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第782章 孔明…朕不希望你死!
  第782章 孔明…朕不希望你死!
  夜已深。

  斥候策馬在小道上疾馳,他在涪水關下馬,跌跌撞撞的前去砸門,城樓上探出一個守衛,厲聲問:“什麽人?”

  斥候回報:“綿竹關急件…綿竹關急件!十萬火急!”

  樓上的兩個守衛小聲私語,大門緩緩開啟,發出艱澀的聲響,斥候上馬一躍而過,凌亂的馬蹄聲驚醒了整個綿竹關!
  可這斥候進入關中不久…

  “噠噠噠…”

  又是一匹快馬的疾馳,這次斥候高喊:“成都完了…成都歸魏了!”

  這句話讓城樓的守軍打了個寒顫,他們彼此互視…心頭湧出四個大字——出大事兒了!

  城門再度打開,只是…聲音比上一次還要艱澀。

  斥候還沒踏入其中…

  “噠噠噠…”

  又是一陣馬蹄,這一次…守軍有一種預感,一定又是哪裡出事兒了。

  果然…

  斥候的高喊聲徹底打破了夜的靜謐,“南中七郡降了…南中七郡降了!”

  不過一日…

  連續的三封急件。

  ——魏軍偷渡陰平,攻破綿竹關。

  ——劉禪歸降,獻出成都!

  ——南中七郡齊齊歸降!
  這…

  這一連串的急報,就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無數漢軍心中最後的信仰丟失了!
  楊儀等一乾蜀漢文武都匯聚在諸葛亮的寢宮外殿…

  楊儀急的搓手。

  其余文武竊竊私語,“似乎…魏延昨日也帶兵投降了,還將涪水關最後的糧食一並運出。”

  “那…如今的涪水關豈不是沒有糧食了?那這關還怎麽守?”

  “還守什麽?成都都降了,陛下都降了…我等現在,究竟是為誰而戰?”

  “不打了…不打了…老子也降了!”

  一句句的聲音不斷的傳出…儼然,涪水關內…所有的蜀軍,乃至於整個季漢政權這一刻搖搖欲墜。

  這時,諸葛亮匆匆從內室出來,他明顯是被睡夢中喚醒的,束發沒有帶冠,內裡還穿著睡意,赤足踏一雙木屐,急聲道:“怎麽回事?”

  楊儀忐忑的捧上三封軍報,“丞相,方才得到急報,魏軍偷渡陰平,綿竹關丟了,我軍的後路斷了,糧食也斷了…南中七郡亦投降曹魏,正朝涪水處出兵…就連後主…就連後主…”

  講到最後,究是一貫樂觀的楊儀此刻也頓感莫大的悲哀與彷徨。

  “後主他…他率成都文武投降曹魏了…投降曹魏了!”

  喊到最後一聲時,楊儀幾乎是聲嘶力竭…

  他知道,這已經是狂瀾既倒,大廈將傾,如今的局勢…已經是非人力所能彌補!
  楊儀的話,諸葛亮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他張開軍報一看…震驚的瞪大了眼睛,他難以置信的自語道:“偷渡陰平…綿竹丟了?南中降了,陛下也…也降了?”

  他幾乎整個人怔住了…

  一貫沉穩、冷靜,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諸葛亮…他從未如此怔住過。

  打擊太…太大了!

  也太…太突然了!
  他想要強撐著身子站起,但扶著梁柱的手不住顫抖,終於…他的雙腿再也支撐不住身子,他整個人就要向一邊倒去。

  呼…

  長長的深吸了一口氣。

  似乎是意識到,如今的他…或許已經成為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信仰中最後的一人,他努力的撐起身子,他在楊儀的攙扶下,吩咐道:“諸位將士們,為了漢室,為了中原,你們都勞苦了!你們還記得,你們是為何而戰麽?”

  所有文武、士卒都愣了一下,不知道是從哪裡傳出一個聲音“克複中原!”

  緊接著,所有將士們面帶茫然與彷徨的表情,齊聲高呼“克複中原,克複中原…”

  震耳欲聾的呐喊聲直上雲霄,驚破天際…

  就連涪水關外密切關注著此間的魏軍探子也被這氣勢驚得一哆嗦。

  而這呐喊聲如同一股暖流,讓諸葛亮振奮起來,他羽扇一揮…

  “不論局勢如何?且不可讓魏軍小覷了伱們…這是為你們好!”

  言及此處,諸葛亮喊道:“八卦陣,演!”

  蜀軍隊伍中頓時變幻陣型,就在這涪水關內利用城防…推演起八卦陣形,風雲雷動!就宛若…再大的噩耗,也不曾動搖他們分毫!
  陸羽也聽到了這聲響,震驚的走出營帳…

  問道:“涪水關內是什麽聲音?”

