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綜之我是警察》第667章 北部大開發
  第667章 北部大開發

  有著東方之珠美譽的香江,是亞洲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其機場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每天起降數百架次,來往的客人接近甚至超過十萬人。

  注意這是每天!

  十萬人的出行量是一個可怕的數字,更主要的是能坐飛機出行的旅客,基本非富即貴,即使是坐廉價航班普通艙的旅客,也是吃喝不愁的人。

  這樣的人消費能力是驚人的,如果把九龍城寨改造成酒店、免稅的購物商場這樣提供服務的場所,利用靠近機場的優勢,賺旅客甚至機長和空姐的錢。

  那財源滾滾可不是開玩笑的,堪比天上掉金磚,其開發價值甚至比中環這個城市中心還要高。

  只是城寨推平以後,裡面的寨民怎麽辦,這可是五萬人,如果安置不好會出大問題的。

  原拆原建肯定不行!

  因為要想把九龍城寨利用起來,就必須建設商場、高級住宅等建築,其價格不是九龍城寨的原住民能承受的,即使發放回遷補償也不行。

  因為高級住宅最小也要兩室一廳,六七百尺的樣子,其差價就是把寨民賣了也買不起。

  只能把寨民異地選址安置。

  雷衛東不知道真實時空,港英政府是怎麽做的,估計就是給他們申請一下公租房,讓他們有安身之所。

  再多!

  香江可是資本主義,資本家恨不得把老百姓的骨髓都榨出來,怎麽可能讓老百姓佔便宜。

  至於說不服打官司。

  資本主義社會的大亨,最不怕的就是和窮人打官司,他們會請一隊的律師,用錢直接把窮人砸死。

  讓窮人不僅浪費精力還要損失金錢。

  “安置的辦法我已經想好了,原拆原建肯定不行,那樣的話就沒有利潤了。”雷衛東的目光掃過眾人一圈道:

  “我從內地訂購了一批集裝箱,放置在元朗地區,正在安排通水通電,用於臨時安置九龍寨的寨民。

  至於以後將他們安置什麽位置,我準備啟動北部都會區戰略,把他們安置在新界北部。”

  “北部都會區,雷先生,你準備開發新界北部?”董先生問道。

  “是的!”

  雷衛東點點頭,道:“長期以來,香江發展呈南強北弱,產業、人口多集中在南部,北部大片區域處於待開發狀態。

  以前還好,北部雖然人少但屬於工業區,有著大量的工廠,不僅提供就業崗位,還上繳大筆稅收。

  但是從80年代開始,隨著內地大開發,香江的製造業大量向內地轉移,北部區域經濟在香江的比重從原來的30%繼續下降。

  現在已經跌破百分之五,正在向百分之二滑坡。

  雖然說香江金融、房地產、保險以及旅遊等行業強勁,讓香江經濟快速提供,但失去了實體經濟的香江經濟空心化現象嚴重。

  對外界依賴性大,一有風吹草動就能讓香江經濟遭到重創,必須進行改變,而開發香江北部是最好的策略,當然開發的時候要注意,不能以金融為核心,要以科技為主導。

  以後,香江的城市中心將有兩個,南部以金融為主導,北部以科技為主導,兩者結合才是王道。

  “南部以金融為主導,北部以科技為主導,雷先生,你的北區都會區計劃搞多大,包含那些區域?”

