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視死如歸魏君子》第164章 承君一諾,必守一生
  第164章 承君一諾,必守一生

  第164章承君一諾,必守一生【均訂3800加更】

  魏君發現人還是要活的久一點,多經點事,多看點書。

  這樣的好處是無論遇到什麽事情,都不會太震驚。

  因為再奇葩的事情,總能夠從歷史上找到原型。

  陳百裡所說的事情在旁人看來自然是驚世駭俗。

  但是魏君在聽完之後,只是感受到了諷刺和悲哀。

  要說震驚,其實並沒有多少。

  因為這種事情,他本來也有所預料。

  無非就是大敵當前,還玩內鬥那一套就是了。

  古往今來,諸天萬界,各大種族,能夠例外的,極少極少。

  所有生靈都能夠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終究只是美好的幻想罷了。

  當然,這些事情目前也只是陳百裡的一面之詞。

  到底是不是真相,還得看儒家認不認。

  不過明珠公主已經先入為主的認了。

  “本宮想起來了,當年陳百裡叛變投敵之後,確實在有意重點伏殺儒家在軍中的勢力。”明珠公主道。

  不止是她想起來了。

  觀戰台上的很多大佬也都想起來了。

  陳百裡當年的確選擇了通敵賣國,而且叛變之後也曾經對於自己人下殺手。

  所以大乾這邊也是極其震怒,沒少針對陳百裡搞刺殺。

  縱然有很多人認為陳百裡的叛變定有內幕,但無論如何,陳百裡已經開始自己動手報仇了。

  而且已經對於大乾軍隊揮起屠刀了。

  所以很多事情,哪怕是真相,在那時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把陳百裡殺死。

  但是現在已經時過境遷,細細想來的話,當年陳百裡殺的人,大多好像都是儒家弟子。

  大佬們面面相覷。

  這樣的話……

  他們不好插手啊。

  當然,有不好插手的,就有好插手的。

  大乾朝堂上,當然不會缺了儒家弟子。

  見己方的氣勢已經完全被陳百裡所壓製,陸元昊甚至絲毫戰意都沒有,直接選擇了認輸,觀戰台上的禮部王尚書坐不住了。

  他直接起身怒斥道:“一派胡言,陳百裡,你已經是通敵賣國之人,休想用這等言辭亂我大乾士氣。”

  有了帶頭大哥,儒家其他弟子頓時找到了主心骨,紛紛也硬氣起來。

  “不錯,一派胡言。”

  “這種叛賊的言論,又豈能相信?”

  “陳百裡通敵賣國已是事實,現在竟然還想倒打一耙,簡直可笑。”

  ……

  當儒家弟子眾口一詞的時候,展現的威力是驚人的。

  而且當年的事情並非所有人都知道真相。

  但所有的儒家弟子都要站出來駁斥陳百裡。

  有很多儒家弟子更是發自內心的堅信儒家絕對不會做這種事情,所以他們對於陳百裡的駁斥完全是發自內心,不含絲毫雜質。

  這樣做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很多人都被洗腦了。

  畢竟儒家弟子的頭上很多人也是染著聖光的。

  鬥將台顯然經過了特殊改造,此時大乾各地的百姓都在看著這一幕。

  最開始當陳百裡揭露當年的隱私內幕時,大乾百姓是痛苦的、震驚的、恥辱的。

  他們基本都已經要相信了。

  這時候儒家弟子站了出來。

  看到這些義憤填膺的儒家弟子,更重要的是看到他們臉上的正氣凜然,大乾百姓瞬間重新站回了儒家這一邊。

  “該死,差點就被叛徒迷惑了。”

  “儒家弟子修浩然正氣,怎麽可能做出那種失心瘋的事情?”

  “先帝英明,儒家忠勇,陳百裡是什麽?是叛徒,叛徒的話能相信嗎?”

  “陳百裡該殺!”

  “叛徒必須死!”

  ……

  陳百裡雙手在虛空連彈,魏君一開始還詫異陳百裡到底是在做什麽,不過他很快就從鬥將台上聽到了聲音。

  來自大乾各地百姓的聲音。

  而所有的聲音最終匯聚成了兩句話:

  “陳百裡該殺!”

  “叛徒必須死!”

  陳百裡又笑了起來。

  只是眼神有深深的悲哀。

  禮部尚書見狀倒是面色一喜,躬身對乾帝道:“陛下,這就是民意啊,叛徒必須死。”

  白傾心看到這一幕後,很快就想到了之前陳百裡和陸元昊包括魏君的對話。

  “怎樣算欺凌?”

