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殺了曹操》第378章 董卓:是時候將我兒奉先,調到身邊
  第378章 董卓:是時候將我兒奉先,調到身邊護我周全了(二合一)

  房間之內,董昭在思索,劉成在等待。

  片刻之後,董昭開口道:“皇叔安排,董昭自然遵從。

  剛好郭圖這家夥,之前對著我使了絆子,我心中咽不下這口氣。

  返回袁紹身邊,也能夠想辦法出出氣。”

  劉成並沒有露出欣喜的神色。

  他望著董昭,很是鄭重的說道:“公仁可要考慮清楚了,回到袁紹身邊,可不比在我這邊安全。

  在我這邊,有我在,可以給公仁遮擋掉許多的明槍暗箭,回到袁紹身邊,我就算是有心想要對公仁進行遮蔽,但距離太遠,鞭長莫及。

  所能夠使出的力氣小……

  這差事,可不是尋常的差事,要比尋常差事,危險多了。”

  董昭聞言,神色也變得鄭重起來。

  “皇叔需要董昭去什麽地方,董昭就去什麽地方!
  絕對不含糊!
  怎能因為危險,就不去做呢?”

  這樣滿是正經的說完,他臉上又露出憨厚的笑:“其實不瞞皇叔,下吏這兩天,也進行了思索,覺得下吏還是回到袁紹身邊比較好。

  不是說下吏想要回到那樣危險的地方去,而是經過下吏這兩天的觀察,下吏發現,皇叔身邊已經有了不少大賢。

  荀攸荀公達,有張良蕭何之才。

  聽說皇叔在關中那裡,施行了關中三策,招收了好大一批人,在手下做事情。

  除了荀公達之外,還有很多的人。

  荀公達驚才絕豔,關中那裡,只怕也有不少驚才絕豔之輩。

  下吏雖然自認有些本事,但有這些人先在,下吏覺得,繼續呆在皇叔身邊,想要做出大事情,立下大功勞,只怕不是太容易。

  反倒不如返回到袁紹身邊去。

  在那裡,下吏應該是皇叔手下的獨一份。

  更容易出彩……”

  聽到董昭這樣說,劉成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他伸手拉住董昭的手,笑道:

  “想不到公仁你居然會這樣想。

  你的這種想法,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我原本還擔心公仁,會不想回去,卻不成想公仁剛好與我想到一塊去了。

  如此正好……”

  “……我也要為公仁在袁紹那裡多鋪鋪路才好。

  讓公仁在袁紹那裡,發展的更順利。

  這樣的話,好方便公仁今後在袁紹那裡行事。

  公仁覺得,我手書一封,告訴袁紹那廝,我兩年之內,不會從關中東出,攻略關東如何?”

  董昭想了想之後說道:“皇叔不如改為在書信之中商談結盟之事。

  這樣的話,回去之後,袁紹必然能夠更加相信於我,認為下吏是一個能辦事的。”

  劉成聞言,在心中思索一下,出聲笑道:“公仁的這個提議,確實要比我之前所想穩妥。

  那我就寫上一封與這袁紹這家夥結盟的書信,讓公仁帶回去。”

  董昭聞言,對劉成施禮道:“如此,下吏今後就方便在袁紹那裡行事了。”

  兩人又說了一些話之後,董昭望著劉成開口道:“皇叔,下吏覺得,皇叔在益州這裡,大講關中三策,多少有些不太穩妥。”

  “公仁請言。”

  劉成說道。

  董昭道:“皇叔的關中三策,下吏這幾天來,也有所耳聞。

  可以說,三策相輔相成。

  乃是安定地方的神策。

  尤其是用來恢復建設那些飽經戰亂的地方,用來安撫流民之類的時候,最是有用,效果顯著。

  能夠讓一地,迅速恢復,過不幾年,就開始變得繁榮。

  而且,還能夠讓施政者,得民心,可謂是亂世時的神策。

  皇叔如今,就將之這樣拿到益州,進行大肆宣講,很容易讓有心人知道。

  益州往東就是荊州,有袁術劉表等人。

  只怕是用不了太長時間,皇叔的關中三策,就會傳入到他們耳中。

  這些人,說不得會撿現成的,效仿皇叔。

  利用皇叔想出來的辦法,壯大自身。

  而皇叔也是一個有大志向的。

  志在掃平天下。

  到時間這些人,都會成為皇叔的對手。

  這不等於是讓自己敵人的力量,大大增強了嗎?

