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月謠》第458章 祭舞
  第458章 祭舞
  陌上已黃昏。

  但就在天地之間陰與陽交界之時,那個女子手中長戈的寒光成為刺破那道界線最明亮的亮光。

  “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禦陰陽。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

  乘清氣兮禦陰陽。

  已經不需要前秦少年們的唱和聲,對於九歌無比熟悉的南楚民眾們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喃喃開口。

  有低啞的吟唱聲從祭台下四處響起。

  四面楚歌。

  在經歷一天的祭舞和數場交鋒,所有人本該都看得疲倦,對前秦的祭舞本來也沒有什麽興趣,但就在這個時刻,人們卻無法將目光從那群人,從那個女子身上移開。

  一個人的舞蹈在他人的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這本是一句不可思議又難以相信的話。

  姬清遠之前一直無法理解,明明是這麽轉瞬即逝的東西,為什麽有人會足足記上十年。

  但現在他忽然有一些明白了。

  祭台上的那個少女的身影無關面容無關風月,所靠的只是身體的律動。

  她連身體裡的節奏都和其他人不同。

  在眾人的印象中,祭舞大多是安靜莊重的,甚至單調枯燥的,重要的是許多人在一起的宏大場面。

  但此時前秦的祭舞卻徹底顛覆了這樣的印象。

  除了嬴抱月之外的前秦少年們的舞的確非常宏大,姬嘉樹注視著那群人,笛音也愈發激烈高昂。前秦毫無疑問跳的是和之前北魏相仿的戰舞,甚至能看到大武樂章的影子,但原本大武樂章的順序卻居然已經被改變。

  而同時看出來,甚至敢於認出來的人絕對是少數。

  只因根本沒有人能想到居然有人敢於改變古舞的順序。

  這是何等大逆不道的事,傳承千年的古舞,從未有人敢於改變的舞步,過往的前人最多稍稍編排,但又有什麽人敢將整個樂章的順序都打亂重排?

  又有什麽人,能做到這樣的事?

  大武樂章是六段,此時雖然耳邊響起的是九歌的歌聲,看著那些執戈而舞的前秦少年,姬嘉樹的耳邊卻恍惚同時傳來大武樂章的歌詩的悠揚。

  大武樂章的第一首歌詩是《武》。

  “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

  大武樂章第一段唱的是強大的王師,本來遵照文王的遺命,處於隱晦狀態,現今時代已大放光明,於是披甲持戈而戰。繼承了這一功業英勇的文王的將士們,效力於後繼人。

  大武舞序章本開始於長時間的擊鼓警戒,歌詩長聲詠歎,連綿不斷。在長時間擊鼓和詠唱之後,舞蹈動作才到隊伍出發的場面。

  但就在這樣的序章中,那個少女手執的長戈卻在一瞬間刺破了這一切。

  大武樂章第一章之所以那麽長,本是因為武王戰前的憂慮,一是怕人心不齊,二是怕不能取勝。

  但前秦少年們的中央,嬴抱月的祭舞卻結束了這一切!
  不破而立,那個女子手中的戈就是這樣打破了這一切,而這一切也改變了高台上的空氣。

  在笛音和金戈鐵馬聲中,那個少女手中的長戈傳來破空之聲。

  她的身軀比任何人都要輕盈,動作卻同時比任何人都要乾脆。

  在祭台的中央,少女手中的長戈大開大闔,不,如果說北魏的戰舞是大開大闔,這個女子的舞姿則是縱橫捭闔。

  縱橫捭闔,睥睨天下。

  戈尖刺破空氣,戈面從眾人鼻尖劃過,看的所有人心驚膽戰,同時心生窒息。

  少女手中的長戈仰面劃過,在黃昏中留下一抹濃烈的色彩。

  你要戰,我便戰!
  這便是屬於她的第一章,屬於她的開戰序章。

  不是武王等待許久的開戰,而是戰神大司命從天而下的降臨。

  大司命。

  就在這個時候,包廂中的姬清遠睜大眼睛。

  他終於明白了,這個女子跳的是九歌大司命,是融入了武王大武樂章的大司命,而這一場武舞,她跳的不是武王伐紂的戰爭,而是真正的大司命。

  是他的母親啊!

