉了東家的命令,所以才會在大王身邊。”

  說出這句話後,王虎的心裡也松了一口氣。

  不得不說,這些年跟在李成桂的身邊,他確實從來沒有虧待過自己。

  李成桂有些錯愕,隨即哈哈笑了起來。

  “王虎你說的東家,是不是當今大明太孫。”

  王虎回道:“是的。”

  李成桂也沒有惱怒的意思,反而是感歎道:“看來我輸的不冤啊,當年群英商會風靡於高麗,我就猜到其中有陰謀。”

  “當年道衍來高麗之際,我就認為自己是低估了群英商會,沒想到現在,又是低估了。”

  “救了我性命的人,我一直最信任的人,連我的兒子,我都沒這般信任,沒想到卻是別人的人。”

  “不過話說回來,還是要感謝當年你的救命之恩,否則也沒有任何意義。”

  王虎猶豫了一下,但並沒有說出口。

  他想說的,當年襲擊李成桂的人,完全就是東家安排的,為的就是博取到李成桂的信任。

  至始至終,這都是個局。

  一個專門為李成桂設下的局。

  王虎感覺在這個時候把真相說出來,對李成桂打擊太大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十多年來,王虎一直都在李成桂的身邊,而李成桂也一直待他如兄弟。

  “大王,或許沒必要如此,如今高麗王室已絕,大王就是高麗王,按照大明現在實行的政策,只要大王誠心歸附,自然可以得性命保全,也能過上養老的日子。”

  王虎勸說著道。

  他這話也是沒錯。

  大明不管對於哪個國家,即便是在顛覆社會結構,但對於王室,從來就沒有斬盡殺絕過的日子。

  哪怕是現在的本雅失裡,大概率也是圈養在京師,而不是直接處死。

  包括倭國的足利義滿,倭王王室,安南王室,佔城王室。

  “沒必要了,我都已經這把年紀,大半截身子都已經埋進了土裡,還不如來個慷慨赴死。”

  “你還是拿我頭顱,換取功勞吧。”

  “這樣也好,既然你是大明太孫的人,想來回到京師也是一番富貴,我也不用擔心你了。”

  “倒是還想拜托你,往後能夠對我的後人照顧一二。”

  李成桂請求道。

  但王虎拒絕了。

  “不用如此大王,還是好好活著吧。”

