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從隱麟到大魏雄主》第129章 曹操:我兒子娶我女兒?我特麽…
  第129章 曹操:我兒子娶我女兒?我特麽…

  “大哥,愚弟也是聽說,近來曹沐那丫頭總是三天兩頭往陸羽的府邸跑。”

  畢竟是侄女兒,說的太難聽了,也開不了口。

  曹德盡可能的把語言組織的委婉點兒。

  啊…啊…曹操微微一愣,什麽意思?他有點沒搞懂…

  “沐兒往陸羽那邊跑什麽?”曹操反問。

  “這…”曹德心一橫,索性開口道:“嫂嫂讓沐兒拜師蔡琰姑娘,說是去那邊學習文采禮儀的,可實際上…陳留郡誰人不知,嫂嫂是有意讓沐兒與陸羽親近,造就那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之誼,她想讓陸羽公子當大哥的女婿啊!”

  啥?曹操感覺自己的耳朵出現幻聽了?
  猛地掐了下耳朵,很疼…

  這一刻,曹操回過味兒來了…你妹的,我兒子要成我女婿了?這…這特麽的什麽玩意嘛?

  原本心情還晴空萬裡的曹操,霎時間,整個臉全白了,整個面頰上寫滿了詫異!

  這話若是別人說出來的,他決計不信,保不齊還要拉出去打上五十軍棍,再用鞭子抽打。

  可這話是從親弟弟曹德口中說出的,而曹德剛剛才從陳留郡回來,這事兒的真實性就…毋庸置疑了呀!

  “誒呀。”

  曹操重重的一甩手。

  …丁蕙啊丁蕙,你這婦人…不是胡鬧,這不是亂點鴛鴦譜嘛?
  曹操心裡嘀咕著,我兒子娶我女兒…我…我…

  有那麽一刻,曹操都不知道,自己該稱呼陸羽什麽了,羽兒?賢婿…賢你二大爺的婿!

  突然間…他想放狠話罵丁蕙幾句。

  可丁夫人一貫強勢,且丁夫人的姨娘就是曹操他親娘,而且當年曹氏一族被宋皇后案牽連之際,丁家也沒少花錢上下打點,真要去罵丁蕙,曹操覺得有些對不起他娘。

  “誒呀,愚蠢,愚蠢至極!”

  當即曹操也顧不上曹德還在大帳內,大喊道。“來人,來人…”

  門前的甲士聽到這喊聲,以為是什麽急事兒,急忙跑了過來,卻見此刻的曹操面頰上充血了一般,臉紅到了耳根,他的眼睛更是瞪得碩大,就好像眼前有怪物。

  “曹公?”

  兩名心腹甲士拱手一拜…

  曹操的腦子則是在飛速的運轉,他的反應極快,幾乎是瞬間就將這件事相關的人,或者說,能解決這件事的人悉數在腦中過了一遍。

  呼…

  長長的一聲呼氣過後。

  曹操當即吩咐。“你們即刻八百裡加急去趟兗州,去見元讓,把我的話原班不動的告訴他…就說他兒子夏侯楙(mao)正直婚配的年紀,我曹操有意將沐兒許配給‘子林’,如此一來,曹氏與夏侯氏就能親上加親!讓他著手準備媒人、聘禮即可,下個月就完婚!”

  夏侯楙字子林,乃是夏侯惇的長子,儀表堂堂且頗有武略,算是曹操頗為喜歡的一個侄兒。

  儼然…如今的境況,不把夏侯楙推出去是不行了。

  夏侯氏族人中與曹沐年齡相仿的也唯獨夏侯楙一個,就算是替“羽兒”擋槍也必須得他上了。

  說起來,被逼入絕境的曹操只能下一盤大棋,為了避免丁夫人亂點鴛鴦,為了避免他的兒子搖身變成他的女婿,只能圍魏救趙了!

  只是…這突如其來的吩咐,讓兩名心腹甲士都有點懵。

  其中一人拱手道。“曹公,鎮守兗州…陸功曹、荀司馬、曹純將軍、曹休將軍、程昱司馬均立下了赫赫功勳,似乎唯獨夏侯將軍沒有寸功,反而是丟了濮陽城,此時…若是發出這樣一則婚訊,會不會…惹人非議呢?”

