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長孫!》第150章 第一次進宮
  第150章 第一次進宮

  劉勝當然不敢去相信老師是大明皇帝的孫子,他沒這樣的想象力。

  在他的想法裡,頂多到頂尖文武大臣,譬如六部尚書,或者武將勳貴這般。

  但旁邊的李秀才,眼神裡露出的是滿滿的驚駭。

  李秀才和其他人不同,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士,甚至經歷過元末的混亂,是洪武年初的第一批秀才。

  當然,第一批秀才比起現在,實際上還是有些水分的,不過在大明的生活,前半輩子李秀才算是衣食無憂,裡子面子都有。

  犯了事後,窮困潦倒了一段時間,這才輾轉到達西域朱英這裡。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空白文書的意義。

  那可是連駙馬都被斬殺的驛站啊,也算是皇室貴胄了。

  哪裡是正二品的尚書,或者公侯伯爵膽敢插手的。

  最為主要的是,李秀才突然想起,東家,好像是國姓。

  那.
  劉秀才的喉嚨滾動了一翻,想要說些什麽,不過看著面帶驚喜之色的劉勝,猶豫再三後,還是選擇閉口不言。

  畢竟這等事情,委實太過於離奇,說出來若是自己的臆想,對於東家有害無利。

  當李秀才沉浸在自己的猜想中,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屋子裡就剩自己一人了。

  劉勝早在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出去了。

  李秀才面露狂喜之色。

  “如若東家真的便是.”

  單說道後面幾個字的時候,李秀才雙手一把捂住自己的嘴巴,下意識的左右瞧了瞧,甚至小跑到門口。

  打開門看了看四周,院內除了一位老仆在澆灌花草,再無他人。

  這才放心關上門,順帶把門栓掛上,回到屋內。

  而後就捧住嘴巴,憋笑起來。

  這一刻他實在是太想仰天長嘯了。

  只因若東家真的和他猜想的一般,他何愁沒有機會再次回到大明得到重用,甚至於沉冤昭雪。

  想到這裡,李秀才眼神轉冷,惡狠狠的說道:“呂輝,侯子岩,爾等兩人想不到吧,我李某人即將歸來。”

  “這一次,我勢必要讓爾等付出代價。”

  想到曾經受到的屈辱,李秀才拳頭緊握,狠狠的砸在旁邊的桌面上,發泄著心頭的怒火。

  天界寺,某藏經閣。

  “大師抱歉,上峰傳來指令,不得接觸高麗使臣。”錦衣衛小哥對姚廣孝說道。

  關於上次姚廣孝提出,讓自己稟告上去的意思,已然是得到了回復。

  姚廣孝眉頭皺起,問道:“燕王殿下現在已然是離開京師了吧。”

  關於這個消息,幾乎眾人皆知,錦衣衛小哥也沒有隱瞞的意思,點頭稱是。

  姚廣孝聞言,再次說道:“關於貧僧的這個請求,是否傳告給了長孫殿下。”

  錦衣衛搖頭說道:“這個在下就不得而知了。”

  姚廣孝頓住,滿臉無奈。

  猶豫一番再次說道:“可否請小哥,幫貧僧傳信給長孫殿下,貧僧想與他見上一面。”

  “這還請大師莫要為難於我。”錦衣衛小哥拒絕說道。

  姚廣孝的眼中閃過一道光芒,雙手合十帶著微微的壓迫感說道:“小哥當時應該清楚,貧僧自北平而來京師。”

  “便是當初長孫殿下流落在野的時候,就是貧僧發現長孫殿下,這才帶長孫殿下入了京師,得以讓陛下相見。”

  “說起來,貧僧於長孫殿下,當是有知遇之恩,只是傳信一句這點小事,小哥都不能幫貧僧處理嘛!”

  姚廣孝的語氣說到後面,已然是帶了三分森然之感。

  其實如此去逼迫一個錦衣衛小哥,姚廣孝也是極為無奈。

  他隱約已經猜到了朱英的心思,只是這幾天下來,讓姚廣孝內心開始變得急躁起來。

  待在這裡固然也算是舒適,可是卻得不到外界的任何信息,姚廣孝也清楚自己年紀大了,未來的時間不夠,留給他施展心中抱負的時間,越來越少。

  若是出師未捷身先死,豈不是要含恨九泉。

  所以姚廣孝現在已經有些坐不住了。

  錦衣衛下小哥面上露出遲疑的神色,明顯是被姚廣孝震懾住了。

  畢竟關於長孫殿下,和道衍法師還有燕王殿下,一起從北平過來的消息,小哥也是知道的,不知道也不可能來這裡守著了。

  “小哥可要想清楚了。”眼見錦衣衛小哥有些猶豫,姚廣孝幽幽的補上一句。

  錦衣衛小哥心緒雜亂,最後咬牙說道:“行,在下便再幫大師一次。”

