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全娛樂圈都以為我糊了》第95章 詆毀(求月票)
  第95章 詆毀(求月票)

  他說了這麽一段話:

  “有幸受邀參與《畫地為牢》首映禮,這是一部值得深思,值得推敲,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電影。我建議大家去看看,不是因為我恰爛錢了,恰恰相反,《畫地為牢》團隊就給我發了兩百塊紅包,大家不會覺得,我缺這兩百塊的紅包吧?”

  “我只是覺得,這樣一部小眾題材的電影,太容易被網絡的洪水淹沒,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添磚加瓦,不感興趣的,抨擊的,我勸大家善良!但我相信,遲早,時間可以幫它證明它的優秀!”

  影評底下,有不少的嘲諷,這些人基本上沒看過電影,只是因為,這一整天,一大片的影評人,媒體記者大肆宣揚,引起了他們這些所謂‘電影觀眾’的反感。

  有多久沒見過這些媒體、影評人這麽去誇讚一部電影了?

  君不見黃河:“不是收了錢了,才怪了天了,要是劇情反轉,我給大夥表演一個倒立上廁所!”

  有極少數真看過了,也混跡其中,幫忙做一些澄清。

  結果說了也沒人相信,還直接嘲諷:“有賺錢的機會,怎麽不帶兄弟一個?”

  一個叫“行者不行”的看過電影的網友,氣也不是笑也不是。

  只能去這個被頂到了評論第一的“君不見黃河”的底下評論:“兄弟,我已經截圖了,我勸你還是卷起馬桶蓋,趁早跑路(滑稽).jpg。”

  總之各種聲音都有。

  而不到一個鍾時間,陳檸又被一大批幾乎是同一時間出現的影評勾走了視線。

  這些影評不止出現在某瓣上,也一同出現到了售票平台——

  一個是群眾自發,另一個是需要確確實實觀看過才能發表,無疑增加了一大片的可信度。

  這些影評突然竄出來,說著一堆‘毀譽參半’的評價。

  如果不是陳檸確實看過電影,恐怕真是要被這些避重就輕、過分強調陰暗面、過分強調同性觀念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評論帶了一票節奏。

  如果不是她對於夏鬱的堅持,換成路人觀眾,看到這些影評,往後不好說,起碼在影片上映這段時間,哪怕進了影院,對這部電影都將不屑一顧!
  毫無疑問,如果這波節奏真被帶了起來,無疑對於票房是一個極大的衝擊。

  影評人徐新泓一連在售票的橙貓平台、某瓣、微博打了三星,並發布一段影評:
  “個人一直是鍾愛文藝片的,戴承弼的《霧裡看花》一直是我心中文藝片的巔峰之作;可以說,我就是衝著戴承弼的名頭去的,毫無疑問,《畫地為牢》拍得真的挺不錯的,就是過於壓抑。看完了,我一整天都沒緩過勁,到現在,精神上都有些恍惚了。”

  “這部影片跟戴承弼以往拍攝的電影反差太大了,他以往的電影講的是一個癡而無果、求而不得的愛情。《畫地為牢》講了什麽呢?”

  “既然看了,就給大家評一評,好的壞的,都給大家夥說道說道。”

  “好的是演員演技均在線。”

  “不好的地方在於影片內核——婚內出軌、兒童性/侵、殺人、宣揚同性。”
    “簡明扼要一下劇情:雙女主小妞電影,主角一家子的精神病,女主母親出軌導致父親精神病發作,死於車禍意外,女主幼年被繼父猥、褻,十二歲的小姑娘揮著磚頭砸死了自己的繼父。十幾年後,因為女朋友死了,她瘋了,產生幻覺,臆想出許多不存在的人和事。最後她又臆想女朋友出軌,兩人吵架,不小心又把臆想活過來的女朋友撞死了。”

  “劇中有不少果戲鏡頭,身材那就那樣把。”

  “可能我三觀不太正,居然覺得還可以,但實話實說,對於三觀已經成型的成年人來說,沒問題,但不太適合青少年朋友看,總覺得這部電影,很容易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

  “我不得不說,這是戴承弼迄今為止最商業化的文藝片——心理懸疑、‘同性文藝’的外殼,商業電影的內核,是戴承弼轉型之作。但他顯然高估了自己,所以整個影片,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總結:還不錯,還能看,跟他以往的相比,‘商業性’進步了,藝術性大退步!”

  然後還有好幾條類似的,有的比這一片寫的更剛,大肆批鬥主旨大約就是“拍商業片就拍商業片,拿什麽‘同性題材’當文藝噱頭?”“一鍋亂鬥,宣揚不健康風氣!”

  更委婉一些的,“電影是好電影,就是太壓抑了,我看完,可能明天要去看看心理醫生,我都懷疑我是不是精神出現問題了。”

  你要說這些人發表的影評不實吧,《畫地為牢》的內核卻是就有這麽一部分,只不過這些人避實就虛,拿一些表面的‘內核’要麽一頓數落,要麽大誇特誇它的‘壓抑’。

  絕大多數看電影的觀眾去影院看得就是看個開心,誰想去整個精神壓抑?
  加上這批人又摻雜著同期的兩三步爆米花電影誇,誇特效、誇搞笑——

  哪個還願意看。

  不用想也知道,這一批影評是有人出來搞事情了。

  目的就是狙擊《畫地為牢》,壓製電影票房。

  就算以後,電影被洗白了,評分也高了,但是當下如果真被他們得逞了,戴承弼投資肯定是砸了。

  下一次,還有沒有人願意投資,都懸,連帶著夏鬱都有可能被冠上‘票房毒藥’的名頭。

  陳檸都能想象明天一早的通稿——微博熱搜常客夏鬱,電視劇轉戰電影,坐擁千萬人氣,新戲慘遭撲街,是人氣王者,還是票房毒藥?!
  資本的傾軋大概是不大存在了,因為這部電影並沒有牽涉到各大經紀公司之間利益。這個題材的電影,說白了,不論如何都很難成為爆款,它只針對某一受眾群體,跟同期各大電影的出品公司沒有直接的碰撞。那存在的可能性就多了,夏鬱以前得罪的人,不少。

  陳檸很著急,但能做的,就只是在這些評論下面,逐一幫忙解釋。

  哪怕沒用,哪怕知道是徒勞。

  “希望能夠幫到你一點!”

  ……

  想念月票的十九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