  曹操是個能聽人勸的主公。

  故而,他告訴手下的心腹甲士,如果他哪裡做的不對,可以私下裡告訴他,不會怪罪。

  便是為此,甲士覺得這事兒有待商榷,便直言講出。

  按照以往的經驗,不管曹操最後是否采納,均會思慮一下,重新的權衡利弊…可,這一次,有些不同。

  “我意已決,你們即刻出發…不可妄自非議。”曹操提高了音調,語氣頗為堅決,不像是能商量的語氣。

  這…甲士們盡管還有些踟躕,可見曹操罕見的這般堅決,轉身就去辦這件匪夷所思的事兒。

  “等等…”曹操卻是喊停,他琢磨著甲士會有如此疑竇,那其他人更會有疑竇,甚至夏侯惇都不敢接這道“命令”。

  當即,曹操的語氣變得和緩了許多。

  “若是有其他人問起你們此事,就說我曹操說了,元讓是我族弟,此番失城,本就心灰意冷,正好以此讓他振作起來。”

  講到這兒,曹操頓了一下,接著開口道。

  “若是元讓問你們,你們隻說,勝負乃兵家常事,濮陽城一戰不用在意,讓他著手準備兒子的成親事宜即可,除此之外,傳我軍令再額外撥給元讓三千兵馬,官升一級。”

  呃…這…

  盡管曹操多了些看似“合理”的解釋,可兩名甲士卻更懵了。

  似乎,哪裡不對呀…

  夏侯將軍這是,越打敗仗…官兒反而做的越大的節奏呀。

  盡管不明所以。

  “喏…”兩名甲士還是答應一聲即刻去辦。

  曹德則是在一旁狂咽了一口口水,這些甲士不懂大哥的良苦用心,他懂啊,為了把長女曹沐嫁出去,也真的是煞費苦心了。

  就在這時…

  “稟報曹公…”又一名甲士來到了大帳的門前,隔著門子喊道:“曹公,兗州急件,是荀令君親筆所書…”

  一聽到荀彧的書信,曹操整個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他的信來了,那多半是關乎如今這騎虎難下的徐州局勢,荀彧與羽兒定是商量出什麽來了…

  曹操本想吩咐,召集各部將軍、謀士中軍大帳議事…可剛想脫口,正看到了曹德。

  誒呀,方才的事兒急糊塗了,差點忘了德弟還在身邊。

  曹德哪裡會看不出大哥的意思呢…

  當即悄聲道:“大哥去忙軍務吧,這邊的事兒已經解決,愚弟就先回兗州泰山郡回稟阿翁,若是阿翁知曉隱麟是他的孫兒,還連翻在大哥這兒立下大功,不知道該有多欣喜呢!”

  說罷,曹德就打算先行一步…

  “德弟。”曹操連忙喊住。“你稍等片刻,我派人沿途護送你…”

  其實曹操想說的不是這個,“咳咳…”他輕咳一聲,走到曹德的身邊壓低聲音道:“羽兒的身份告訴阿翁也無妨,可…我那夫人要將沐兒許配給羽兒之事,千萬,千萬不要告訴阿翁!”

  “阿翁的身體不太好,不能讓他因為這個再氣出病來。”

  話是這麽說,但…實際上曹操是覺得這事兒就離譜,除了離譜外,還有點兒丟人,總不能把人丟到親爹那兒吧?

  “愚弟記住了。”曹德拱手辭別,在幾名甲士的護送下快步往營寨大門方向行去。

  咳咳…

  而曹操清了清嗓門,渾然好似沒事兒人一樣。

  “兗州的信使與書信在哪?”曹操問道…

  “均在中軍大帳,等候曹公。”甲士如實回答。

  “好…”曹操頷首,繼而吩咐道。“即刻去各營讓子孝、子廉、妙才來中軍大帳議事,此外…也去請戲志才與荀公達,告訴他們,文若終於來信了!”

  “喏…”甲士知道此事關系重大,不敢遲疑急忙去辦。

  曹操則是長長的呼出口氣…

  調整好心情,接下來,該關乎大局了。

  處理完兒女情長的問題,定下了羽兒成為世子的方式與方法,那麽…只剩下面對眼前下邳城的難題,曹操又恢復成了那個雷厲風行的梟雄模樣。

  而隨著荀彧的來信,這下邳城是戰是留,也該做最後的決斷了…

  “走…”

  曹操大踏步往中軍大帳方向行去,他要先看看荀彧的這封信,看看裡面可有什麽獨到的見解!

  …

  曹營大寨,中軍大帳。

  曹操在詢問過信使一些關乎兗州的局勢後,示意信使下去休息。

  此刻曹仁、曹洪、夏侯淵、戲志才、荀攸都尚未到…曹操已經忙不迭的打開了竹簡,粗略的掃過其中的文字。

  而這不掃還好,一掃之下。

  “哈哈哈…”

  “哈哈哈哈…”

  …曹操竟爽然的笑出聲來,至於緣由,他的一雙眼珠子被信箋中的內容完全吸引…著信箋…是陸羽提出的方略,荀彧總結歸納記錄下來的。

  可字裡行間多少帶著幾許玩味…

  比如,那一句徐州很亂,劉備把握不住,還有那句,劉備把握不住,曹公能!