  “十人欺負一人算欺凌,一百個人欺負一人也是。”

  “那麽一萬個人呢?”

  “是正義啊。”

  現在,發聲的又豈止一萬人?

  當大多數人都統一了聲音之後,理所當然的就代表正義。

  只是……

  白傾心低聲道:“這是正義嗎?”

  “當然不是了。”魏君聽到了白傾心的話,認真道:“人多和正義從來都沒有關系,對錯從來和人數多寡無關。”

  總有沙雕認為一萬個人都說一個人錯了,那那一個人就必然錯了。

  但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時候,全世界都認為他錯了。

  皇帝的新裝裡,全國的百姓都在誇皇帝的新裝漂亮,只有小孩子敢說實話。

  對的東西從來就是對的,不會因為支持的聲音小就改變它的正確。

  錯的東西也從來都是錯的,哪怕一萬個人說它是對的,但它本質上還是錯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堅持這個標準。

  所以這個世界上,更多的都是從眾者。

  少數人被從眾者所殺。

  另外很少的一部分人,統治這些從眾者。

  “百姓被引導和儒家的功法也有關系,儒家弟子說話,百姓天生就會多三分信任。”明珠公主道:“當年儒家能夠脫穎而出,並且在朝堂站穩腳跟,和儒家功法的作用也不無關系。除非心志堅毅或者修為高深者,普通人都很難抵擋儒家弟子的洗腦。”

  魏君點了點頭,幽幽道:“盡管這個道理皇帝也明白,但我猜皇帝肯定也會站在儒家那一邊。”

  魏君的話音剛剛落下,就聽到乾帝的聲音:“愛卿所言極是,民意不可違。況且,賣國投敵的人,本就不配得到好下場。”

  乾帝的聲音有些冷酷。

  同時十分堅定。

  他已經做出了選擇。

  所以他看向陳百裡的目光沒有絲毫的溫度。

  他並不是不知道陳百裡說的一切有可能是真的。

  但是他不想接受。

  所以陳百裡說的必須是假的。

  儒家是大乾朝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弟子對於大乾皇族的統治也有很關鍵的作用。

  更何況此事還涉及到先帝的聲譽。

  他的皇位都是從先帝手中得來的,無論如何,他不能讓先帝的名譽受損。

  為此,哪怕犧牲掉陳百裡和這些墨家弟子,在乾帝看來也是值得的。

  一切為了大局。

  先帝能忍,他也能忍。

  至於真相……

  皇帝不需要真相,只需要看結果。

  “陳百裡,你所言之事,朕是一個字都不信的。若你沒有其他的廢話,朕就派人送你上路了。”乾帝冷聲道。

  陳百裡大笑:“放馬過來便是了,讓為大乾浴血奮戰過的將士流血又流淚,本來就是你們最擅長的事情。”

  乾帝拍案而起:“放肆,果然是亂臣賊子,顛倒黑白,人人得而誅之。來人,繼續鬥將,若這些叛賊一直不認輸,那就全都給朕殺了。”

  “慢著。”

  魏君站了出來,打斷了乾帝的話。

  乾帝的臉色瞬間變的十分難看。

  “魏君,你又要做什麽?”

  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不僅是他。

  看到魏君站出來,禮部王尚書也心中一提,眉頭緊緊皺起,直接出聲提醒道:“魏君,你不要忘記你的身份,你也是儒家弟子。”

  魏君淡定道:“我是儒家弟子倒是沒錯,不過我是我,儒家是儒家。我是好的,我相信儒家也是好的。但儒家內有沒有什麽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弟子,那就不好說了。”

  “放肆,你在指責誰?”王尚書厲聲道。

  魏君看了王尚書一眼,嗤笑道:“尚書大人,你還是別在我面前擺譜了。我連皇帝都敢罵,你算老幾?”

