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226章
  第226章
  趙裕東那幾人很謹慎。在白日裡有過短暫接頭後,晚上便各奔東西,並沒有留宿在一處。

  甚至趙裕東一人在入夜後就連著換了兩個住宿之地。顯然昨日突然被人打暈,醒來後金大彪又無故失蹤,給趙裕東造成了不小的陰影。

  若非崔青一直派人分別盯著他們,這會兒還真有可能被趙裕東給跑了。

  不過趙裕東可能沒想到,他們這幾個人分開住,反倒給顧七行了方便。

  都湊在一起,到時候抓了一人,另外兩個少不得要鬧出點動靜來,萬一吵鬧呼救,引起了周圍百姓的注意反倒麻煩。

  不像現在,只需要多跑跑,每找到一個地方,抹黑入內,將人從床上拽起,不等那人反應過來,乾脆利落的一個手刀將人打暈,隨後拖出去交給等在外面負責監視的兄弟,就完事了。

  不到一個時辰,趙裕東三人就被送進了柴房和金大彪作伴。
-
  “七姐,咱們接下來要怎麽辦?”江平問。

  “等。”顧七微微眯眼,面色平靜。

  “等?”

  怎麽突然要等了,這又要等到什麽時候?
  江平有些想不明白,想問又不敢問。

  顧七看了看院外寂靜的夜色:“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咱們就乾脆把渾水攪的更亂些。”

  崔青面露差異之色,半晌點點頭:“我去讓兄弟們最近小心一點。要不要安排人手去午極鎮探探消息?”

  “這幾日別去,都停下來,就當做咱們四海鏢局對這件事一無所知。該幹嘛幹嘛,別漏出馬腳就行。”

  崔青眼睛一亮:“七姐的意思是,讓洪氏那邊”

  顧七輕笑:“爛船還有三千釘,洪氏鏢局在何松鎮立足幾十年,總歸還有些底子在。”

  崔青也跟著笑:“聽說洪明坤和嚴東來私交不錯,你說這次洪氏遭此大難,嚴家會出手相助嗎?”

  “嚴東來這人慣來無利不起早,未必會去插手江湖上的事情。不過若是有法子能讓嚴氏趟進這趟渾水裡頭。對我們自然是有利無害。”

  顧七勾了勾唇,眼裡閃過一絲狡黠:“不止是嚴氏,若是能個將王家、余家、莊家壓拉進去,事情就更有意思了。”

  “也未必就不能成。”崔青若有所思。

  顧七一樂,拍了拍崔青的肩膀:“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做。”

  說罷,顧七朝著兩人擺擺手轉身出了鏢局。

  “你們到底說的是什麽意思呀?”

  見顧七已經離開,一旁江平想著剛才聽到的話,越想越越迷糊,只能求助的看向崔青。

  劉勇帶人跑鏢去了,眼下江平能相處來的人也就剩崔青和順子。順子這人腦子靈活,人也跳脫,平日裡十句話有八句是胡說八道,江平覺得順子和自己不對盤,也就崔青看著老實厚道做事也最靠譜,他信得過。

  崔青抿嘴微笑,給江平沏了一杯茶,意有所指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三月初旬,江陵郡連著下了好幾日的雷雨。連帶著何松鎮和小旗村也是幾日都泡在傾盆大雨。

  但這不妨礙何松鎮百姓這幾日情緒異常高昂,各家酒樓茶館皆是賓客滿朋座無虛席。

  原因卻是有二。

  一是,已經接近三年沒有下過雨的渝州府那邊傳來了好消息。

  這幾日渝州府南連著江州府邊境的幾個郡府連連下大雨,原本乾涸開裂的溪流河道重新溢滿了水源,正逢開春,萬物複蘇,這幾場雨無疑是給瀕臨奔潰的渝州府百姓打了一針強心劑。

  也讓緊鄰著渝州府邊境的何松鎮都松了一口氣。

  江州府雖然河道眾多水源充沛並無旱災,可因著渝州旱情失蹤太嚴重的緣故,致使江州府境內,特別是緊鄰渝州府的幾個郡城這三年裡糧食的價錢一日比一日高。

  尤其是位於多處交接口的何松鎮首當其衝。

  最貴時,糧食價格比之京都還要貴上三倍。讓何松鎮的百姓苦不堪言,若不是何松鎮歷來富庶,官家後續又接連出手幾度控制糧價。彼時何松鎮也不會像如今那樣太平安生。

  然,何松鎮內本就有不少人家和渝州府幾個郡府沾親帶故,旱災三年也有不少原本渝州的人或是投奔或是遷徙到了何松鎮。

  此時得知渝州府旱情緩解,對於那些原籍是渝州的,又或者家中親眷渝州府內有親的人家來說自然是天大之喜。

  這也是為何明明是雷雨天,依然有不少百姓不顧風雨也要前往茶樓酒館喝茶閑聊。

  並不是何松鎮百姓終日閑著無事,而是茶樓酒肆這些地方往往是行腳幫幫眾聚集互通消息之所,為此沒有什麽比往茶樓去更能清楚的了解渝州府的最新情況。

  甚至有家茶樓,乾脆讓裡頭的說書先生,將原本要講的話本撤下,換做渝州府境況的實時播報,這也使得這家茶樓接連幾日的人滿為患。

  便是顧大年三日前也乾脆從小旗村搬來住到了何松鎮上,每日無事就往茶樓跑。
-
  至於其二,也與其一也有些關系。

  就在前日,由余氏、王氏、嚴氏,等幾個何松鎮領頭的商戶帶頭,公開掛出告牌,名下米糧鋪所有糧食皆降價一成出售,為期五天,過後恢復原價。

  米糧本就是事關民生的大事,尋常日子裡,糧行米價降一文漲一文都足以讓百姓們茶前飯後說道好幾日。此時一降就是一成利,何松鎮百姓聽到這消息,如何能淡定的下來。

  眾人議論紛紛,有衝動的,攜家帶口前往米鋪賣糧屯糧,就怕過了時限佔不到在一成的便宜。

  也有冷靜的,覺得渝州府的旱情既然已經緩解了,適時播種,等到秋後糧食收割,價格只會大幅度下降,何苦要在此時只因貪圖一成利的便宜就屯糧。

  此種說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自然也有人覺得,僅僅只是幾場雨,未必就能破了渝州三年大旱,若只是曇花一現,此時不借機屯糧,往後再想低價購糧就來不及了。

  當然,大多數人還是秉持著觀望的姿態。誰也不願意輕易下決定。

  這樣使得余氏、王氏、嚴氏三家的糧行雖然掛出了降價的掛牌,生意卻也並沒有好到那裡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