  結合整篇文章,有趣,有趣,曹操覺得有那麽點兒內味兒了。

  帶著笑意,曹操繼續往下看…而這才是信箋中的核心內容。

  不過幾行,霎時間,他整個人變得嚴肅了起來,他一把將竹簡舉高。

  眼眸微微眯起,布滿血絲的瞳孔掠過之處,竟見這竹簡中提出了八個意味深長的字眼——徐州自治,彼此製衡!

  嘶…這是要解答,如何治理徐州的問題麽?
  說起來,這是曹操如今面對的兩大難題之一…

  曹操記得他此前寄過去的信箋中並沒有提到這點,而這個難題是最近才發現的,倒是不想,羽兒倒是提前想出對策來了。

  至於這個對策嘛…

  徐州自治?自治?
  曹操微微陷入沉思,大漢推行的是郡國並行製,無論是州郡、還是屬國均受製於朝廷,亦或者說受製於某些諸侯。

  自治,自己治理嘛?這詞,這方略,曹操還是第一次聽到,屬實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緊接著往下看…

  徐州人治徐州,徐州人製徐州人!

  曹操的眼眸徒然張開,一下子來了興趣,他是個聰明人,單這兩句話的水平就很高,把問題與解決方式闡述的很到位。

  徐州的問題在於地方氏族的盤根錯節、派系複雜,在於權利的分配,分配自己人多一些,徐州的土著就會不滿意,從而埋下隱患!
  可若是分給徐州土著的多一些,那徐州似乎…又脫離了曹操的管控。

  可是…羽兒提出的這徐州人治徐州?
  從字面意思來看,並不複雜,就是曹操把軍權、政權全部還給徐州人…

  如此,權利分配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但…

  盡數委任出去,那徐州還是曹操的麽?這是不是有些太大膽了?
  帶著這樣的懷疑,曹操接著往下看…

  就這麽一看的功夫,兩個字映入眼簾——製衡!
  荀彧將陸羽的見解總結的十分到位——徐州,三股勢力,彼此製衡,三足鼎立,相得益彰!
  嘶…

  曹操多聰明,他一下子就從這當中尋覓出一些內味兒來了。

  “丹陽派、名士派、庶人派?羽兒是要讓這三股勢力彼此製衡,三足鼎立麽?”

  這個觀點很新穎,讓曹操眼前一亮。

  他恨不得一下子把這信全部讀完,可…竹簡很長,一眼根本就望不到頭,曹操耐心的,一字一段的看。

  而接下來的大段內容,均是荀彧總結的“徐州自治”、“彼此製衡”的觀點,曹操越看越如醍醐灌頂…越是拍案叫絕。

  “妙哉,妙哉!”

  這一封回信中,陸羽的思路固然極其新穎,可荀彧的總結、歸納更可見文筆功夫,激動之余的曹操雙拳緊握“砰”的一聲,重重的砸向案牘。

  他懂了,完全懂了,此前…他與戲志才、荀攸提起徐州治理時,總是圍繞著徐州權利的分配。

  可是這些,都沒有切中要點。

  而陸羽的話、荀彧的總結中,一個“自治”,一個“製衡”,隻這四個字、兩個點就完全將徐州的局勢迎刃而解。

  軍權,政權,呵呵…他曹操根本沒必要去爭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只要徐州這三股盤根錯節的勢力,他們誰也吞不下誰,彼此製衡,那…他曹操就是徐州的無冕之王,就是徐州四郡的背後主宰!
  “哈哈哈…沒錯,就是這樣…哈哈哈哈!”

  曹操那魔性的大笑再度響徹整個營盤。

  名士派、庶人派、丹陽派,三股勢力明爭暗鬥,背後的靠山或者說背後的黑手都是他曹操,這樣一來…他們必須要巴結曹操,必須要好好的表現自己,誰還敢在背後捅刀子呢?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又所謂狗咬狗,一嘴毛!

  “哈哈哈哈…”

  一想到這兒,曹操再度發笑,他覺得這方法妙極了,徐州人治徐州,徐州人製徐州人,這個方法可行,這個方法能行!

  似乎是因為這魔性的笑聲太過聲震瓦礫、響徹全營,曹仁、曹洪、夏侯淵、戲志才、荀攸趕到大帳時,均是用一種極其詫異的目光望向曹操…

  他們想不通,到底是什麽樣的開心事兒?
  才能讓此前幾日臉色始終保持烏雲密布的曹操一下子面頰上如拔雲見日、晴空萬丈…都能笑出如魔鬼一般的聲音了。

  頃刻間,曹仁、曹洪、夏侯淵、戲志才、荀攸均想要異口同聲的問一句——

  ——“曹公,何故發笑?”

  ……

  ……

   總算是今天內趕完最後一章了。

    真的是從早上8點寫到晚上11點30了…有票的就給投一下,感謝感謝。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