  典韋朝龍驍甲士使了個眼色,當即就有龍驍兵去打探。

  一時間,整個魏軍都緊張的握著武器,嚴陣以待…

  所有文武都走了出來,目光炯炯盯著涪水關。

  不多時,龍驍營甲士來報:“稟報陛下,是諸葛亮在涪水關內練兵,他在推演八卦陣!”

  呼…

  陸羽重重的呼出口氣,“都這時候了,他還在推演八卦陣,他還在奉行對季漢的愚忠!”

  陸羽不可思議的睜大了眼睛…、

  他絕對無法想象,是什麽樣的信念能夠趨勢一個人這樣的“從一而終!”,又是什麽樣的信念,能讓一個人在面對“塌下來”一般的噩耗時,還能富有如此勇力與膽氣!

  ——文人有氣節…

  可諸葛亮的這份忠義,已經遠非文人的氣節可比!
  陸羽仿佛被震撼住了,他步履沉重的走回了營帳,無可奈何的握拳…

  伴隨著“咚”的一聲,他一拳重重的砸在桌案上,陸羽感慨道:“這樣的人…為何就不能為大魏所用?”

  “忠心難道比天下黎庶的福祉,更值得麽?”

  …

  …

  是夜,陸羽做了一個夢。

  涪水南岸、夜氣彌漫、秋風蕭瑟、水波潺潺,陸羽一身皇袍行走在這裡…仿佛冥冥中,有什麽在牽引著他。

  終於,那迷霧中,他看到了諸葛亮在遠處坐著,陸羽驚喜的喊了聲:“孔明!”

  然後走到他的身前,此時的諸葛亮卻在一處石桌前參詳棋局。

  諸葛亮抬頭看到陸羽,含笑招呼,“原來是大魏的陛下,亮可否請陛下與我對弈一局!”

  陸羽看著星空,笑著道:“蒼天為局,大地為盤,星辰做子,你、我都下了半輩子了,臨終還要再下一局麽?”

  “呵呵…下了半輩子都沒贏過你一次,終究是有些不甘心哪!”

  “孔明,恕我直言,你之前有機會贏我,可因為總總原因都失敗了,現在的你不可能再贏過我,蜀國一州之地,是不可能克服中原的!”

  諸葛亮淡笑:“我如何不知道?十幾年前,先帝言道‘先生不出,奈天下蒼生何?’我自此追隨先帝,以興複漢室,拯救蒼生…無奈時不我待,我的理想因為你的出現越來越窄,最終只能偏安於巴蜀一隅,然巴蜀亦無法偏安,先帝北伐慌張了些,卻沒錯…若不北伐,早晚季漢還是會被大魏所滅,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陛下是被迫以攻為守…強求一線希望,只不過…”

  說到這裡時,諸葛亮哽咽住了。

  他意識到,沒有陸羽在,哪裡有什麽希望呀?

  “孔明,你是聰明人,也是讀書人,大道理不用講太多,可自桓、靈以來,天下紛爭不斷,百姓塗炭,這天下早就沒有漢了,劉備建立季漢是為的自己那‘羽葆蓋車’的夢想,可你呢?你這麽聰明、睿智的一個人,為何要為了一個已經無可拯救的時代付出一生呢?”

  “我想恢復的並不是漢室的名號,而是百姓心中政通人和的太平之世!”

  陸羽欽佩的說道:“五年來,巴蜀一隅政通人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番功業,天下無人能及,我知道孔明你的執念與無奈,很多時候,我在想…若咱們倆換換位置,可能我做的未必有你那麽出色!”

  “陛下繆讚了,大魏又何曾不是政通人和?四夷賓服?陛下的功業,才是無人能及!只不過,這些…功過,不是你、我說說算了,該交由後人去評述!身處亂世之中,便只能一往無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是麽?”

  陸羽點頭,“的確,戰爭打下來的和平才更穩固,更讓人珍惜…為了一統大業,為了百姓不再受兵禍流離之苦,就必須走過這征戰與血腥!”

  諸葛亮感慨:“我與陛下志向相同,可惜…我主只能是劉玄德,若有來世,我願意做你大魏之主的臣子,在你的引領下建立一個理想中的國度,只可惜…這一世,我的棋局已經無力再續,這盤局就留給你了,讓他在你手中終結吧,隻盼…我九泉之下能看到太平的那一日!”

  陸羽低頭去看棋局…

  隻覺得黑白變幻,仿佛地圖一般,他愕然的抬起頭…只見諸葛亮微笑著慢慢淡入夜霧之中,手中不知何時多出了一盞“七星燈”!
  陸羽大喊:“孔明!”