  已經確定上台的董先生對雷衛東提出的北部都會區很有興趣,他感覺找到了香江未來的路。

  “我計劃的北部都會區以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為主。

  主要是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等區域。”

  雷衛東拿出一張地圖,上面標志了北部都會區包含的區域。

  “雷生,你畫的北部都會區也太大了,差不多三百平方公裡,這麽大的區域想要開發出來,可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最大的麻煩就是土地,很多看著荒蕪很久的土地其實都是有主人的。

  與其費力去搞這些土地,還不如填海朝大海要土地。”

  看著地圖上雷衛東標志的地點,霍大亨感歎雷衛東有霸氣,這麽大的區域要是能搞成的話,香江經濟絕對一飛衝天,但是困難是大大的。

  香江不比內地,作為資本主義地區,香江的土地是私有的,別看這些區域不是山林就是田地,其背後都是由主人的。

  更關鍵的是,這些主人都不是窮光蛋,不是香江的豪門就是附近的地頭蛇。

  電影《龍的傳人》就有描述。

  星爺扮演的周小龍,看是土包子,其實是富二代,他父親也就是元華飾的周飛鴻明面上是大嶼山大澳村的教頭,其實是當地最大的地主,擁有大奧一半的土地。

  另一半則在毛毛家,也就是周小龍的青梅竹馬手裡。

  更關鍵的是,周小龍和毛毛互相喜歡,兩人一結婚,整個大奧的土地都在他們倆名下了。

  這些土財主有錢有地不缺吃不缺穿,在當地還有威望,想要從他們手裡拿地可以說千難萬難,不是有錢能辦的到的。

  這就導致,香江開發的區域很小,大部分區域都是青山綠水。

  環境是不錯,但是和內地城市相比,進入21世紀的香江真的落後了,以至於出現笨賊想去繁華的香江市區打劫,
  因為不認識路,就騎著單車朝樓多的地方進發,結果從新界走到了特區,被邊界警察逮捕了。

  這不是雷衛東瞎編而是真人真事,是香江網站報道的,好像是一名來之內地蘇省的男子,在偷渡香江之後,因為沒有門路,陷入了財務困境,為了生活,他自製了一杖山寨炸彈,準備到香江中環去打劫。

  因為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新界去中環的路,於是他在出發之後,就朝著多樓的地方進發,認為只要到了樓多的地方就能到達遍地黃金的中環,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特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高樓拔地而起,五光十色喧鬧繁華,一副大都市的樣子。

  而香江新界等地,因為土地私有化的原因,一直保持者純樸的鄉村風貌。

  這就導致該男子,朝多樓的方向進發,結果走錯了方向,一心想著去中環,結果去了特區,在經過檢查站的時候,因為形跡可疑,被警察懷疑,遂上前截查結果在其袋內檢獲一個狀似炸彈的可疑物品。

  這報道雖然有些可笑,但也說明,香江不再是一枝獨秀,特區等地已經趕了上來。

  青山綠水不能動,動的話別說土地所有者不同意,就是同意,那高昂的土地補償金也讓香江政府頭大。

  不得已,香江政府只能調轉船頭,向大海要土地。

  為什麽歷屆香江政府喜歡填海造田,最大的原因就是海裡的土地是公家的,別看填海花費高,一畝地就要花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但是和開發私人土地的麻煩相比,這點錢就不算什麽了。

  所以,從香江開鋪之日起,為了解決人口稠密和地少人多的局面,香江一邊將樓房建得高高的,另一方面則向大海要地。

  幾十年來,填海所得為75平方公裡,比兩個濠江的面積還大,接近香港陸地面積的6.7%。

  九龍城寨旁邊的啟德機場就是填海得來的。

  原來啟德機場最早是鷹軍空軍基地,1936年的時候改為軍民兩用機場。

  後來經過數輪填海,啟德機場的規模逐步擴大。

  1958年,長2194米,從九龍灣延伸到維多利亞港的新跑道啟用,1970年,為適應新一代大型客機,如波音747的起降,跑道增至2541米,再往後跑道長度延長到3390米,其面積達到了2.14平方公裡。

  不過!

