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第1196章 系統重磅升級智雲生命體
  米國和歐洲富豪們暗戳戳的搞事情,卻沒有被抓住小辮子,他們心裡面爽翻了,感歎一句:到底是長天科技牛掰啊!
  不要相信什麽國外就有言論完全自由,那都是扯淡,如果真是這樣,米國幹嘛要全世界監聽?一旦這些富豪有什麽輕舉妄動,分分鍾就要被叫過去喝茶,這群人可沒少被問話。米國等西方國家必須保證這些能量不小的富豪跟自己一條心。

  既然沒有被抓住,那麽富豪們的動作就更大了,派人不斷的接觸長天科技。夏國那頭是被拒絕了,可是依舊不斷的發起申請,這一次他們打算用錢開門。

  棒子那邊靠不住,手頭沒有關鍵技術,給錢也沒用。

  富豪們這一回勸說的方式改了改,不再直接以個人名義去接觸,而是派出了大大小小的醫院,診所去接觸,說是為了全人類,想引入技術。

  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是為了全人類?這是為了富人類好吧!那些機醫院,診所,很多都是知名的私人所有機構,隻為富人服務。

  “尊敬的先生,我不奢求引入所有的技術,哪怕引入其中一個環節就行,這樣一來就能減輕長天科技人手短缺的問題。”

  “我這裡一年可以提供一億女王幣支持長天科技的研究,簽約十五年!”

  “不要用有色眼睛看我們,一旦引入這項技術,我承諾將會以較低的價格應用到工薪階層上面。具體的定價可以完全由長天科技來定。”

  好說歹說,各種理由都找了,核心內容就一個,先上船!讓自家的後代變得完美再說。至於普通階層,雖然可以享受,但肯定是按照給錢的多少去決定後代的完美程度。

  給的錢多,剔除的缺陷基因就多。

  這些缺陷基因的收費標準肯定不一樣,具體的定價就看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要不說人家資本主義發達咯,幾百年的建設搞得一切都高度商業化了,哪怕只有個概念,也能迅速拓寬思路,變成一門成熟的生意。

  也正是這個原因,社會,國家,人類更不能讓資本控制,不然的話,普通人只有被剝削乾淨然後被淘汰。

  長天科技對這些邀請郵件置之不理,陳瀟做事有自己的底線,原則和節奏。

  為了讓長天科技早日與自己開展合作,他們將傳媒話語吹風機的功率開到最大,整得長天科技不把這個用於改善全人類的基因就大逆不道一般。

  那些記者也湧入長澤洲,抓住機會就提問。

  不堪其擾下,長天科技在例行發布會上統一做了回復。

  宋怡語氣堅定的說:“目前,長天科技對於基因技術的應用僅限於醫學領域。至於外界提議的,反對的,將該技術應用到全人類上,還有待商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積累技術,提升自己……”

  那些西方的記者聽了直翻白眼,得,富豪們的美夢就此破滅了。長天科技竟然說自己的技術還不達標,這誰信?一堆問題的基因都能解決,那些問題沒那麽多的基因怎麽就技術不達標了?
  得益於富豪們的發力,此次事件得到了最廣泛的傳播,普通人對於這項技術除了驚歎還是驚歎。由於之前長天科技搞出的好東西太多,網友們已經沒有了新鮮的詞語,只剩下“臥槽”二字,那些古籍裡面誇人的話語都被翻完了,新造詞語的速度又跟不上,只能像個沒文化的人一般隻說“臥槽”了。

