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冠上珠華》第1116章 一百一十五·揮兵
  第1116章 一百一十五·揮兵
  既然要建織場,昆明的例子便現成的擺在了眼前,廖夫人當仁不讓,繼續出任大理府的織場的場長,又讓袁夫人繼續做了管事,至於其他的份子,則又是讓其他大理府的官員和貴族的夫人們湊了。

  這件事剛開始有點眉目的時候,夫人們都已經去打聽過了,知道昆明的織場短短時間便已經能夠實現收支平衡,他們都忍不住心動。

  雲南地處偏遠,這裡的絲織技術其實很不發達,染色和織布技術也都是不行的,因此這裡的布匹都賣的很貴,連達官貴人都很難穿上絲綢料子的衣裳,若是能夠有自己的織場,那麽就不必再費勁去別的地方進那些死貴的布匹,也不必付這麽多的車馬費和各種打通關節拿布的費用,誰不心動?
  很快便有人開始報名。

  廖夫人細細的篩查了一遍,將符合條件的人給單獨騰出來,很快便選了幾個股東,便開始開起了織場。

  一開織場,聽說裡麵包吃住,而且還給工錢,教技術,要報名的人險些把織場的門檻都給踩破了。

  當然,這裡面也不乏一些想要趁機騙錢和胡混的人,只是不管是袁夫人還是廖夫人,她們都是早就已經經歷過一遍的人,這些人哪裡騙得過她們?早早的就被踢出去了。

  再加上,楊家的幾位夫人也是十分上心,木四夫人也同樣天天都在織場盯著,織場一時之間成了全城最熱門的話題。

  但凡是家裡有女孩子的,見了面寒暄若是不問上一句,你家選進織場了麽,都不能跟人搭上話。

  好在,也正是因為織場辦的紅紅火火,因此蕭恆帶兵直撲鎮南州的事,竟然並沒激起多少水花。

  蕭恆帶兵去鎮南州,是因為鎮南州的土司得知了木三小姐出事的消息,想要為木三小姐報仇,動靜鬧的很大,若是真的任由他繼續去串聯其他地方,難免生出許多麻煩來,蕭恆跟臣屬們商議之後,一致覺得不如速戰速決。

  他帶兵走了,留在雲南坐鎮的便是蘇嶸。

  這一次跟著他出征的是宋翔宇和唐青楓他們了。

  蘇嶸並沒被秦奮的事情影響什麽,他本來也沒把秦奮放在心上,再說之前秦奮他們針對他的手段也太低劣了些,他只是有些惱怒蘇邀自己冒險,後來他還專門找機會問了蘇邀一回,為什麽那麽篤定秦奮有辦法。

  象群這種東西,因為太過龐然大物,總是讓人生出十足十的畏懼,哪怕是蘇嶸也不例外。

  蘇邀倒是不怎麽怕,她跟蕭恆說:“因為秦奮怕死啊!”

  見蘇嶸瞪她,她又笑了笑,帶著一點撒嬌的去哄他:“哎呀,其實我是提前打聽過啦,我聽說過秦奮是帶過象兵的,他家裡後面竟然還有一座山,雖然說是小山,但是他後山小,連通的水庫後面卻是好幾座大山啊!我也是猜測的。而後就是崔先生曾經跟我說過,象群是群居動物,他們跟人一樣,非常聰明,而且比人忠貞,非常護崽,我猜測秦奮控制象群的辦法應當就是他會將小象引開,讓象群發怒.”

  蘇嶸眼神就有些複雜。

  他總覺得自己真的不是蘇邀的哥哥,倒像是蘇邀的弟弟。

  凡事她都能自己搞定,這也太令當哥哥的挫敗了。

  不過這感覺也就是瞬間的事,他很快就板起臉來看著她:“說是如此說,但是以後遇見事情,不許再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你要是出了事,我怎麽回去跟祖母和親家太太交代?”

  蘇邀自然是答應下來了。

  說起蘇老太太和賀太太,蘇邀又不免有些擔心。

  來了雲南之後,她一路忙個不停,總是有突發的情況需要處理應付,以至於她想起祖母和外祖母的時間都少了許多。

  但是少歸少,對於京城的情形,她始終是掛心的。

  臨走之前對賀太太和賀姨母的交代,也不知道她們有沒有聽進去。

  歎了聲氣,她長長地睫毛垂下來,帶著些惆悵:“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回去。”

  打仗這種東西,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原本以為很簡單的事,其實也牽扯到無數的人,她們來了這麽久,其實已經算是速度十分快了,但是也不過是拿下了大理府而已,還有好些州府沒有拿在手裡。

  治理好大理府,讓大理府穩定下來,再要收服鎮南州尋甸府等地,還不知道要多久。

  蘇嶸整個人都溫柔了幾分,見妹妹想家,就輕聲安慰:“快了,大理府最難打,其他的地方,都不能跟大理府相比。尤其是如今,朝廷的兵力並無什麽損傷,而土人士兵對於朝廷的歸屬感也大大增強,有了他們的配合,接下來的幾個州府都不會遭遇什麽太大的抵抗了。不必擔心,我們很快就能回家了。”

  而之後傳來的戰報也證明了蘇嶸的這番分析,蕭恆只花了半個月時間便將鎮南州拿下,並且將冥頑不靈的鎮南州土司直接處死,震懾叛軍。

  將鎮南州收攏在手裡,留下宋翔宇鎮守之後,蕭恆又直接揮兵順寧府和景東府,一路將其余幾個州府都攻下了,並且陳兵於鎮康州,打算打下永昌府和南甸宣撫司。

  這一連串的動作迅捷如閃電,讓剛從京城趕來赴任的諸位官員都十分的震驚。

  他們都才趕到大理府,還以為殿下應當在為了等他們來恢復大理府的秩序呢,沒想到殿下他已經把大理府的矛盾都處理的差不多了,這.殿下他的進度也太厲害了些罷?
  好在,殿下只是把大的那些隱患都除掉了,要運行一個州府,還有一大攤子的事,大家商量商量,去拜見過了蘇嶸,再由蘇嶸引見了當地土人貴族之後,便都乾勁十足的開印做事了。

  這些官員都是吏部挑選出來,自己本身也願意來的,少了朝廷裡那些老油條拈輕怕重的油滑和推諉,一個個都很肯擔責出頭,一時之間,大理府吏治空前清明,甚至都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程度。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