  他很快想清楚了。

  自己傳信上去,頂多是被駁回,甚至於訓斥一番,若是不傳信,等哪天面前的大師登上高位,到時候就是自己的災難了。

  對於道衍被幽禁在這裡,錦衣衛小哥在知道一些情況後,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要來得更為重要些。

  畢竟,他這個小旗官,已經幹了很多年了,也想往上面挪一挪。

  “貧僧謝過小哥。”

  姚廣孝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說道。

  春和殿。

  李景隆的神色有些無奈,他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被朱允炆派人叫到了這裡。

  之前從秦淮河畔的宅院離開後,他就回到了左軍都督府,畢竟就大明目前而言,每一天都是上班時間。

  官職在身的文武群臣,都沒有四處閑逛的可能。

  哪怕是你沒事,也得在自己的辦公區域待著,偶爾出去溜達一圈無所謂,也沒人管。

  但若是上司有事,甚至是陛下召見,找不到人的話,那可就是按瀆職罪論處了。

  李景隆剛到左軍都督府,就看到一個太監等候多時了。

  就是朱允炆派人過來,那太監沒找到人,也不敢回去,只能在這裡乾等著。

  李景隆也不可能拒絕,隻好隨同一共來了春和殿,面前是朱允炆,旁邊則是黃子澄。

  “表哥,你這是去哪了呢,我在早朝上給表哥使了眼色啊。”

  朱允炆有些疑惑的問道,他當然不知道表哥是為了避嫌,故意不來。

  李景隆聽到朱允炆的問話,臉上露出絲絲詫異,不由說道:“我還以為表弟是讓我去查探關於虞王殿下的事情呢。”

  “下了早朝後,我就急忙出去查探去了,昨日晚間,我差人探到了其可能所在的宅院。”

  聽到這話,朱允炆頓時對李景隆沒來的時候,沒有了絲毫的怨言,本來他心裡還有點生氣,沒想到竟是表哥會錯了意。

  只是微微思索,朱允炆就覺得表哥不可能欺瞞自己,畢竟自己和表哥,可是從小一共長大的兄弟,這份兄弟情誼絕不可能有假。

  連表哥都不能相信,自己還能相信誰呢。

  想到這裡,朱允炆問道:“表哥可是查探到了什麽消息。”

  李景隆眉頭微皺,說道:“算是查到了,也算是沒查到。”

  聽到這話,朱允炆忙問道:“表哥這是什麽意思。”

  李景隆稍稍停頓了一下,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這才緩緩說道:

  “便是我下了早朝之後,就按照昨日得來的消息,迅速朝著秦淮河畔過去,然而當我來到消息所在的宅院附近時,卻被錦衣衛攔了下來。”

  “錦衣衛?”朱允炆不由驚呼一句,而後說道:“錦衣衛怎麽可能攔住表哥你。”
    “對呀,我當時也是這麽想的。錦衣衛名聲雖不是很好,但咱們怎麽也說是皇親國戚,哪裡是錦衣衛這些人,可以管轄到的。”李景隆說道。

  朱允炆點點頭。

  錦衣衛威名很大,但是皇爺爺也下了諭旨,沒得到允許,不準查探皇室成員。

  所以但凡是皇室成員,就沒誰怕錦衣衛的。

  表哥雖說是曹國公,但也是皇爺爺的親外甥孫,自然也屬於皇室成員。

  “這些錦衣衛,簡直越發膽大了,連表哥都敢攔,表哥放心,此事我明日定會跟皇爺爺講述,必須要懲治一番才行。”

  朱允炆不滿的說道,內心裡感覺表哥受了委屈,就想給表哥出頭。

  李景隆聞言,忙道:“萬萬不可如此,表弟千萬莫要和陛下言說此事。”

  李景隆此刻,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

  看著朱允炆那一臉較真的模樣,李景隆毫不懷疑他真的會這樣做,那豈不是要害死自己了。

  雖說是陛下的親外甥孫,但是比起陛下的親大孫,他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的。

  “表哥這是?”朱允炆有些摸不著頭腦的問道。

  “表弟有所不知,攔住我的錦衣衛,正是陛下的親衛。”李景隆苦笑著說道。

  “這怎麽可能,這原來如此,是真的。”

  朱允炆先是驚呼一聲,而後馬上想起之前表哥所言,反應了過來。

  “是真的,恐怕陛下對其已然很是信任,我最近有聽到消息,涼國公已經在回京師的路上了。”李景隆再次說道。

  聽到涼國公這三個字,朱允炆頓時感受到整個人都不好了。

  那個粗魯的蠻子,朱允炆想起他就不舒服,強算關系的話,也算是舅公,畢竟是他父王的妻舅,但他的母妃是呂氏。

  實際上沒有半點往來。

  藍玉在朝堂上名頭很盛,現在皇爺爺在這個時候將他召集回來,其中意味非常之明顯。

  顯然就是給大哥撐腰來著。

  大哥啊大哥,你都死去十年了,怎麽還要回來呢,還偏偏是在這個時候。

  想到這裡,朱允炆突然感覺到陣陣無力,身子都有些癱軟。

  面對大哥的強勢歸來,他感覺自身沒有絲毫勝算可言。

  看著面前的表哥,朱允炆猶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語氣帶著懇求的說道:“表哥,幫我。”