  王尚書:“……”

  莫名中槍的乾帝:“……”

  見王尚書不說話了,魏君才繼續開口:“放心,我沒有為陳百裡平反的意思。不過陳百裡所說的事情涉及到了衛國戰爭期間的一個公案,身為衛國戰爭那一段歷史的執筆者,本官有責任查清真相,然後將一切真相公平公正公開的寫到史書上。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這是本官的責任,還請諸位配合一下。”

  頓了頓,魏君的聲音開始轉冷:“如果有人不配合的話,那說不得本官就要懷疑這人是不是在掩蓋真相了。須知,本官在修書撰史期間,見官大一級,有先斬後奏之權。”

  魏君把話說的很明白,而且很不客氣。

  不過他有這個底氣。

  讓大乾百姓在儒家和陳百裡他們雙方中做選擇,大乾百姓肯定選擇儒家。

  但是讓大乾百姓在儒家和魏君中做選擇,選擇魏君的大乾百姓肯定會更多。

  魏君幫陳百裡出頭,讓很多人都大吃一驚。

  乾帝有些坐不住了。

  以他的實力,儒家洗不動他的腦。

  包括先帝也是。

  他們站在儒家這邊,並不是因為被儒家洗腦。

  而是完全出於大局考慮。

  墨家已經完蛋了。

  儒家卻實力強大。

  而且儒家也對大乾並沒有二心。

  既然如此,有些事情又何必深究?

  真斬了儒家,對於大乾來說,豈不是自斷一臂?
  所以乾帝很理所當然的做出了選擇。

  “魏君,你不要忘了,你現在已經並不是翰林編修了。”

  乾帝知道和魏君說軟話沒有意義,乾脆也直奔主題:“朕已經將你外調出京,日後你會主政一方。至於修書撰史之事,自有其他人負責,你不必擔心。”

  聽到乾帝這樣說,魏君臉上出現一抹譏諷的笑容,而王尚書的老臉更是難看。

  “陛下,朝會上最終的決議是封駁外調魏君出京的旨意,讓魏君繼續負責為衛國戰爭修書撰史。”王尚書提醒道。

  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也不是乾帝想要的結果。

  但是魏君在京城遭到了一次刺殺。

  這件事情把很多大臣都激怒了。

  政治鬥爭歸政治鬥爭,若上升到人身安全問題,便等於觸了大臣們的逆鱗。

  而陸總管和上官星風又刻意放大了這種輿論,把魏君被刺殺的事情和魏君的官職調動聯系到了一起。

  最終,乾帝把魏君外調升遷的旨意被六科集體封駁,這場皇權與臣權的博弈,以臣權大獲全勝而告終。

  不過這件事情有點丟臉。

  再加上陳百裡入京之後,乾帝更多的心思放在了陳百裡身上,所以他並沒有對魏君的調動再過多關注。

  身邊的人當然也不會無故向他報告這件事情,畢竟這件事情完全是把乾帝的老臉踩在地上,誰都不想去碰那個霉頭。

  於是,就造成了現在的車禍現場。

  乾帝很尷尬。

  這個打臉來的太快了。

  魏君在他的傷口上又踩了一腳:“現在看來,我還是有資格插手此事的。陛下,你說對不對?”

  乾帝:“……”

  “既然如此,那就趁今天徹底說個分明吧。”魏君道。

  乾帝還是沒有忍住,提醒道:“魏君,這等陳年舊事,不能只聽陳百裡的一面之詞。想要控告儒家,必須要有人證,有物證,否則隨便一個叛賊都能夠指控為我大乾立過大功的功臣,豈不是讓天下人寒心?”

  陳百裡冷聲道:“陛下怎麽就不怕讓墨家弟子寒心呢?是因為我們已經都死的差不多了嗎?”

  乾帝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但其實還真就是這個原因。

  包括先帝,當年也是這樣想的。

  魏君搖了搖頭,道:“陛下,你不要以為包庇儒家是在向先帝看齊,此一時彼一時了。先帝那時候封鎖了全部的消息,所以先帝站在儒家這邊,不會讓其他人寒心。但是現在陳百裡已經揭開了當年的秘密,如果陳百裡所說的是真的,那你把陳百裡他們賣了,才是真正的讓天下人寒心。”

  乾帝心中一驚。

  魏君提醒的這點,他還真的沒想到。

  他只是一心維護大乾的大局,以及先帝的名聲,卻忘了現在的環境和先帝所處的環境已經大不相同。

  先帝那時是戰時,當然一切求穩。

  而且先帝把全部的信息封鎖,儒家在那件事情之後也更加盡心盡力,先帝的目的是達到了的。

  可是現在大乾的情況不一樣了。

  最重要的是,陳百裡把內幕曝光,讓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若他今天在眾目睽睽之下把陳百裡打殺了,那姬帥他們怎麽想?
  下一個會不會是他們?
  他們和儒家可沒什麽交情,只會代入陳百裡,根本不會代入他這個皇帝的立場考慮問題。

  想到這裡,乾帝面沉如水,卻不再說話。

  他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棘手性。

  剛才偏袒儒家,卻是欠考慮了。

  乾帝的表現,王尚書自然也看在眼裡。

  他心道不好。

  不過箭在弦上,已然不得不發。

  陳百裡要坑儒家。

  儒家也沒打算放過陳百裡。

  只是儒家沒有想到,陳百裡竟然敢如此大膽。

  王尚書厲聲質問道:“魏君,你有沒有考慮過,若陳百裡所說一切為真,那陳百裡為何不選擇當年就公開真相,反而是現在才倒打一耙?”