  就在這個時候,陳瀟的影響力達標。

  【恭喜,影響力達標,】

  【科技樹:醫學生物(已點亮);理化機械(已點亮);計算機信息(已點亮);通訊技術(已點亮);智慧生物(已點亮)……】

  【展開醫學生物:1、微生物(LV10)2、分子生物學(LV10)】

  【展開計算機信息:集成電路設計(LV20)計算機語言(LV20)】

  【展開通訊技術:1、量子通訊技術(LV3)已經獲得6G技術】

  【展開理化機械:1、普通鋰電池技術(LV20),2、動力系統(LV5),3、常溫超導技術(LV5)】

  【展開智慧生物:1、生物芯片(LV5)】2、智雲生命體(LV1))
  這一下讓陳瀟無比驚訝的是,智雲生命體是什麽?
  仔細看看描述,一下子就驚得跳了起來。

  智雲生命體,就是將人類的身體和意識分開,通過基因技術和生物技術,製造無數個你,他們都是沒有意識存在的,可以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燕京,米國都可以提前放置一個。

  而你的意識是上傳到生物服務器,當你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量子通訊,將意識從燕京本人的生命體直接傳輸到米國的另一個生命體中!
  簡單說就是人類的意識可以瞬息傳導到世界各地的生命體,那些生命體都是你自己的基因弄出來的,只是沒有意識而已。

  這樣的技術堪稱可怕。

  首先就是人類存在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思維上傳到服務器,就等於有了備份,肉身又有好幾個,怎麽浪都行。而且意識思維瞬息就能傳輸到位,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的永生了。

  另一個方面就是人類的工作效率和思考速度可以大大的提升。想象一下,如果將思維多備份幾個,一下子就放進好幾個肉身當中,會是什麽後果?
  先不說倫理道德的問題,一個頂尖的科學家跟自己的分身同時開展科研活動,那是什麽效率?五個愛因斯坦湊在一起,會產生什麽樣的火花?不過這件事暫時不能做,到了那時候,問題會很多。

  軍事方面也是如此,一個頂尖的戰士,有了備份,即便不小心犧牲了,那麽就把意識傳導進新的肉身當中。

  祖國,家人不再悲傷,也不用再花費巨大的代價重新培養一個超強的戰士。再說長遠一點,同時把思維放入許多備用的肉身當中,那麽在戰場上誰又能贏得了?

  航天航空方面的應用同樣值得期待。宇航員是不容易培養的,有些時候甚至需要科學家上去。那麽就可以讓分身上太空,遇到什麽危險的事情都不用怕。即便發生火箭去火星探測都可以考慮。
    這種探測可以變為單向航程,去了不用回來,免得還要考慮派飛船去接應。

  《火星營救》只是電影,這玩意根本靠不住。

  派飛船去接就一定安全了?當中就沒有隕石?就沒有強磁影響?

  那智能雲生命體與現有的技術有什麽不同?看上去就是現有技術的一種組合而已,畢竟備份意識和製造新生命體現在長天科技都能做到了。

  關鍵差別就在於要求不一樣。智能雲生命體的肉身需要特別定製,要保障大腦能承受瞬間導入的大量意識數據。

  瞬間承載的上限取決於該項技術的等級,這是一個配套的科技,包括了意識和生命體改造的內容。

  簡單來說就是意識要傳輸得更快,大腦也要接收得更快。目前來看,傳輸提升的難度不算特別大,無非就是增強帶寬,增大瞬間通過的數據量。

  麻煩的是如何大腦的接收能力,人類的神經都是差不多那麽粗細的,“神經大條”在這項技術當中並不是一句罵人的話,反倒是種優質的條件。

  方向有了,那就開乾吧,方法就是從基因層面下手,不斷篩選出神經大條的基因,這樣才能保證接收思維意識的時候腦子不被弄成白癡。就這樣,基因開始了循環反覆的逆轉錄,只要達不到要求,統統從頭再來。

  另一個辦法就是想辦法開發大腦的能力,讓人類的大腦可以瞬間處理更大的信息。而這一點算是輔助手段。但在實驗的前期,這個手段反而是主要手段。

  必須通過藥物刺激,物理刺激甚至是手術手段來讓大腦更加的強健,直到最後能承受希意識的瞬間傳輸,再以此為基礎來確定基因選擇的最終結果。

  兩件事情目前互不干涉,但是最後肯定要交織在一起。

  眼下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建立精準的模型,最大程度的摹擬人類的大腦,然後再進行模擬的意識傳輸。這件事反倒不算特別難,虛擬世界已經能夠很準確的將人類的特性投射進來,已經實現了虛擬看病,這點事情還是能做到的。