  李景隆聞言,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

  現在的他,怎麽可能去幫朱允炆,這不是將自己往火坑裡推嘛。

  但是就目前來說,他也不能太過於得罪表弟朱允炆了。

  哪怕朱允炆當不了皇帝,至少也會是個藩王。

  李景隆沒有立即回應,而是表現出沉吟的模樣,片刻後才在朱允炆的期待目光下說道:
  “表弟,此事就目前看來,極為險惡,尤其是陛下的心思,恐怕都被其迷住了,我等貿然諫言只會適得其反。”

  朱允炆聞言,心思被帶動,說道;“那依表哥的意思,當是如何才行呢。”

  李景隆鄭重說道:“當是只能徐徐圖之,伺機而動,坐等時機,以不變應萬變。”

  “這,難道我就只能乾等著嘛。”朱允炆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看到表弟朱允炆沒被自己忽悠住,李景隆急忙思索了一番,再次說道:“也不是如此,表弟目前在文臣中頗有名聲,可以從這方面加強一下。”

  朱允炆認真點點頭,看向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黃子澄,說道;“先生也是這般說的,看來目前也唯有如此了。”

  聽到這話,李景隆和黃子澄下意識的對視一眼。

  就單單這一眼,兩人皆是從對方的眼神裡,看出了其中的複雜目光。

  頓時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從兩人的眼神中迸發出發。

  朱允炆有些無奈,不過還是心中暗自給自己打氣,肯定還是有機會的。

  畢竟皇爺爺早就宣布他為太孫了,只等九月冊封就名正言順。

  即便要下了他的太孫之位,皇爺爺怎麽也得猶豫一下吧,總不能說下就下,朝令夕改。

  深受儒教教育的朱允炆在心中自我安慰。

  皇爺爺可是大明皇帝,天下共主,一代明君,涉及到大明儲君這樣的事情,當是不會朝令夕改,自己肯定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的。

  表哥和先生都是我最親近的人,也不會欺瞞我,看來目前還是當好好結交文臣大儒,以便在皇爺爺詢問的時候。

  便是如同劉三吾一般,說自己的好話。

  這般想來,朱允炆頓時感覺有戲,精神都有些振奮起來了。

  李景隆時刻多注意觀察表弟的微表情,見到表弟眉角上翹,頓時心裡暗暗松了口氣。

  表弟這一關,目前算是過去了。

  不過長孫殿下那裡,還是要想個法子,找個機會見上一面。

  陛下也不可能天天都去吧。

  日落西山,黑夜降臨。

  從上空俯視京師,便可以看到萬家燈火。

  秦淮河畔,更是不斷傳出靡靡之音,動人心神。

  朱英沒有在書房裡,而是坐在院子裡,面前擺放著四書五經,隨手拿起一本翻看。

  這些書籍並不便宜,倒不是紙張價貴,而是這套四書五經上,皆是有著大儒的親筆注釋。

  如今計劃已改,不同於安南開國,接手大明帝國的話,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是一個已經很成熟的帝國,他需要做的,是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在不使得大明動蕩的前提下,更好的改革。

  尤其是即將要去翰林院負責編撰教材,還是要先熟悉一下四書五經的,不然看都沒看過。

  到時候翰林院裡負責的時候,連行文的流程都不清楚,那就容易惹人笑話。

  不過現在身份不一樣了,要是讓他知道誰笑話他,恐怕沒什麽好果子吃。

  畢竟,皇室威嚴不可褻瀆。

  他朱英的威嚴,更是不容易有絲毫冒犯。

  很快,天空上的繁星越發清晰,約莫已經是晚上八點的樣子,張伯走了過來說道:
  “東家,馬車已經過來了。”

  朱英聞言點點頭,放下手中書籍,起身向著宅院外面走去。

  在宅院的門外,一列錦衣衛恭敬守候,在錦衣衛的前方,更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和,躬身等候。

  見到朱英出來,眾多錦衣衛單膝下跪,低頭行禮。

  劉和拱著雙手,深深低頭,長揖道:“見過殿下。”

  旁邊的張伯,已然是跪在地上,頭觸地面,當朱英從院子裡走出來的時候。

  他就是如今大明最為尊貴的存在之一,皇嫡長孫殿下,而不在是曾經的東家。

  “平身。”

  朱英身穿白色素衣,輕聲說道。

  眾人聞言起身。

  “殿下請上車。”掌印太監劉和,低頭恭敬說道。

  朱英自台階上緩步而下,走入馬車中。

  在張伯驚喜的目光下,馬車朝著皇宮方向行駛而去。
——
  ps:剛才電腦死機,因為沒有及時更新,導致被屏蔽章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