  李成桂只剩下苦笑。

  這時,遠方傳來了馬蹄聲,明軍已至。

  李成桂自然沒有抵抗的意思,麾下的將士也沒有,見到明軍,直接就降了。
——
  洪武三十四年,十月十八。
    高麗,倭國,盡皆歸附於大明。

  設原倭國四行省後,再設高麗承宣布政使司。

  高麗的疆域並不算大,直接設一個行省也就差不多了,沒必要搞出幾個行省來。

  由於一下子增加了廣闊的疆域,也讓現在的大明頗有些消化不良的感覺。

  主要是新的疆域需要派遣更多的官員前去進行管轄,治理,還有教化。

  原本不斷增添的官職,現在朝廷又只能再度進行增加。

  尤其是原倭國地區,需求的官員數目更是多不勝數。

  還有佔城,真臘,暹羅。

  大明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了候補官員,所有的候補官員,都直接安排出去了。

  教化這塊,更是直接開放,但凡是在大明取得秀才功名,願意去到任何一國擔任學堂老師者,都可以全免路費,並且還有大量的福利補貼政策。

  朱元璋都有些慶幸,當初大孫大搞學堂教育,讓讀書人的數目不斷上漲,否則現在朝廷哪裡能夠有這麽多的官員去填補這些地區。

  雖然戰爭不斷,但實際上大明的兵力並沒有太大損失。

  在糧食上,冬季都能種植水稻的南洋,這就不算是多大問題。

  現在南洋大開發,大量水利設施和稻田被開發出來,一年三四熟的情況下,源源不斷的糧食不斷的運往南京。

  而在南京,又通過火車把許多糧食運往西部,乃至於草原。

  可以說現在的草原,完全就是靠大明養著的。

  曾經那些扭扭捏捏,實在沒有辦法才投降大明的部族,現在只剩下兩個字:真香。

  他們已經完全不需要擔心今年的冬季怎麽過去,或者又想著今年的冬天會死去多少人。

  除了一些曾經的草原貴族心裡有些憤憤之外,大的局勢很是安穩。

  在這個年代,誰能給上一口飯吃,誰就是爹,親爹。

  當年朱英搞群英商會那麽厲害,還不是靠著高產作物,否則再多的錢財買不來糧食,又能有什麽作用。

  大明現在已經正式立法,但凡是對糧食類,軍用類等一系列物資進行囤貨居奇者,皆以罪論處。

  至少都是三年勞役起步了。

  現在大明賺錢的路子多得很,這些屬於大明的禁忌,大部分的商人基本上不會去碰。

  拿命掙錢,那也得有命花。

  現在也沒有所謂的邊關說法了,整個草原都已經算作大明的疆域,所有的牧民都將會被編入大明戶籍,享受跟大明百姓同等待遇。

  在大明內部,現在最興盛的產業,莫過於火車鐵軌,石炭開采了。

  隨著蒸汽機的不斷產出,對於石炭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因此催生出了許多專業的勘探人員。

  大明律,但凡能夠發現未曾記錄在內的石炭,將會根據儲量大小給予獎勵。

  其中最低也是二十萬寶鈔起步。

  大量的寶鈔的砸入,直接締造了勘探人員的興盛。

  在大明的角度上來看,二十萬寶鈔,乃至於幾十萬寶鈔並不算什麽,但是一個石炭礦,這可是了不得的東西。

  實際上在現在的草原,已經有不少的石炭礦被陸續發現了。

  因為朝廷人手不足的關系,現在很多石炭開采的工作,都是外包給商人。

  以競價,相當於後世投標的方式。

  對於商人來說,開采石炭礦,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即便是要花費不少錢財,但賺到的只會更多。

  而對於朝廷來講,則是減少了人力成本,也控制了經濟成本。

  如果所有的礦藏都是讓官府負責,恐怕會更加麻煩和凌亂。

  隨著十一月份的到來,草原北部已經開始被冰雪覆蓋。

  不管是瓦剌,還是韃靼,他們躲進了大森林裡,但是可以預見的是,許多人根本沒有辦法熬過這次的冬季。

  被到處攆著跑的他們,原本就是物資匱乏,更別說這麽多人,大森林裡根本無法有足夠的食物。

  明軍已經不會搜捕他們了,而是佔據大森林的外圍,開始采取攻心戰術。

  許多牧民心裡非常的清楚,在這個冬天糧食不足的情況下,自己很有可能會被貴族大人們充當口糧。

  而不想死唯一的辦法,就是逃到大明那邊去。

  已經有不少的族人偷偷的回來把消息傳開了,歸順大明不僅不會被砍頭,反而只要是正常的勞作的話,每天都有兩頓飯食。

  大明在歸化城,阿爾山城的糧食,都已經堆積有一座小山那麽高了。

  不管去多少人,根本都不可能吃完。

  而且那鐵車會源源不斷的運送糧食過來。

  甚至每過三天,他們還能吃上一頓肉。

  如果在大明的地盤上生病了,還會有人給你進行免費的醫治。

  這樣的生活對於底層的牧民來說,跟夢想中的國度又有什麽區別。

  陸陸續續的,不斷有牧民從大森林裡逃跑出來,投入到大明的懷抱之中。

  為此,瓦剌和韃靼的上層貴族,派遣了大量的兵力進行巡邏,為的就是防止牧民逃跑。

  在得知消息後,大明這邊直接安排了軍隊,對這些巡邏的蒙古兵進行突襲。

  太多跑出來的牧民願意充當向導了,找起來也並不費勁。

  況且在森林裡,戰馬的作用被大幅度的削弱。

  每一次明軍進森林,都會帶出來大量的草原民。

  這還僅僅只是在十一月份。

  可想而知,當天氣變得越發寒冷的時候,更多的草原民撐不下去的時候,瓦剌跟韃靼就裡滅亡不遠了。

  期間不管是馬哈木,還是阿魯台,多次派遣使者想要跟大明臣服。

  但這全部都被拒絕了。

  他們的臣服是有條件的,就是保住自己作為貴族的身份和地位。

  然而大明要的是無條件臣服,唯一能夠答應的,也就只是保全他們的性命。

  現在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朱英下達了令旨,不會答應瓦剌韃靼任何附加條件。

  朱英要的,是所有的蒙古部落徹底滅亡,從此草原之上,只有大明的百姓,再無蒙古的牧民。

  瓦剌和韃靼已經沒有選擇的余地了。

  要麽一直躲在森林裡慢慢的接受死亡,要麽就是徹底的歸附。

  對於這樣的結果,馬哈木和阿魯台當然是沒有辦法接受。

  尤其是瓦剌,已經準備向著更北的地方進行遷徙了。

  在那邊,有個正在不斷壯大的國家,叫做莫斯科大公國。

  瓦剌的目標,就是他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