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拯救諸天單身漢》第2974章 2976【文韜武略】
  第2974章 2976【文韜武略】

  項南、張三豐選得石頭,比炮口稍大一些。因此一下就將炮口塞住。

  就聽轟、轟、轟三聲炸響,三門炮因為炮口被堵死,直接炸了膛。

  剩下一門雖然沒炸膛,但威力也大打折扣。

  而因為火炮炸膛,一時間,倒有幾十位波斯武士被炸飛出去,令元兵的防禦都出現缺口。

  項南趁機命群豪點火開炮,就聽轟轟轟幾聲炮響,無論元兵還是波斯武士,都被炸得人仰馬翻。

  項南趁機又使彈指神通,雖然遠隔兩百米,還是射殺了兩位千夫長。

  不過元兵到底彪悍,在亂了一陣之後,很快就又組好隊形,舉著盾牌衝了上來。

  項南再度命人開炮,雖然又炸死多人,但此時的火炮威力還是太小,而且裝填起來也比較慢,發一炮至少間隔三分鍾。

  因此等第二輪射擊之後,元兵已經來到隘口,開始與群雄短兵相接。

  好在此時,因為雙方混戰,因此元兵的弓箭都沒了用處。

  沒有了元人的火力壓製,群雄短兵相接,就可以發揮優勢。而且,之前準備的巨木、礌石之類,也都派上用場,可以丟下去了。

  一時間,咕嚕咕嚕之聲不絕,陡峭的山路上,到處是被滾木、礌石砸傷、砸死的元兵、波斯武士。

  而巨木、礌石也破壞了元兵的隊形,令他們原本固若金湯、齊頭並進的隊形,一下子變得松散而混亂。

  項南、張三豐趁機帶著群雄一頓猛衝。

  他和張三豐做先鋒,做箭頭,再專挑練過硬功的豪傑,身披重鎧,手持長槍,緊跟其後……

  這樣的隊伍,堪比百煉精兵,甚至比現代的特種兵體力還要高得多。

  因此真的拚起來,是很佔優勢的,簡直是所向無敵。

  ……

  古代冷兵器作戰,陣型至關重要。

  像大名鼎鼎的馬其頓方陣,就是全部士兵排成隊列,齊頭並進,同心協力。

  形如一道密不透風的矛尖之牆,將擋在面前的所有敵人全部殺戮。

  但假如陣法一亂,敵人衝入戰陣中,士兵的協同性將大大降低,變成一盤散沙,只能任人殺戮。

  因此在宋朝時,金兵打仗就是先由身披重鎧的騎兵當箭頭,撕開宋軍的防線。隨後其他兵丁緊隨其後一頓猛衝。

  只要一輪衝擊擋不住,那麽宋軍就會很快崩潰。

  項南如今所使的就是這招。

  他和張三豐披堅執銳,一路猛衝,形如暴走的大象、恐龍一般。

  那些元兵、波斯武士是精銳,是百戰精兵,但跟項南、張三豐完全沒有辦法比,因此根本就阻攔不住,陣型全被衝垮。

  隨後又被緊隨其後的群豪一通殺戮,殺得落花流水。

  群豪習武十數年乃至數十年,戰鬥經驗極其豐富。只是他們不擅長戰陣,不擅長打正規戰而已,但論起殺人,他們都是行家。

  因此不到一柱香的時間,項南和張三豐便帶著群豪殺了個對穿。

  排在前面的波斯武士,幾乎死傷殆盡。只有排在僅後面的元兵,見狀不好,轉身逃跑,才逃過一劫。

  但武當山的山路上,卻又多出了數千具屍體。元兵的一半主力盡喪,可謂損失慘重。

  而群豪雖然也有死傷,但以千人之力,打退萬人兵馬,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也是打出了自己的威風,讓他們頓時振奮不已。

  金庸先生在小說中總提及,俠客武功再高,也很難與軍隊抗衡。

  他的理由是行軍打仗,和單打獨鬥的比武不同。千千萬萬士兵,一擁而上,勢如潮水,武功再厲害的人也難以阻擋。

  但其實群豪如果組織好了,是比任何士兵都要厲害的。

  畢竟群豪習武多年,身體素質足以比肩現代的特種兵,更別提古代那些兵丁了,絕對算得上精銳中的精銳。

  比什麽鐵浮屠、陷陣營、背嵬軍、怯薛軍都要厲害。

  果然項南這一波就打出了水平,一口氣打死數千元兵。那些僥幸不死的,也只能望風而逃。

  ……

  吃了這個敗仗之後,元兵終於躲回寨子,龜縮不出。

  項南知道,他們要消化這次的敗績,起碼得半天時間。

  畢竟要重新把敗兵組織起來,重新鼓足士氣,都是需要時間的。

  因此他留下一批人繼續把守隘口,有消息及時通報,他則和群豪回到紫霄宮,繼續酒席。

  “宋少俠,您真不愧是天星下凡。文韜武略,全部在行,在下真是服氣了!”

  “宋少俠,有您率領我們,何愁韃虜不被驅除,漢人江山不能收復!”

  “宋少俠,我們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次能取得大勝,都是多虧有您!”

  眾豪傑都欽佩的道。

  他們原以為面對兩萬精兵的圍剿,他們這次肯定在劫難逃。

  畢竟他們其中很多人都跟元兵交過手,最多同時對付七八個,但超過十個就不好對付了。

  這次更是要對付兩萬大軍,鬧不好,他們這次就得全部犧牲。

  沒想到的是,在項南的指揮下,他們不僅沒死,反而取得大勝。殺死近萬名元兵,真的是大大出了口惡氣。

  將來此事傳揚開來,他們這些參與者,也都與有榮焉。

  “各位謬讚了。”項南拱手笑道,“既然大家信得過我,我自然不能辜負大家。從這次的打仗也能看出,元兵並非不可戰勝,我們漢人也當更有信心反抗暴政才對。

  而且大家也都看到了,在戰場上,虛招、花招是沒用的,只能是實打實,硬碰硬的乾。這對我們武林人士,其實是個削弱。

  所以我勸大家,今後回到各自地盤後,不要想著跟元兵硬碰硬,而要靈活應對,避免正面對抗而改為騒擾遊擊。

  比如刺殺韃子的官員,焚燒韃子的糧草,盜竊韃子的倉庫,竊取韃子的情報等等。只要能打擊韃子的實力,動搖韃子的統治,就是為抗元做貢獻。並不一定要親自上場殺敵。”

  “好,宋少俠說得好。”

  “咱們回去之後就這麽乾!”

  “殺韃子官,搶韃子糧,燒韃子草!”

  群豪紛紛歡呼道。

  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曾起過事,但因為不熟悉兵法韜略,往往都是硬乾蠻乾,結果沒成事反倒被打敗。

  如今聽了項南的建議,才知道起義是怎麽回事,不禁都大漲見識。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