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長孫!》第202章 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
  第202章 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

  軌道,是發明在火車出來之前。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馳道的出現,所謂車同軌,便是這般意思。

  不過後世的軌道,是在上,先秦時期的軌道,是在下。

  畜力軌道,顧名思義便就是以馬匹為動力源,從而拉動車廂。

  “鐵軌暫時就不用想了,現在大明精鐵的產量不足,只能先作木軌,等日後鐵的產量提上來了,再進行更換吧。”

  朱英有些無力的想到,打造鐵軌就現在的大明而言,根本是行不通的,但製作木櫃絕對問題不大。

  “若是有了木軌,大明京師到各地的速度,將會飛速提升,尤其是後勤和士兵的運輸,那將會有後世火車般的感覺。”

  “最為主要的是,士兵們進入戰場附近,還能保持充沛的體力,可以立即投入戰鬥,至少在大明疆域內,可以快速的進行調動和轉移。”

  “後勤也能隨時跟上,在路上將不會出現過多的損耗。”

  朱英的眼睛開始越發的明亮起來,一旦製成畜力軌道,對於整個大明而言,那簡直是高速運轉起來。

  其中的好處,多到難以想象。

  後世有言:想要富,先修路。

  一旦軌道製成,京師的軍隊,物資,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直接抵達邊疆,對於敵軍的打擊,簡直是超乎想象。

  這只是軍事方面,還有糧食轉運,驛站文件。

  相當於在大明如今,建立了火車路線,這將會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倒是木軌的維護確實是一筆不菲的開銷,不過具體情況,也需要印證一番才能知道。’

  ‘只要不是天大的損耗代價,哪怕是多付出些錢財,也是值得的。’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能夠決定到一場戰場的勝負,和一場大敗的戰役比起來,又有什麽不可以的接受的。’

  ‘這裡耗費的是錢財,人力,一場大戰,可能便就是數以百萬的將士死亡,多少疆土的丟失,多少萬百姓流離失所,受人凌辱,苦不堪言。’

  ‘現在的鐵軌,便如後世核彈一般,若是我有,誰能敵我?’

  ‘哪怕平時不用,哪怕是隻用上數次,便已足夠。’

  想到這裡,朱英已經直接起身,朝著門外走去。

  “爺爺現在在哪裡,我有要緊的事情,需要立刻找爺爺協商。”朱英對著守候在門外的秉筆太監郭忠問道。

  “回稟殿下,陛下此刻應當是在華蓋殿裡批閱奏章。”

  “前方帶路。”

  “臣遵令。”

  “果然讓咱大孫在宮裡,就是舒坦,不然咱怎麽能天天吃到這等美味。”

  華蓋殿中,朱元璋正在享受晚膳,如今朱元璋的膳食,全由朱英帶過來的廚子負責。

  朱英這批廚子,一個個都是精心培養過隨身帶著的,並非說大明沒得好吃食,只是很多調料的使用,只有經常使用的才懂。

  早前朱元璋並沒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也不好直接找大孫要人。

  即便是拿走些調料,那也需要不斷嘗試才行。

  後來相互間知曉了身份。

  但朱元璋又不好意思開口了。

  畢竟朱元璋作為爺爺,是皇帝,坐擁天下,結果卻要向大孫找廚子,他實在是拉不下這個臉。

  但是現在大孫入宮,廚子也跟著進來了,那就是理所當然了。
    “劉和你說,咱大孫怎就這麽能呢,感覺在哪個方面,咱都沒有可以教導他的地方,這就讓咱心裡,不是個滋味。”

  朱元璋吃著吃著,面露無奈之色,對著在旁邊伺候的劉和說道。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感覺大孫太過優秀也不是好事,這讓朱元璋少了許多成就感。

  一個八歲的大孫出去,回來的時候,這是連皇室都無法培養出來的優秀。

  一些天馬行空的奇思妙計,哪怕是找當時最為出名的名師指導,都不見得能夠想出來。

  說來也就只能大孫為天命之人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逃過八歲那一劫的大孫,而後便是一飛衝天。

  “長孫殿下是陛下之血脈,繼承了陛下,皇后,太子殿下的優秀,又有上天庇佑,老奴這般想來,倒也覺得合乎常理。”

  劉和恭敬到說道,老辣到劉和這次並沒有順著陛下的話去說,反而從旁側敲朱英的優秀,是來源於繼承。

  聽到這話的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你這般一說,咱也覺得確實有些道理,大孫這氣質相貌,隨他奶奶,父親。”

  “但這性格呀,確實是跟極為類似,平時看上去備懶,但做起事情來,從未讓咱失望過。”

  朱元璋頗有些高興的說道,自從大孫開始批閱奏章以來,朱元璋就發現,大孫從未有過懈怠的時候。

  哪怕是在軍營裡練兵,跟隨將士們一起操練如此辛苦,但批閱的奏章,從來都是按時從來。

  從大孫批閱到奏章來看,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到完善,甚至對於臣工們的上奏,還會給出具體的實施方案。

  細微之處,可見一斑。

  就在朱元璋準備繼續說上兩句的時候,外面的小太監過來稟告。

  “長孫殿下求見。”

  朱元璋聞言微微皺眉,吩咐道:“日後咱大孫見咱,不用稟告,直接過來便是。”

  “臣遵旨。”

  朱英進來,看到老爺子正在用膳,也不客氣,直接坐到旁邊,毫不客氣抓起一個肉夾饃,就開始吃了起來。

  看到大孫如此‘不禮貌’,朱元璋感覺非常開心。

  他不記得已經多久,沒有這般親近過了。

  不管是誰,哪怕是之前的老大朱標對他也是畢恭畢敬,恪守皇家禮儀。

  唯一親近可以無視到他皇帝身份的,也就只有馬皇后了。

  大孫則不同,若是從小在皇宮長大,那就不用多說了,但大孫是在外長大,那就完全不同了。

  早先朱元璋還怕大孫有些不適應,或者會拘束什麽的。

  最後通過觀察發現,大孫對此,好像便就和自己家一般無二,哪怕是第一次進宮的時候,除了對有些建築比較好奇,就很平常了。

  “爺爺,這次過來,孫兒是有一件大事想和爺爺商量。”連吃幾口感覺腹中有些東西了,朱英也不含糊,直接說道。

  “大事?”朱元璋有些驚訝。

  這還是大孫第一次,稱有大事協商,在此之前的其他策略,每一個都可以影響大明根基,從大孫嘴裡說出來,有一種輕描淡寫的感覺。

  朱英輕輕點頭,而後開始講述軌道的製作。

  軌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現在大明到驛站系統是相差不大,但是軌道的製作,可不是一句話那般簡單。

  在大明內部進行軌道的線路鋪設,就現在的個中難度,和秦始皇修建長城,幾乎沒有區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