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長孫!》第621章 教化倭國
  第621章 教化倭國
  倭國,大明港。

  這裡是大明距離倭國沿海最近的港口,也是目前來說整個倭國最大港口沒有之一。

  最初的時候,是明軍第一次征討倭國時,因為大量軍隊的登錄而建立。

  近一年多來,由於倭國銀礦被發現,往來的商人更加的密集起來,大明官府這邊也需要大量運輸各類礦藏。

  經過經濟帶動快速發展,港口自然就形成了巨大規模。

  這裡不僅是有大明的商人,包括其他國家的商人也不在少數。

  類似於大明寶船這樣高大如城樓的海船,多數人都已經是司空見慣。

  但是數百艘寶船一起從海邊行駛而來的震撼,是許多人一輩子也不曾看見過的壯觀景象。

  隨後,整個碼頭都被大量的明軍進行封鎖。

  “這是誰啊,排場如此之大,整個港口都被清場了,我那些貨都還沒下呢,這要是時間久了,豈不是要虧死。”

  “你少說兩句吧,免得是禍從口出,難道你沒聽說,不日大明太孫將要出使倭國嗎,如此大的場面,這必然就是大明太孫來了。”

  碼頭上人群湧動,那巨大的樓船緩緩的停靠在港口之上。

  近二十萬明軍開路,對所有道路進行徹底的封鎖,在這樣的情況下,普通人根本沒有靠近的可能,連大明太孫長什麽樣子都不可能見到。

  大量的騎兵開始對周圍進行巡查,在如今有火炮的情況下,按照出行的護衛條例,要對周圍兩裡地內進行排查,任何威脅到太孫生命安全的隱患都要徹底除掉。

  要知道現在即便是顆粒化的火炮,射程也沒超過一裡,兩裡的范圍算是絕對安全。

  隨著明軍壓鎮,眾多寶船中央那艘最為華麗的寶船這才緩緩靠岸。

  巨大的樓梯掛靠在寶船側面,朱英帶著蘇丹娜從上緩緩走下。

  地面上已然有十二馬龍輦等候。

  在龍輦旁邊,有四位身穿皇家服飾的中年男子等候,正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齊王朱榑。

  “拜見太孫殿下。”

  四人作揖行禮。

  在外沒有叔侄,唯有君臣。

  “皇叔免禮。”

  流程走完後,朱英便就跟著四位皇叔去到早就安排好的行宮之中。

  在朱英要出使倭國的行程確定之後,倭國沿海這裡立即就開始建設行宮。

  數千工匠日以繼夜,便就是為了趕造出朱英歇息的地方。

  行宮自然不會有京師皇宮那般豪華,但該有的基本上全都安置好了。

  當朱英過來的時候,也早已經備好酒宴。

  到了行宮裡,自然就不需要外邊那般客氣,私底下朱英和眾多皇叔都是自家人稱呼。

  一番推杯過盞,酒過三巡之後。

  朱樉率先開始問道:“大侄子,莫怪二叔多嘴,現如今倭國的兵力咱們都是清楚了,左右能戰之兵不過五十萬眾,與之我大明相比何其遠矣。”

  “現在單單倭國這九州島內,包含銀礦在內的各種礦藏就有上百之多,這還不包括有些在深山老林裡未曾發現的。”

  “那四國島我也去了,若非是父皇的諭旨到了,指不定大侄子你過來的時候,都已經是成了我大明屬地。”

  “要我說呀,大侄子這番帶了二十萬兵過來,我們這幾兄弟湊一湊,二十萬也差不了多遠。”

  “不若是直接拿下四國島,把更多的礦藏歸於我大明之下。”

  “大侄子伱覺得如何了,隻待你一聲令下,我就帶著兒郎們攻城奪地,包管是十天半個月內就給拿下,還跟那倭國王室談什麽呢,我看都沒有必要去談。”

