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第1146章 縱橫南北,戳你心臟
  “按照這個思路進展沒什麽問題,但是總感覺有點不對勁。”陳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按照各個發動機的尺寸來確定旋風菌的大小,有點離譜。”

  看到屈萍露出疑惑的表情,他進一步解釋道:“這麽說吧,發動機這樣的東西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都是大小不一樣的。

  即便是摩托車也有不同的訴求,不同的排量,又如何能一一滿足?

  況且,還有數不清的設備,結構,我們都無法一一滿足,旋風菌難道要為了每一種設備準備不同的尺寸?”

  “確實不能,那我們該怎麽辦?”

  “這個還不能說,我們得先看看能研究到什麽程度,先把旋風菌的每一個部分研究透徹後再說吧。”

  這天之後,陳瀟就對屈萍的實驗項目上心了,乾脆在宿舍住了下來。

  屈萍這邊不再沉迷於如何提升旋風菌的體積和鞭毛的轉速,這玩意現在已經遠超人類所能達到的極限,如何最大程度的轉化這些性能才是最大的現實意義。

  團隊們開始解構旋風菌的結構,對於每一個結構是有什麽樣的基因都進行了準確的界定。

  反正都是蛋白質,分解就完事了。

  進展非常的快,一個個結構都已經被解析清楚,那麽下一步該如何呢?
  陳瀟此時已經思考了好些天,心裡面有了更為完善的打算。

  “我們如果繼續培養旋風菌,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我們無法突破細菌本身的生物禁錮,就好像人類怎麽長都長不到大象那個級別。”

  “那為何我們能培養這麽大的旋風菌?”

  “可能是因為細菌本身的極限就包含了旋風菌的大小。

  所以我想說,旋風菌無法培養到一米,即便真的能做到這個程度,也不知道要改多少代的基因,我們時間來不及。

  這段時間你們不斷解析旋風菌的結構,得到了旋風菌內部的傳導方式,下面我們就根據這樣的原理來還原這套鞭毛系統,看看能還原多少。

  把數據共享給製造部門,我們要進入實操環節了。”陳瀟把接下來的想法跟屈萍簡單的交代了下。

  陳瀟知道旋風菌肯定搞不出一兩米的直徑直接取代人類的發動機或者設備,那就學習它們的傳動方式吧。

  這也不是心血來潮,根據研究,細菌吃了能量塊做功,跟發動機直接燒了能量塊沒什麽兩樣,甚至後者還更加的直接。既然如此,那為何細菌的轉化能量如此高效,人類的發動機如此低效?問題很可能出在傳動方式上面。

  不是說消化方式就完全排除了可能,也有可能是因為細菌消化能量塊比發動機更快,耗時更短,所以最短時間爆發出最大的功率。但這都是後面的事情,現在主攻傳動方式,這條路走不通了再找能量利用的形式。

  屈萍團隊對每一個結構都進行了解析,知道了基因,也看到了傳動方式,下一步就是通過生物培養的方式把這些零部件造出來,然後再組裝起來。

  這是在搞類鞭毛的超大生物發動機,每一個都可以單獨培養,然後集合組裝。

  雖然是用無數生物體細胞構成的部件,但確實不是生物體,沒有生命,卻仍可能有一定的生物特征。能做到程度,還得看時間。

  這邊有了理論,那邊立馬進入了實際生產環節,剛一面世,就立馬把能源利用率提升了一倍,達到了驚人的80%!

  這還只是剛出來,沒有進行精心調試的粗糙產品而已!至於傳動效率這一塊,更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由此可見,細菌鞭毛的傳動方式究竟有多麽的合理!
  兩邊的人員全都驚呆了。

  “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發明家不是人類,而是大自然,這樣的精密的結構人類根本無法想象,也就無從生產!”

