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今天開始做藩王》第1015章 宗藩
  第1015章 宗藩
  “你的意思是放棄東南支那?”高樂爾幾乎跳起來,“難道聯軍隻保障你們不列顛的利益嗎?”

  “當然不是放棄東南支那,高樂爾,你要明白,只要聯軍最終能取得勝利,你們的東南支那才有可能拿回來,佛郎機的呂宋和我們的澳洲也拿能回來,否則我們都會失去在東土的利益。”韋斯利高聲反駁。

  高樂爾聽了,臉色數變,猶豫了一會兒,他緩緩坐下。

  韋斯利輕輕松了口氣,他語氣也柔和了許多。

  望向各國將領,他道:“形勢緊迫,不容我們聯軍內部再出現裂縫,為了消滅大頌軍隊,我們必須團結一致。”

  將領們紛紛點頭。

  當下不列顛乃是西土最強大的國家。

  聯軍中,各國將領自然也以不列顛為中心。

  最重要的是,他們也認同韋斯利的說法。

  如果放棄這段時間他們辛苦勾結的防禦工事,在交趾或是驃蠻與大頌軍隊交戰,這毫無疑問等於在放棄自身的優勢。

  “各位,我們的光明世界受到了來自黑暗的侵襲,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著抵抗黑暗繼續蔓延的重任,為此要不惜犧牲生命,也請你們回去轉告你們的士兵,這裡就是前線,要像保衛自己的國家一樣,保護這裡。”韋斯利忽然又提高了嗓門,聲情並茂。

  “西土萬歲!”

  他的話音落下,一個將領忽然喊道。

  “西土萬歲!”又一個將領喊道。

  “讓我們把大頌人和他們狗王一起送入地獄,我們西土是不可戰勝的。”高樂爾猛拍桌子。

  現在,他恨不得把在東南支那的大頌軍隊全部生吞活剝。

  隨即,他又想到什麽,問道:“那我們法蘭克在交趾的八千士兵怎麽辦?”

  韋斯利轉身望向背後的地圖,指著麻六甲北的狹長地帶說道,“將他們撤回來,安置在這個位置。”

  高樂爾點點頭。

  此番南下的大頌軍隊數量眾多,八千法蘭克士兵不可能抵擋的住其兵鋒。

  與其留在金甌縣等死,不如撤回,與聯軍其他軍隊合兵一處。

  商議了此事,韋斯利又命令加強與驃蠻國接壤方向的防禦,同時調遣了大量的天竺土著軍隊前往西側,與聯軍一起作戰。

  雖然交趾和驃蠻的土著軍隊讓他們很失望,但有總比沒有要好得多。

  再者,他們經營天竺許多年,自認天竺深受不列顛影響,有了幾分不列顛的影子。

  這讓天竺的土著軍隊與不列顛士兵配合起來也相當協調,定然不會像法蘭克組織的土著軍隊一樣失敗。

  散了會。

  高樂爾立刻給金甌的法蘭克軍隊去了命令,讓他們趁大頌軍隊還沒有全部佔領東南支那前通過暹羅的國土撤回。

  在西土聯軍做出應對的時候,青龍軍和朱雀軍的腳步沒有停滯。

  青龍軍一路南下,幾乎沒費什麽力氣便拿下了一座座交趾城池,納入軍管。

  朱雀軍也一樣,由於驃蠻大軍覆滅。

  整個驃蠻國十分孱弱,遇到的城池根本沒有像樣的抵抗兵力。

  基本上他們走到什麽地方,就能將這個地方納入軍管。

  而在這時,趙煦乘坐蒸汽船抵達了交趾,徑直去了河內的皇宮。

  秦山得到這個消息,立刻返回。

  此刻,他正在金甌縣,青龍軍已拿下交趾全境。

  “殿下!”