  而這一道聲音讓他從睡夢中醒轉,守在外面的典韋趕忙進來,連忙問道:“陛下?你怎麽了?”

  陸羽睜大眼睛,他仿佛意識到了什麽,他隻穿著中衣,迅速的朝門外跑去。

  他跑到了涪水關下,對面是“季漢”最後一道關隘…

  典韋與一乾龍驍甲士、虎賁兵士追了上來。

  見陸羽停住腳步,連忙問道:“陛下…這裡夜風冷,陛下跑到這兒做什麽?”

  陸羽含著悲痛說道:“我夢見諸葛亮故去了!”

  這…

  典韋與所有甲士愣住了。

  陸羽有些難過,“若不是身處亂世,若不是當年的因緣際會、機緣巧合,孔明…朕不希望你死!”

  “孔明…你在朕所有的對手中,是唯一稱得上‘可敬’二字的!”

  “也罷…你奉行的是你的忠義!可歌可泣的忠義!朕豈能讓這份忠義不流傳下去呢?”

  …

  …

  殘燈暗影,在秋風中瑟瑟搖曳,一盞七星燈忽明忽暗。

  諸葛亮臥在病榻之上,他身側的絲帕上都是血,微弱的氣息從他的鼻息間傳出,輕若寒蟬。

  楊儀等官員圍在帳中,面上帶淚。

  諸葛亮用極其虛弱的聲音問道:“魏軍偷渡陰平,是趙子龍的背叛,南中歸降,是益州人的背叛,這些…我都能理解,可陛下…”

  他虛弱的望向楊儀,“說說吧,陛下為何會放棄?是…是亮平素裡對他太過苛刻了麽?”

  “丞相…這…”楊儀張了張嘴,可最後還是把話咽了回去。

  “說吧,我堅持不了多久了,還有什麽不能聽得?”諸葛亮喃喃…

  終於,楊儀把調查得到的情報娓娓道出。

  包括…劉禪的真實身份,包括甘父與趙子龍是魏軍的細作,包括…甘夫人變成蝴蝶。

  不出所料。

  “咳咳咳…”劇烈的咳嗽聲自諸葛亮口中吟出,他的聲音細若遊絲。“原來…原來是這樣,怪…怪不得…”

  沒有驚訝,甚至是沒有一絲的悲涼…

  事已至此,一些事兒該放下的還是放下吧!

  呼…

  長長的一聲呼氣,諸葛亮提起了一分力氣,“威公,你替我把這番話轉告給阿鬥…”

  “他…他是曹操的兒子,丞相還轉告什麽呢?”這句話,楊儀幾乎是哭著喊出來的。

  “這麽多年來,我膝下無子,便將阿鬥與幼長視作骨肉一般的培養、栽培…他是先主的兒子也好,是曹孟德的兒子也罷,這些話…你還是要替我告訴他!”

  諸葛亮愈發的語重心長。

  楊儀隻得頷首…

  諸葛亮輕聲道:“你告訴阿鬥,讓他對外不要宣稱自己是曹操的兒子,這是陰謀詭計,更是醜聞,是大魏莫大的醜聞…天下一統之後,若他是投誠的蜀主,那自是少不得恩蔭一世,榮華富貴一生,可若是醜聞之下的皇子,必定會遭受他人彈劾,他的功勳…救不了他!”

  “丞相…那阿鬥背叛了你,你…你卻…”楊儀的眼淚止不住的流淌。

  諸葛亮卻擺擺手,示意這個話題結束了。

  他微微搖頭,“悠悠蒼天,人力難及…我死之後,爾等均可開關投誠,昔日官渡之戰,曹營無數官員畏懼袁紹而私下書信,曹羽尚能一把火焚燼,穩中臣子之心,今日…爾等歸降,曹羽勢必不會為難!”

  言及此處…

  諸葛亮繼續道:“備筆墨,我要最後寫給季漢一封遺表。”

  楊儀流淚鋪開竹簡…提筆等待。

  諸葛亮喃喃:“亮抗擊曹魏,終未獲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名垂旦夕,不及終侍季漢,飲恨無窮!福願大漢二十四帝庇佑蒼生,魏雖代漢,然布仁恩於宇下,恩澤於萬民,賢良當政,摒斥奸邪……”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傾,家妻衣食,自有余饒…臣死之日,當以漢家禮儀輕葬,石碑之上鐫刻漢故丞相諸葛亮之墓足以!”

  話說到這兒,楊儀的筆突然停了,他踟躕再三,方才吟道:“丞相,還有一事…我若是不稟報,實在是…”

  “你報來就是。”

  ——“夫人…黃夫人她…”楊儀的聲音悲痛欲絕。

  …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