  朱樉這些天來,心裡頭一直很是不爽。

  那四國的伊予城都已經是投降了,即便是土佐城,要不了兩三天的時間就能給拿下。

  至於後邊的讚岐,阿波二城,也根本不可能說阻擋得了。

  到嘴裡的肥肉都給吐了出來,這讓朱樉心裡頭一直憋著氣。

  現在見著了正主,免不得是要埋怨幾句。

  聽著這番話,朱英原本端起的酒杯又放了下去,眉頭微微皺起。

  眾人看到朱英這幅模樣,頓時心中一凜。

  而朱樉自己,直接是酒醒了一半。

  看似四大藩王海外封藩,而倭國距離大明如此之遙遠,跟土皇帝沒什麽區別。

  但實際上仔細去考量,就會發現藩王們的勢力,幾乎全都在朱英的影響之下。

  不管是經濟,軍事,後勤,甚至是官員,大明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權勢。

  經濟上,倭國本身的經濟很是弱勢,大量的礦藏是錢財沒錯,但也需要繳納大明賦稅,而這些運輸幾乎全都依賴在大明的海船之上。

  以如今大明水師的強大,甚至能夠輕易的封鎖整個倭國。

  軍事上也差不多。

  雖說每個都有親兵三萬,輔兵五萬的名額。

  但是這些中層軍官一樣是由大明軍事學院畢業的學長逐漸滲透。

  對於各個藩王來說,大明軍事學院畢業的學子他們是真的搶著要。

  這些學子們不僅是本身能力出眾,最主要的是嚴格聽從命令行事,不僅能夠出色完成藩王布置的任務,還可以自行操練新兵,整合整個軍隊的紀律。

  如此人才當然是要遭到哄搶的。

  哪怕是朱樉,只要學子們多一點,他個人就完全的輕松起來。

  誰還不喜歡自己麾下的軍隊是強軍呢。

  對於駐扎在倭國的士兵來說,只需要駐扎滿三年期限,就可以申請回轉大明。

  他們的心思現在多數還是在大明,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的。

  官員們就更加不用說了,絕大多數跟隨藩王們來到倭國的官員,都是想要撈取好的政績,在這裡施展才學抱負。

  只要是任期滿了,定然就會想著法子回大明去。
    所以朱英的作為大明太孫的權力,是直接的延伸到倭國來。

  四大藩王在倭國面對朱英的時候,和在大明京師沒有任何區別。

  如今的朱英,已然不是數年前需要靠著朱元璋才能撐得起來,當兵權逐漸被掌控,聲望逐漸拔高之後,現在朱英本身雖不是皇帝,但實際上已經有了皇帝的權勢。

  “太孫息怒,我方才是喝了酒胡言亂語,還請太孫莫要放在心上。”朱樉見氣氛僵硬,連忙賠笑著說道。

  他曾經只怕父皇,如今又是多了一人。

  僅僅只是沉默,就能讓他心下慌亂。

  “二叔言重了,我方才只是在思考怎麽來跟眾位叔叔說。”朱英擺擺手,示意自己沒有生氣的意思。

  而後沉吟一番後說道:“二叔方才的話,是有道理的,也是正確的。”

  “咱們今天就關起來門來說兩句自家話。”

  “以我大明之兵力,想要徹底攻佔倭國並不算什麽難事,不管是倭國,還是說周邊其他的小國,對於我大明而言都猶如螻蟻。”

  “只是螻蟻本身,也有他的作用,如果徹底的取代下來,反倒是讓自己更為麻煩。”

  說到這裡,朱英看了一眼朱樉道:“二叔的豪言壯語,我在京師也是有所耳聞,是說要把整個四國島都打下來,作為自己未來的藩地吧。”

  朱樉聞言面色一震,忙解釋道:“那都是酒後胡言,不知是哪些小兔崽子給我傳了出去,太孫你可不要偏信他人呐。”

  朱英沒過多在這方面去計較,如果真要追究起來,這對於朱樉來說可是大罪。

  因為海外藩王所打下來的領地,需要得到朝廷的冊封才行,並不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的。

  “打下四國島也好,打下倭國也罷,這些對於諸位叔叔來說,都不算是什麽大的事情。”

  “在我看來,打仗是一方面,真正的想要徹底的統治藩地,教化才是個中的關鍵。”

  “現如今九州島內各地的礦藏,雖然我沒有親自去看過,大致也能猜出一二來,必然是倭人百姓拚命勞作。”

  “這樣不好,很不好,猶如是竭魚而澤,一旦達到個爆發點後,帶來的是更多的麻煩。”