  “如果不是旋風菌足夠大,我們或許還沒能這麽容易就破解裡面的內容,真是期待,是不是旋風菌更大一點的話,我們就能收獲更多結構的秘密。”

  “造物主真是神奇,不,應該說是生物的進化,自然的選擇就是如此的神奇。”

  大家嘖嘖稱奇,非常期待著下一步的進展。全方位記錄了第一次組裝後,大家乘興進行了第二次組裝實驗,這一次在設備內部模擬細菌內部的環境,結果又提升了數個百分點。第三次組裝實驗,同時在設備外部模擬了細菌生存的環境,又把效率提升了一點。

  當總效率抵達95%的時候,這個數值終於穩定了下來,這個時候大家也明白,現有理論的上限應該就到這裡了。

  對比實驗室環境下最高40%的熱效率,總效率95%已經是天方夜譚了。

  注意,這裡說的是總效率,包含了所有做功的效率,如果單純看熱值效率的話,已經突破了99%。

  “看來細菌內部依舊還有我們看不到的細小結構,也正是那些更小的結構導致了總效率達不到無限逼近100%。看來旋風菌還是有繼續培育長大的必要。”陳瀟點點頭,非常滿意與眼下的成果,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完美的形成產業。

  很早之前就提過,現在還得再提一次,實驗室的理論跟生產理論不完全是一個概念,實驗的東西要量產,就必須重新設計生產理論,什麽環節該怎麽做才能最合適。

  這裡面要考慮現有的製造水平,還要考慮能耗,人工環節。

  不好好設計的話,再好的實驗室理論無法量產,那就等於沒辦法真正的造福人類。
    這就是為什麽陳瀟把製造提升到與理論相同高地位的緣故,好的工匠收入那真是羨慕死人,跟理論研究出來的那些人一樣,都有一定的產品分成的。

  就在陳瀟在屈萍實驗室熱火朝天乾的時候,南美大陸也在熱火朝天的乾。

  阿根果的管束通道如今進入了實際建設環節,為了更快的獲得管束通道,長天科技是派了團隊過去搭建整套產線的。

  這個國家就是所謂的奇葩國家,生生從發達國家倒退成了發展中國家,而且還有進一步滑落的“希望”。

  這個過程很複雜,無法詳說,只能說其中有若乾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它一開始避過世界大戰,獲得了軍火訂單,加上自己的礦藏豐富,大量出口,悶聲發了大財。

  但是後面的日子就開始作死了。

  國家積累財富的手段沒有工業體系作為基礎,都是搞人力密集型加工和原材料輸出,附加價值很低很低,難以長久。

  接著國家瞎學西方皿煮這一套,各個勢力要上台,就拚命抬高國民福利,以此吸引選票,所以口子越來越大,最後沒辦法圓回來,這就是“高福利陷阱”。

  另一方面,米國等西方國家滲透進入了阿根國,資本秘密或者公開的把控了阿根國的重要經濟命脈,國家資產流失嚴重,這個國家已經不是阿根人的國家。民眾只能被摁在地上抽血扒皮。

  慢慢的,國家就倒退了。最極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翁布雷穆埃爾鹽水鋰礦場,別看名義上是阿根國的礦產,但是控制權不完全在國家手裡,而是資本手裡。相同例子的還有阿塔卡馬鹽湖的鋰資源,佔據全世界23%的儲量,結果還不是要跟著米國的政策上下調整?
  阿根國整個國家的金屬礦有77%以上都得出口,就這樣還這麽窮,從這裡已經能看出很多問題了,整個國家大部分的資源都在米國資本手裡。

  這些礦場踩了礦之後,通過米國資本的列車與鐵礦石運送到港口,然後由米國的貨輪運輸到米國加工,有的甚至是被米國轉賣到其他國家謀利。不管從哪條來說,都把阿根國當成了自家後花園,把人家的資源納入自己的資源戰略體系,成為了控制價格的籌碼,這也是相當的悲哀了。

  好在,阿根國沒把鐵路體系讓出去,也就是這樣的原因,才可以在礦產貿易中收點過路費,關於這一點,也是相當的滑稽。

  阿根國確實搞過鐵路私有化,結果由於不掙錢,成本高,殖民地時期還有五萬公裡的鐵路裡程,生生降到了一萬公裡,只剩下主要的大動脈。米國資本也聰明,這樣的東西根本不想要,阿根國前些年搞起了鐵路國有化,徹底收回了鐵路的控制權。