  回到河內,秦山立刻去了交趾皇宮。

  燕王抵達之後,在那裡歇腳。

  在正殿見到趙煦,他立刻行了個軍禮。

  趙煦回了個軍禮,面露微笑,“辛苦了。”

  “不辛苦。”秦山是個木訥性子,說話也實在,他笑道,“有仗打,將士們都很高興,心裡感激殿下給我們青龍軍這個機會。”

  趙煦聽了,輕輕笑起來,“將士們的戰意很高,不錯,這還只是開胃菜,馬上就有大餐了。”

  秦山一陣激動,“殿下說的是西土聯軍嗎?”

  “是的。”趙煦點點頭。

  他急著把西土人從東土趕走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在他計劃裡,他要首先整個東土的資源,建立以大頌為中心的商貿圈。

  這個商貿圈裡,天竺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畢竟天竺有著和大頌相似的人口,是個不小的市場。

  但西土人侵佔了南域和天竺,且依托這裡為前哨堡壘,對大頌圖謀不軌,他如何建立東土商貿圈?

  而商貿圈遲遲無法建立,大頌的商貿就會受到影響。

  這次南巡,他見到了一個又一個工坊區。

  這些工坊區正在迸發出巨大的產能。

  在滿足國內的市場之後,如果不給他們找到市場,他們就會如同缺乏養料的鮮花一樣枯萎。

  所以,他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地區,而不是一個動蕩的地區。

  “哼,末將定讓他們後悔來到東土。”秦山冷冷道。

  趙煦拍了拍他的肩膀,“先不說這個了,在收拾西土人之前,應當讓交趾,驃蠻,扶南和南掌以及暹羅穩定下來,重新歸於大頌。”

  秦山點點頭。

  當下他們對交趾施行的是軍管。

  這暫時鎮壓交趾人沒問題,長期難保不會出現交趾人反抗大頌統治的事件。

  需要想一個長期的法子穩定東南,且又讓大頌的利益的最大化。

  曾經,燕王說要將交趾納入大頌版圖。

  至於怎麽個納入法?他也是不了解。

  於是他道,“不知殿下有何兩全其美的法子。”

  趙煦沉吟了一下,笑道,“這一路南來,本王想了許多,針對東南五國,甚至南域國家,本王以為應當這麽處置。”

  頓了下,他道:“不過總體來說,本王認為不能粗暴,當溫水慢煮,才能達到目的。”

  接著他向秦山說了自己的想法。

  在當代,明朝建立的宗藩關系其實是很成功的。

  其中最為成功的便是李氏朝鮮與明朝的關系。

  明太祖朱元璋賜國名朝鮮,自從朝鮮與明朝之間建立了比朝貢體系更進一步的宗藩關系。

  朝鮮的官方文字自此是漢字,制度也是複製明朝,朝鮮君主隻稱王,不稱皇帝。

  大明的皇帝才是真的皇帝,他們相當於藩王藩國。

  這便是宗藩。

  所以對於東南五國甚至南域國家,他也準備建立這樣的關系。

  大頌隻建立都護府駐軍監管,內政由他們自己人管理,避免增加大頌的治理成本。

  同時,東土除了大頌之外,各國只能稱王,不能稱帝。

  大頌將作為各國的宗主國存在,其他國家俱都為藩屬國,奉大頌皇帝為唯一皇帝,就如李世民的天可汗名號一般。

  這也和英聯邦國家尊奉不列顛女王為唯一女王是一個道理。

  但這不是效仿,而本就是東土的特色。

  在建立這個體系之後,他便會在宗藩圈子內推行大頌文化制度,利用影響改善民間關系,讓藩國親近大頌。

  待到時機成熟,再將交趾這些本就是大頌疆域的藩國並入大頌。

  至於為什麽不全部並入大頌?

  道理也很簡單,治理國家是需要成本的,上了人家是需要負責的。

  收進來,窮得叮當響的地方向你要錢要糧,你給是不給?

  不給就鬧事,造反,到時候還得去平叛。

  而藩屬國自治,則簡單了,任你吃土還是吃肉,或是國內人頭打出狗腦子,即便你換了頭領,只要向大頌臣服即可,其他不管。

  所以,不如讓這些國家自治,同時又從屬大頌,達到一種利益上最大化的平衡狀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