  她跳的是他的母親的經歷,是大司命林書白當年跟隨秦王嬴帝出征時的情景。

  姬清遠屏住呼吸,胸口無數情感湧動,而就在這時伴隨著九歌大司命的樂聲進入第二段,大武樂章的第二段也開始了。

  人們此時都能看出,和之前的北魏一樣,前秦所跳的也是戰舞,但和北魏從頭至尾節奏一致的群舞不一樣,前秦的舞曲卻仿佛一團的燃燒的火,火焰時不時躥高,給人心帶來重重一擊。

  只因人群中,有那個少女存在。

  她是人群中的點睛之筆。

  到了第二段,戰鬥已然開始。

  那個少女進攻的長戈,和其他前秦修行者手持長戈長久地站立形成鮮明的對比,是動和靜的互補。

  大武樂章的第二首歌詩是《酌》。

  《大司命》是神靈的降臨。

  “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

  紅與黑,動與靜。

  在一片寂靜的壓抑中,那個少女的戈尖緩緩地摩擦過地面,赤足踏過千瘡百孔的地面。

  難以想象的真元從那個少女單薄的身影上散開,所有人仿佛透不過去來,但死死抓住胸口衣裳無法離開目光。

  他們已經被拖入了這個少女的世界,來到了那個橫掃六國的戰場。

  古周,牧野之戰。

  秦楚,丹陽之戰。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在那一場戰役後,南楚宣告臣服。

  熾熱的戰鬥逐漸走向最高,而就在走到最高處的時候,姬嘉樹的身邊猛然響起了一聲乾澀的琴聲。

  姬嘉樹猛地側目看去,卻發現是之前一直冷眼旁觀的其他樂師。

  所有人的眼中閃著異樣的光彩,難以抑製地奏響了手中的樂器。

  讚同也好不讚同也好,想抗拒這一切也好,想擺脫這一切也好,此時此刻隻為那一場舞蹈,隻為所有人心中的戰場。

  大武歌詩第三首《賚》,第四首《無名》,第五首《時邁》,世界在那一場舞蹈中繼續發力狂奔。

  第三段繼續向南進軍,第四段平定南部邊疆,第五段舞隊分列,周公召公分疆而治,第六段舞隊重新集合,列隊向武王致敬。

  這便是第六章《恆》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土,於以四方。”

  這個女子跳出了這首頌歌,卻也超出了這一首頌歌。

  “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乘龍兮轔轔,高駝兮衝天。”

  在戰場中盛開的生命。

  樂聲在最高處,戛然而止。

  大司命即將離開了,駕起龍的雲車,高高地奔向天空。

  但姬嘉樹的氣息卻沒有停止。

  他汗如雨下。

  同時在一片寂靜中,有大顆的汗水從前秦少年們的額邊滾落。

  在大武樂章的最後一段,為了象征諸侯來朝,舞者在原地執戈蹲伏,這段實際沒有舞蹈動作。

  但就在所有前秦少年靜靜而蹲之時,那個少女的身形顯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這是九歌大司命最後一句。

  永遠不得答案的問題。

  縱然橫掃千軍萬馬,卻有牽掛永難放下。

  有朝一日戰死沙場,便永遠回不到所愛之人的身邊。

  少女的長戈在天空中劃過最後一個弧度,天空中升起唯一的一輪明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人的壽命本來就各有短長,誰又能消除悲歡離合之恨?
  神將離去,大司命是主宰人的壽命,但人的壽命本來就有定數,天地間的悲歡離合誰又能管得了?

  “大哥?”

  姬安歌怔然看向身邊的人。

  有淚水啪嗒一聲從姬清遠的眼眶湧出。

  這是漫長的戰鬥,也是一個少女對另一個對女子沒有盡頭的懷念。

  那個人拯救了所有人,卻再也不能回到她所愛之人的身邊。

  姬嘉樹胸口的氣息快要用盡,山林中李稷恍然回頭,祭台下人們失去了言語。

  黃昏之時,逢魔之時。

  高台之上,那個執戈而立的少女的身影久久地留在所有人的瞳仁之中。

  姬嘉樹靜靜看著這一切。

  這是永遠無法忘記,高華絕豔的舞蹈。

  更無法忘記。

  這個哀而不傷的少女。

   一夜就這麽過去了,真的是耗盡了一切寫出的一章。

    文中引用出自古舞大武相關記載,以及楚辭九歌大司命一章。

    “縱然橫掃千軍萬馬,卻有牽掛永難放下。”改自歌詞“縱然橫掃千軍萬馬,也有牽掛終難放下。”出自《天下3《踏歌山海》定製專輯》他和他的天下歌手Smile_小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