  但是礦產那邊的所屬權確實沒得辦法,上頭的那些人屁股也不乾淨。

  這一任阿根國頭頭就想到了個圍魏救趙的辦法,修建管束通道,通過這個名義要求使用的資本出錢共同參與。

  米國資本自然不乾,長天科技的東西,自己還出錢修建?
  不料,這個舉措正中阿根國相關商業資本的下懷,既然米國資本不肯出錢修,那麽我就可以拿這個說事,不讓你們使用新修的管束通道,這個可是我新建的,不是原來的那些鐵路了。

  這其實也是打了個馬虎眼,混淆了改造和新建的概念。但是誰也說不出什麽,鐵路改造了多少,新建了多少,誰都說不清。

  即便說清楚了,也玩不了。

  新建的管束列車路段跟改造的路段犬牙交錯,即便阿根國願意給他們使用改造過的路段,這群人也沒辦法用。難道這些礦場還能扛著火車繞過新建的路段,來到改造過的路段行駛嗎?

  再說了,人家鐵路都基本國有化了,改造還是新建,都是當局的事情。米國資本拒絕投資,也不抗爭阿根國鐵路私有化,是吃定了阿根國掏不出錢來新建改造,還得靠自己。沒想到阿根國竟然有這麽大的決心。

  阿根國沒有瘋,長天科技這邊的條件雖然比國內的要苛刻很多,但依舊是非常優厚的,完全可以通過管束通道帶動經濟來抵消。

  權力的世界就是這麽多的算計,這麽多的扯皮,讓人傷神。

  現在阿根國的管疏通道才修了幾百公裡不到,礦場,礦山背後的資本就坐不住了,因為阿根國拿這個來威脅西方資本交出資源的控制權,不交就不給鐵路用。

  西方資本找阿根國談判,還說自己可以走公路,阿根國當局笑得臉都皺起來了。這不是扯淡嗎?安第斯山脈隔絕東西,整個國家狹長無比,加上多山,海拔高,公路破到不行,這些資本有本事就走公路,因為前提是修公路。

  如果西方資本願意修公路,那麽自己讓他們走又何妨?
  一趟趟汽車的運輸,能送多少貨?

  中間如此漫長的道路,遇到搶劫的,村莊老弱要錢的,加油的,吃飯住宿,維修,每個地方的道路管理費用,西方資本能承受得了?
  阿根國本身的也沒窮到吃不上飯,農牧業發達的阿根國讓大家起碼有肉吃,加上軍事實力可不弱,還跟腐國打過仗,想扶持叛軍很難很難。

  真是油鹽不進,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乾著急。

  這個情況很快就被黑幕工作室第一時間知曉了,他們一下子緊張起來,阿根國的這個舉動不是個例,而是整個南美都是如此。

  南美的管束通道項目不斷的啟動,巴國,阿根國,委內國已經開始建設,智力國,玻璃國的進度已經到了簽署合作意向,等這些國家全部修建管束通道,即便修個十分之一,南美這個後花園都會徹底管控不了,各個都要鬧。

  更頭疼的是,歐洲這個不靠譜的盟友這時候也開始不靠譜了,它們也在秘密的接觸長天科技,通過長天科技駐派歐洲的辦事處來商談事宜。

  氣得米國痛罵歐洲,這個還真是罵錯了,人家又不想徹底管控世界,上面有米國壓製著,想都沒用,所以乾脆躺平了。

  面對全世界的蠢蠢欲動,米國相關資本這邊無比的緊張,多次動了要通過武力轟炸的念頭,可是想一想就否定了,全世界都要修管束通道,自己能炸幾個?還不如找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徹底斷送了這些國家的念頭。

  “你們都說說自己的看法,我們的時間不多了,一天修一百公裡,長天科技讓上帝進工地搬磚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