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長孫!》第662章 叛亂四起的安南
  第662章 叛亂四起的安南

  朱棣幾個藩王當然不想就這麽被限制在倭國。

  最主要的是,他們現在已經掌控了足夠多的礦藏,有了大量的財富,而這些錢財,幾乎是源源不斷的過來。

  中型的白銀礦,按照現在的技術和儲藏,即便是再加大規模開采,少說也能支持個一兩百年。

  等於說幾個藩王這輩子都不用太愁錢財了。

  這山高皇帝遠的,圈養私名這等事情,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火炮是海船的關鍵,在大海之上,火繩槍的用處並不大,所以我們需要足夠的火炮才行。”

  “兩個月前已經在附近發現了一座銅礦,這將是我們最好的火炮來源。”

  聊完朱高熾的事情,朱棣和徐儀華商量著擴大火器工坊的生產。

  徐儀華微微皺眉:“王爺,我們麾下已經有七座火器工坊了,如果再加大的話,勢必會造成浪費,現在關鍵是兵源的問題,招募漢人很難,但是這些倭人,始終不是個好辦法。”

  “咱們現在麾下的私兵,總共不到六千人,大多數都是新兵,戰鬥力怕是相差挺大,雖說南洋一帶不需要盔甲這些,但也會有巨大的消耗。”

  “現在掌握的礦藏不少,但花錢的地方也不少,官船肯定是不能動的,只能是從大明買船才行。”

  目前燕城人才緊缺,尤其是在帳目這塊,沒有什麽人好擔任。

  朱棣帶著過來的,主要都是武將,即便是有些文臣懂得術算,但他們並不能得到朱棣的信任。

  涉及到一整個藩國的財政,自然不可能說隨便交到某個人手裡。

  所以目前燕城的一切支出,收益,基本上都是由徐儀華暫時來負責。

  徐儀華本身精通術算之道,當年在宮裡的時候,可沒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自然是什麽都學。

  朱棣聽到這裡,眉頭也緊鎖:“老二已經安排了三千兵前往呂宋,想佔據個先機。”

  “我們這裡也不能落下,還是要先把地盤多多佔據才是。”

  “這些倭人雖然不怎麽頂用,但給些火器還是能打的,畢竟咱們的對手也只是一些土司罷了。”

  “擴兵的事情慢慢來,大不了多花些錢財購買奴隸兵,但出兵呂宋,已然是迫在眉睫。”

  朱棣可不想呂宋被老二朱棡給拿下。

  現在看似四大藩王因為外力的關系,有鐵板一塊的模樣,但實際上內部的爭鬥從來沒有停止過。

  靠著開礦來的錢,大家都在搶購奴隸,這也導致人口的販賣在倭國九州島最為流行。

  畢竟大明是禁止奴隸貿易的,可九州島這裡就屬於三不管地帶了,藩王們缺人。

  這些人作兵也好,當成奴隸開礦也好,反正是大量需求。

  價格上自然會比其他地方更高,便也吸引了大量販賣人口的海商。

  當然,到底是海商還是海盜,這個誰也說不準。

  不過這些旁枝末節也不怎麽重要。

  擴充自己的勢力才是最為關鍵的。

  南巡開始。

  數萬大軍簇擁著中央的朱元璋等人。

  目前還沒有房車的這個概念,不過朱元璋等人的大轎,幾乎是跟房車差不多了。

  龍輦就不說了,那是抬著走的兩室一廳。

  後邊跟著的,基本上都有一室一廳的規模。

  其中的豪華,是普通人難以想象。

  也不是說一直坐在轎子上,偶爾朱英跟朱元璋爺孫倆也會騎馬溜達。

  顯然,不管是什麽年代,出來玩都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只不過就皇帝出行的這個規模,可沒有什麽不開眼的敢於去阻攔。

  這年頭也算是豐衣足食,基本上也沒什麽盜匪之類的。

  基本上是沿著官道行走,路過的村子,城池,也都會過去看看,算是體恤民情了。

  “這幾年變化還是真大啊,不出來走一走根本不知道,如今哪怕是個偏遠山村,不說豐衣足食,但也基本上都能吃上口飽飯了。”

  “說起來,這都是大孫你的功勞。”

