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問劍》第68章 維生
  第68章 維生
  “.”

  燕雲蕩瞪著眼睛,看著淡定從容的李昂,突然笑道:“有點意思。你小子是醫師?”

  一旁的管家看到李昂給他自己戴上狼毫胡須嚇了一跳,生怕李昂再說什麽怪話把燕雲蕩氣壞,連忙說道:“李昂小郎君是今年學宮的考生,初試第二名,禦科、算學、丹青、草藥科均為甲等上。”

  “哦?”

  燕氏父子不約而同挑起了眉梢,燕雲蕩上下打量了李昂一眼,沉聲道:“草藥科也就罷了,你這身板,禦科也能甲等上?
  我虞國軍府無人了麽?”

  “呵呵。”

  李昂微微一笑,“禦科講究人馬合一,我和棗紅馬合力奪得甲等上。”

  “唔”

  燕鱗沉吟一聲,常年騎馬必然會在手掌、腿上留下痕跡,李昂怎麽看也不像是能勝過那些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胡人少年的樣子,
  但學宮考試一向公平公開,由不得他不信。

  “父親,要不讓他試試?”

  “.”

  燕雲蕩橫了兒子一眼,本來又想出聲叱責,但看到長子那不再年輕的臉上掛著的擔憂表情,終究還是心底一軟,長歎一聲道:“算了算了,唉,試試就試試吧。”

  燕雲蕩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左手手掌攤開,放在桌面上,等待診脈。

  李昂也不客氣,按了下嘴唇上方的狼毫胡須,走上前去,先把了一陣脈,再問了家屬幾句,又體格檢查了一下上腹等部位。

  ‘引起黃疸的潛在病因很多,但體表沒有發熱,無上腹痛,無消化道出血——這就排除了病毒性肝炎、膽管炎、肝癌、壺腹周圍癌等疾病可能性。

  而肝硬化患者可見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等——也沒有,就證明不是,

  另外也不是膽汁淤積性黃疸——沒有眼瞼等部黃色瘤,按家屬說法,病人尿色也沒變成濃茶色’

  李昂迅速篩選著病因,突然問道:“國公這段時間,一天裡面睡多少個時辰?”

  燕雲蕩眼角一抽,嘴角下拉,

  燕鱗則深吸了一口氣,“家父這段時間,一天要睡六個時辰,有時候睡要七個時辰。”

  “嗜睡麽”

  李昂眉頭微皺道:“是否有感覺,下肢步態不穩,行走困難,手腳時常對稱麻木?”

  燕雲蕩還未開口,燕鱗便先一步搶話道:“是。”

  “我明白了。”

  李昂思索片刻,緩緩道:“國公這是,貧血之症。”

  準確的說,是巨幼細胞貧血。

  巨幼細胞貧血是由於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所引起的一種貧血,大致可分兩種,
  一種是因缺乏維生素b12導致的惡性貧血,

  一種是缺乏葉酸(維生素b9)導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這兩種貧血的臨床表現頗為相似,都是乏力氣短、頭暈、心悸、面色蒼白或輕微黃疸,常伴隨腹脹腹瀉、舌炎以及手腳無力等神經系統症狀。

  “貧血之症”

  燕鱗的臉上露出複雜表情,沉聲道:“這段時間我父親一直在服用四物湯等養血藥方,遲遲沒見好轉。”

  李昂無奈搖頭,說道:“貧血之症,既是病症,又是表象。

  根本原因,在於腸胃。”

  “腸胃?”

  此言一出,不僅燕鱗驚詫不已,燕雲蕩和邱儆也皺起了眉頭。

  “沒錯。”

  李昂點了點頭,話鋒一轉道:“剛才我從後院走過來的時候,看到院中養了四籠鴿子?”

  鴿子?

  燕鱗等人更加疑惑,完全跟不上李昂的思路。

  鴿子和腸胃有什麽關系?
  難道要把鴿子燉湯喝嗎?

  燕鱗點頭道:“嗯,那些鴿子是我兒子按照學宮刊物上有關飛鴿傳書的論文,養著玩的。”

  “我小時候也喜歡養鴿子。”

  李昂說道:“不過因為家裡沒什麽錢,養的規模不如國公府,隻養了十隻。

  十隻鴿子當中,五隻羽翼豐滿,性格溫順,

  五隻脾氣暴躁,經常啄人。”

  燕鱗等人眉頭緊鎖,不知道李昂講這一節的原因是什麽。

  單純為了說明五隻不行?

  李昂自顧自地繼續說道:“我喜歡那五隻性格溫順的,就天天喂給它們精磨過後,去掉了糠皮和糊粉層的精米,

  討厭那五隻脾氣暴躁的,就喂給他們便宜的糙米。

  但時間一久,那五隻性格溫順、天天食用米的鴿子卻變得萎靡不振,

  而吃糙米的鴿子,卻強健如初。”

  “控制變量法?”

  一旁的邱儆眼前一亮,自從那天在酒樓上聽了李昂的這個新奇說法之後,他就感覺許多事情豁然開朗。

  兩個對照組,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余初試條件全部相同,

  若對照組最後結果不同,那麽最初的那個不同條件,就是造成差異的決定因素。

  “沒錯,當時我就想弄清楚,兩組鴿子為什麽會呈現不同結果。”

  李昂說道:“我將五隻溫順鴿子分開,三隻依舊投喂精米,另外兩隻改喂食糙米,
  五隻脾氣暴躁鴿子,三隻依舊喂食糙米,另外兩隻改投喂精米。

  時間流逝,我發現不管脾氣暴躁還是溫和,只要是隻食用精米的鴿子,都出現了萎靡不振的病態。

  而所有生病的鴿子,只要重新開始食用糙米,就能從生病中恢復。

  由此我確定,糙米之中含有某種特異物質,當長期缺乏這種物質時,鴿子就會生病。”

  這就是波蘭生物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在1911年進行的實驗,他給自己定義的特異物質起了個名字——維他命
  或者說,維生素。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