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諸天萬界之帝國崛起》第682章 群臣請戰,還有鐵甲
  第682章 群臣請戰,還有鐵甲

  “陛下,臣知道陛下憂國憂民,可陛下貴為帝國之主,九五之尊。”

  “加之陛下又是上天之子,人間至尊,帝國的掌舵人,是整個帝國的核心所在。”

  “若非天塌地陷程度的危機,陛下實在是不應該做出禦駕親征這種冒險之事。”

  “而且關中之地實在太過重要,切不可無兵防守啊。”

  聽到嬴稷說啊要禦駕親征,朝野頓時嘩然,文武百官無不勸說道。

  卻不知,嬴稷只是淡然一笑。

  “諸位,帝國命運系於此戰,難道還不能算天塌地陷的大事嗎?”

  “再者說了,如果徐州決戰失敗,那麽關中之地的這點兵力又能如何,保護逃跑嗎?”

  聽聞此言,滿朝文武又無不沉默下來。

  確實,現在的局勢已經相當緊張了,徐州之戰也可以說是關系著帝國命運的生死之戰。

  如果連這都不能算天塌地陷的話,那也沒什麽能算天塌地陷了。

  而且嬴稷這個大秦皇帝一旦參戰,則前方大軍士氣必定高漲,好處多多,帝國方面的勝算也能大一些。

  想清楚了這些之後,滿朝文武也是沒有理由再勸了。

  “既然這樣,那就請陛下將我們這些大秦老臣帶上吧。”

  “吾等,依舊可為大秦殺敵。”

  讓嬴稷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竟然是商鞅開口了,並且一開口就是隨軍參戰,讓嬴稷始料未及。

  “商君啊商君,您是四朝老臣,帝國元老,是大秦律法的制定者,是大秦的定海神針,大秦需要您啊,萬萬不可涉險才是。”

  “再退一步說,商君您可是和朕之祖父一個時代的人物,朕還是您的晚輩,又怎麽能讓您上戰場呢?”

  嬴稷開口說道,言下之意也是勸商鞅不要上戰場,卻不料商鞅只是點了點頭便笑著說道。

  “陛下,帝國需要老臣,但更需要陛下。”

  “正如陛下所說,帝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理當聚集一切戰力增大贏面。”

  “老臣好歹有著三階修為,還是能為陛下分憂一二的。”

  “再說了,陛下難道忘了那句話嗎?”

  聽到商鞅的話,嬴稷心中瞬時恍然,目光鄭重,開口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對,就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這是大秦的精神。”

  “這道精神支撐著秦人從無盡草原殺入隴西荒山,從隴西荒山殺入關中,從關中吞並天下,前後將近五百年血戰。”

  “一路走來,多少風雨磨難,多少代君臣的艱辛奮鬥,全都貫徹著這道精神。”

  “遙想當初,老臣都能和孝公一同上陣殺敵,如今又為何不能追隨陛下同赴劫難呢?”

  “老臣的一生已經和大秦牢牢綁在了一起,無法分割了。”

  說到這裡,商鞅已經是笑了出來,帶著笑容的雙眼中卻是熱淚盈眶。

  似乎回到了數十年前那段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回到了和孝公一同艱辛奮鬥的時光中。

  滿朝文武無不為商鞅精神所感,嬴稷亦是深受震撼,大手一拍,喝到:“好,帝國能有商君,千古之幸也。”

  “既然這樣,那就君臣齊上陣,共解帝國危難。”

  說完,嬴稷上前抓住了商鞅的雙手,君臣相視一笑,嬴稷心中也是充滿感動。

  像商鞅這般赤子之心的帝國元老,絕對是大秦的寶貴財富,是嬴稷值得托付重任的存在。

  “陛下,臣請隨陛下一同前往徐州。”

  “臣附議!”

  “臣附議!”

  ……

  在嬴稷話音落下之後,朝野之上也是群情激奮。

  中大夫杜宇,大秦右相魏冉、帝國文武兩院的無數官員紛紛發言,都想追隨嬴稷一同前往徐州參戰。

  剛剛商鞅的言行無疑狠狠的激勵了他們,讓他們消掉疑慮,決心與帝國軍隊一同前往徐州參戰。

  看著此番景象,嬴稷也是點了點頭,感到滿意。

  他們中的許多人雖然身為文官,但自身的武道修為並不低,也能夠起到一些作用。

  當然,真正讓嬴稷感到滿意的其實還是他們的報國之心和遇事不退縮的表現。

  帝國,沒有養一批屍位素餐之人。

  “為天下黎明百姓,為帝國江山社稷,朕,謝過諸位了。”

  此時,只見嬴稷對滿朝文武拱手說道。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滿朝文武齊聲大喝,連續三遍赳赳之聲,堅定之意展露無遺。

  正如商鞅所說,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支撐著大秦薪火不滅的精神。

  群臣請戰,戰意昂揚,鹹陽宮中的熱血在沸騰,在燃燒。

  此時此刻,別說是讓滿朝文武直面妖獸狂潮,就是遇上高階強者眾人也敢一戰,縱然明知不敵也同樣如此。

  這,就是精神的強大。

  滿朝文武齊出戰,沒有任何人甘當縮頭烏龜,這在諸天萬界的無數國度級勢力中恐怕也是極少的了。

  ……

  “陛下,現在還有一個問題。”

  “就算抽掉出三萬藍田軍,再加上以南宮將軍為帶領,由虎賁軍和材士營合成的四萬禁軍。”

  “前後聚集兵力也不過七萬之眾,連一個軍團的編制都沒有。”

  “雖然都是帝國精銳,但人數還是太少了。”

  “放在徐州會戰這種數千萬級別的大戰中一輪衝鋒就沒了,無異於杯水車薪啊。”

  此時,雍州牧陸遜又是上前說道,拋出了一個現實並難以避開的問題,那就是秦軍兵力不足!
  聽到陸遜的話,滿朝文武也是沉默了下來。

  確實,兵力不足這個問題始終是目前帝國最大的短板,也讓滿朝文武憂心不已。

  一來是陛下不願意回調玄天駐軍,二來就算是臨時征調青壯充軍時間也趕不上。

  因此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這個難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讓人頭疼。

  卻不料,看著眾人臉上的思慮為難之色,嬴稷只是微微一笑,便開口說道:“諸君,可曾聽過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陛下,您的意思是在戰場之上任何細微的力量都有可能左右戰局乃至於決定勝負?”

  嬴稷說完,身為帝國武院院長的孫武便上前說道。

  對於這句源自後世的話眾人雖然沒有聽過,但是憑借孫武的軍事才能卻依舊解讀出了其中的意思。

  聽到孫武的話,嬴稷也是微微點頭。

  “不錯,正如孫武大人所言,在戰場上任何一方力量的細微增加都有可能左右戰局,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任何形式的力量加持。”

  “朕正如今還有七萬大秦銳士,朕還有南宮大將軍,朕還有大秦滿朝文武。”

  “如此之多的底牌,就算前方是龍潭虎穴,無盡深淵,朕也敢去闖一闖。”

  “再說了,誰言朕手中無兵,朕手中起碼還有十萬鐵甲。”

  說到最後,嬴稷擲地有聲,語氣中充斥著堅決之意,卻讓滿朝文武無不震驚與疑惑。

  十萬鐵甲,何處而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