  所謂微服私訪,便就在大軍停留的時候,朱元璋跟朱英兩人帶著幾十名緹騎,到附近的村子轉悠一下。

  也不用報什麽身份,三四十名全副武裝的緹騎平幾百人的村子那是極為輕松的事情。

  這都是最好的戰馬,哪怕有絲毫異常,也能迅速離開,根本不用擔心安危問題。

  朱元璋剛剛從村子裡出來,就對著旁邊的大孫讚揚道。

  要知道在從前,像是這樣的偏僻村子,幾乎沒什麽糧食來源,面黃肌瘦都是正常現象。

  方才進去溜達一圈,看到的村民不說壯實,但個個也沒什麽菜色,顯然吃口飽飯問題不大。

  而他們的主食,大多都是大米伴著紅薯。

  既能省下不少糧食,也不用擔心吃太多紅薯而導致腹脹。

  大量吃紅薯腹脹的問題,在傳播種子的時候,就隨著一同普及開來了。

  “還是要有點肉食才是,我已經讓人在不斷的引進白豕,只不過現在配種比較慢,等再過個幾年,即便是這些偏遠村子,平日也能多吃點葷腥了。”

  朱英騎在馬上笑著說道。

  對於白豬的引進,是最近兩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只不過和高產作物不同,這種豬類的繁殖,肯定是沒有那麽迅速的。

  哪怕是一窩生好幾頭,速度也是很慢。

  況且白豬的種類其實是很多的,不是說每頭白豬都屬於後世那樣的大白豬,這還需要緩慢的配種而優勝劣汰後,才能慢慢普及開來。

  為此朱英也特別成立了獸醫堂。

  治療和預防豬瘟,雞瘟這些。

  “老三出兵呂宋了,這是想擴展海外,從海貿上分一杯羹。”

  “既然老三這樣做,那麽老二老四老七,基本上也都差不多,關於這件事,大孫怎麽看。”

  朱元璋聊了聊當地的事情後,便把話題轉到四藩王身上。

  並非說南巡就沒有情報了,驛站在這個時候會把原先傳遞到京師的情報,都傳達到朱元璋附近的驛站。

  更何況是海外藩王的消息。

  “這是個好事,原先本也說了,藩王們是有開擴之權,想要在其他地方搞點地盤,這是無傷大雅之事。”

  朱英隨口回道。

  對於呂宋那個地方,朱英並沒有多大的心思,建設起來太耗費人力了。

  讓藩王們先行去開發,倒是個不錯的路子。

  朱元璋笑著道;“咱可是看情報裡說了,那裡有著不少的金礦,想來老二幾個這麽上心,大概就是奔著金礦去的。”
    呂宋物產豐富,盛產黃金。

  這對於嘗到了開礦甜頭的四藩王來說,自然是巨大的優惠。

  倭國白銀礦不少,但金礦卻不怎麽多,基本上也沒大型的,多是小型的,開采不了多久。

  “終究還是要流入咱們大明的。”

  朱英有些無所謂。

  采礦在當今世道,那都是要拿人命來填,每一塊黃金上面,可謂是沾滿了血腥。

  這樣的事情,大明就沒必要去做了,隨便搞個瓷器工坊,都要比去采礦來錢快得多。

  大明的瓷器,在整個世界都是暢銷的硬通貨,比黃金可要值錢多了。

  “安南的躁動最近比較多,看來咱們的行程,要稍微加快一些了。”

  天色漸暗,朱元璋領頭往駐扎之地趕去。

  自從邸報的消息傳到安南後,安南各地的土司起義變得更加頻繁起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即便現在遷徙的漢人逐漸增多,但縱觀整個安南,目前的漢人人口並不佔據多大優勢。

  相反,因為漢人不斷的遷徙,正在壓迫其他土司的生存空間,產生了大量的衝突。

  明軍的駐扎,也只能是關鍵的大城,不可能說顧及到安南全境,只要不是什麽大的事情,也沒辦法去管了。

  對於安南的土司們來說,很顯然這次大明的皇帝過來,肯定會對整個安南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鬧得就更加多了些,仿佛這樣就能阻擾大明皇帝的到來。

  於此同時,在安南的邊境大量的衛所開始集結。

  “陛下要到咱們廣西來了,最近都給操練得勤快點,莫要讓陛下看到咱們沒了氣勢。”