  今後再與這些人對戰的時候,豈不是要花費更大的力氣?
  下吏思來想去,覺得皇叔如此舉動不妥。

  但皇叔又是一個英明神武之人,身邊荀公達等人,也都是腹有韜略之輩,不應該看不到這些才對。

  這也正是下吏所不解的地方。

  因此上,想要皇叔解惑。”

  劉成聞言,笑道:“這個倒也簡單。

  我問公仁一句,我若是不宣揚關中三策,袁紹劉表等人,在今後就不知道我在關中那裡做的事情了嗎?
  就不知道關中三策了嗎?

  我看未必。”

  董昭聞言,也跟著點了點頭:“皇叔在關中那裡做出來了那樣大的事情,有心人想要知道,都能知道,是瞞不住他們的。

  這事情涉及到了整個關中,沒有辦法進行保密。

  但,若是不這樣大張旗鼓的話,或許會不容易那樣早的引人矚目,讓他們晚上不少的時間,再注意到這事情。

  能夠讓他們晚些模仿。

  晚些效仿的話,他們那邊的實力,就能弱上一分。

  對皇叔來說,總是比較好的。”

  劉成道:“確實會如同公仁所言。

  不過,這些我倒不怎麽在乎。

  我甚至於,還有些想要袁紹、袁術、孫堅、劉表、公孫瓚等人,知道關中三策,然後讓他們抄作業。

  在自己所佔領的地方,施展關中三策。

  或者是從關中三策之中,得到啟發,受到刺激,推行相似的政策……”

  董昭聞言,大惑不解。

  饒是他一向聰明,也一時間想不明白,這劉皇叔是一個什麽想法。

  怎麽就會生出,這樣的想法出來。

  因為這波操作,他不論是怎麽看,怎麽計算,都覺得劉皇叔得不償失。

  從中得不到任何的好處。

  袁紹等人,推行關中三策,受益的,只能是袁紹等人,不論如何,受益人,都不可能是劉皇叔……

  這……

  這是真的出力不討好!
  劉成道:“公仁可是覺得,如此下來,我半分好處都得不到,受益的全都是袁紹這些人?

  如此下來,我只能得到更為強大的敵人?”

  董昭點頭。

  劉成笑道:“那又如何?
  袁紹、劉表等人,確確實實是亂臣賊子,但是他們分裂割據,統治下的百姓卻不是!

  這些百姓,是我大漢的百姓。

  是大漢的臣民。

  是戰亂年代的受害者!
  受到了野心勃勃的野心家們的連累。

  袁紹等人,著手在他們所割據的地方,推行這關中三策,袁紹等人,確實能夠從中受益。

  但這些被他們割據起來的大漢百姓,也一樣能夠因此而受益。

  生活能夠得到一些改善。

  這些人,是我大漢的百姓,我情願看到他們變得富裕,生活過得好一些。

  不想讓他們受太多的苦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袁紹等賊子,就算是跟著沾一些光,又能如何?
  這天下,我終究是要帶領著兵馬,清掃一遍的!

  袁紹等人,變得強大又能怎樣?

  我視之依舊是土雞瓦犬!

  都是紙老虎!

  我之後,一定會將之給擊破!
  還漢家一個完整的江山。

  這些人,將他們所割據的地方發展起來,今後還能讓我省下不小的力氣!
  說來說去,肉還是爛到了鍋裡面!”

  疑惑不解的董昭,聽著劉成所說出的這一番話,心中疑惑,頓時掃除一空。

  望著眼前的劉皇叔,滿心都是心折,與心潮澎湃。

  隻覺得劉皇叔整個人都在發光!
  這是什麽樣的胸襟,什麽樣的氣度啊!

  在如今的這個時候,擁有極大人望的袁紹也罷,擁有南陽這個富裕之地的袁術也好。

  亦或者是同為漢室宗親,佔據荊州的劉表、手下有著大量精銳的公孫瓚、佔據徐州的陶謙……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眼中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心中所想的,都是怎麽廝殺,怎麽通過各種手段,爭奪土地,壯大自己,削弱別人。

  帶著興奮,血淋淋的撕咬、瓜分這大漢朝。

  大漢百姓、大漢朝的整體利益這些,根本就沒有在他們眼中。

  甚至於,還有人,為了能夠瓜分大利益,從大漢身上,咬下更多的血肉下來,還不惜勾連外族人……

  在這樣多的人,都這樣做的時候,眼前的劉皇叔,卻胸懷天下!