  “問的好。”

  陳百裡大笑了一聲,虎目中卻流淌出兩行熱淚。

  “魏君,我說過,今天會告訴你你父親之死的真相。

  “當年進攻墨城的士兵中——本有你的父親。”

  魏君心頭一沉。

  其他人也面色一變。

  竟然還與魏君的父親有關。

  “我與你父親相交莫逆,在我未成名之前,你父親待我如兄弟。我成名之後,雖屢次照顧他,但他並未依附我,而是依舊和從前一樣與我為友。

  當年你父親奉命移師墨城,在他感到不對勁的時候,便第一時間向我示警。那天我之所以能活命,全賴你父親及時通風報信。

  但我能逃生,你父親卻戰死在了墨城。並不是墨家兄弟動的手,而是他自知忠義不能兩全。

  他放了我,是違反了軍令。可對墨城下手,他又寧死不願。

  他也素知我的秉性,知我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他放我走,他日便可能讓無辜之人枉死,魏兄不願看到那種事情,又無法做到見死不救。

  “所以,他最終選擇故意戰死在了墨城。”

  魏君面沉如水。

  陳百裡慘笑一聲,繼續道:“魏兄放我走之前對我只有兩個要求——第一,照顧你們母子。這條是我食言了,我雖有托付朋友照顧你們母子,卻所托非人,讓你母親很快就撒手人寰。九泉之下,我自去向魏兄請罪。

  第二,魏兄希望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不要牽連無辜人等。他是大乾的軍人,縱然儒家有罪,軍人無罪,將士守土抗戰無罪。若我因此事牽連無辜,他死不瞑目。

  魏兄沒有要求我為這件事情保密,但我知魏兄的意思。若是當年在戰場上曝光此事,對於大乾的軍心必然是沉重的打擊。

  所以,我當年忍了。

  “後來我叛逃西大陸,太子應該是猜到了真相,本要截殺我的他選擇了放我一馬,但要求衛國戰爭結束之前不得公布真相。”

  聽到陳百裡這樣說,王尚書面色一變。

  陳百裡叛逃之事,儒家內部有紀錄。

  他看過卷宗。

  前太子親口所言,他以性命保證,陳百裡此生都不會公布叛逃真相。

  若非如此,王尚書也不會給陳百裡今天的機會。

  實在是儒家相信前太子不會騙人。

  可是現在,前太子和陳百裡的說法出現了矛盾。

  是前太子騙了儒家?

  還是陳百裡背叛了和前太子的承諾?
  王尚書無法確定。

  但他知道,無論怎麽樣,陳百裡的話,都必須是假的。

  “簡直是一派胡言,前太子已經死了,魏隊長也已經戰死。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死人頭上,死無對證,倒是好手段。”王尚書冷笑道。

  陳百裡也在笑,笑的很酣暢:“王尚書,其實要驗證我說的是真是假,不是很簡單嗎?聖人親手打造的聖台——天下所有的謊言都瞞不過聖台,王尚書,我們一起聖壇走一遭如何?這可是你們儒家的聖器,你總不能懷疑我作假嗎?”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王尚書的頭上瞬間開始出現冷汗。

  而其他人的目光則放在了陳百裡身上。

  當年事情的真相具體為何,目前還無法得出百分之百的結論。

  但是在場中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力。

  他們基本能夠得到答案,無需通過聖台。

  所以,他們看向陳百裡的目光十分複雜。

  捫心自問,若他們是陳百裡,易地而處,他們能夠忍這麽多年嗎?
  他們不確定。

  但陳百裡忍了。

  承君一諾,必守一生。

   失眠是一種病,得治啊,難受,作息剛調好兩天又崩了。感謝姬莫蘇的1500起點幣打賞,感謝風裡無舊痕、貓屁大鬼、我愛ACfun愛的打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