  “這次陛下進入安南,咱們這裡也擔待了重要的職責,為陛下及太孫等人保駕護航。”

  衛所的指揮使們心裡頭有些緊張。

  偏遠的廣西從來沒有得到過朝廷的重視,而這次陛下都親自過來巡查了。

  這邊的衛所沒什麽戰事,自然平日要懶散一些,此次朱元璋過來,除了禁衛軍外,還要有更多大軍跟隨,才能保障在安南的安危。

  這些廣西地方上的衛所,便就是先鋒軍了。

  “陛下真的要來咱們廣西嗎,這簡直太好了,沒想到我這輩子也能見到陛下還有太孫,也不知道陛下是不是跟評書裡說的那般。”

  “我最想見的是太孫,如果能見到太孫殿下一眼,即便是死在安南,我都覺得值得了。”

  “呸呸呸,說什麽喪氣話呢,安南那邊不過是些土司罷了,咱們大軍過去,難不成還有不開眼的敢動手不成,真當咱們是泥捏的。”

  廣西士兵們對於陛下跟太孫的即將到來,顯得非常的興奮。

  這股子興奮讓他們在操練的時候,也顯得格外賣力。

  對於全天下的士兵來說,太孫殿下就是他們心中的信仰,能夠有如今的生活,包括身份上的提升,可都是太孫殿下恩賜的結果。

  這份感激每個士兵都藏在心裡。

  其實就在南巡的路上,朱英已經感知到非常明顯了。

  每當去過一個衛所,當知道是太孫殿下的時候,所有士兵都顯得非常激動。

  朱英往往在這個時候,都不會只是站在點將台上,而是在士兵的陣列中穿插,爭取讓每一個士兵,都能見到自己的樣貌。

  朱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做法。

  看似簡單的套路,卻是能夠非常好的收攏人心。

  但凡是見到太孫真容的士兵,忠誠度可謂是直接爆表。

  這樣的行為,讓朱英可以更好的獲得底層士兵的愛戴。

  別看好像沒什麽作用,但一些對於軍隊的改革,往往能夠減少非常多的阻力落地實施。

  對於朱英來說,不過是溜達一圈的事情。

  安南。

  此刻的朱高熾眼裡多了幾分狠厲。

  “皇爺爺要來了,但是安南現在還是一團糟,這些土司太過分了,是得要好生的整治一番才行。”

  “我聽說許多土司正在聯合,想要在皇爺爺到來之後搞事情。”

  朱高熾對於安南的治理,主要還是偏向柔和的政策。

  即便是一些土司起義平定下來後,也並沒有趕盡殺絕。

  這也導致如今的安南,對於大明的畏懼感不算強烈。

  反覆不斷的叛亂,讓朱高熾感覺到有些頭疼。

  尤其是最近聽到的風聲,讓朱高熾心裡下了決定,是該要狠一些了。

  不殺雞儆猴,這些土司是不知道安穩的。

  夏原吉也比較讚同。

  “臣已經派人去查了,關於土司聯合的消息,並非是空穴來風,是有不少大族想要對陛下的龍輦進行衝擊。”

  “當然,以他們現在的實力,不可能對陛下產生危害,可一旦驚擾了陛下,這對於我們來說可是大罪。”

  “世子殿下,臣覺得現在只能是以雷霆手段先行鎮壓了。”

  朱高熾問道:“查到了是哪一族在暗中搞鬼嗎。”

  安南的民族很多。

  人口最多的自然是京族,其次就是岱依族、泰傣族、芒族、儂族這些。

  其他還有幾十個土司民族。

  夏原吉沉吟了片刻說道:“目前雖還未有確鑿的證據,但大致的可能應該便是岱依族了。”

  “岱依族對於我大明最是仇恨,就算不是他們,這次他們也必然會參與進來。”

  “如果世子殿下覺得可行,臣認為應該是先下手為強。”

  朱高熾聽完,只是略微的停頓過後便道:“那便先行下手,如今的局勢也顧不得這麽多了。”

  “就算有什麽爛攤子,也得是等皇爺爺走了再說。”

  朱高熾在此前,已經給了不少機會,卻沒有取得好的成效。

  這些土著好像就是頑固不化,完全沒有感激的意思,從心底裡把大明視作敵人。

  便這樣,朱高熾也不打算留手了。

  得把他們打疼了再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