  “我讓二叔歸還倭國王室伊予城,就是不想讓倭國這邊過於難堪,以導致倭國動亂,從而死傷太多。”

  “話說回來,如果倭國王室沒了,這倭國的百姓們,就真的會聽從我大明之令嗎,如同是當年的元末時期,必然是起義不斷。”

  “當仇恨深種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就更加的麻煩了。”

  “破敗的倭國對於我大明,包括是諸位叔叔來說沒有絲毫的意義,現在於九州島上的礦藏已經足夠我們開采了,再多就管理不來。”

  “此番我到倭國來談判,便是想要壓製倭國王室動員全國之兵的可能。”

  “要知道,在如今的倭國,可是有四百余萬口計,而我大明常年能所駐扎之軍,不過是二十萬眾,這與當年蒙古人入住中原何其相似。”

  “諸位叔叔,我想要的,並非是短暫的統治倭國,在這倭國的藩地裡,亦是眾多叔叔日後的家業,誰還不想家業長存呢。”

  在朱英的心裡,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人口才是最為寶貴的財富。

  礦藏的開采,幾乎沒有漢人願意背井離鄉來做,要知道現在礦塌的幾率,可謂是非常之高的,死幾個人是極為正常的事情。

  但是這些工作總是要有人來做吧,而倭人來乾是最為合適不過了。

  安定的倭國才可以給大明創造更多的財富,想要徹底的教化倭國,並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只能是如同沐英那樣,世代教化才行。

  朱英還年輕,至少能扛三代。

  三代之後,這倭國還能不是大明所屬嗎。

  有些事情不能著急,過於著急的話,反倒是會生出相反的效果。

  聽到這裡,朱樉也算是松了口氣。

  不管是怎樣,只要讓他在倭國繼續就藩那就行了,其他的無所謂。

  既然太孫說不打,那不打就是。

  此時朱棣,朱棡,朱榑也大致明白了朱英的意思,這些話是一方面的因素,實際上還是想把幾個藩王之間的爭鬥,控制在九州島這個范圍裡。

  如今的大明步子邁得很大,幾乎不斷在朝著周邊小國教化,需要的人才是一個龐大數目。

  朱英抵達倭國的消息,自然是以最為迅捷的速度傳到了倭國王室,還有足利義滿這裡。

  大明太孫親自前來倭國談判,這個面子算是給足了。

  後小松天皇自當要親自來到大明港大明行宮這裡。

  足利義滿是幕府將軍掌控實權沒錯,但名義上的統治人還是倭國王室的後小松天皇。

  比起倭國王室來,足利義滿在大明人的眼裡,算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卻比之後小松天皇還是要差一點。

  在後小松天皇出發前,足利義滿準備了酒宴宴請後小松天皇。

  “大明太孫說,要把大明的高產作物種子送給我們倭國,他定然是想要趁著這個機會,把整個九州島都劃分到大明各個藩王的領地中去。”

  “我們倭國現在,沒有能力跟大明去爭奪,只有默默的積蓄力量,等候時機的到來。”

  “所以要時候還要請天皇閣下能夠以大局為主。”

  足利義滿跪坐在地上,恭敬的對著後小松天皇行禮。

  這話裡頭的意思,後小松天皇怎麽能不明白。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倭國割讓整個九州島已經成為事實,目前根本沒有能力可以搶奪回來,要大明主動歸還,根本是癡人說夢。

  能夠把四國島的伊予城歸還,這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而且還送來高產作物的種子。

  只是這割讓疆土的行為,必然要有人來承當。

  足利義滿自然不想是自己來承擔,要把這個鍋甩在後小松天皇的身上。

  面對強勢的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滿,後小松天皇根本沒有任何拒絕的可能。

  只能是在飲酒一杯後說道:“請大將軍放心。”

  聽到這句話,足利義滿的臉上頓時露出微笑來。

  只要是倭國王室背負了這件事,那就不妨礙他往後的實權統治,並且也可以趁此機會削弱倭國王室的權力。

  三日之後,以倭國王室後小松天皇為主的一行人,包括足利義滿在內,來到了沿海的大明港,面見大明太孫殿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