  在為著整個漢室天下著想!
  考慮著大漢的整體利益,心中想著整個天下的百姓。

  甚至於覺得,就算是因此,而讓敵人變得更強大,也沒有什麽關系!
  這是什麽樣的胸懷!

  是多麽寬廣的胸襟!

  又是何等的氣度?
  有著多麽大的格局!

  與眼前的這個人相比,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漢室宗親的劉表、手握精銳的公孫瓚、自命不凡的陶謙……

  這些人統統都要自慚形穢!
  全都被眼前這人給比了下去!

  “今天,董昭才知皇叔之胸襟氣度,才知皇叔的格局!

  方才知道,如今的漢家天下,手握實權的眾人之中,還有皇叔這樣一個人物!”

  董昭如此說著,對著劉成,極為恭敬的施禮。

  “有皇叔在,真乃大漢之福!

  是大漢百姓之福!
  董昭回到袁紹身邊之後,必定盡心竭力,為皇叔做事,爭取輔助皇叔,早點掃清天下,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劉成伸手拉住董昭道:“萬事萬物,以人為本。

  孤掌難鳴,一個好漢三個幫。

  我就算是再有理想,胸襟氣魄再大,僅僅隻依靠我一人,也絕對難以成事。

  需要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才能最終成事。

  能夠得到公仁這樣的才智之士,乃是我的幸事,也是大漢的幸事!”

  “皇叔,下吏返回袁紹身邊之後,能否將關中三策當做晉升手段?”

  董昭詢問。

  劉成道:“當然可以。

  對待關中三策的態度,我剛剛已經說過了。

  而且,就算是公仁不說與袁紹,早晚也會經由他人之口,進入袁紹耳中。

  既然如此,為何就不能讓公仁你拿去在袁紹那裡,謀取上一些東西?”

  ……

  岷江江水,滔滔流淌。

  一艘大船起了錨,拽起風帆,順流而下。

  天空之中,飄落下秋雨,落在岷江之中,落在大船之上。

  空氣變得涼爽。

  船頭上面,董昭頭戴鬥笠,身披蓑衣,看著這滔滔岷江,看著那秋雨灌溉下的萬頃稻田。

  稻田之中,有農人拎著工具,冒著雨調整田埂,守護著這已經有些泛黃,將要成熟的大片稻子。

  大船順流而下,將董昭帶的遠了。

  董昭立在船頭,望向綿竹的方向。

  綿竹早已經不可見。

  但發生在綿竹的事情,卻牢牢的印在了他的心中。

  與來時相比,立在船頭之上的董昭,腰板挺的更直了。

  這一趟綿竹之行,他見識了到了別樣的風采,心中有了依仗。

  也找到了方向。

  比以往心中所想的,更好的方向!

  袁紹,袁本初!

  郭圖,郭公則!

  我董昭又回來了!
  ……

  綿竹,劉成在這裡處理著一些事情。

  接連忙綠一個多時辰之後,終於是將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

  他來到窗前暫歇。

  望著窗外的秋雨,想起了已經離開的董昭。

  這顆自己安排下去的棋子,希望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這樣思索了一陣兒之後,他將目光投向了關中的方向。

  關東的廣大地區,他現在還理會不了,那是很久之後才能理會的事情。

  益州與關中那裡,才是最近需要做的。

  也不知道,關中那裡的事情,發展到哪一步了……

  ……

  時間往前推一點,地點來到關中。

  “好!好的很啊!
  克德這孩子,果然有古之名將之風!
  真是一柄鋒利的刀!

  這才多長時間,就已經將整個漢中都給拿下來了!”

  長安這裡,董卓看著劉成派遣兵馬,一路快馬加鞭送來的捷報,臉上的笑容,根本就抑製不住!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就知道讓劉成攻打益州,不成問題,卻也沒有想到,往前推進的居然這樣快!
  “文優,我為大漢太師的事情,也需要再讓朝臣們商議商議了!”

  董卓拿著劉成的報捷文書,笑著對李儒說道。

  “也是時候,將我兒奉先給調到長安,守衛我的周全了……”

  (又高考了,可真快,祝所有學子,超常發揮,考上理想的學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