  經過不斷地調試和計算,長天科技找出了目前的差距。

  “之前我們做過類似的實驗,朝著大腦導入意識,過程非常漫長,而且很是痛苦。如果都能像生物芯片就好了。我們其實可以提前給備份的生命體移植生物芯片,等需要用的時候,啟動那邊的生物芯片,這樣一來,另一邊的意識也能同時備份了。”

  “你這個只是一種運用手段,根本就不算是技術的創新。現在還是說說差距吧,你直接點說。”

  “是!根據模型測算,如果我們將意識傳輸過程延長到一個小時,那麽大腦就不會有損傷。我們備份雖然只需花費十分鍾,但那只是將80%的意識備份,完全備份的話也是差不多一個小時。所以,根據這個時間來推斷,傳輸也不能低於這個效率。”

  “即便生物芯片來作為第二個大腦都不能提高傳輸效率嗎?”

  “我們傳輸給生物芯片,生物芯片還是要傳輸給大腦的,如果沒有時間規定就好說,現在要求瞬時就很難。”

  “明白了,一個小時,對吧?知道差距是多少就有努力方向了,各個項目組都做好自己的事情,下一個階段我們再碰面。”

  學術碰頭會很快就結束,每個項目組都有自己的任務,藥物組調配藥水,物理手段組就得找找精準的外部刺激,手術組就得想想有什麽辦法通過手術來讓大腦的承載能力提高。

  這件事還是由屈萍負責,她已經習慣了,如果不讓她知道,她反而不高興。

  幾個項目組的人都愁死了,即便已經知道了努力的方向,但依舊是一團亂麻。

  藥物組的人甚至開始直接提取DHA,總說這玩意是增加智商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增加大腦的承受能力。

  物理組的則是研究外部刺激的辦法,大體就是什麽鍛煉記憶能力,拓寬大腦的聰明程度,不斷的訓練大腦的耐疲勞程度,提高大腦的承受能力。

  最離譜的還是手術組的,他們提出了設想,說能不能通過基因手段,把人類的大腦神經組合起來,變成一條粗大的神經。由這條神經接收信息後再散布出去。

  如果不能,那就做手術,人為的將神經減少,直接引導到大腦裡面。既然水管(神經)太小承載不住水量(意識),那就直接讓桶裡面的水(意識)倒入池子(大腦)裡。

  這瘋狂的想法倒是非常有市場,他們已經開始對小動物下手,開始研究起了這個步驟。

  陳瀟很有耐心,他知道真正解決的辦法還是基因篩選,實驗室做的這些都是在解決前期問題而已,但是難度已經很大了。這個過程無法省略,如果沒有這些看起來最終沒有用的步驟,那麽人類也不可能更加的了解大腦,就不懂得判定基因篩選培養後的成果。

  “讓他們注意記錄實驗數據,雖然有超級服務器,但也得用生物芯片自己核對一下。”陳瀟囑咐下去就沒再管他們。影響力系統給了科技與方向,至於如果轉化為現有條件下可行的方案,就得大家一起努力了。

  實驗組人員將大腦構造投射到中央,上面每一個星星點點都是神經元,就好似星空圖一般,實驗組人員一邊看著手裡的東西,一邊研究大腦更為精細的構造,沒日沒夜的做著努力。

  三個防線,哪怕有一個方向有突破都是了不得的大事,如今齊頭並進,誰都不想落後於人。

  “該找魏軍聊聊了。”陳瀟和屈萍一起進入虛擬世界,人品和認知方面符合條件的,也就魏軍一人,其他人都信不過。(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