  因為啟德機場已經延伸進維多利亞港,考慮到航道安全,不能將啟德機場無限擴大。

  於是香江政府開始了國際機場計劃,這也是填海造田的項目。

  其位於在大嶼山北部的人工島上,該人工島是在鏟平赤鱲角和填埋鄰近海床的基礎上形成的。

  國際機場建成後,不僅給香港增加了9.38平方公裡的土地,而且帶來了極大的經濟價值,使得香港的客運和貨運量攀升至世界前列。

  香江填海的另一個代表作是葵湧貨櫃碼頭,葵湧貨櫃碼頭的誕生是香江海運步入集裝箱時代的標志。

  1985年,葵湧貨櫃碼頭的吞吐量成功躋身世界三大集裝箱港口之列。

  1986年,超過紐約港位居第二,1987年更是超過鹿特丹躍居世界首位。

  後來為了解決貨物量激增和港口設施相對滯後的矛盾,葵湧港不斷填海造陸,先後興建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號碼頭,讓其成為香江乃至亞洲最繁忙的碼頭。

  除了工商業用地,香江的填海也改善了居民的生存環境。

  從七十年代開始,為了緩解舊城區人口稠密的現狀,在新界沿海地帶展開了規模龐大的新市鎮建設活動。

  這些新設的市鎮大多建立在填海造陸的基礎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荃灣、沙田和屯門。

  比如在沙田城區17平方公裡的總面積中,就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為填海所得。

  除此之外,很多供居民休憩和娛樂的地方也是源自填海造陸。比如香港島最大的公園,即維多利亞公園就位居銅鑼灣填海區。

  總之,香江的發展離不開填海工程,他不僅提供了大量的城市用地,滿足了機場、港口和陸路通道等重要設施的更新換代。

  還創造了巨額的財政收入和經營利潤。

  因為香江人口太密集了,可以說寸土寸金,港英政府僅僅通過售賣填海所得的土地就可以收獲滾滾財源,賺的錢那是一個多。

  當然,大規模填海也會產生很多負面作用,就好像九龍等地的填海,使得維多利亞港的水域面積減少,航道變窄和潮汐動力減弱,進而威脅到往來穿梭的船舶的安全。

  填海還會產生水質惡化和海洋動植物棲息地消失等環境問題,星爺電影《美人魚》就提到這個問題,因為人類填海,導致美人魚連生存的地方都沒有了。

  不過有一說一!

  真實時空,香江在回歸之後,經濟為什麽發展慢了很多,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97之後,因為批判的聲音太多,導致香江填海行動停止。

  城市發展需要土地的,綠地山地因為是私人領地不好開發,大規模填海又被叫停,
  數百萬香江人只能擠在狹小的空間上,想擴張都沒有地方去,只能瘋狂內卷,導致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市民哀聲怨道。

  “我知道北部都會區因為土地問題會困難重重,所以才要快到斬亂麻,利用現在難得的軍管時期,對元朗、粉嶺等地進行清掃,把土地使用權拿到手裡。”

  雷衛東雙手握拳砸向北方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霍先生,董先生,如果錯過現在難得的機會,那麽再想開發北邊,將其變成北部都會區,二十年之內是不用考慮了。”

  “這樣一來,雷先生,罵名可都讓伱承擔了。”見雷衛東眼睛裡閃過堅定的目光,顯然主意已定,董先生提醒道。

  “人無完人,我在香江的聲望是在太高了,如果不做點損人利己的事,降低聲譽,大家對我都不放心,而且我也不需要對所有人動手,只要對付幾十個土財主和少數幾個豪門。

  我只要先禮後兵,一手拿刀一手拿著鈔票,應該很容易搞定。”

  “如果搞不定呢,有些人可是為了土地命都不要的,怎麽會要錢?”董先生提醒道。

  “為了土地命都不要,那也好對付。”雷衛東聳聳肩,“這些人都是地頭蛇,在鄉下都是說一不二的主。

  在開明的地主都是地主,我就不相信他們在過去一點錯誤都沒有。

  以前是因為沒有證據就不能逮捕,才讓他們逃過一劫。

  現在是軍管,沒有證據也可以抓捕的,如何還不行就發動群眾鬥地主,就好像內地一樣,很容易就把地主搞定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